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34 更新时间:2024/2/3 23:33:08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朝,它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提到这个满清王朝,人们感慨颇多,但大多数都是对清朝的不好印象。众所周知,清朝是满人当家,所以自从满人进入中原大地之后,就对汉化进行残害。而且更是由于清政府后期的腐败,使我国近百年来被外国人踩在脚下,肆意凌辱。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其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其君王的更迭中,出现了不少名臣和功臣,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武将年羹。他是清王朝少有的汉人臣子,并且手里握有几十万的兵权,很多人会疑问,掌握了兵权,就如同扼住了皇帝的咽喉,他为何不趁机造反,自立为王?其中也是有缘由的。

雍正皇帝是众所周知的勤政严苛,虽然在位短暂,但他对贪污腐败等行为十分厌恶。同时他也十分欣赏有才能之人,年羹尧出身武将,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这也让雍正帝十分地喜爱他,由于他的妹妹年妃是雍正皇帝最喜爱的妃子之一,这也让二人的关系愈发的亲近。

年羹尧虽然屡立战功,是皇帝的心腹,然而他却是个目中无人的人,他恃宠而骄,行事越来越膨胀。不仅见到皇帝都不行礼,甚至还有僭越的行为,让朝中大臣向自己行跪拜之礼。而朝中的一些大臣见他十分受宠,就争着去巴结他,年羹尧也趁此收受贿赂,扩充自己的小金库。

起初他只是贪图这些财物,而后收取的财物慢慢地越来越多,便不满足于这些外在的东西。他完全不将皇帝放在眼里,开始拉帮结派,扩大自己的阵营。而皇帝是九五至尊,本是高高在上的,哪能受得了大臣对自己指手画脚,企图管理自己的江山?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九五至尊地位不被伤害、江山社稷不被吞噬,雍正皇帝开始挑年羹尧的刺,意图整治他。

就冲着年羹尧以下犯上收受贿赂,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一行为,皇帝就有理由整治他。年羹尧被调去杭州当将军,身边的党羽也四分五裂,但他只是以为自己的行为惹恼了皇帝,等皇帝气消就会调回他,然而他并没有想到的是,在皇帝眼里,自己就是一颗眼中钉,是威胁到他江山社稷的人。

尽管年羹尧对皇帝极其不尊重,但对于国家年羹尧还是忠心报国的。从内心上讲,也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其实从康熙年间的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年羹尧没有异心。雍正帝还是阿哥的时候,皇室继承人还没有定下来,有很多大臣和皇子勾结在一起拉帮结派,意图做出残害手足之事,但年羹尧从未参与过到这种事情中,一心效忠皇帝。直到雍正帝上位,年羹尧也多次领军平定叛乱。

明明重权在握,为何年羹尧不自立为王?因为即便军权在他的手中,但他还是受牵制于皇帝的,其原因在于粮草。部队行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如果年羹尧与皇帝作对,皇帝就不会给他拨发军饷,到时,战士们连饭都吃不饱,不仅没有力气作战,而且也会使军心涣散,为各自谋出路。

也有人给出另外的一种说法,年羹尧在得宠期间,拉结的大臣很多,那些大臣为了巴结他,给他私下送了许多财物,他难道不可以通过这些来维持部队正常秩序吗?但是造反一事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如果造反没有成功,那些人担的可是杀头的大罪,这些人终究考虑的还是自己,所以也很难有人帮他。年羹尧本质的忠诚和外界因素的不足,都是他不敢造反的原因。

清王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潮,如果贸然起兵造反,那也是很难成功的一件事。所以透过年羹尧事件也可以窥探到,无论在哪一行业,即便是爬到了很高的位置,也不能自视过高,要始终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荣誉或地位,这样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名人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收新疆后,5次恳请慈禧改掉当地一大弊端,让后人至今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早已被写进了历史教材当中,以至于年轻一代一提起左宗棠的印象立刻会把他和新疆的历史联想到一起。诚然,左宗棠一生贡献颇多,从坐镇江沪镇压“太平天国”,到支持李鸿章“开办洋务,学习西方”,再到最后击败英国和俄国扶植的阿古柏势力企图分化新疆的企图。左宗棠的一生与那个动荡的时代有着莫

  • 左宗棠收复新疆,要借钱打仗,为啥找利息高的银行?专家: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兴办洋务运动,镇压回族起义,收复新疆,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堪称是民族英雄。 清朝末年,朝廷对国家军事防御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们主张加强清朝海防建设,第二种

  •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是怎样处置他的妻儿的?比囚禁她们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怎么对待家人,年羹尧死后雍正处境,雍正把年羹尧杀了吗

    在诸多电视连续剧中都可以看到年羹尧的身影。年羹尧和雍正之间可谓是恩恩怨怨,无人能参透其中真实的道理,而且年羹尧和乾隆也上演过一场大戏。年羹尧被赐死之后,他的众多妻妾年轻漂亮,许多人都好奇雍正是如何处置这些人的,而雍正所用的方法,比囚禁她们更狠。年羹尧在朝为官时,可谓是深受两代皇帝的信任。他在康熙执政

  • 康有为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如今岛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康有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领人之一,他的生活也是饱受人们的争议。康有为常常做出一些和自己的言论背道而驰的事情,比如一夫一妻制,康有为起初也顺应着这一社会普遍认可的要求,只是,康有为后来娶了足足六个姨太。他的生活过得可谓奢侈,斥资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取名北海草堂,那么如今岛怎样了呢?康有为在一个

  •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愿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为何将孝庄37年不下葬,孝庄的死对康熙多大打击,康熙为什么三十多年不葬孝庄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自强。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不只是男儿心怀天下,她们同样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的敬仰。其中,不得不提到孝庄文皇后。康熙为何将他敬重的祖母停尸37年,不愿下葬。这其中联系到她的遗嘱,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她名布木布泰,属于博尔济吉特

  • 慈禧十八岁复原图曝光,名副其实大清第一美人,难怪备受咸丰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唯一一张存世照片,慈禧的长相复原图,慈禧的图片真实照片

    所以在咸丰皇帝临终的时候,他的亲近大臣也是满清贵族的亲王肃顺,就静悄悄地对咸丰说了一句:“愿上效钩戈夫人事。”钩戈夫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妃子,当年汉武帝去世之前,因为继位的儿子刘弗陵尚且年幼,害怕受到其母亲的压制,就把儿子的生母钩戈夫人给赐死了。肃顺的意思就是希望咸丰能够把慈禧给赐死,毕竟此时继位的儿子

  • 康熙和近身侍卫下象棋,半个月后见侍卫尸体被抬出,康熙深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喜下棋的故事就更多具有帝王色彩,那是他与大明帝国第一名将徐达,两人泛舟在莫愁湖上,一边游玩观景,一边吟诗作赋对对子。突然朱元璋兴致大发,表示要与徐达下围棋,徐达在几次推辞之后只能同意,但是为了不触犯到朱元璋,每一次都放水得很厉害,结果这也让朱元璋不高兴。跟一个水平差的人玩就是这样的,他输了很不

  • 清朝一穷小子,闹肚子下船方便,阴差阳错发家成一代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一穷小子因闹肚子下船方便,清朝的穷小子闹肚子,清朝一小伙因下船成了富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朝时期有一个贫穷的年轻人,过着极其困苦的日子,有次划船的时候肚子疼,下船行个方便之时,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代富翁。清朝初期还延续着前朝的科举制度,每年进京赶考的穷书生极多,都盼望着中举来洗脱身上的穷酸味,底层人民冲破阶级束缚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中举,而没有学问的人更

  • 李鸿章主动将年少俊俏的女儿嫁给一落魄老头,生下的后代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鸿章后代穷困潦倒,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后代移民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父母在决定将女儿出嫁的时候,还是会事先问过女儿的意见,与之商量着来。如果没有的话,基本就是为了金钱或者权利,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例外,已经拥有巨大权势与财富的中堂大人李鸿章,忽然决定将自己年少俊俏的女儿,主动去嫁给一个落魄的老头,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是被广大文人士子传为

  • 清朝皇帝为何喜欢外出打猎?不只是带皇子出游,更为了政权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带领皇子打猎,清朝皇帝狩猎的地方,清朝皇帝最后一次出访

    其实,清朝皇帝带皇子皇孙游猎,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不让他们忘记祖宗依靠骑射换来的天下,更有着深层次的用意——为了政权的未来。借着游猎的机会,让皇子皇孙走出宫廷,观察社会,了解民间,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胸襟,让他们不沉迷于享乐,心中装着国家,装着天下,这才是真正的用意,乾隆皇帝有一首诗就很浅显易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