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封官了,很多开国功臣都得到了级高的待遇,比如说徐达、常遇春等等,可是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开始残害那些兄弟,原因也很简单,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害怕自己的兄弟会夺取政权,所以心中一直这么打算。
而那些功臣还真的就是往枪口上撞,那些功臣整天都干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情,这样就更加的给朱元璋除去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理由,比如说胡惟庸,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他可以说是独揽大权,在当官期间,拉拢自己的团队,和朱元璋对着干,朱元璋也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决定杀了胡惟庸。
可是在胡惟庸之后,这个事情并没有结束,朱元璋继续往下查,胡惟庸党羽都被杀了,这次事件持续了十年的事件,最后被杀的人将近三万,在这件事情完成了之后,朱元璋还写了《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希望能够警示后人。
还有蓝玉,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可以说是明朝难得的勇将,最后还成了大将军,封为了国公,可是这个蓝玉也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到处惹事,结果被朱元璋知道了,最后肯定就是被朱元璋给除去了,而蓝玉当时也有很强大的党羽。
最后因为蓝玉受到牵连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万五,可以说是十分的悲剧,在蓝玉事件结束了之后,朱元璋也写了一个东西,叫做《逆臣录》,形式和之前的《昭示奸党录》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朱元璋要杀掉自己的功臣呢,而不学习赵匡胤一样,来一个杯酒释兵权呢?毕竟这样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政权,还可以避免过多的杀戮,其实原因很简单,赵匡胤当时是一位仁君,而且赵匡胤家族内部势力比较强大,自己的继承人也是十分了得。
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自己的继承人是朱标太子,但是这个太子比较软弱,朱元璋害怕自己百年之后,朱家的江山被人抢去,自己的儿子压不住这些功臣,所以决定给自己的儿子扫除障碍,结果却让朱元璋失望,朱标英年早逝,最后自己只能传位给他的儿子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