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锦衣卫抄家时皆泪流满面,刽子手自杀谢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锦衣卫抄家时皆泪流满面,刽子手自杀谢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4/2/3 23:32:44

在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由于社会制度的弊端,总是会让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残害了一心为国的忠臣,如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就曾被一些国家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致死。

虽然那时岳飞并没有被平反,但此后经过历史的沉淀,岳飞被人们所铭记,而那些残害他的奸臣则被铸成了人像,跪在了这位将军的墓前,千百年来都遭受人们的唾骂。

可见人们对奸臣的憎恨程度以及对这位忠诚的惋惜,同样地还有明朝第一忠臣于谦,他蒙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苦读成官,报效国家

于谦不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祖辈几代都曾做过高官,且做官期间都非常清廉,所以于谦自幼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好,受其父辈的影响,于谦也立志作为一个报效国家的忠臣。

当时于谦家境相对优越,但他自小谦虚谨慎而且读书刻苦,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一名人才,而非靠家族的背景。

在读书学习中于谦了解到了一位十分有民族气节的忠臣文天祥,他以文天祥为榜样,文天祥有著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于谦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一千古名句。

之后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成功做了官。在于谦做官期间,于谦并不完全相信其部下为他呈报的民间情况,总是会亲自来到民间走访,他认为自己从老百姓口中听到的话,才是真实的情况。

在于谦为官期间,其所管辖的地苏州有发生过灾难,那时的灾难非常严重,当地粮食不足以百姓使用,当地的官员得知后呈报给于谦,于谦又向皇帝要了赈灾粮,而后送到苏州,发放给了当地百姓。

在灾情稳定之后,于谦亲自到民间走访,发现苏州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与其了解到的大相径庭,很多百姓都流落到街头讨饭。后调查才发现,当地百姓官员竟大量克扣了国家赈灾粮食,装入自己腰包,而不顾百姓的生死。

于谦得知后十分气愤,最后经调查,发现私贪赈灾粮的官员主要是当地的知州,于是他不顾任何情面,当即下令要将其斩首纵使其他官员替知州求情也无济于事。

那时当朝皇帝知道于谦的做法后,对他大加赞扬,也使得当时的一些贪官怕自己贪图国家财产的行为暴露,而被其揭发。

在明正统14年时,外族大举入侵中原,当时皇帝最初派遣的军队镇压效果不好,使得中原百姓人心惶惶,生活不安稳。

在那种情况下,于谦决定亲自召集十几万散兵,并且进行了短暂严格的培训,亲自带领他们战胜了外侵,保卫了京师安全。于谦取得了这次对国家意义深重的战争的胜利后,更是成为国家重臣,也更受百姓拥戴。

一生清廉,多被陷害

众所周知,明朝时期朝廷官员多腐败,且还曾出现过用钱买官的现象。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于谦没有同流合污,如若他也像一些官员那般贪图财产,他可能富甲一方。

那时有一位太监王振,此人尤其狡猾且贪恋财产。虽然当时王振只是一位太监,但因为王振曾陪伴明英宗朱祁镇长大,所以在朝中地位较高而且多被巴结。

又因为王振受明英宗朱祁镇信任,所以他总是仗着这份信任而作威作福,甚至在朝廷上搭帮结派。当时的一些官员即使尽心尽责,也可能无法得到提升,但如与王振的关系近且进贡较多,王振便能够利用他的一些权利和关系顺利助他升官。

这种情况下,朝廷的不少官员都是被王振提拔上来,所以王振在朝中也越来越嚣张,当时很少有人不向王振行贿,其中刚正不阿的于谦就是其中之一。

于谦也总是会阻挡王振联合其他大臣提拔一些他认为不应该被升职的官员,所以王振非常厌恶于谦,并且总是会设计陷害于谦。

有一次就成功诬告了于谦,并将其打入了死牢,因为王震是诬告并没有一些立足脚的证据,而后也因为一些拥护于谦的百姓的压力,王震才被迫释放了于谦,此后于谦也官复原职。

忠心耿耿,却被斩杀

被陷害后的于谦,也不再袖手旁观,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与那些只为自己利益的贪官作斗争,而那时的于谦因为多次立功且深受百百姓拥戴和皇帝的信任。

一些地位低下的贪官,虽然非常厌恶和讨厌于谦,但却对于谦无能为力。之后,代宗身体因病越来越虚弱,这也就意味着大力支持于谦的保护神要倒下。

当时朝中的贪官奸臣众多,皇帝病重自顾不暇时,那些贪官结合起来的势力要比于谦的力量要大。因此在代宗临终之际,于谦的政敌曹吉祥等人决定实行政变,之后还扶持了英宗上台。

那批贪官奸臣所拥护的皇帝,自然也不能容忍于谦,所以上位皇帝被篡位不久后,于谦也被捕,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于谦深知自己冤屈,但也知道自己再争论也不可能保全性命,于是便无奈的接受了事实。当时国内不少百姓都为于谦喊冤,但这些百姓的声音太弱,无法改变那时实力强大的当局者的想法,所以最终没有保住这位明朝忠臣。

就连负责处死于谦的刽子手,在斩杀于谦时都迟迟不愿下手,最终在逼迫之下才杀死了于谦,而后他们寝食难安,还受到了一些百姓言论的攻击,最终他们无法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选择了自尽,来向这位忠臣谢罪。

于谦被斩杀后,朝廷还派锦衣卫查抄于谦家中的财物,其中他们的家人被收做奴隶,而他家中的财产也被充为国有。

但其实于谦家中很少有多余的钱财,即使是家眷们的金银珠宝也很少,他们一家人的穿戴也非常朴素,可见于谦之清廉。这也让那批查抄于谦家的锦衣卫心痛落泪。

小结:

幸运的是宪宗上台后,就将于谦平反,而此前那些陷害于谦的大臣也被追罪诛杀,虽然当时这些做法并不能挽回于谦的性命,但保全了于谦的清白,让世人都认识和了解了这位忠心耿耿却被奸臣所害的明朝忠臣。

不难发现,那些陷害于谦的奸臣,也必将会遗臭万年,一个国家中有像于谦这样的官员,必然是大幸。

而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贪图国家财产,乱用私权的官员无疑是国家之大患,一国之中如若众多的官员都是像这样的人,那么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

所以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求官员要清廉、刚正无私,不以权谋私,尤其是现今我们做的,所以国家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昌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外可御敌,内可平乱的保靖土司,在明代经历了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保靖卢向荣,保靖土司王朝,保靖接受调查

    土司制度的起源土司制度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少数民族自治制度。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25年,诸葛亮已经开始筹措北伐事宜,但在北伐之前,必须得先平定蜀国南方的南蛮之乱,这才不至于腹背受敌。而在马谡的计策之下,诸葛亮对南蛮王孟获七擒七纵,最终让孟获心悦诚服,甘心领死。但诸葛亮没有杀他,而

  • 他地摊捡漏宋朝“新华字典”,专家劝其上交,他转手卖2600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昌王大叔花一万捡漏宋朝字典,宋朝谁的字最值钱,宋朝手抄本字典

    古人有不认识的字也需要查字典,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文学家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里面收了9353个字,许慎把这9千多个字分到540个部首里,开创了部首分类法。汉朝距离宋朝有几百年,有的文字早已产生了变化,再加上科举考试写诗作赋有很严格的字韵,宋朝人肯定不会拿着几百年前的字典查询现在的字,就需要编纂新

  • 这3位好汉恨透了宋江,上梁山前都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从未施展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最怕的三位好汉,宋江在上梁山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宋江上梁山的原因和事迹

    并不是这样,凡是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梁山自然也不例外。在上梁山之前曾经是官府人员的人会自成一派,例如武松、林冲、鲁智深;曾经是草莽的人就会结为另外一派。跟随晁盖一同上山的人会结为一派,跟随宋江上山的人又会结为另外一派。从74回宋江招安的故事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端倪:鲁智深、武松会直接当面说出对宋江招

  • 成吉思汗在屠城时,不杀三种人,这才是让敌人最害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统治者,他的大名响彻世界。提到成吉思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蒙古大军,想到烧杀抢掠的西征,这确实是成吉思汗强大又残酷的象征,是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帝国缔造者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成吉思汗在消灭敌人方面不杀三种人,留给他们更深的恐惧。一代天骄成吉思

  • 宋理宗头颅被敌人做成酒杯,把玩了近百年,朱元璋的做法让人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理宗头颅被谁割掉,宋理宗朱元璋,朱元璋宋理宗的头盖骨视频

    而南宋的皇帝宋理宗的头骨也被人做成了人骨器皿,而且比薛嫔还要凄惨很多—宋理宗的头骨竟然被元人做成了酒杯。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但是他却不是正常登基为皇帝的。1224年宋宁宗驾崩,朝廷权臣史弥远废掉了太子赵竑,改立当时19岁的赵昀为皇帝,也就是宋理宗。弱小且没有根基的赵昀根本不是权臣的对手,赵

  • 郑和带回一只神兽“麒麟”,唬得朱棣稀罕不已,如今动物园很常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麒麟,明朝永乐郑和带回来的麒麟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朱棣装傻

    ——《说文解字.十》麒麟,是我们古代的“四大神兽”之一,一直都享有盛名。麒麟被称作是神宠,是吉祥的象征,也也有着世道太平、长寿的寓意。由古至今,麒麟所蕴含着的文化也是尤其多的。在古代的时候,老百姓们都喜欢在自己的家里面放一些歌有着麒麟的摆件或者其他装饰物,以求得福气。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麒麟出现的时候

  • 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四个字,原来我们念错了数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亮出自己后背上的精忠报国,岳飞为什么把字刻在背上,岳飞背上有刺精忠报国吗

    也正因为如此,自宋代开始流行话本,紧接着到元明清时期流行小说。这些作品不断的塑造着各种各样的英雄,让受灾受难的中国同胞们,心目中有一个精神的寄托。在这些英雄之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岳飞,其中不仅有岳飞曾经的辉煌,同时也有岳飞的悲剧。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一旦是悲剧下场的英雄,往往更容易被大家所寄托,

  • 他是梁山智囊,本可以帮宋江取得取得天下,为何却老是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与梁山智囊的关系,为什么吴用不离开宋江,宋江智囊

    其中以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及时雨松江为首,在梁山当中,大多数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每个人的能力不一,而我们今天要将的是人称入云龙的公孙胜,他在梁山好汉最危机的时刻,离开了梁山,这又是为何?公孙胜自幼习武,又拜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学了一身的道术,公孙胜,在得知生辰纲之后,公孙胜就投靠了晁盖,并协助

  • 朱元璋临死前,赐死所有妃子,唯独此人幸免,十年后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殉葬嫔妃始末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西宫驾崩,死后留有遗诏,《明史》载其诏曰“朕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死之日,天下毋妨嫁娶。丧葬从简。”朱元璋遗诏中“丧葬从简”的假仁假义,其实早已昭然若揭,只是大多被极尽掩盖。明朝著作《今言》中记载,“上(朱元璋)计议群臣,咨诹恢复人殉祖制”,我们不知道朱

  • 永乐帝朱棣,称帝22年为何没有生下子嗣?学者:可能与该习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以14个字将古代君王后宫的“繁华”描写得淋漓极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历代君王嫔妃无数,而其后代子嗣大多数也是千秋万代。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大多数皇帝百子千孙,但也有部分皇帝的子嗣极少。这也许是因为这些皇帝的统治时期并不长,被迫早早地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