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游子黄森屏,已是国王但依然想做大明臣子,朱棣最后以王礼葬他

游子黄森屏,已是国王但依然想做大明臣子,朱棣最后以王礼葬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1/9 10:23:06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郑和之前,远在朱元璋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人显迹于海外,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还最终回到了明朝,在那个航海异常艰难的时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个人名叫黄元寿,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字不叫这个,因为朱元璋给他改了个名字,元朝都被大明推翻了,再叫元寿也不好听。朱元璋改的名字叫黄森屏,这个名字大有来头,森屏本来就是一个地名,是一个海滩,在中国的南海,因为黄元寿在此地抗倭,战绩优良,所以朱元璋就把这个地名给了他。

黄森屏 | 剧照

黄森屏早年从军,洪武八年做了鹤庆的守备,后来被派驻守腾冲,屡建战功,升为卫总兵。

黄森屏的名字是在朱元璋让他出使的时候改的,此中深意,和大唐皇帝给唐僧酒里撒土的意思差不多——我把国家的一方土地赐你为名,不要忘了你在此地立下的功勋,千里万里,莫忘故国。

黄森屏是带着自己的家族和邻居一起出海的,有几千人。出使的地点是婆罗州,就是今天的加里曼丹岛。

加里曼丹岛地理位置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是精疲力尽,而且因为遭了海难,有人折断了手臂。他们登陆的那条河后来就以中国人断手之意取的名。

迎接黄森屏的不是什么接见外国使者的礼仪,那个时候的加里曼丹还处在部落时代,有很多政权。黄森屏到这儿倒有点像流放。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他们要靠自己活下去。

好在有几千人,还是亲人和邻居,出门在外,特别团结。黄森屏很快就在当地发展起来,跟着他来的人还是叫他总兵,可当地人却已经称他为王了。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当地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力。

这种实力被当地的一个国王看上了,这个国王这个时候非常狼狈,他是新任的君主,可他的国家渤泥(现在叫文莱),并没有因为他刚上任就好一些,在它的南边有印尼,常常向他们要东西,东北有个叫苏禄的国家,经常侵略他们,大有灭他们后快的意思。为了改变这种两头受气的状况,新国王决定请外援。

这个国王的名字叫马合馍沙,是个很有实干精神的人,说干就干,可请外援得有外援看得上的东西啊,一个受气的国家拿出手的东西也不多。以怎样的方式请外援成了一个问题。

政治从来都是灵活的,这世界上有很多比金钱更可靠的东西,比如亲情与权力。

马合馍沙决定双管齐下,为了建立亲情,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森屏,为了让对方看到权力,他承诺江山共享,给黄森屏提供并肩王的位置,意思就是和黄森屏共同治理国家。

要说这些关系已经够铁了,可马合馍沙觉得还不够,他还让自己的弟弟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为妻。

要说在中国,这是于礼不和的,黄森屏娶了马合馍沙的女儿就矮了一辈,马合馍沙的弟弟娶黄元丽就是乱了辈分,在中国,连称呼都会乱。而且黄森屏兄妹是不是愿意和当地人联姻也很难说,毕竟文化差异太大,幸福显得很遥远。

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的婚姻生活,但联姻的确让两个政权都更加强大,渤泥很快就从两头受气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了,不再受着灭亡的威胁。

当然,黄森屏也不是没有好处,他的政权也在不断扩大,还建立了城镇,现在马来西亚的哥打基纳巴卢和支那鲁特都是哪个时候建造的。

哥打基纳巴卢海岸美景

与此同时,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也很高,1402年,马合馍沙过世,政权由他的儿子哈桑继任,但具体政权却由黄森屏和马合馍沙的哥哥共同掌握,以至于现在文莱的历史都不承认哈桑为第二任苏丹,可见,在政治生活中,哈桑是无所作为的。

但四年之后,哈桑去世了,渤泥发生了政治纷争,以至于这段时间,文莱的历史上都没有苏丹主持政局。但后来,终归是支持黄森屏一方的势力获胜了,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因此更加稳固。

但他乡虽好,怎抵故乡温暖。黄森屏的心一直牵挂着大明,愈到晚年,对大明的思念就愈加迫切,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大明的臣子,是奉君命出使的,他终归还是要回去复命的。

1408年,黄森屏终于决定回国,他留下妹妹来守护自己的奋斗成果,带着150人踏上了归程。

此时,朱元璋早已过世,明朝已经到了朱棣的永乐时代,朱棣听说自己父亲的老臣归来,非常高兴,他给了黄森屏最好的待遇,居然让每个府县都要设宴相待,不仅是犒劳,也是希望黄森屏看看故国的变化。

朱棣不可谓不尽心,但黄森屏却经受不起,他此次回来,本来就有叶落归根之意,能够回来已偿大愿,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更是意外之喜。但老迈的身体,航海的辛苦,已经让他油尽灯枯,回来不到两个月,他就去世了。活了六十七岁,对一个经历过从军生涯,航海辛苦,异乡搏杀的人,真的是高寿了。

临死之际,黄森屏向朱棣提出了三个要求,面对这个已不再是派遣自己的那个皇帝,完成了自己的复命之责。

这三个心愿个个都让人感觉到他的爱国之心。

第一个,拓宽自己祖国的领土,黄森屏对朱棣说:“境土悉数职方”,意思就是把渤泥及自己政权下的土地都纳入中华版图。这可能就是黄森屏在异乡拼搏的动力吧。

第二个,是扩大祖国的影响力,“乞封国之后山为一方镇”,加封东南亚最高大的那座山(也就是渤泥国的后山),并赐以名字,以显大明之盛。

第三个,乞葬故国,“托体魄于中华”,这是一个游子的流泪之语啊。

朱棣在面对方孝孺的时候是个暴君,但在这位中华游子面前,他确实是一个恩宠有加的君主,他完美的完成了黄森屏的每一个遗愿。

首先,他把黄森屏以王礼赐葬,一个大臣能得此殊荣,实在不易。当然,这与黄森屏在海外有自己的政权也有一定关系。

黄森屏墓地

然后,他将黄森屏的儿子遐旺黄克孙立为渤泥新王,由太监张谦,行人周航等人护送回到渤泥,并镇守一年之后才回国。

最后,朱棣赐封渤泥国后山为长宁镇国山,并亲攥碑文,命张谦等刻石立碑。

至此,黄森屏的心愿全部实现,他的后世子孙一直到万历年间都在华人中是渤泥国王,在渤泥虽然是辅佐苏丹,却左右着渤泥的政局。

但明中期以后,由于国势衰微。渤泥已不再向明朝进贡,中国力量也从南洋消失。以至于后来西方入侵,现在的文莱已经是信奉伊斯兰教。

再能干的子民,也需要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啊。

更多文章

  • 宋朝火药技术已经成熟,火枪和早期手雷已面世,为何偏偏没大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时期火药运用,宋朝火药武器的应用,宋朝火药的发展

    公元808年,炼丹家在无意间发明了火药,之后在将近100年后的公元904年,唐朝将领郑璠使用“火箭”进攻豫章,烧掉了龙沙门,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火药进行作战的记载。此时,欧洲尚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中期。而后历经五代十国,两宋时期迎来了火器发展的高峰。此时,火球、火药箭、长竹竿火枪、突火枪的出现,

  • 明朝圣旨出现在美国农村,被成功拍卖几千万,是谁的圣旨这么值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最硬气圣旨,明朝圣旨真品图片,明朝天启年间的圣旨

    令专家都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这道新发现的圣旨,竟然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2000万的高价。难道这圣旨还有什么珍奇之处?为什么说这道圣旨掀起了如此之大的反响?主要在于圣旨上所记录的内容,是一段313字劝诫大臣守法廉洁的话。然而圣旨中间所盖的玉印,竟然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谁都知道这位明朝第10代皇帝,

  • 萨尔浒之战前明朝想求和?努尔哈赤:只要给我这两样东西立刻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军兵败萨尔浒战败原因,历史上萨尔浒之战对明朝的影响,萨尔浒之战明朝败了多少

    抚顺是明朝控制建州女真的前哨,也是后金出入辽东的门户。明游击李永芳率军驻守于此。但在面对努尔哈赤的大军来袭时,李永芳及余军并无丝毫抵抗,举城投降。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又攻取了抚顺以北、铁岭以南沿边的抚安堡、花豹冲堡、三岔儿堡等大小十一个城堡。抚顺失守,明朝大为吃惊,认为努尔哈赤不过一小部落,不足为怪,

  • 努尔哈赤为何能够迅速壮大后金?明朝给人给火器,还送一重要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如何建立后金,努尔哈赤与后金关系,努尔哈赤真的是靠十三个人起兵吗

    同年五月,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起兵,以“遗甲十三副”取图伦城,揭开了其统一建州女真的序幕。他先后击败了尼堪外兰及附近建州女真部,万历十七年(1589年)攻克兆嘉城,完成了对建州女真各部的统一。其军队也在战争中得到不断的扩大,具体过程,《八旗通志》中有如下记载:太祖高皇帝初设四旗。先是癸未年,以显祖宣

  • 中国历史两大布衣天子——刘邦和朱元璋,他们为何有那么多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我们翻阅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的朝代的功臣集团往往出身并不是那么好。比如说我国古代有两大布衣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人几乎都可以说是起于危时。刘邦地位相对好点,是个小官——亭长。朱元璋更惨,要过饭当过和尚。结果他们成为帝王之后,环

  • 宋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最有钱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有钱到什么程度,宋朝是如何富有起来的,真正的宋朝有多富有

    全文共3340字 | 阅读需7分钟两宋政府注重发展经济,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的包容,有效的海外贸易管理,都为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抒写了两宋三百多年富甲全球的生意经。最近热播的《清平乐》中,华美的宫廷服饰,华贵的珍珠妆,极具品位的品香会,无一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奢华的衣食妆化,有情

  •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出了这十六人!想不灭亡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十六帝之死,真正的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明朝的灭亡到底有多可怕

    一任帝朱元璋:大规模残杀功臣,制作胡惟庸冤狱和蓝玉冤狱,共杀五万余人,使明廷变成恐惧世界。官员们天天早上入朝,即跟老婆诀别,到晚上安全回来,百口才有笑脸。最狠毒的暴政是把罪犯的妻女发配给倡寮逼迫卖淫,任两条腿的动物各样侮辱。制作文字狱,消灭知识分子的灵性和思维。它的特征是:罪过由当权人物对文字的曲解

  • 朱棣雄才大略,为何却遭子孙嫌弃,甚至连牌位也差点被扔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为什么被移出太庙,朱棣与雄才大略的关系,朱棣的太庙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并不是朱元璋立为太子的人选。于是,朱棣、朱棡、朱樉等皇子被朱元璋分别派到不同的领地去当藩王,来维护明朝的统治。朱棣为燕王,朱樉为秦愍王,朱棡为晋恭王,他们三人一直都是明争暗斗,想要夺嫡的人。只不过,太子之位早就是朱元璋嫡子朱标的了。太子朱标在1392年,从陕西

  • 宋朝两面派:甘心卖国罪滔天,酒后猖狂诈作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元兵刚南下时,京口知州洪起畏慷慨激昂,并贴出安民告示,说:“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有死不走。”结果,元兵一到,洪起畏举郡出降,有好事者遂将告示改为:“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不降则走。”蜀人蹇材望,在湖州任副知州,元军南下时,他大义凛然地指天发誓,要以死殉国,并制做了一面锡牌,上刻“大

  • 明朝西域事:为了建立卫所,而进行的的哈密争夺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哈密争夺战,卫所古城,明朝卫所设置在京师的原因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从前汉朝西域与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的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因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