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这么有才华的人,在朝廷散发自己的光芒,也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皇帝的赏识,让自己的家境很殷实,但是和珅偏偏不满足,他眼馋全天下的奇珍异宝,想要设法全部得到,所以便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但其实,和珅的贪污本不至死,只是他的一个举动,令嘉庆帝动了杀心。
和珅的童年并不幸福,他从小在贫寒的家庭里长大,并且父母还早早地离开了他,所以和珅可谓是相当的无依无靠。不过,和珅虽出身寒门,却天资聪颖,到了青年时期,和珅也算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而且也非常的有才华。这样的才华,若是无人提拔赏识,可能也就是埋没于市井之中,但和珅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他的伯乐,乾隆皇帝。
和珅这一路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那都是乾隆皇帝不断地对他进行提拔的结果。起初,和珅只是宫中的一个三等侍卫,这种小官,根本不会有人把他放在眼里,但是,后来的和珅却成为了御前大臣,可见乾隆皇帝对他是非常的重视。而且,就连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也因为自己父亲的光芒,成功地当上了驸马迎娶了皇家的十公主,和珅就这样成为了皇亲国戚。
有一次,乾隆对一些御前的侍卫随口说了一个典故,但是和珅却巧妙地应答,这也让乾隆皇帝看到了他的才华。和珅的官位越来越高,巴结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在那些阿谀奉承的话语里,和珅忘记了本心,开始了他得意忘形的生活。
和珅手握大权,所以也时不时地在乾隆皇帝耳边说上一些建议,乾隆皇帝开始的时候还能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是到了后来,他就因为年龄太大失去了那种敏锐的判断力,开始一味的听信和珅的话。和珅对待那些自己看不惯的,或者是不贿赂自己的官员,都会让他们吃到苦头,而对于那些阿谀奉承自己,给自己很多钱的官员,他也会进行庇护。
而和珅后来被嘉庆帝给赐死,根本原因并不是他那巨额的贪污。在康熙皇帝时期,对于朝廷之中这些钱财流动现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危害朝廷就行。而且,清朝的朝廷之上也默认,如果官职足够高,贪污都不会落得一个重罪。和珅不仅是当朝的宰相,还是驸马爷的父亲,是一个皇亲国戚,这些都可以让他有效地逃脱死罪,但是,和珅却还是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和珅在朝廷之上风光了20年,在这个过程里他贪污的款项,已经足足相当于朝廷十年的财政收入,可谓是令人惊讶。和珅居住的地方,从建造用材到屋内陈设,都是非常的奢华,规格已经可以匹敌皇室的两个亲王王府,而且,他所拥有的一些世间珍宝,就连皇家人员也不曾见过。嘉庆帝给和珅列出的罪状,足足有20条,但是其中,让和珅的生命走向句点的,不是贪污之罪,而是别的。
说到底,嘉庆皇帝从很早开始就对和珅起了杀心。和珅在乾隆要立太子的时候,总是在乾隆的耳边进行煽风点火,他一味的吹捧自己喜欢的皇子,然后又一味的陷害自己讨厌的皇子。和珅派一个侍读去帮嘉庆抄诗,就为了让嘉庆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不过嘉庆非常的聪明,识破了和珅的诡计,和珅并没有得逞。
和珅后来又借嘉庆祝贺自己老师升官的事情在乾隆耳边说嘉庆想篡权,不过乾隆皇帝身边的另一位良臣告诉乾隆皇帝这没什么,乾隆皇帝这才放过了嘉庆。在嘉庆皇帝的心目中,和珅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所以为了稳固他自己的统治,他就必须要除掉和珅。虽然和珅非常的有才华,但是他作恶多端,过于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留在朝廷之中的。
和珅的结局,也只能说是他生命的必然走向。自古以来,正义都始终会消灭黑暗势力,也只有内心向往着光明,人生才会充满希望,才会一路向前,而不是在某一天就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人们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绝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