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火药技术已经成熟,火枪和早期手雷已面世,为何偏偏没大炮?

宋朝火药技术已经成熟,火枪和早期手雷已面世,为何偏偏没大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64 更新时间:2024/1/9 20:10:11

公元808年,炼丹家在无意间发明了火药,之后在将近100年后的公元904年,唐朝将领郑璠使用“火箭”进攻豫章,烧掉了龙沙门,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火药进行作战的记载。此时,欧洲尚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中期。

而后历经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迎来了火器发展的高峰。此时,火球、火药箭、长竹竿火枪、突火枪的出现,均使得火药逐渐步入战争的正轨。单以至南宋时为例,宋军已经创造出以使用“炮车”进行远程杀伤、以弓弩配合进行中距离杀敌的野战阵型。而与之敌对的金国,也创造出了单兵作战、集群装备的飞火枪……

到了蒙元时期,蒙古铁骑在吃遍火器带来的痛苦之后,很快便吸纳了火器作为攻城利器。然而即便在这一时期,火药武器依旧只是以简易火枪、火箭、火蒺藜等杀伤力较小的武器形式为主。即使是蒙古铁骑进攻南宋时所采用的“回回炮”,两军在远程武器的使用上虽已经以“炮”为名,但实则皆是以投掷石头、火蒺藜等的投石器。

那么,为从公元904年火药第一次应用于战争,到蒙元时期的1276年以后,火药技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都不发展出后世威力巨大的真正的火炮呢?其实,这从中国战场的形势即可窥见一二。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全球史奠基人的作者威廉·H.麦克尼尔通过观察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发展出像后来欧洲那样威力巨大的加农炮,是因为中国在唐宋时期的战争主要集中于中原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而在两宋时期这更为明显。

两宋时期虽是蒙元之前火器发展的巅峰,但对于采取消息防御措施的宋朝统治者来说,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发展更多的是服务于守备城池。而一切不利于己方守备的利器,都不应被开发出来,毕竟自己的对手都是从北方而来的游牧民族,更强大的攻城利器的诞生,并不利于己方戍卫城池要塞。

这其实算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从军政的角度而言,这对于当时的宋朝而言也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国策。而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除正面的战争采取守备之外,其实更多的是采用进贡结盟、远交近攻的策略。而这也是为什么两宋多纳贡称臣的原因。

但实际上,除了宋朝的军事国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外,还有着火器本身质量的影响。

尽管两宋时期已经造出相当水平的火药和火器,但当时局限于中国本土的铁矿和铜矿的出土质量,杂质较多,因而导致枪管极易炸膛,安全性大大降低,自然也难以研发出巨型的炮管。加之火药提炼时中含硝量很低,杂质颇多,降低了燃烧效率,甚至有些杂质燃烧后会生成有害物质,对火枪部队的士兵伤害颇大,因而其远不如弓弩来得实用。

所以,尽管历经唐宋300余年的发展,中国始终不能发展出威力巨大的火炮,而只能将火药用作辅助的作用,更不用谈及其普及性。至于为何在明清时期,火药火器技术在蒙元时期传入欧洲后,让欧洲人逆袭实现了弯道超车,那是后话了。

以此为例,其实明的发展并不能只看“先来后到”,也不能因为某些科技文明在某个时代被他国弯道超车,就盲目地指责先人。或许对于满清火器落后欧美20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批判满人统治者的目中无人;但若仅仅以宋朝采取保守的守备国策,以及批判它的国策造成某些军事科技发展的迟滞,直接冠其名为“弱宋”,显然是不合理的。

纵然宋朝统治者软弱妥协,但若身处当时的两宋乱世,置身处地之时,在没有岳飞孟珙等名将代代有的情况下,其实能够屹立四百年而不倒,看遍辽、金、西夏等昔日强敌纷纷倒下,乃至坚挺到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最后一刻,已是不易。尽管软弱姿态不可取,但在时局无奈之下保持理性、保全自身,再待时机成熟才反戈一击,灭辽国、马踏中都,已然算是一种聪明之举。

更多文章

  • 明朝圣旨出现在美国农村,被成功拍卖几千万,是谁的圣旨这么值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最硬气圣旨,明朝圣旨真品图片,明朝天启年间的圣旨

    令专家都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这道新发现的圣旨,竟然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2000万的高价。难道这圣旨还有什么珍奇之处?为什么说这道圣旨掀起了如此之大的反响?主要在于圣旨上所记录的内容,是一段313字劝诫大臣守法廉洁的话。然而圣旨中间所盖的玉印,竟然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谁都知道这位明朝第10代皇帝,

  • 萨尔浒之战前明朝想求和?努尔哈赤:只要给我这两样东西立刻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军兵败萨尔浒战败原因,历史上萨尔浒之战对明朝的影响,萨尔浒之战明朝败了多少

    抚顺是明朝控制建州女真的前哨,也是后金出入辽东的门户。明游击李永芳率军驻守于此。但在面对努尔哈赤的大军来袭时,李永芳及余军并无丝毫抵抗,举城投降。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又攻取了抚顺以北、铁岭以南沿边的抚安堡、花豹冲堡、三岔儿堡等大小十一个城堡。抚顺失守,明朝大为吃惊,认为努尔哈赤不过一小部落,不足为怪,

  • 努尔哈赤为何能够迅速壮大后金?明朝给人给火器,还送一重要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如何建立后金,努尔哈赤与后金关系,努尔哈赤真的是靠十三个人起兵吗

    同年五月,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起兵,以“遗甲十三副”取图伦城,揭开了其统一建州女真的序幕。他先后击败了尼堪外兰及附近建州女真部,万历十七年(1589年)攻克兆嘉城,完成了对建州女真各部的统一。其军队也在战争中得到不断的扩大,具体过程,《八旗通志》中有如下记载:太祖高皇帝初设四旗。先是癸未年,以显祖宣

  • 中国历史两大布衣天子——刘邦和朱元璋,他们为何有那么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我们翻阅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的朝代的功臣集团往往出身并不是那么好。比如说我国古代有两大布衣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人几乎都可以说是起于危时。刘邦地位相对好点,是个小官——亭长。朱元璋更惨,要过饭当过和尚。结果他们成为帝王之后,环

  • 宋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最有钱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有钱到什么程度,宋朝是如何富有起来的,真正的宋朝有多富有

    全文共3340字 | 阅读需7分钟两宋政府注重发展经济,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的包容,有效的海外贸易管理,都为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抒写了两宋三百多年富甲全球的生意经。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华美的宫廷服饰,华贵的珍珠妆,极具品位的品香会,无一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奢华的衣食妆化,有情

  •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出了这十六人!想不灭亡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十六帝之死,真正的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明朝的灭亡到底有多可怕

    一任帝朱元璋:大规模残杀功臣,制作胡惟庸冤狱和蓝玉冤狱,共杀五万余人,使明廷变成恐惧世界。官员们天天早上入朝,即跟老婆诀别,到晚上安全回来,百口才有笑脸。最狠毒的暴政是把罪犯的妻女发配给倡寮逼迫卖淫,任两条腿的动物各样侮辱。制作文字狱,消灭知识分子的灵性和思维。它的特征是:罪过由当权人物对文字的曲解

  • 朱棣雄才大略,为何却遭子孙嫌弃,甚至连牌位也差点被扔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为什么被移出太庙,朱棣与雄才大略的关系,朱棣的太庙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并不是朱元璋立为太子的人选。于是,朱棣、朱棡、朱樉等皇子被朱元璋分别派到不同的领地去当藩王,来维护明朝的统治。朱棣为燕王,朱樉为秦愍王,朱棡为晋恭王,他们三人一直都是明争暗斗,想要夺嫡的人。只不过,太子之位早就是朱元璋嫡子朱标的了。太子朱标在1392年,从陕西

  • 宋朝两面派:甘心卖国罪滔天,酒后猖狂诈作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元兵刚南下时,京口知州洪起畏慷慨激昂,并贴出安民告示,说:“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有死不走。”结果,元兵一到,洪起畏举郡出降,有好事者遂将告示改为:“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不降则走。”蜀人蹇材望,在湖州任副知州,元军南下时,他大义凛然地指天发誓,要以死殉国,并制做了一面锡牌,上刻“大

  • 明朝西域事:为了建立卫所,而进行的的哈密争夺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哈密争夺战,卫所古城,明朝卫所设置在京师的原因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从前汉朝西域与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的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因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

  • 宋江真的毁了梁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江为什么去梁山,宋江没去梁山之前为啥名声那么大,宋江能守住梁山吗

    宋江为了诏安可谓是煞费苦心,林教头的仇人被抓到梁山,在宋江的掩护下,高俅得以逃脱,他宁愿辜负兄弟也要放走高俅老贼。可见他对诏安是多么的重视!站在小众的角度宋江是错了。如果真的杀掉高俅,那么他们匪的名声就彻底不能改变了!高俅可是太尉,位高权重,高俅死了,梁山就再也没有安宁可严!将会面临官军一波接一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