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将朱允炆坑惨了

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可灭朱棣,却将朱允炆坑惨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12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7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就会有党争,有党争就会有站队。自古皇权之争,鲜有不流血牺牲的,兄弟相残、叔侄相杀、外戚弄权、逆母弑父等比比皆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路丑剧轮番上演。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从秦始皇时的胡亥篡位、汉朝的外戚随意左右皇权继承者,到唐朝的玄武门惨案、明朝的几代叔侄血战,再到康熙朝的“九子夺嫡”,无不诉说着权力斗争下的亲情默然和人性扭曲。

皇家之皇位争夺的影响当然不会止于皇家,处于权力旋涡中的朝臣们也不得不选择站队,这不是斗个嘴或打个群架的儿戏,这是压上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砍头颅、诛九族之下场。

大明王朝的第二代掌权者朱允炆和他的四叔朱棣之间的权力角逐,让多少名臣良将丧失了身家性命,多少百姓惨遭战乱洗礼。朱元璋唯一的托孤重臣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的一番站队操作,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朱允炆皇权之战的惨败。

托孤重臣

梅殷是大明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从小不但圣贤书读的相当不错,而且骑马射箭更是不屈人后,可谓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朱元璋见此非常喜欢,便把自己与马皇后心爱的女儿宁国公主许配给了梅殷,从此梅殷晋升驸马之位。

朱元璋为了培养女婿梅殷,把他送到李文忠掌管的国学府当差,任山东学政,有意将他培养成第二个能文能武的李文忠,可见对那个女婿的器重。梅殷也很争气,在儒学经史上颇有作为,受到李文忠的夸奖。从此朱元璋对这个驸马更加喜爱。

可还没高兴多久,更大的噩耗却降临了,朱标死了。太子朱标的惨死让朱元璋很是痛心,他决定将皇位直接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他晚年时,见太孙势单力薄,而戍边的藩王们个个都兵强马壮,大有压不住的势头。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新皇帝的几个叔叔们造反夺权,便多次密令梅殷,叫他竭尽全力辅佐皇太孙,保大明江山稳定。梅殷变成了朱元璋留给朱允炆唯一的托孤重臣。

两边押宝

这位被朱元璋寄以重托的托孤重臣,在靖难之役的表现让天下人迷惑不已。

明太祖驾崩后,又菜又爱玩的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等大臣的主张下,对众多藩王进行直接打压和削势,一年没过去就先后削了五位藩王,见此,朱棣再也不能装视而不见了,于是很快,他便拉起一队兵马,走上了造反之路。

而先前朱元璋在世时,朝中大将几乎让他杀了个干净,朱允炆只能派老将长兴侯耿炳文北上罚燕。燕王朱棣接连打败耿炳文、李景隆、铁铉、盛庸等将,于建文三年南下至徐州,朱允炆赶紧命托孤重臣梅殷为总兵官,手握四十万大军驻守淮安。

梅殷本欲做个清闲驸马,没想到还是卷入了这叔侄俩的皇权争夺战里了。朱棣一看淮安驻扎的是老熟人亲妹夫,赶紧派心腹前来送信,说欲进京给先帝上香,还请驸马爷行个方便,借道一用。没想到梅殷直接拒绝,他说,此事明太祖在位时已经交代过了,不准进京。另外还拿不孝的名义来压制朱棣

朱棣大怒,直接派使者传话,意思很明确,我和我侄子要夺权,你开始站队吧。没想到梅殷毫不示弱,割掉来使耳鼻,并令之带言朱棣,留下你的嘴,你回去给殿下讲讲君臣大义吧。朱棣也不愿直接跟这家伙的四十万大军硬抗,只能借道扬州攻下南京。在此过程中,梅殷的四十万大军既没有阻拦朱棣,也没有救驾南京,眼睁睁看着燕王大军攻下应天府

梅殷的这招两边押宝可谓是高明至极。你叔侄俩争斗,无论谁输谁赢,我个做驸马的,都得俯首称臣,我还是两边都不得罪,你叔侄二人斗吧。

梅殷不给燕王借道,还割来使耳鼻,以君臣大义拒之,以后若是建文帝赢了,他便是硬怼燕王的功臣。不去追击燕王,也不救驾南京,可以说给燕王行了个大大的方便,毕竟比起四十万大军的硬对硬消耗,割你使者耳鼻这种小事,简直太不是事儿了。这番操作下来,无论谁输谁赢,梅殷看似都是稳赢的局面。

这时朱棣还是担心梅殷的四十万大军,随即逼迫妹妹宁国公主写一封血书送去,言建文帝已死,让梅殷投降新帝。梅殷也是做足了戏,大哭一通,说本来君王崩,臣子也该跟着死,我要为先帝发丧,就先忍耐一会儿吧。便为建文帝举行了葬礼,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然后一个人骑马去南京拜见新帝了

离奇溺死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梅殷的小九九并未得到上天的眷顾。

入主应天府的朱棣大肆杀戮建文旧臣,并迅速登基称帝。他本是为反对削藩而出的兵,永乐初年便恢复所有藩王的蕃号和属地诸多权力,并加了宗室俸禄。可随后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将权力过大的几个藩王逐一削去,做成了朱允炆想做而没做成的事。

靖难之役中,临阵倒戈投诚的人也不少,朱棣先是大肆封爵,稳住局面,可到后面几年中,将这些不忠之臣也都逐个收拾了,其中就包括驸马梅殷。

永乐三年,梅殷上朝时,路过一座桥,谁知,当天就有消息传来,梅殷掉入河中溺毙身亡

梅殷虽然帮了朱棣大忙,但在一个帝王眼里,我父皇那般器重栽培你,命你为唯一的托孤重臣。而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尽忠建文帝,两边押宝,手握四十万大军不发一兵一卒,致使南京沦陷。我朱棣于你而言没有丁点恩情,你往后不背叛我才怪。你不是喜欢演戏吗?那我就给你演一场大戏。

结语

可见在党争中,站错队不行,不站队也不行,路没有选对,就得做好搭上性命的准备。毕竟家天下的权力斗争哪有什么正义之师与乱臣贼子的区别,只有输赢去界定权力的归属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快把他塞进牛肚里!结果大将起死回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大将中箭将死,成吉思汗颈部中箭,成吉思汗一箭射死自己的弟兄

    被救之人叫做郭宝玉,是成吉思汗手下的一名大将,当初跟着成吉思汗征讨契丹遗。消灭对方30万余兵,但是自己最后却被流箭射中,当时连军医都束手无策了。于是成吉思汗立刻让人杀了一头牛,把牛的腹部掏空,把郭宝玉塞进了牛肚中。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竟然醒过来了,修养了一段时间之后竟又能上阵杀敌了。而这种方法

  • 明末最后的猛将,一人独挡李自成百万军,尸骨出土后让人倒吸凉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末李自成简历,明末李自成的根据地,李自成战斗照片

    不过,即使如此,当崇祯继位时,它面临的仍是一个将倾的大厦,内有起义军造反,外有清军的威胁。崇祯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扭转见面,守住祖宗的基业,但由于明朝已经积重难返,崇祯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覆灭明朝的,不是他最防备的清军,而是国内的起义军。崇祯在位初期,国内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在明

  • 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将会是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白起打得过廉颇吗,长平之战白起和廉颇,秦国白起vs赵国廉颇

    长平之战之所以成就了白起“军神”的称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白起坑杀赵军45万——古代中国历史上斩首数万、浮尸十几万的战役多的数不胜数,单纯靠杀人总数来封军神,这军神来的未免也太廉价了——白起之所以一战封神,更大的因素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解长平这盘死局,而且还解开了,解的还不错——当时的战略情况我们之前

  • 强敌曹操刘备先后死去,三足鼎立的吴国为何没能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孙权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刘备打吴国打赢了吗,正史中刘备和曹操谁统一天下

    [var1]刘备于223年在白帝城托孤后病逝,此时的蜀国经历了夷陵之战已经元气大伤,但是魏国的实力还是过于强大,如果此时吴国乘胜追击,全力攻打蜀国,势必造成两败俱伤,而魏国绝对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且刘备病逝后,蜀国还有赵云、诸葛亮和魏延等人才,吴国也没法立马吞并蜀国。相反,这个时候诸葛亮主政了,和吴

  • 战国四大名将,综合排名谁最厉害?廉颇第四,第一当仁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十大武将排名,廉颇战国名将排行榜,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有廉颇

    白起做左更的时候,曾经带领着军队进攻韩魏的伊阙,最后成功的攻陷了五个城,把敌人的将军公孙喜虏获了来,而他也因为这场战争,从左更升到了国尉。[var1]后来白起带兵进攻了魏,七年后又进攻了楚,第二年更是直接把楚国攻破,后来楚王就逃亡了。后来秦又去攻打韩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难到了赵国,秦国就又改为去进

  • 春秋时的一大国,曾和楚国相抗衡,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楚国为何衰落,春秋时期楚国为啥不能统一,春秋楚国为什么那么厉害

    [var1]一首先,根据史料记载,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对于楚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远离周王室的核心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臣服于周王室。因此,为了控制和限制楚国,周天子分封了随国等姬姓诸侯国。在此基

  • 白起屠杀40万赵军,感慨的话让秦国一统六国晚3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下面说下战神白起的巅峰之战,长平之战,也是白起最后一场名震天下之战。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40万人,导致赵国一蹶不振,赵国之人对白起恨之入骨。其实长平之战也是存亡之战,秦昭襄王自登基秦王以后,秦国是年年有战,虽然是削弱了六国的实力,但是赵国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国力一直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北击匈奴,为什么秦国出兵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季胜的后世子孙里有个叫造父的,受到周缪王的宠信,给缪王驾车,因有功,缪王把赵城分封给造父,从此以赵为姓。赵武灵王十八年(前308年)秦武王举龙文赤鼎,砸断了腿后去世了,赵武灵王派代相赵固前往燕国迎接秦公子稷,送回秦国,立他为秦王,便是秦昭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在东宫与群臣举行大型朝会,

  • 晋国联合韩国魏国围攻赵国,智伯一意孤行,被人砍下脑袋当酒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豫让和智伯,智伯覆亡的真实经历,赵王如何把智伯的头骨做成尿盆的

    [var1]一天早上,晋国的智伯与魏桓子、韩康子一起巡视水淹晋阳城的进度。智伯非常得意洋洋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赵襄子以为护城河能为他挡住我们,却没想到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魏桓子和韩康子对视一眼,开始心怀不满,毕竟韩国赵国的首都也有一条护城河。万一将来智伯想要拿下韩国和

  • 清朝九子夺嫡,因为有了他,雍正才能成功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皇帝九子夺嫡,雍正在夺嫡的路上杀了多少人,雍正成功夺嫡

    康熙帝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他非常头疼的事情,那就是九子夺嫡。为了皇位,皇子们大打出手,丝毫不顾手足之情。这也和康熙晚年废太子有关,太子废了下来才导致其他的皇子跃跃欲试,毕竟谁不愿意当皇上呢?但是当时还真有一个人没有去争这个位置,这就是爱新觉罗•胤禛。康熙也注意到了爱新觉罗•胤禛,不过到后面,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