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宗棠收新疆后,5次恳请慈禧改掉当地一大弊端,让后人至今受益

左宗棠收新疆后,5次恳请慈禧改掉当地一大弊端,让后人至今受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20 10:54:17

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早已被写进了历史教材当中,以至于年轻一代一提起左宗棠的印象立刻会把他和新疆的历史联想到一起。诚然,左宗棠一生贡献颇多,从坐镇江沪镇压“太平天国”,到支持鸿章“开办洋务,学习西方”,再到最后击败英国和俄国扶植的古柏势力企图分化新疆的企图。左宗棠的一生与那个动荡的时代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乱世出英雄”。毫无疑问,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他收复新疆的过程,在历史课本里有大致的内容,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做了一件事让后人受益至今,这件事更是让他名垂青史,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地方稳定。

01

19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中国就始终面临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持续打击,这种打击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更加致命的是,英国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让更多的外国资本和势力可以肆无忌惮地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北方,随着俄国人的崛起和扩张,新疆成为了下一阶段中国与英国、俄国角力的战场。在远东,英俄扶植的阿古柏势力大肆横行于中亚地区,给新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关于新疆是弃是战问题上,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派认为放弃新疆专注于沿海方面的战事才是首要之举。但是,左宗棠并不认同,主动放弃新疆只会助长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而且,新疆具有重要的物资和战略价值。

左宗棠力排众议,最终,获得了出兵新疆的许可。从1875年4月,左宗棠正式率军西征到1876年8月,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所有领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左宗棠让西方列强企图分裂肢解新疆的计划付之东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维护了国家统一如此简单,更重要的是,左宗棠在新疆的全面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在那个年代来看,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谓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02

但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左宗棠深知麻烦才刚刚开始。新疆地区人烟稀少且成分复杂,加上远离中原政治权力中心,很多国家政策在这里根本不起效果,在如此多的问题面前,左宗棠并不急于求成,根据实力考察和多年的经验,左宗棠最后上书朝廷陈述了新疆地区的社会现实,他决心在这里实行类似于中原地区的行省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

面对左宗棠的奏折,朝廷一时间也难以下定决心,一方面新疆地区路途遥远,交通不利而且实施行省制度开支巨大。另一方面,刚刚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的新疆民众需要时间抚平创伤,朝廷如果强行推行行省恐怕会给本就成分复杂,化和经济实力均不平衡的新疆带来新的动荡。

在朝廷迟迟不予答复的同时,左宗棠也看出了些许端倪,可设计行省势在必行,他再次上书痛陈沿利害,最终,朝廷还是同意了左宗棠的请求。

即便困难重重,左宗棠还是凭借不屈的毅力在新疆开始了他的改革。首先,他重新划分了新疆的行政管辖区域,进一步完善新疆地区的社会制度。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发掘新疆地区的物资和市场,开拓新疆与中原的交流道路……

实践证明,左宗棠在新疆设立行省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他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了新疆与内地的全方位交流,更加让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结语

左宗棠收复新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举措。在新疆设立行省的方案和构想虽然不被高层看好,但是,左宗棠并未因为统治者的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而有丝毫退缩,恰恰相反,在经历了五次上书之后,朝廷终于被他的决心所打动,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左宗棠在新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改革新疆面貌和管理机制的同时,这项举措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左宗棠收复并改造新疆,就没有今天完整的新中国,他在新疆设立行省所取得的成功为后人提供了管理新疆的模板,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并保证了新疆与今天的中国一样,同进退,同命运的一家人姿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收复新疆,要借钱打仗,为啥找利息高的银行?专家: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兴办洋务运动,镇压回族起义,收复新疆,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堪称是民族英雄。 清朝末年,朝廷对国家军事防御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们主张加强清朝海防建设,第二种

  •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是怎样处置他的妻儿的?比囚禁她们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年羹尧死后雍正处境,雍正把年羹尧杀了吗

    在诸多电视连续剧中都可以看到年羹尧的身影。年羹尧和雍正之间可谓是恩恩怨怨,无人能参透其中真实的道理,而且年羹尧和乾隆也上演过一场大戏。年羹尧被赐死之后,他的众多妻妾年轻漂亮,许多人都好奇雍正是如何处置这些人的,而雍正所用的方法,比囚禁她们更狠。年羹尧在朝为官时,可谓是深受两代皇帝的信任。他在康熙执政

  • 康有为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如今岛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康有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领人之一,他的生活也是饱受人们的争议。康有为常常做出一些和自己的言论背道而驰的事情,比如一夫一妻制,康有为起初也顺应着这一社会普遍认可的要求,只是,康有为后来娶了足足六个姨太。他的生活过得可谓奢侈,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那么如今岛怎样了呢?康有为在一个

  •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愿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为何将孝庄37年不下葬,孝庄的死对康熙多大打击,康熙为什么三十多年不葬孝庄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自强。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不只是男儿心怀天下,她们同样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的敬仰。其中,不得不提到孝庄文皇后。康熙为何将他敬重的祖母停尸37年,不愿下葬。这其中联系到她的遗嘱,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她名布木布泰,属于博尔济吉特

  • 慈禧十八岁复原图曝光,名副其实大清第一美人,难怪备受咸丰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唯一一张存世照片,慈禧的长相复原图,慈禧的图片真实照片

    所以在咸丰皇帝临终的时候,他的亲近大臣也是满清贵族的亲王肃顺,就静悄悄地对咸丰说了一句:“愿上效钩戈夫人事。”钩戈夫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妃子,当年汉武帝去世之前,因为继位的儿子刘弗陵尚且年幼,害怕受到其母亲的压制,就把儿子的生母钩戈夫人给赐死了。肃顺的意思就是希望咸丰能够把慈禧给赐死,毕竟此时继位的儿子

  • 康熙和近身侍卫下象棋,半个月后见侍卫尸体被抬出,康熙深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喜下棋的故事就更多具有帝王色彩,那是他与大明帝国第一名将徐达,两人泛舟在莫愁湖上,一边游玩观景,一边吟诗作赋对对子。突然朱元璋兴致大发,表示要与徐达下围棋,徐达在几次推辞之后只能同意,但是为了不触犯到朱元璋,每一次都放水得很厉害,结果这也让朱元璋不高兴。跟一个水平差的人玩就是这样的,他输了很不

  • 清朝一穷小子,闹肚子下船方便,阴差阳错发家成一代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一穷小子因闹肚子下船方便,清朝的穷小子闹肚子,清朝一小伙因下船成了富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朝时期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过着极其困苦的日子,有次划船的时候肚子疼,下船行个方便之时,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代富翁。清朝初期还延续着前朝的科举制度,每年进京赶考的穷书生极多,都盼望着中举来洗脱身上的穷酸味,底层人民冲破阶级束缚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中举,而没有学问的人更

  • 李鸿章主动将年少俊俏的女儿嫁给一落魄老头,生下的后代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鸿章后代穷困潦倒,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后代移民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父母在决定将女儿出嫁的时候,还是会事先问过女儿的意见,与之商量着来。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就是为了金钱或者权利,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例外,已经拥有巨大权势与财富的中堂大人李鸿章,忽然决定将自己年少俊俏的女儿,主动去嫁给一个落魄的老头,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是被广大文人士子传为

  • 清朝皇帝为何喜欢外出打猎?不只是带皇子出游,更为了政权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带领皇子打猎,清朝皇帝狩猎的地方,清朝皇帝最后一次出访

    其实,清朝皇帝带皇子皇孙游猎,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不让他们忘记祖宗依靠骑射换来的天下,更有着深层次的用意——为了政权的未来。借着游猎的机会,让皇子皇孙走出宫廷,观察社会,了解民间,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不沉迷于享乐,心中装着国家,装着天下,这才是真正的用意,乾隆皇帝有一首诗就很浅显易懂的

  • 意外得知自己是慈禧后人,他留长发穿古装,相亲如同在“选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选男妃,慈禧入宫选妃电视剧,慈禧太后是怎样选妃的

    当人们听到慈禧这个名字,无不是咬牙切齿,十分痛恨的。毕竟清朝的灭亡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一顿饭要准备上百道菜,生活十分奢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北洋水师的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同外国列强展开殊死搏斗,然而身在北京的慈禧却擅自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饷,为自己庆祝生日,使得前线弹药配备严重不足,最终北洋水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