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被儒生讥讽,他笑着写下一首诗,成了千年来骂人的绝唱

李白被儒生讥讽,他笑着写下一首诗,成了千年来骂人的绝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28 更新时间:2024/1/24 16:22:45

隋朝时期就有儒家学者提出过“三教合一”,唐朝时统治者就开始将三教并行,虽然儒家一直是我国正统学派,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儒释道三家并行,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其他教派的影响。李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受到的教育虽以儒家为主,但是佛教、道教也对他的人生阅历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这对他洒脱不羁、超前想象的性格产生也是一个推动力。以至于他在以后的许多诗篇中都发挥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这样洒脱的人来说,一生不可能拘泥于一地。据考证李白一生到过我国的许多地方如:陕西、贵州、湖北、四川等地。但是有一个地方却与李白此人有极大的渊源。

这个地方就是山东,众所周知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的发源地,这对于儒学盛行的古时本是读书人心中朝圣的圣地。但是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人一多,各自的思想也是各式各样,莫不一致,许许多多奇怪的儒家规矩就从某一部分读书读坏了的儒生中间产生了,这样迂腐的儒生自然也不受社会各界所待见,人们就将这样的腐儒称之为“鲁儒”。

“鲁儒”这个名字也是有由来的,在汉朝刚刚建国之时,齐鲁两地的儒生分门分派,汉高祖刘邦命手下的齐地儒生叔孙通去招揽鲁地儒生商讨朝廷礼仪。在古时候,礼是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刚建国的大汉对礼仪一窍不通,刘邦就想要通过这些读书人脑中的知识建立起撑起一个国家的礼仪。

没想到叔孙通到了鲁这个地方时,这些鲁儒不惧天子权威,竟然直言:战争也才刚刚结束,国家也才刚刚安定下来,连死者都还没有得到安葬,这个时候大兴礼乐实在是不符合大儒做法,你自己想要破坏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就自己做,不要来害我的名节。叔孙通对于这些不知变通的鲁儒实在是没了法子,也只能暗中嘲讽:“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没办法只能去到齐地招揽儒生,这才完成了汉高祖布置下的任务。后来鲁儒就成为迂腐的代名词。

有一次李白游历山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山东。山东那些自比名门的鲁儒们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李白的行为很看不惯,纷纷大加指责,蔑视李白。李白已经小有名气,像李白这等人物,怎么可能任由别人耻笑,也写作《嘲鲁儒》还击:“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首诗说的是:鲁这个地方的儒生都是老头子,天天谈论着五经,若是叫他们自己写诗,即使到了白发苍苍之时也只能摘抄古句。如果要问他们治国之策,他们就茫然得如同掉进了烟云霞雾之中。脚下穿着远游的鞋子,头上戴着四四方方的头巾。沿着笔直的道路缓慢地前进,还没有开始出发脚下就已经掀起了灰尘。秦朝的丞相李斯也早就不注重儒生的衣物是否光鲜亮丽。我也不是叔孙通那样的人懂得变通,你和我也不是一路人。连什么是适合时代的东西都不知道,那还不如去到汶水边耕种算了。

李白骂人都这样的儒雅,还要专门写一首诗来嘲讽对自己不礼貌的鲁儒。这首诗将鲁儒们一无是处袒露得一览无余,明明正是国家需要的时候,却“闭门造车”,自诩为高人一等,但是问到诗句却只能摘抄别人,问到治国之策时却一窍不通,明明什么都不懂却缘何无比自信呢?将鲁儒们不知变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李白无数的作品之中,这首《嘲鲁儒》并不显眼,对于吵架来说,这首诗却成为了千古文人骂架的经典。

参考资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宿山寺》

《嘲鲁儒》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喝醉酒后,随口给东边一小国赐名,如今已经成为笑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古时候的东边小国就是今天的日本,它与中国的交往历史非常久远,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往来,当时的汉光武帝将它称为“倭奴国”,将它的国王封为汉倭奴国王,并且赐了一枚印章。直到今天,这个象征着大汉皇权的“汉倭奴国王”印章依然被保留在日本福冈市的博物馆中。而日本人们在经过与中国的深入交往,学习到很多先

  • 杨贵妃为保持美貌,使用它导致不孕,现代女性常用的一物中也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美貌绝伦,杨贵妃高清免费看,杨贵妃保养秘籍

    杨贵妃能被唐玄宗选中成为贵妃,除了她那美妙的舞姿,动人的眼神,还有就是她俏丽的面容。美人难逃色衰,但杨贵妃的美貌却能在时光的涤荡中保持原样,所以唐玄宗也才一直沉迷于她不能自拔。杨贵妃为保持美貌,一直使用一种东西,它里面的成分直接导致了杨贵妃不孕,其实现代女性常用的一物中也有这样的成分。唐玄宗李隆基和

  • 李白用实力推销自己,但最重要的一点李白能做到,你是否能做到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是怎样崛起的,李白四个阶段,李白的技巧有哪些

    我认为古代人特别是文人特别会推销自己,就像是汉朝的司马相如,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范仲淹等等,但是我今天主要说的是唐朝的李白。李白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诗仙"的一个存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历史第一人是如何把自己完美的推销出去的,把自己的名声打的甚至超过了皇帝的,这可是在历史上独一份了。李白在推销自己

  • 李渊在位发生“玄武门之变“,为什么“靖难之役“发生在朱元璋死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李渊为什么没能控制玄武门之变

    大唐和大明的创建者因为有了不同的人生,才会发生两种不一样的结局?先来说说大唐的创立者李渊,李渊是贵族之后,等到隋朝建立后转身就成了皇亲国戚,隋炀帝的表兄。但是即使这样一个尊贵的人所面临的也是只有锦衣玉食,却无承欢膝下的快乐。原来在李渊七岁的时候,李渊的父亲李昞就去世了,七岁的李渊就已经是唐国公了,身

  • 李治娶武则天,又看中她的姐姐和外甥女,却离奇死亡,原因太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穿越成李治跟武则天儿子的小说,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男人三妻四妾,这是封建社会,男人的普遍思想,在当时,男人们并没有一夫一妻制的约束,也没有女人的管教,过的相当自由,在感情方面更是如此,风流、花心,造成了不少丑闻,今天,小编来说的就是一位皇帝的红颜知己,他叫李治,是武则天的第二任丈夫,在娶了武则天之后,又看上了她的姐姐和外甥女,这让人进退两难,武则天

  • 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同,会让唐高宗对他如此的迷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有没有发现武则天的野心,武则天当年真的很受皇帝的宠爱,武则天为什么是受争议的帝王

    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武则天在宫中过的并不好,但是后来她认识了唐高宗之后,李治就非常的喜欢她,甚至后来在李治当上皇帝后,在后宫中只宠爱她一个人,于是武则天这才慢慢的控制了朝廷。那么这时肯定会有人疑惑,武则天最初是唐太宗的妃子,最后却是得到了李治的宠爱,这到底是为何呢?李治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自己父亲的妃子呢?

  • 从民族迁徙和伊斯兰文化,探究11-14世纪小亚细亚突厥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突厥文明,波斯人是否突厥化,中亚的游牧文明

    伊斯兰教早在穆罕穆德创建之初,就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向小亚细亚地区传播,所以小亚细亚地区存在伊斯兰教的宗教基础,为突厥化提供便利。小亚细亚地区的突厥化主要源于突厥人的强大实力,突厥人凭借强大的武力和文化影响填补了小亚细亚地区的霸权真空。11-14世纪的小亚细亚由于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的衰落,使突厥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除掉自己十个侄子,为啥将所有侄女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多少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一件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

    作为唐朝的一位帝王,李世民这个名号后人都是知道的,他与李建成,李元吉是三兄弟人们自然也知道,只不过帝王家的亲情向来就很淡漠,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除掉自己十个侄子,为啥留下了所有侄女?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这样的做法其实也尽显李世民的为人处世之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共有十一个,除了李建成的长子早逝以

  • 李世民让臣子报“乳名”玩,一将领说出后,李世民:革职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与臣子关系,李世民和臣子的关系为什么好,李世民赞美臣子的诗

    不过我们知道李世民在位的多次军事行动都取得了极大成功,固然与他本人的战略眼光与判断分不开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创建了一个强大的武官集团,其中既有徐功茂、李靖等智慧型专家,也有秦叔宝、程咬金这种冲锋猛将,在这个庞大的武官集团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并不为后人所熟知,但是在当时却赫赫威名,他就是李君羡。李君

  • 武则天活到81岁,临死前说的十个字,道出她内心深处许多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临死前留下的10个字,武则天临死前说的十个字,武则天活到80岁的原因

    我国历史上的皇帝数量多如牛毛,每个皇帝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但说到特点,毫无疑问武则天是最具特点的皇帝。相比于其他的女性,武则天的一生就是活生生的传奇,但纵然是传奇,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遗憾。武则天一生十分长寿,活到八十一岁时才奔向死亡。但在她临死前,却说出了十个字,正是这十个字,却向人们道出了她内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