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原创郭嘉死前​献出一“遗计”,曹操却不以为然,然后魏国因此灭亡

原创原创郭嘉死前​献出一“遗计”,曹操却不以为然,然后魏国因此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1/21 16:59:19

意思就是说那一些真正善于打仗作战的人,并不会有特别显赫的名声流传,原因在于他们的胜利看上去都显得平淡无奇,而这份平淡无奇却又显得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没有太多的奇谋诡诈。他打过去,然后他就赢了,以至于在世人眼中反而毫不出奇。

[var1]

对三国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卧龙自然便说的是诸葛亮了,而郭嘉则是曾经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被称之为''鬼才''。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观点那就是郭嘉如果不死的话,这个诸葛亮是不敢于出山的,这样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来看,郭嘉去世之后确实才是诸葛亮的出山的时机

[var1]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能不能出山的关键却不是其他人,就是他的主公刘备了,如果刘备没有逃到南方,投奔荆州这个地方而来,估计诸葛亮的名字都是不可能听说过的,那个时候也就不会有他的出山的事情了。曹操很多胜利的大仗背后都有郭嘉在指点。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初败,袁绍一方更是写信羞辱。郭嘉闻此便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

[var1]

不仅稳定了军心,而且还为曹操制定了大的战略方向。除此之外,灭吕布,收刘备,战袁绍,征乌桓等等重大的历史案件,几乎都是郭嘉在背后策划。这也难怪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八岁便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170年郭嘉曾在病逝前,说过一句遗言,此乃鬼才郭嘉生前最后一句话,可谓是报答于曹操恩情的肺腑之言了。

[var1]

郭嘉没有说什么大的战略问题,而是提到了一个关键的人。这个人正是司马懿。郭嘉在临死前曾对曹操说了一句话,''司马懿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杀之''。曹操听过他的话显得很犹豫,并没有立刻除掉司马懿,而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司马懿,自己有生之年区区司马懿不足挂齿。那时候的司马懿藏的很深,心机多而隐忍,曹氏家族根本看不出来他的野心。

[var1]

司马懿的发迹时间是从指导曹丕开始的,他作为曹丕的指导老师,慢慢取得曹家的信任。曹丕继位后,魏国无人可用,于是曹丕开始重用司马懿,司马懿的野心也从那个时候开始膨胀,慢慢的暴露出来。以至于后面废帝结束曹氏霸业,“三马同槽”终究成为现实。

当然这个问题不在曹操本身,毕竟无论是曹操还还是曹丕甚至是曹叡,都是能顾掌控司马懿的,但是他们的寿命太短了,也就给了司马懿的机会了,如果曹操能够采取最果断的手段,就像郭嘉说的除掉的话,也许事情也就真的不会发生了。

更多文章

  • 吕不韦位居相国把持朝政,为什么不废了嬴政自己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吕不韦掌权秦国只有十三年,虽然势力挺大,可是如果谋反毫无疑问是不可能的,从商鞅变法时就决策秦国是一个填满制度布置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专政,要想摆脱这一布置,别说是吕不韦了,就算曾经的魏冉也没有做到。[var1]吕不韦的从凡夫商贾混上秦国的丞相之职,彻底是凭着自身努力,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这也

  • 刘邦能封韩王信为韩王,能封张耳为赵王,为何不愿封韩信为齐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韩王信,刘邦为什么要改封韩信,刘邦和韩王信谁厉害

    这一点尤为关键。或许刘邦认为,天下未定,功臣座次无法排序,尚未到论功行赏之时;或许韩信认为,刘邦压根就不想立嫡系将领为王,所以用假王的名义来试探;又或许刘邦认为,立嫡系将领为王,等于分散汉军的凝聚力。总之,在韩信被立为齐王之前,包括韩信在内的韩信、卢绾、刘交、刘贾等刘邦嫡系均未被裂土封王。甚至未有裂

  • 刘备病死白帝城时,魏国上下举国欢呼,却有一人留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死于白帝城,赵云护刘备逃往白帝城视频,刘备病死在了哪里

    [var1]而和当时与众不同的一片哀嚎蜀国相比,魏国沉醉在一片欢声雀跃中,举国上下人人脸上洋溢着高兴的样子,但除了一人,此人在听到刘备病逝的消息后,眼睛竟流下了眼泪,引起了曹丕的关注。这个人姓黄明权,字公衡。此人有一段坎坷的经历。黄权在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得到了当时的益州牧刘璋的赏识,拜为主薄。[

  • 为何赵国在战争的生死存亡之际,都不启用北方李牧军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国后期李牧的反应,赵国最后一个李牧,赵国李牧头条号

    为何赵国在战争的生死存亡之际,都不启用北方李牧军团?李牧可以说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擎天之柱,是赵国唯一一个有能力抵抗秦军的伟大将领。如果不是受赵王迁的怀疑和郭开的陷害,绝对可以延缓赵国灭亡的过程,使赵国再度与他国联合一起抗秦也是很有可能的。[var1]要说赵国的生死存亡之际,便是“长平之战”及之后的“邯

  • 孔子有个别称叫“孔老二”,他真的在家排行老二吗?孔老大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咱们知道孔子的名字叫做“仲尼”,古代中国人排行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从第一到第四分别为:伯、仲、叔、季。这样一看成语“不分伯仲”就简单明了了,意思就是分不出第一和第二。孔子的名字带“伯”,自然就是家里的老二了。其实古人取得名字现在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在当时非常的随意。比如说刘邦发迹之前名字叫

  • 战国最大“常败将军”,一生只打赢过一次仗,却让秦国成春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十大名将谁最厉害,战国最勇猛的名将,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战将

    [var1]但是大家不了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名常败将军,在他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仅仅只打胜过一次。可就是凭着这一次胜仗,让秦国成为了春秋霸主,他就是秦国将军孟明视。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著名大臣百里奚的儿子。[var1]说到秦国,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就是秦始皇、李斯等人。秦始皇一手创立了历史上第

  • 春秋有两个“樊国”:一个被楚国消灭,另一个被晋国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时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时代,春秋晋国楚国争霸,郑国晋国楚国的关系

    [var1]一、姬姓樊国樊国,一个始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西周初期,樊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姬姓樊国一开始和周王室的关系,应该是比较亲近的。所以,姬姓樊国的封地,正好位于西周都城的附近地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周宣王在位时,将樊国改封到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

  • 真实的姜子牙,真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厉害吗?大人物往往会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真实寿命,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姜子牙的一生详细讲解

    那么,在商周交替之际,真的有姜子牙这样一位辅佐贤王拯救苍生的大人物吗?人自然是有的,但其人生经历与我们在《封神演义》中了解到的,则有细微的出入。吕尚,吕是氏,姜则是姓,古代的姓与氏不是同一回事,所以,姜尚称之为吕尚亦无不可,有人说,吕尚可不是什么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子,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享有世袭的封邑。

  • 美人妲己发明一样东西,已流传3000多年,如今家家户户都爱不释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妲己三大发明,苏妲己发明了什么刑罚,妲己的发明造福了我们中国人

    妲己,苏氏,是商纣王帝辛的妃子。前1047年,帝辛攻打苏部落,满载而归,苏妲己就是他的战利品之一。这时候的帝辛已经60多岁了,而美貌的妲己正是青春少女,好美色的帝辛一下子就迷上了她,从此二人过着荒淫无度的日子,导致政治昏暗。 细心的朋友发现了,原本商纣王被叫做“帝辛”,因为他沉湎酒色、重刑厚敛,后

  • 纣王叔叔偷偷在东方建了个国,秦始皇平定天下,却把这个小国忘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纣王跟秦始皇谁在前谁在后,纣王秦始皇真实简介,秦始皇和纣王相隔多久

    然而实际上,除了宋国以外,在遥远的辽东,还存在一个秉承殷商制度的国家,他便是箕子朝鲜。箕子,中国著名思想家,他是帝乙的兄弟,同样也是纣王的叔叔。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曾将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仁”。在商朝,箕子主管祭祀,负责占卜阴阳、观测天象、授时制历,并以此指导国家的农事、渔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