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真的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司马懿真的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44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位非常有聪明才智的一位将军,关键是司马懿在军事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而且在司马懿的那个时代他的军事才华也可以说是十分的超群了,不管是司马懿遇到了什么难题都会通过自己的想法来一一化解。

因为司马懿的在军事方面的才华所以司马懿才会被曹操所重用,所以那时的曹操想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让其他军营里的人所重用,所以曹操先下手了,让司马懿的才华在曹营里所施展开来。说到军事上的谋略,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懿比不上诸葛亮,司马懿的战略大都稳中求胜,比不上诸葛亮的奇绝。

所以虽然两个人都是有名的谋士,但是司马懿的口碑和名气远不及诸葛亮,甚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去之后三国就草草收尾了。这两人有过很多的交锋,诸葛亮屡次占了上风,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空城计,也正是因为在这次交锋中司马懿输了。

司马懿也是一位军事奇才,绰号“冢虎”。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军事奇才竟然会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很多人都不明白认为之里面一定有想不到的隐情。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空城计不陌生,在蜀汉决定进行北伐的时候,马谡因为自己过于自信与小瞧他人因此失去了非常重要的街亭,所以导致蜀国一直都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形势下,而且北伐又经常受到挫折,前线需要军队支援,可是西城又不能失去,这下可把诸葛亮难住了。

在这些重重的困难下诸葛亮为了顾好前线的军粮,为了给前线更好的军资力量,于是把西城的所有军队和军粮全都送到了前线,当司马懿接到线报后心中便有了攻打西城的计谋了,所以司马懿趁西城空虚的时候便带领军队去攻打西城。

因为西城不仅对诸葛亮来说很重要甚至对整个蜀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座城池,所以西城是绝对不可以沦陷的,诸葛亮也非常的懂司马懿,所以在就有所准备,他让人打开城门,让自己的书童在城墙之上焚香、弹琴,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司马懿的军队也已经到了西城的脚下。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带兵围困了诸葛亮坐镇的城池,带了足足15万人,最后被诸葛亮一曲空城计放走了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很多人感叹诸葛亮对于人心的把控实在是炉火纯青,但是也会有很多人迟疑,作为和诸葛亮交手了多次的老对手,司马懿怎么会对诸葛亮这次的出手全然不知呢?其实认真分析司马懿其实早就猜到了诸葛亮的计谋,将计就计,装傻罢了。

当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后发现他非常的淡定于是有些乱了阵脚,思考了许久之后便下令撤兵。那司马懿为什么作为敌军阵营的长官,为什么要放过对手呢,这不是叛国吗?当时的司马懿手握15万军队,拿下这座城池不在话下,但是司马懿这样做,究竟可以得什么好处呢?他的儿子司马昭也很不理解。

当司马懿的儿子问道原因时,他一直都没有说。直到临死前说出了真相,司马懿临终时说:“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这短短17个字就解释了为什么司马懿明明看穿了诸葛亮的计谋,依然要钻进他的圈套,给自己留下怯战的名声。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善于工于心计,懂得敌人的心理,所以当曹操怪罪时司马懿非常好解释,可以说诸葛亮是故意弄出一座空城来诱导敌人,所以之前散播的消息是假的,是诸葛亮设计来让司马懿上当的,毕竟是一位人物,他所做的一举一动都有很多的解释。

老练的司马懿早就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不是诸葛亮,不是蜀国,而是与自己同处一个阵营的人,而是当时的魏国君主曹睿。不论是曹丕还是曹睿,都没有将自己当成是自己人,对他们来说,自己只是一个打败蜀国的武器。

狡兔死,走狗烹,只要蜀国被破,那么自己也就会变成弃子,失去自己的价值。所以当时虽然司马懿身边有15万大军,但是司马懿依然选择放过诸葛亮,不是因为对诸葛亮惺惺相惜,不是因为怯战,而是为了保全自己。

更多文章

  • 姜维北伐导致益州疲弊,但为何刘禅却支持北伐?从三件事看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降魏之后姜维说服了哪位,刘禅为什么要重用姜维,刘禅投降时候姜维在哪

    从公元238年起,姜维就一直致力于北伐事业。只不过费祎一直不允许姜维带兵超过一万,以至于姜维即便多次出征都没有什么建树,直到公元253年,费祎去世,姜维才得以率领大军出兵北伐。当时东吴太傅诸葛恪出兵二十万进攻淮南,姜维也借此机会率领数万人包围南安,由于姜维久攻南安不克,而当时军粮已尽,只能撤退。但姜

  • 魏延被诸葛亮设计除去后,魏延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临终前试探魏延,诸葛亮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魏延和诸葛亮真实关系

    刘备在世时,非常信任和器重魏延。在夺取汉中后,众人都以为张飞会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包括张飞自己也这么认为。结果,魏延却意外的被刘备任命为了汉中太守,导致“一军尽惊”。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能够成为三分天下的一代枭雄,绝不是仅靠运气得来的。刘备看人和用人眼光之毒辣,精准,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诸葛亮的优势在

  • 刘备统一天下,这两位开国功臣一定被杀,第二诸葛亮,第一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刘备和诸葛亮谁的军事能力强,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首先来分析一下,刘备到底会不会杀功臣,说到心胸开阔,刘备其实并非那么完美,从一件事情能够看得出来,那就是赤壁之战,这次战役发生之前,诸葛亮已经计算到了曹操必败,连曹操兵败的路线也预测到了,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既然得知了战争的结局,那么应对的措施肯定有会有。在下达指令之时,诸葛亮唯独把关羽忘掉了,这

  • 曹操的儿子个个能力过人,刘备和孔明的却难当大任,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儿子跟刘备的儿子谁最聪明,曹操的四个儿子谁最聪明,曹操带着儿子曹冲去拜访刘备

    导语:曹操是一个善于识人用人的君主,要不然他在日后也无法成就霸业,他就曾经当百官之面盛情夸赞了孙权,并且还顺带将刘表的儿子们贬低的一无是处,同时似乎他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很满意,或许是他的要求太高了,其实他的儿子个个都能力过人,与之相比刘备和孔明的儿子却很差。根据的史料记载,曹操一生至少生了25个儿子

  • 三国最恐怖的四大虎将,各路诸侯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时期最狠毒的武将,三国最凶残的人物,三国中最残暴的将领

    当然了,这仅是演义中虚构的情节,在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可马超能够吓坏曹操,却是不争的事实。《三国志》裴注中提到,潼关之战,马超看出了曹军运输粮草困难的弊端,打算打持久战,耗死曹军,虽然这一计划,因为韩遂的反对,没能实施,曹操得知后,依旧后怕不已,甚至直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除了马超之外,当时

  • 三国十大猛将实力谁最强,赵云只排第五,张飞竟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十大猛将排名第一名是赵云,三国十大猛将中谁最厉害,赵云魏延张飞组合

    第十位,文鸯文鸯人称“小赵云”,曾率十余骑进攻司马师,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阵中,七进七出,吓得敌兵不敢上前,可见有多骁勇。后文鸯授命大破秃发树机能率领的鲜卑军队,降胡人二十万,名震天下。只可惜出现时间较晚,三国演义中又没详细介绍,因此知道的人不多,委屈暂列第十。第九位,黄忠如果说三国老将中,黄忠

  • 关羽在杀死颜良后,如何做到“斩其首还”?斩首可能并非关羽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真的斩了颜良吗,正史中的关羽杀了颜良吗,关羽有没有杀颜良

    若白马沦陷,袁绍的大军就可从此处轻松渡河南进,曹操兵力上的劣势就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为了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一副要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镇守延津,与此同时,曹操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袁绍不知是计,他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

  • 姜子牙的5个外号,第一个吓人,第五个吓神,中间三个也很有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的四个外号,姜子牙真正的神通,姜子牙最大的能力

    民间关于姜子牙更是有了很多神奇的传说,他也因此而有了5个外号,每一个都非同小可,第一个吓人,第五个吓神,中间三个也很有意思!姜子牙的第一个外号是飞熊,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为周文王而仅是西伯侯的姬昌,因为想要让自己的子民变得更好,于是整天都在想怎样得到一个贤人来辅佐自己。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姬昌

  • 武王伐纣以后,周朝建立,相比于之前的商朝,周朝有何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朝为什么要灭了商朝,商朝和周朝的军事实力,商朝和周朝的后人

    周朝的建立,周礼的确立,是对商朝过于重视祭祀的,过于在意神秘学的纠偏,它是中国文明神权因素不那么重要的本源原因。周礼是春秋百家争鸣的基础,可以说周朝奠定了我们文明的文化基调。对于农耕的重视,是周朝的特点,更是后世中国统治的特点,周朝提倡的同姓不婚,从基因的角度保证了华夏文明人口素质不断地上升,这是巨

  • 西周“国人暴动”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先秦时期的“国人”问题,在学术界是一个经过了长期争论和探讨研究的问题,并且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国人的身份属性问题,则更是探讨的焦点所在。郭沫若、范文澜、徐中舒、童书业等诸位先生都对国人的身份属性问题作过相应的探讨与研究,在学界影响很大。郭沫若先生认为“国人”是“以平民为主体”,也即“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