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故事,司马昭讨伐扶不起的刘阿斗

三国故事,司马昭讨伐扶不起的刘阿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1/27 9:04:11

刘禅

平蜀大军分为西、中、东三线。邓艾领兵三万,是为最西线,将直奔沓中、甘松,找姜维的晦气。

中路军三万人,由诸葛绪带领,经由岐山,奔赴武街、桥头,这两个地方在甘松、沓中东南方向,是姜维引军回撤蜀中的必经之地,以起到半路阻截、断其归路的目的。

钟会以镇西将军、都督关中的身份,整治十万大军,为东线,取道斜谷、骆谷、子午谷,直奔汉中,顺势压向汉城、乐城、阳安关口等蜀汉重要守卫据点。

远在沓中的姜维听说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当即写了一封表,寄给后主刘禅,建议让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分别赶往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两地,以备敌之来袭。

来,大家翻开地图,检查一下姜维的思路。益州最北部由西向东排列三郡,分别是阴平郡、武都郡和汉中郡,此三郡均与魏境接壤,因此境内均布置有重要关卡。

魏、蜀、吴三国鼎立

阴平郡的地形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状。姜维此时远在最西边的阴平郡的西北部,阴平郡的首府阴平位于东南部,再往东走,就是桥头,阴平县与桥头这一带,是一个重要关口。

武都郡居中,呈东西跨度较长,南北跨度较短的四边形,北部有边境城市建威,中部的武街也是一个重要据点,向南则与阴平郡的东南部接壤,由此南下则直通阴平和桥头。

汉中郡在最东边,境内有汉城、乐城、阳安关口等军事重地,距离魏之长安也最近,是为东北方向抗击魏军的第一线。

看完地理形势之后,相信大家心里有谱了。不敢说姜维的战略有多么高明,但对应司马昭的三路大军,完全做到了针锋相对,见招拆招。

可惜,成都城里,住着很多蠢才和奴才。

姜维的表书,送到成都之后,刘禅本人并没有当着快递亲自签收,宦官黄皓替他代收了,看完表书,黄皓立即去拜见一个人。

这人不是刘禅,也不是朝中官员,而是一个头上插羽毛,脸上涂油彩的巫师!巫师天灵灵地灵灵地跳了一阵子大神后,给出了上天的旨意——敌人不会来。

哎呀,我就知道是虚惊一场,那个姜维总爱指手画脚的,太讨厌了,等我想个法子,把他整倒,让好朋友友将军阎宇上位。

黄皓把姜维那封性命攸关的表书扔到一边儿,轻描淡写地跟刘禅打了个招呼,没事,主上不要担忧,也别惊动大家。该玩的玩,该吃的吃,就这么,一直到了这年八月,忽然听说,司马昭军发洛阳!

成都君臣的惊讶可想而知,赶紧开会。刘禅猛地想起了姜维那封表书,急忙下令,就按大将军姜维的意思办,廖化领兵到沓中去接应姜维,张翼、董阙奔赴阳安关口。其他军事据点的人都不要和敌人硬拼,赶紧带上家当粮食什么的,退保汉城、乐城。

廖化、张翼、董阙奉命出发了。

常言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廖化没什么重大缺点,他原是关羽部下,走麦城之后,被俘虏到吴国,这哥们先是装死,后来抽个机会带上老娘就往蜀汉方向逃跑,路遇刘备,终于又回到了组织的温暖怀抱。除了这些,他好像也没什么突出业绩。

张翼,按成分本是刘璋的人,降了刘备之后,一生最辉煌的事,就是给赵云当过副将。他性格保守呆板,不知变通,一直不怎么受诸葛亮的待见,直到诸葛亮死后,才算翻身了。此人翻身之后的主要事业,就是跟姜维吵架,由于职位和能力的限制,又吵不过姜维。张翼天天生闷气,凡行军打仗,一律采取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

董阙,曾经在诸葛亮丞相府里做令史,工作干得不坏,曾得到诸葛亮的亲口夸奖:“董令史,良士也。每次同他交谈,都发现他考虑问题谨慎适宜啊。”

心细和谨慎的人最适合做什么工作?诸葛亮给了我们答案——调董阙做丞相主簿。换今天话来说,相当于让信管系的高才生去当文书档案管理员,当然挺合适。

诸葛亮一死,大家回想起丞相对董阙的高度评价,觉得丞相夸过的人肯定没错,重用之,先升了尚书令,这也还行,后来,竟然又升为大将军,这是什么用人逻辑?特级厨师一定是个好裁缝?

诸葛亮

廖化带一路兵,西去支援姜维,这一去,不知道是不是迷路了,始终没有顺利到达沓中与姜维会合。张翼、董阙这一路呢?主帅一直在闹情绪。

张翼心里很不爽,死姜维,远在沓中你还要遥控我。

两人行到阴平,听说诸葛绪要往建威去,张翼闻之大喜,跟董阙说,看样子,诸葛绪是打算取道建威,然后南下阴平啊,咱不去阳安关了,咱就地驻扎,以逸待劳,迎头痛击,立个奇功。

两人就在阴平住下了,这一等,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钟会进入汉中腹地,直抵汉城、乐城,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任何反抗。

此时,汉、乐二城中的守备力量各有五千余人。钟会兵分三路,李辅围乐城,易愷围汉城,另派护军胡烈一路西纵,攻打汉城西南的阳安关口,没错,就是张翼和董阙按上级交待,应该前去支援的那个阳安关口。

胡烈没想到,此去他捡了个大便宜。

镇守阳安关的是蒋舒和傅佥。蒋舒最近比较烦,本来他镇守武兴,(今陕西略阳县),别一听陕西就想起黄土高坡,武兴可是个好地方,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边缘,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甚至能种茶叶,整个一塞上江南。

蒋舒在武兴住得舒爽,吃得开心,突然接到成都一纸调令,批评他光顾个人享受,没干出点政绩来(在事无称),就地免职,你给我到阳安关去守关吧。

蒋舒不高兴,守关,我守你个鬼的关,你不让我过好日子,干脆大家都别过日子了。待到魏军兵临城下,蒋舒装模作样地查看了下敌情,跑去跟傅佥说:“钟会只不过派一个偏将军来攻城,咱还怕他怎的,干脆出城大干一场,方显大丈夫本色,一味死守,不是上策。”

傅佥老实,说:“上头交待了让我们守城,不好违抗军令吧。万一出去打败了,那不是坏大事么。”

蒋舒嘴角一撇,做出一副斗志昂扬的姿态,说:“这样吧,咱俩求同存异,我自去杀贼克敌,你守城保全,看谁更成功。”

傅佥一听,有攻有守,两手准备,也不坏,就同意了。

蒋舒立马点检麾下将士,估计是挑精锐呢。然后就带兵出了城,一路小跑,往胡烈大营去了,到得营前,大吼一声,“我是来投降的,谁都别拦着!”

胡烈只听得外面人声嘈杂,还没来得及纳闷,手下来报,阳安关守将蒋舒率部来降!

胡烈乐了,投降好啊,有请!

可以想象,两人随后进行了亲切会谈,胡烈对阳安关口城内的情况表示了严重关切,蒋舒愉快地提供了具体信息,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城中本来有多少人,自己带走多少人,还剩多少人,城墙哪边最坚固,哪边较薄弱,哪里守备空虚,哪里相对严密,傅佥这人什么性格,什么属相,什么星座,什么血型……

趁虚奇袭是胡烈的拿手好戏,平诸葛诞寿春之乱时,就是胡烈突然袭击吴将朱异的后方,抄了对方的粮草辎重。这次大好机会,怎能放过?

留在城中的傅佥,也许平时巡视城防的时候,每每向远方凝望,希望看到蒋舒凯旋的身影。

蒋舒确实归来了,带着敌人的大军来的。傅佥气得浑身颤抖,号令三军,死战守城。

但这场袭击的胜败,早已注定。

傅佥奋勇杀敌,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才带着愤怒和悔恨倒下了。那一瞬间,魏国将士停止了砍杀,向这位忠臣好汉默默投以敬佩的目光。

战事的发展,不像钟会预计的那么顺利,他在乐城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这时,捷报传来,阳安关口已经攻下。

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钟会带兵长驱而西,到达阳安关口,尽收当地粮草,补给了消耗。

忙完了正事,他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只见东南方向,九条山冈犹如翻滚的巨龙,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处,钟会心中一动,是了,那里就是定军山,诸葛武侯墓所在之处。

微风吹来,钟会不禁襟怀大怅,孔明啊孔明,你呕心沥血三十余年,挣得蜀汉鼎足三分,如今陪伴你的,唯有松柏与桂花了吧。感慨之际,钟会又感到了一丝得意,你苦苦守护了三十多年的基业,眼看就要由我钟会一举接收了。

思绪万千,情不能已,钟会叫来几个亲信,吩咐他们前去定军山下,吊祭诸葛亮,权且表达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致敬。

更多文章

  • 三国中诸葛亮那么厉害,曹操为什么不登门请他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出山前的生活,诸葛亮和曹操谁厉害,诸葛亮出山时间表

    为什么没有一来荆州就去请诸葛亮出山呢?因为年龄,当时刘备来荆州时已经40岁,而诸葛亮20岁!作为40岁,在当时已经闯出名声的英雄人物,去请一个自比管仲的小年轻,并且这个小年轻还没有什么成就,放到谁那,谁也不会去找这么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吧!那时的曹操更不得了,手下有些郭嘉荀彧的有名有能力的谋士,加之曹操

  • 三国时期要是曹操和刘备对换下位置,谁有可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和刘备谁统一三国,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谁厉害,刘备骗走曹操5万兵马是哪一集

    前期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他们都还是小人物。如果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说起,那刘备坐到曹操的位置大概率会辅佐汉献帝,匡扶汉室,做一个治世之能臣。大汉天下可能还会延续个几十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备权倾朝野,曹操不敢做的事,他这个皇叔可以做,刘备虽仁厚重义,但也是有着强大野心之人。再说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事,

  • 三国中最忠诚的6大名将,张飞没上榜关羽排第二,第一毫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十大猛将之张飞,三国中的张飞真的排第六名吗,张飞在三国中谁最厉害

    第六位:庞德,当年曹仁攻打关羽时候,因抵抗不住关羽的攻击。曹操派庞德增援,庞德带着棺材,以战死的决心对战关羽,但不幸的是,最终被关羽所斩杀,以身殉国,表现出了对曹魏绝对的赤诚。第五位:郝昭,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

  • 三国“最坑”谋士,出的尽是馊主意,叫谁主公谁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里最坑主公的谋士,三国十大最蠢谋士排名,坑主公的谋士

    这个“扫把星”就是袁绍的谋士,郭图。曾经袁绍的势力十分强大,在曹操还没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就曾有谋士跟袁绍建议,先控制住汉献帝,之后必有兵马前来投靠,到时就是所向披靡。而袁绍也十分认同这个建议,但郭图却说,汉献帝只是一个累赘,如果控制了汉献帝就要什么事都上报给皇上,到时若是皇上不同意,那么袁绍就等同

  • 三国“草船借箭”众人皆知,而“草人借箭”的故事,有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草船借箭是谁的计谋,草船借箭谁借的箭,三国著名典故草船借箭

    安史之乱时唐朝有一名将,张巡,据历史记载张巡从小就善通军法,智谋超群,喜欢读书,结交能人志士,本来他只是当地的一名小小县令,后来安史之乱将他的能力发挥出来,雍丘县令狐潮想反叛,他利用一些朝廷的士兵逃出城,后来投靠叛军后带军攻打雍丘城,张巡留在在雍丘城内同他顽强抵抗,很快,城内的粮草就很紧缺,令狐潮十

  • 三国武将里最会守城的竟是他,张飞关羽马超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十大擅长守城的武将,三国最会守城的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带青州兵吗

    要说郝昭,不得不提的就是诸葛亮了,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名声如此之大,我们也不会说郝昭才是最会守城的武将!郝昭是曹魏的人,相比于前面提到的吕布等人,关于他的记载就比较少了。不过他的战绩却能够引以为傲了,因为他对阵的是诸葛亮。郝昭在220年奉令西渡,拿下了河西地区,并一直镇守河西,当地人民和外族都服从他

  • 汉献帝刘协最恨的人是谁?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父子,而是此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协与汉献帝关系,汉献帝刘协都做了谁的傀儡,汉献帝刘协最恨的人是谁

    董卓一手把刘协推上皇位,从此刘协成了东汉最尊贵的皇帝。额……理论上的。实际上,汉献帝刘协只是个傀儡,不仅不能当家作主,还要给董卓当孙子。刘协的日子,实在是糟心透了。照这样来看,刘协应该是恨董卓的。不过,这恨意有多深呢?原本刘协只是个王爷,如果没有董卓,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当皇帝。董卓给了刘协当皇帝的机会

  • 他本是曹操手下一小卒,却被刘备当宝,诸葛亮对他也十分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和曹操谁的人气最高,曹操和刘备手下谋士对比,诸葛亮和曹操性格分析

    导语:众所周知,三国当中当属曹操帐下人才最为丰富,因为他四处征伐,实力不断壮大,同时又有天子在手,因而不断地吸引着各地人才的归附。然而曹操虽然以善于识人用人著称,但是聪明的他也有看人不准的时候,他曾忽略了一个人才,本是他帐下一小卒,后来归降蜀汉后竟大放异彩,刘备拿他当宝,诸葛亮见到他也是十分欣赏,此

  • 司马懿真的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其实背后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司马懿到底知道诸葛亮空城计么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位非常有聪明才智的一位将军,关键是司马懿在军事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而且在司马懿的那个时代他的军事才华也可以说是十分的超群了,不管是司马懿遇到了什么难题都会通过自己的想法来一一化解。因为司马懿的在军事方面的才华所以司马懿才会被曹操所重用,所以那时的曹操想这样的人绝对不可以让其他军

  • 姜维北伐导致益州疲弊,但为何刘禅却支持北伐?从三件事看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降魏之后姜维说服了哪位,刘禅为什么要重用姜维,刘禅投降时候姜维在哪

    从公元238年起,姜维就一直致力于北伐事业。只不过费祎一直不允许姜维带兵超过一万,以至于姜维即便多次出征都没有什么建树,直到公元253年,费祎去世,姜维才得以率领大军出兵北伐。当时东吴太傅诸葛恪出兵二十万进攻淮南,姜维也借此机会率领数万人包围南安,由于姜维久攻南安不克,而当时军粮已尽,只能撤退。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