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西域事:为了建立卫所,而进行的的哈密争夺战

明朝西域事:为了建立卫所,而进行的的哈密争夺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4/2/18 21:58:40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从前汉朝西域与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的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期,哈密隶属陇右道,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

此地地表无水源,常年寒冷,多有积雪,雪融了方为水源。元朝时,封兀纳失里为威武王,占领此地;明朝初期,朱元璋平定陕西甘肃后,在嘉峪关以西不设置行政官署。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都督濮英屯兵西凉,奉命进兵哈密。占据此地的元裔兀纳失里遣使请降。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哈密使臣回回阿老丁向明朝贡马,诏赐文绮,遣往畏兀儿地方宣谕。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哈密王兀纳失里,遣长史阿思兰沙、马黑木沙贡马。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因兀纳失里阻断交通,抢夺贡物,追杀路经哈密的各国使者,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断绝。太祖朱元璋命都督佥事刘真偕甘肃都督宋晟率兵攻占哈密,兀纳失里携眷逃跑。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兀纳失里贡骡马请罪,太祖许其复国为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兀纳失里死,其弟安克帖木儿继肃王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特许安克帖木儿“以马市易”,首次贡马四千七百四十匹,明朝政府照价付值。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并在此地设置哈密卫。

此时,嘉峪关以西有七个卫所:哈密卫、安定卫、阿端卫、赤斤蒙古卫、曲先卫、罕东卫、罕东左卫,其中,哈密卫最西。此地向东一千五百里抵达肃州、向西一千五百里抵达吐鲁番,向北数百里抵达瓦剌,并以天山为边界。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安克帖木儿卒,诏封安克帖木儿兄子脱脱为忠顺王。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置哈必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又以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政。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脱脱暴死,诏封脱脱从弟兔力铁木儿为忠义王。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哈密卫增设僧纲司,专管佛教事务。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出使西域,途经哈密,次年返回。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哈密上贡硫磺,明仁宗称哈密必须开始设置边防,同年兔力铁木儿死。次年,诏封脱脱子卜答失里嗣忠顺王。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因卜答失里年幼,诏命兔力铁木儿之子脱欢铁木儿为忠义王,同理国事。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脱欢铁木儿死,诏封其子脱脱塔木儿为忠义王。不久亦死。正统四年(公元1440年)十二月,忠顺王卜答失里死后,诏封其子倒瓦答失里为忠顺王。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瓦刺乱军围攻哈密,杀死头目三人及城外男女五十余人,虏去忠顺王母和部众千余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倒瓦答失里去世,其弟卜列革嗣忠顺王。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卜列革卒,无子,王母驽温达失里主国事。哈密被北部瓦刺攻占,王母及亲属头目逃奔苦峪(玉门关西南)避难。哈密人民大批流亡关内。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明朝兵部上奏,请求收复哈密,由是命把塔木儿为右都督守哈密。当时,吐鲁番强盛,拥兵五万,其中速檀阿力威胁哈密、赤斤当地民众。甘肃巡抚娄良上报,兵部尚书白圭请求支援。于是,举荐高阳伯李文、右通政刘文,前往经略,部队刚抵达哈密时,哈密叛军已经溃散。然而,刘文不敢深入,仅仅调遣罕东、赤斤镇守苦峪,并带领大军返回,此举招致速檀阿力藐视明朝军队,并更加大胆地侵犯哈密。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命哈密故忠义王脱欢铁木儿外孙、都督同知把塔木儿为右都督,摄行国王事。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把塔木儿死,其子罕慎请嗣父职,明廷准嗣都督职,但不准主国事。哈密仍无王。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吐鲁番速檀阿力率兵攻破哈密,掠王母及金印,派其妹夫牙兰据守。次年,以哈密头目脱脱不花等为指挥佥事等官,命暂住苦峡城,由都督罕慎暂行统辖。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吐鲁番速檀阿力遣使赤儿米郎来贡,称王母已经去世,等明朝使者抵达后,即归还金印城池,然而,其语气并不真实。同年冬天,更铸哈密卫印赐给罕慎,在苦峪建立卫所并占领,给予土田及牛具谷种。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速檀阿力去世,其子速檀阿黑麻继任。此时,甘肃抚臣王浚,请求趁机离间收纳罕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都督罕慎联合赤金、罕东二卫,率兵万人收复哈密。罕慎因功晋封左都督。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冬十一月,罕慎入哈密,嗣忠顺王。然而其贪婪残忍,为民众所怨恨。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宋江真的毁了梁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江为什么去梁山,宋江没去梁山之前为啥名声那么大,宋江能守住梁山吗

    宋江为了诏安可谓是煞费苦心,林教头的仇人被抓到梁山,在宋江的掩护下,高俅得以逃脱,他宁愿辜负兄弟也要放走高俅老贼。可见他对诏安是多么的重视!站在小众的角度宋江是错了。如果真的杀掉高俅,那么他们匪的名声就彻底不能改变了!高俅可是太尉,位高权重,高俅死了,梁山就再也没有安宁可严!将会面临官军一波接一波的

  • 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和朱元璋谁厉害,朱元璋和刘邦谁杀的功臣多,刘邦与朱元璋对比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作为中国古代两位“草根创业”的成功典型,“刘邦与朱元璋谁厉害”的话题,乍一看很无厘头,但倘若仔细比对,却有很多思考回味在其中。其实,对于“后辈”明太祖朱元璋来说,早他一千五百多年的“前辈”汉高祖刘邦,那真是个“一生都很重要的人”。他早年刚开始“创业”时,就仰慕刘邦的“豁达大度,知人

  • 史上最强大的3个王朝,强秦盛汉不入列,疆域最大的元朝只能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巅峰版图有多大,真正的元朝有多厉害,中国最鼎盛的元朝

    第三:大元王朝封建历史上有一些时期,汉族被压制,边疆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掌握整个中华大地,元朝就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他将都城设置在了北京地区,历经11位皇帝,历时98年,在这一段时期国家人口众多,达到了9000多万人,蒙古骑兵举世闻名,在这些铁骑的征讨之下,当时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疆域

  • 他是一个宋朝的开国皇帝,因为迷信差点丧命,好不容易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最杰出的君主,胸怀凌云志的南宋最杰出皇帝,宋朝18位皇帝典型事迹

    在宋史里面有这么一段有趣的记载,赵匡胤说,我绝对是被上天眷顾的,但是后周的皇帝见到我这种面相——方头大耳的就要杀,我还不是很轻松地活下去了,绝对是有东西在暗中保护着我,要不,我怎么可能好运?暗地里面的意思,我是神的代言,你们反对我,就是反对神。会挨报应的,咱们先不提,赵匡胤这话到底多可笑,多没有科学

  • 同为少数民族政权,为何元朝国祚比清朝短那么多?3个原因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的兴盛原因,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吗,元朝政治史实

    元朝虽然一度废弃了科举制,但是最后还是在一班汉臣和亲汉蒙古人的鼓动下恢复了科举,所以刘伯温才能当元朝的进士。元朝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虽然没有清朝多,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的。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同为少数民族政权,元朝98年就消亡了,清朝国祚296,或者268年(从入关开始算的话)却还有能延续下去的

  • 山河月明:锦衣卫有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河月明锦衣卫什么组织,山河月明第几集朱柏当锦衣卫,关于锦衣卫霸气的照片

    锦衣卫我们熟悉的明初四大案都有锦衣卫参与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牵连诛杀者数万人之多。“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原本胡惟庸案以胡惟庸之死告终,可谁也没想到会再起波澜,胡惟庸从刚开始的“擅权枉法”变成了后来的“图谋造反”、“通倭通虏”,被胡惟庸案牵扯进来的很多人,包括有一公、二

  • 明朝时期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为何能百战百胜,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徐达和常遇春,明朝的徐达和常遇春是哪里人,明朝徐达和常遇春谁的官大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两个人,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却有着“帝国双壁”之称。他们就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他们,为何会在明朝当上将军呢?起义,早在秦朝时期就已不少见了,每当皇帝昏庸无能,鱼肉百姓时,便会有一个“领袖”带领农民反抗朝廷,如陈胜、吴广、刘邦等。而明朝时期,更是将起义推

  • 明朝时期,朱标假如没有去世,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棣怕不怕朱标

    文|历史小阿意提到明朝时期朱棣,他是抢夺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才成为皇帝的。其实他与皇位根本没有一丝的联系,在他大哥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也没有想过把皇位传给他儿子朱棣,反而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就是因为朱允炆的做法,激怒了朱棣,之后发动靖难之役。假如当初朱标没有去世的话,那朱棣造反会不会成功

  • 成吉思汗南下远征,途中发明一食物,如今家家户户都在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远征到现在的什么地方,成吉思汗南下吃活珠子,成吉思汗西征部队吃什么

    有人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位野蛮残忍的侵略者,也有观点认为铁木真及其继承人领导下的蒙古帝国发动的对外征服战争,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对之后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吉思汗的发明 成吉思汗一生都在征战中度过,翻阅史书不难发现,他不是在征战之中,就是在准备征战的路上。就连晚年去世,成吉思汗也

  • 套路与反套路的《大宋少年志》处处是惊喜观众自嘲为田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宋少年志谁是大反派,大宋少年志的粉丝名为什么叫田虎,大宋少年志田虎的真实身份

    套路与反套路你哥哥还是你哥哥《大宋少年志》中元仲辛与元伯鳍是对友爱的两兄弟,做兄长的元伯鳍经常为元仲辛出头,导致小时候没有小朋友和元仲辛玩,长大后元仲辛则为元伯鳍操了很多心,加入秘阁最大的动力便是建功立业以期能为兄长折罪。这元家两兄弟可谓是互补,哥哥动手能力强,老担心弟弟挨打,弟弟脑瓜子转得快,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