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八年号称“我国历史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国库都被耗尽

乾隆八年号称“我国历史最热夏天”,热到啥程度?国库都被耗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4/1/21 23:08:00

每到季来临之时,我们都会感慨是空调,电扇,扇子救了我们一命。在极端天气来临之时,大部分人会感到非难受。现代社会还好,我们有很多科技来帮人们避暑,但是古代人面对酷暑的环境时,别无他法只能忍耐罢了。然而不幸的是,过去的气温还要远比现在的热,就比如,乾隆8年时期号称中国历史最热的夏天。

那么究竟有多热呢?乾隆为此写了一首诗,“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这一年,他对着无数的上奏折发愁,奏折上的内容全是关于高温天气的,让这位皇帝十分头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乾隆八年,一场天灾降临人间,北京城以及中原地区呈现了“烧烤模式。”据说当时的最高气温是44.4℃。肉眼可见,无数的树木开始焦枯死去,庄稼枯萎在土地里,就连金属也出现了被融化的迹象。山火不断,石头土壤都散发着一种焦糊的味道。哪怕你处在阴凉处,那屋内的器具也摸起来滚烫。

有相关史料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生活中的器皿都被热化了,更况是人呢?人在气温超过40度的时候就会感觉身体不适,身体的水分会加速流出,容易出现脱水等现象,一般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抢救及时很快会导致人的死亡。

据说在京城附近热死的人数就超过了1万,人这些大多是老人孩童以及身体肥胖之人。他们也许有些先天有些疾病,在面对这样的高温下,身体器官和容易衰竭。

当然也有一些穷苦的人家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出门干活。但是温度太过于炎热,加上人们劳作运动,身体上的水分更快速的蒸发了,水分根本无法补充。而且长期的暴晒导致皮肤的溃烂,伤口感染。令人可悲的是, 辛苦劳作之人最终的结果是被活生生热死了。

皇宫贵族的情况远比这好很多,其主要是他们可以用来硝石制作冰块。一批一批的冰块送进宫中,使这些贵族们得以喘息。但即使是这样,他们并没有觉得畅快,而是依然人心惶惶,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他们束手无策。

以上都是高温天气带来的直观影响,但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灾难还在后面。

共同面对灾难

祸不单行,极热的天气导致水分的蒸发,于是旱灾如期而至。河水水井的水位严重下降,有的地方还露出了河床。

水资源严重的短缺,导致水比油贵的现象出现了。人们自己喝水都不用,更别提去用水浇灌庄稼了,很快饥荒年代到来了,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成了难民,给当时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当时的政府也做出了不少努力,面对极热的天气,他们没有摆烂,而是积极应对。政府和人民共同团结起来,一起对付极端天气。在乾隆的批阅下,武百官们在清城的各个街道以及纳凉的门洞的地方安排发放冰块和降暑药。

从精神方面,乾隆祭天祈祷下雨。虽然这种方式是迷信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他祈求下雨行为是给老百姓加了一针定心剂,让百姓们认为皇帝是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的,明白清政府是特别想尽快解决高温的,这样的行为给老百姓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的确,乾隆政府积极抗灾。面对旱灾,乾隆让户部给这些难民发放赈灾的银两,而且开设了赈灾的粥棚,给那些饥饿的灾民们分发粮食。还安排大量的人马将这些灾民们迁移出去,到其他的地方谋生。

为了救助灾民,清政府花费了不少财力人力。据说清朝的银库存银最多也只有1100万两,但是为了解决这次灾荒,清政府几乎把几年来的储蓄给掏空了。但是为了让社会恢复正轨,政府必须咬牙坚持,而且颁布了许多刺激经济复苏的法案,安抚灾民的心。

比如,当时会有许多黑心商人发国难财,给本来就不富裕的百姓们再当头一棒,为此朝廷大力打击这些奸商,稳定市场粮食价格,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同时让农民们继续栽种。好在在清政府的努力下,天下并没有大乱。

出现极端高温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温度呢?据科学家的相关研究,这次的高温是有迹可循的。新中国成立后,1999年我国华北地区也爆发了一次高温,根据各个气象台的追踪发现是气压差导致的。

当时贝加尔湖为高压的,咱们东北地区为低压。高压自然要往低压走。东北因地区的特征使得贝加尔湖的高压并没有往东北方延伸,而是向华北方向延伸,导致了北京城区域时刻保持着极高的温度,达到了42度。

由此可以推断出乾隆8年的那一次高温天气的成因应该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当时科学发展并不发达,人们认为天降灾难是天在惩罚这个国家,但其实这只是大自然的力量而已。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是相当渺小的,仅仅是高了几摄氏度,对于人来说是灭顶之灾。全球气候剧变,人只能在不停的挣扎,却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无能为力。我们可以看出人是脆弱的,为此更能体现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地球并不需要我们保护,我们保护环境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

如今工业的发达,导致人们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变暖的速度加剧。而人类为了对抗高温,又发明了空调电扇等家用电器,他们也依然会排放二氧化碳对空气造成污染,并加剧了全球变暖,这样的恶性循环,人类总有一天会尝到苦果。我们应当在和灾难斗争的过程中,也要好好的反思,免得自己毁灭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清朝监狱里面的俄国监狱长,发明一项“逍遥自在床”,女犯囚最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最大监狱里的女犯,清朝军营里女犯人,监狱年轻女犯

    清朝到了后期的时候让人想到最多的就是外国人的枪炮了,有英国人在长江上的铁船,也有法国人在广西放的大炮,而这两个国家在北京的一把火更是把当时的皇帝都烧怕了。慈禧管事的时候本想着能强盛一会意气一下,结果被八个国家的士兵撵到了西安。这八个国家在当时的清朝天下里可算捞够了,随便开着船到内地放几炮,开商店不用

  • 多尔衮身体并不差,为何一生仅有1个女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尔衮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的多尔衮不能生孩子吗,历史上的多尔衮为啥没有孩子

    说起清朝的多尔衮,很多人都会想起某些影视剧里他和孝庄太后之间的情感纠葛,影视剧中的他给人的印象总是是一个位高权重又帅气的痴情人,但真实历史中的多尔衮并非如此。历史中的多尔衮对清朝的建立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之一。可权倾朝野后的多尔衮不像传说中的那般痴情,虽说拥有的女人数量比不上皇帝的后宫

  • 多尔衮为什么没当上皇帝就去世了呢?真实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多尔衮不死可能做皇帝吗,多尔衮做了多久皇帝

    想必大家对这里面的隐秘都很感兴趣,小编也是如此,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多尔衮从生下来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所以在皇太极死后他也从来没有放弃争夺皇位的进程。当时人民群众拥护的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另一个才是多尔衮。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势力,不过在这个时候豪格的支持者还是比较多的,主要原因也不外乎豪格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乾隆为何乖乖还回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乾隆,在历史上所做出来的贡献并没有他的爷爷,康熙大帝那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乾隆很好的把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所传承下来的制度,还有国家的状况延续了下来。并没有使当时的清朝走向衰败,而是使得清朝更加的繁荣昌盛了,然而,乾隆帝虽然本身有一些做法根本不能和自己的爷爷康熙相提并,但是不可置否的是,他也是当

  • 清朝奇案:书生从大火中救下一女子,不料女子回家后却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夜半时分,忽听到街市中人声鼎沸,救火声此起彼伏。陈姓书生被人声从睡梦中惊醒,披衣起视,只见河岸火光冲天,正映照在其船头之上,原来,正临河而居的一家人家着火了。火势甚烈,不可靠近。这时,只见一年轻女子从着火的窗口探出头来。四顾之下,她似觉没有逃离火场的出路,便从窗口奋身跃下,不前不后,正好落在书生所乘

  • 和珅死后,后代本该斩尽杀绝,儿媳非但没被杀,还受三朝皇帝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死后留有后代吗,和珅儿媳,和珅死了以后是谁的儿子

    虽然和珅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乾隆皇帝挺信任他的还与他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心爱的女孩嫁给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他这个女儿就是和孝公主,曾经乾隆对这位和小公主说过:“如果你是男儿身我必定会立你为太子。”可见乾隆皇帝对和孝公主有多么的喜爱,她作为核心的儿媳妇,她也知道和珅的贪污,迟早有一天和珅就会被除掉,接下

  • 清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最好的贡献是什么,清朝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朝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贡献

    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僵尸服”和奴性精神。具体临床表现如下:自1644年清朝入关后,满清统治者在平大顺、灭大西、荡南明等方面取得了一连串辉煌的军事胜利,不到短短两年时间里,大顺、大西、南明兵败如山倒,清睿亲王多尔衮,由此作出了“汉地无人矣”的误判

  • 洪秀全的正宫皇后神秘莫测,妃嫔都要服从,却无人见过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洪秀全的正宫娘娘是谁,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妃子是真的吗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从金田起义开始席卷大半个中国,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只可惜功败垂成。究其原因,最重要还是太平军内部出了问题,高层领袖特别是洪秀全腐化堕落,私生活糜烂,直接拉低了战斗力和凝聚力。就拿洪秀全的后宫来说,起义前他只有一位原配妻子赖秀英,宣扬的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男女平等思想。然而,金田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家的省份改成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历史照片,中国省份改名大全,太平天国历史定位变化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意义非凡。但你可知道太平天国奉行过什么不切实际的纲领吗?虽然我国从古至今讲究避讳,但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为了避讳,竟将各省名称改的尤为奇葩,来看看有没有你家的省份?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风俗 避讳作为与西方不同的特殊礼制,在我国古代,

  • 咸丰皇帝为何英年早逝?只因这三个坏习惯,现在很多男人依然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大概有400多位皇帝。这么多的皇帝中能安然无恙度过一生的只有非常少一部分,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意外死亡。虽然说全天下的物品都是皇帝的,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鞠躬尽瘁。有一组数据统治,这么多的皇帝,平均寿命也只有40多岁。特别是在清朝后期,皇帝的寿命变得越来越短,咸丰皇帝三十几岁就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