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身体并不差,为何一生仅有1个女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多尔衮身体并不差,为何一生仅有1个女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4/1/22 16:46:57

说起清朝的多尔衮,很多人都会想起某些影视剧里他和孝庄太后之间的情感纠葛,影视剧中的他给人的印象总是是一个位高权重又帅气的痴情人,但真实历史中的多尔衮并非如此。

历史中的多尔衮对清朝的建立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之一。

可权倾朝野后的多尔衮不像传说中的那般痴情,虽说拥有的女人数量比不上皇帝的后宫,但也是妻妾成群,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多尔衮一生却只育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没有留下。

多尔衮生平

多尔衮姓爱新觉罗,名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地十四个儿子,母亲则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多尔衮”这三个字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狗獾”,这样的寓意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谓是十分粗鄙,但在当时的游牧部落中,这类猛兽的名字有强大威猛的寓意。

多尔衮的一生也正如他名字中的寓意,他带领着野狼般的后金军队征战杀伐,为清朝的建立创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皇太极手中的很大一片地盘都是多尔衮夺取到的,因此他也深受皇太极的信赖和仰仗。

1636年,年仅24岁的多尔衮便因为其卓越的战功被封为亲王,1641年,多尔衮又在松锦之战中再获战功,这时清王朝在多尔衮的辅佐下可谓是风头正盛,但随着皇太极的突然死亡,王朝却迎来了一次内部危机。

皇太极死后,有着巨大威望多尔衮便动了当皇帝的想法,当时和他一起争夺皇位的还有皇子豪格多尔衮身后有多铎和八旗中的两白旗支持他,而豪格身后也有诸多皇子和两黄旗支持。

双方争执不下想,一度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此时的清王朝还未问鼎中原平定天下,如果这种情况下爆发内战,清王朝一定会丧失与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势力争夺天下的实力。

就在这危机时刻,皇太极的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站了出来,成功游说了多尔衮,让他支持自己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即位,这场危机才算解除。

福临即位后,清王朝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成功平定李自成,他本人被封为“摄政王”,见到皇帝也不用行臣子之礼,而顺治皇帝更是尊称他为“皇父”。一时间多尔衮权倾朝野,顺治皇帝手中无权,犹如木偶。

多尔衮凭借着自己的战功和威望,俨然成了清王朝的实际掌权人,但他的好日子并未享受多久。1650年的冬天,在塞北打猎的多尔衮不慎从马上坠落摔伤,不久后便伤重而死,走完只有三十九年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身体素质的原因

多尔衮的悲剧不仅是英年早逝,还在于年纪轻轻又拥有众多女人的他只留下一个女儿,连儿子都未留下,说起其中的原因也是十分的复杂和隐晦。

历史中的多尔衮是十分好色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传说中那样因为痴情孝庄一个女人而让自己没有后代的事情发生。多尔衮没有留下后代比较可信的原因是因为常年的征战和纵欲影响到了身体素质。

多尔衮一生中大多时间都在征战,即使到了后期清王朝入关顺治即位,多尔衮也是忙于政事,很少有精力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方面是为了清王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如此的征战操劳,自然身体上就会出现问题。

即使每天都是日理万机,多尔衮也不忘招揽女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还在皇子豪格死后强娶他的女人,可见其好色程度。

常年的征战和操劳加上好色纵欲,正值壮年的多尔衮就出现了各种病症,用现代的眼光看,多尔衮很可能患有风湿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类疾病,也很有可能还患上了影响生育能力的隐疾。

多尔衮死后只留下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在他二十七岁时出生的,在之后多尔衮再也没有后代出生,这也间接佐证了多尔衮人生的最后几年里是患有影响生育能力的病症的。

其他的推测

也有种推测则是多尔衮的后代很可能在历史的记载中被抹除了,就在多尔衮死后不久,掌控权力又饱受压抑的顺治皇帝历数了多尔衮的罪状,削去了他生前所有的封号,对其进行挖坟鞭尸,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多尔衮唯一的女儿自然也被这场清算波及,据历史中的记载,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在之后被交由多铎的二儿子多尼抚养,此时的东莪才年仅十四岁,但之后史册中再也没有关于东莪的记录,像是在历史中神秘消失了一般。

因此就有一种推测,多尔衮可能拥有其他后代,但在顺治的打击下死于非命,连史册的踪迹也没有留下。

不过这样的说法可信度不高,多尔衮毕竟也是一代枭雄,他身边的人只要出现过就很难在历史中彻底抹除,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即使顺治能把所有的史料都篡改,但也很难避免民间留下些故事传说。

还有种说法是,多尔衮曾在征战中被炮弹所伤,因此影响了生理功能,不过这种说法很难让人相信,因为多尔衮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后代,但他一直在招揽各种女人,所有这种说法不可信。

结语

多尔衮在历史中是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四处征战,为清王朝的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专权独断,还给江南的百姓带来了血腥的杀戮,但不管这么说,多尔衮客观上对明末中国的统一起了推动作用,是当时少有的枭雄人物。

关于历史中的多尔衮最终为什么没有留下多少后代的原因,后人也只是根据当时的记载进行合理的推测,至于事实的真相早已堙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再难为人所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多尔衮为什么没当上皇帝就去世了呢?真实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多尔衮不死可能做皇帝吗,多尔衮做了多久皇帝

    想必大家对这里面的隐秘都很感兴趣,小编也是如此,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多尔衮从生下来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所以在皇太极死后他也从来没有放弃争夺皇位的进程。当时人民群众拥护的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另一个才是多尔衮。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势力,不过在这个时候豪格的支持者还是比较多的,主要原因也不外乎豪格

  • 三朝老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乾隆为何乖乖还回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乾隆,在历史上所做出来的贡献并没有他的爷爷,康熙大帝那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乾隆很好的把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所传承下来的制度,还有国家的状况延续了下来。并没有使当时的清朝走向衰败,而是使得清朝更加的繁荣昌盛了,然而,乾隆帝虽然本身有一些做法根本不能和自己的爷爷康熙相提并,但是不可置否的是,他也是当

  • 清朝奇案:书生从大火中救下一女子,不料女子回家后却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夜半时分,忽听到街市中人声鼎沸,救火声此起彼伏。陈姓书生被人声从睡梦中惊醒,披衣起视,只见河岸火光冲天,正映照在其船头之上,原来,正临河而居的一家人家着火了。火势甚烈,不可靠近。这时,只见一年轻女子从着火的窗口探出头来。四顾之下,她似觉没有逃离火场的出路,便从窗口奋身跃下,不前不后,正好落在书生所乘

  • 和珅死后,后代本该斩尽杀绝,儿媳非但没被杀,还受三朝皇帝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死后留有后代吗,和珅儿媳,和珅死了以后是谁的儿子

    虽然和珅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乾隆皇帝挺信任他的还与他结为了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心爱的女孩嫁给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他这个女儿就是和孝公主,曾经乾隆对这位和小公主说过:“如果你是男儿身我必定会立你为太子。”可见乾隆皇帝对和孝公主有多么的喜爱,她作为核心的儿媳妇,她也知道和珅的贪污,迟早有一天和珅就会被除掉,接下

  • 清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最好的贡献是什么,清朝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朝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贡献

    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僵尸服”和奴性精神。具体临床表现如下:自1644年清朝入关后,满清统治者在平大顺、灭大西、荡南明等方面取得了一连串辉煌的军事胜利,不到短短两年时间里,大顺、大西、南明兵败如山倒,清睿亲王多尔衮,由此作出了“汉地无人矣”的误判

  • 洪秀全的正宫皇后神秘莫测,妃嫔都要服从,却无人见过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洪秀全的正宫娘娘是谁,洪秀全真人照片,洪秀全妃子是真的吗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从金田起义开始席卷大半个中国,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只可惜功败垂成。究其原因,最重要还是太平军内部出了问题,高层领袖特别是洪秀全腐化堕落,私生活糜烂,直接拉低了战斗力和凝聚力。就拿洪秀全的后宫来说,起义前他只有一位原配妻子赖秀英,宣扬的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男女平等思想。然而,金田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家的省份改成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历史照片,中国省份改名大全,太平天国历史定位变化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意义非凡。但你可知道太平天国奉行过什么不切实际的纲领吗?虽然我国从古至今讲究避讳,但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为了避讳,竟将各省名称改的尤为奇葩,来看看有没有你家的省份?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风俗 避讳作为与西方不同的特殊礼制,在我国古代,

  • 咸丰皇帝为何英年早逝?只因这三个坏习惯,现在很多男人依然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大概有400多位皇帝。这么多的皇帝中能安然无恙度过一生的只有非常少一部分,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意外死亡。虽然说全天下的物品都是皇帝的,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鞠躬尽瘁。有一组数据统治,这么多的皇帝,平均寿命也只有40多岁。特别是在清朝后期,皇帝的寿命变得越来越短,咸丰皇帝三十几岁就和这

  • 嘉庆《宁国府志》的一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思南府志,宁国府志,嘉庆新修江宁府志

    第1154期 嘉庆《宁国府志》卷十四记南陵县寺观,有: 开化寺,在县北二里,唐为安贤寺。水池围绕,松萝郁茂,旧名谢家池。杜牧诗:“谢家池上安贤寺,面面松窗对水开。莫道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显然,嘉庆《宁国府志》的这则史料出自《南陵县志》,嘉庆《南陵县志》卷四《营建志•坛庙》记曰: 安贤祠,

  • 同样给皇帝下跪,为何清朝官员要甩两下袖子?原来背后这么多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清朝皇帝下跪为什么要甩袖子,清朝皇帝向太后下跪

    我们先来看清朝的崛起。他们来自于女真,属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当时女真族的穿着打扮深受胡服的影响。对于胡服,历史上是有记载的,马背上的民族是非常适合穿胡服的,这种衣服的袖口非常窄,比较适合拉弓射箭,而且整个衣服也比较修身,利于骑马。很多穿胡服的满人,在表达忠心时,都会挽下他们的袖口(因为袖口的名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