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交通到底有多繁荣?又有什么特色?

唐朝交通到底有多繁荣?又有什么特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71 更新时间:2023/12/26 8:50:34

这句话说的是,古代罗马的交通之发达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过去我们总是认为罗马应该算得上是交通法律等各项领域都非拔尖的国家。但其实仔细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与罗马帝国相比较而言,大唐帝国也同样不逊色。正如史书中所描绘的大唐帝国的交通,虽不说是条条大道通首都,但也是繁荣的一塌糊涂。

在现代社会,我们评价一个城市的繁荣,肯定要看它的交通,毕竟一个城市必须要及时的进行人口的疏散聚集。几十万上百万人来来往往,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规模。当年的罗马帝国还没有做到能够聚集几十万人的城市,但是大唐帝国却已经在开始筹划。当年的大唐帝国交通非常的便利,而且还演化了现代的交通规则与管制。

对于隔了上千年的大唐朝,可能很多人真的不敢相信,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往往都代表着比较落后。但其实,古人的智慧超过我们的想象,即使没有科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非常明的城市规模。

那么,当年的大唐王朝的交通到底有多繁荣呢?是否超过了罗马?

一、唐朝道路的兴起

作为一座城市,它想要发展出非常复杂的交通体系,一方面需要有大量的人口集散,另一方面需要有极其强悍的经济实力。

以武德年间的状态来说,唐高祖时期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拓展城市道路交通,也没有足够的商品经济来让道路变得更加复杂。

但是,等到太宗皇帝在贞观四年取得了无限的成就以后,唐王朝已经不仅仅变成了一个中原民族的国度,由于无数的外国友人来到了长安,这一下子使得唐王朝的城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确保足够的外国学者,还有各种商人的人来人往,唐王朝开始对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拓展,而真正的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路建设就此起步。不过,这还只是起步,接下来还有很多的步骤要完成。

二、跨越历史维度的交通发展

既然唐王朝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所以对于城市道路的规划就必须要进行完善。

根据史书记载,特别是《旧唐书》的描绘,唐王朝在交通的发展之上做出了两个尝试性的突破。

第一个突破就是关于绿化带的酝酿。

正如《旧唐书》中所记载,有大臣唐高祖,还有后来的世民上书,城市中的森林与树木是值得保留的重点对象,既可以增加府库收入,又可以保证道路的优雅,所以应该立法保护这些树木,并且还进行调整。

为此,李世民特意立的法律,任触碰绿化带树木的人,都必须要进行严苛的法律处理。

就这样,我们城市绿化带的起源也由此开始,虽然古人不一定知道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但是,城市化开始有了一个规模和文明的样子。

做完这种美化工作以后,唐王朝又继续进行尝试。

按照《旧唐书》记载,当时有官员提出,唐朝首都的规模过大,本地的贵族与百姓生活之中自然非常的熟悉,但是,那些外来的贵族和外来的商人根本就不了解长安城的走向。

所以,这些官员请求太宗皇帝设立里程碑,以此来描绘某些重点的地点的方向。平心而论,看到这里笔者真的非常的惊讶,居然在唐王朝时期我们就已经知道设路标了,而且还是为外国友人服务。太宗皇帝听取了这一建议,并且开始执行,于是唐王朝开始出现真正的里程碑,而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大批外国友人的支持。

不得不说,此举动简直就是无限的跨越历史维度,与现代的城市文明直接挂钩了。既然已经完善了交通体系,那么与交通体系配套的服务体系也在酝酿之中。

三、配套交通的服务体系的崛起

在确保了道路完善,还有各种各样的道路美化以后,唐王朝进一步作出突破。

太宗皇帝认为,中国是礼仪大邦,必须要确保所有来到唐王朝国都和中心城市的人有着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他在道路交通的设置以外,开始大规模地设立馆驿。

这所谓的莞邑,其实最开始是用于官员服务,还有完成任务赶路的一个中转站。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时期万国来朝,于是就对这些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很多交通枢纽之处,有着很多大型的馆驿,这里可以给来来往往的行人提供食物和水源,还有草料。

不得不说,这一做法使得唐王朝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然而,这种发展一直在继续,太宗时期对于这一制度,提了一个开创性的开头,后来的历代唐皇也在不断的演化。

例如,在《北梦琐言》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大唐王朝在馆驿之外还设立了旅店。这些旅店已经不仅仅同于之前的补给站,甚至已经演化出了商品和外延式的服务的性质。

在这个旅馆之内可以喝酒玩乐,甚至购买东西。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在中转站看到的那些,游玩区域和食品区域,也就是说,唐王朝把驿站进一步升级成了消费娱乐区域。

到此为止,唐王朝的交通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但是这并没有结束,因为唐王朝还有其他的区域正在开辟。

四、水上交通的发展

之前所说,全部都是陆地上的交通发展,紧接着唐王朝又开始在水上进行发展。

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紧接着在李世民时期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在唐王朝时期是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并举,因此,杀戮也不仅仅完善与交通道路,更加要完善与水面之上。

不过,唐王朝的水上交通发展,并不是架空的方式进行,而是大量的继承了隋王朝时期的水上交通经验。

当年,隋炀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造船艺术的开发,所以使得唐王朝得到了很大的借鉴。

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唐王朝在中央政府的主持之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桥梁设施建设,据史书可考究的就有11座著名的桥梁,其中还包括了4座浮桥,这些都是中央政府直接进行修建。插一个题外话,当时唐王朝关于桥梁的造诣水平之深,已经超过了后人的想象,例如我们教科书中的赵州桥就是唐时期的巅峰。

除此以外,唐王朝也在造船只上进行了大量的扩展。

唐朝之时,水面之上船只来来往往,有东去日本的,也有归来大唐的。不管大风大浪,沿海地区,例如番禺等区域都能够做好接待工作,能够承受大量的商品集散。

所以,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和道路建设以外,唐王朝的桥梁建设与海上运输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小结

总的来说,相信大家对于唐王朝的城市交通建设有了一个崭新的认知。虽然很多人认为大唐王朝不是一个纯正的中原王朝,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唐王朝是一个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结合的产物,这是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真正走向崛起的一个基础。真是一位南来北往,四面八方,各路文明的融合,这才有了大唐文明不断的发展的结果。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大唐不仅成为了军事强国,而且还成为了一个文明的代言词。

因此个人觉得,古罗马帝国虽然的确非常牛气,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但如果在国际影响力还有国家实力方面,与唐王朝比较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相比较于文明的结构来说,罗马在逃亡之上,但相比较文明的底蕴来说,唐又在罗马之上,而这就是当年真实的大唐。

参考资料:《旧唐书》《北梦琐言》《唐六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代的人当真以胖为美吗?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其实已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贵妃因胖而美,杨贵妃减肥前后照片,唐代杨贵妃是哪里人

    人们心中好像有了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唐代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很多人都想知道,唐代的人是否真的以胖为美。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古代的许多朝代奉行的美,都是一种飘逸轻柔的女性之美。毕竟女性的代名词就是水,水则灵动,透明,清澈,若是身材太过肥胖,必

  • 裴炎与武则天商议废显立旦,显被废,旦却被软禁,裴炎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去世的时候,裴炎地位很高的,因为高宗指定他为顾全大臣,如有不决事,则由武则天决策。而武则天与裴炎关系非常好。对于李显,裴炎不是很看好,后来他与武则天商议废除李显,立李旦为皇帝,可是结果,李显被废,李旦却被软禁了,武则天临朝称制,不归政让权,裴炎这下子傻眼了。那事态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呢?李治在立

  • 唐朝第一才女,一生写500多首诗,吃朝廷俸禄,因姐弟恋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八大才女的诗,唐朝一生只留下5首诗,唐朝四大美女谁的诗最好

    除了才子,唐朝同样盛产才女,下面要说的这位才女,便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中的薛涛,她的一生历尽波折,写下500多首诗,无数才子慕名而来,成为她的座上宾,薛涛甚至拿到了朝廷俸禄,然而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没逃过悲剧命运。唐大历五年(768年),长安城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便是薛涛。由于父亲薛郧只有她这一个

  • 唐朝兵府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其制度有哪些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是两京制的吗,唐朝兴元府,恢复府县制

    相比于这样的兵役制度,唐朝就大不一样了。在唐朝初期形成的是府兵制,其实这个制度在人数上面也非常庞大,但唐朝是如何运用少量的开销去维持军队的花销的呢?一、府兵制1.生产集团与武装集团的相互关系前面所提到的汉朝是把武装集团的所有用资,全部寄托在了生产集团上面。而唐朝则是截然相反的,在唐朝士兵都可以转化为

  • 杨贵妃到底长啥样?复原图像极一女星,难怪李隆基为她放弃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照片,杨贵妃和李隆基有哪些关系,历史中的杨贵妃长什么样子

    杨贵妃到底有多美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事件和诗句里去看,她719年6月22日出生,10岁这年父亲杨玄珪去世,她被寄养在叔叔杨玄璬家。虽然杨贵妃是侄女,但杨玄璬把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疼,让她学习文化、琵琶、舞蹈,把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丫头培养成才貌双绝的绝世大美人。734年寿王选妃,选秀的秀女多如牛毛,可奈何

  • 武则天晚年将天下还给李家,并非年老糊涂,而是发现了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能把江山给李家,武则天晚年为什么把天下给李家,武则天最后是怎么把权交给李家的

    除此之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民间莫名其妙地出了一个预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氏代之。”唐太宗多次派人找出谣言的源头,但是却发现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传言。唐太宗惴惴不安,他害怕家族的基业落入他人手中,就请太史令李淳风观星象占卜,看看是否真的会出现一个女主武氏。李淳风经过多日观察之后,对唐太宗说道:“确有此

  • 武则天发明18个字,17个被废除,哪个被保留?认识的人却凤毛麟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保留了哪一个字,武则天用哪八个字保住了性命,武则天被废除的17个字分别是什么

    尽管唐高宗唐睿宗在位的时期武则天都针对当时的局势制定了非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当时的人们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反对武则天一介女子摄政。688年之后,武则天已经有意要罢免自己的儿子唐睿宗李旦自己做皇帝。为了在臣民面前显示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武则天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加强皇权。这时

  • 后唐大才子到宋朝谈判,没人敢应战,赵匡胤找文盲应战出奇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匡胤征讨后唐说的话,两宋风云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个人资料

    每个朝代都有着时代背景催生的文人墨客,他们挥笔作文,潇洒至极。他们被称之为才子,被誉为改变时代的人。古代诞生过江南四大才子,也有一位后唐的大才子,他到宋朝去进行谈判,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上前应战,最终还是赵匡胤派出的文盲起到了奇效。 三寸不烂之舌,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能说会道的人,这些拥有三寸不烂之舌

  • 司马懿的一道命令,直接困扰隋唐两朝50年,李世民至死也未能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与司马懿谁厉害,李世民对司马懿评价,司马懿和唐朝的关系

    事实上,一个能够在曹操的猜疑之下仍然活下来的人,无论他有多么强大,我们都是不必感到奇怪的。司马懿出生于179年,在208年被曹操强行征召进入朝廷为官,并且在岗位上表现出了相当杰出的能力,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果,但是这却给他招来了曹操的猜忌。 曹操是众所周知的绝世枭雄,枭雄的一大特点就是很难相信人心

  • 高宗去世数月,武则天废中宗,囚睿宗,杀章怀太子,心不痛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废中宗:李显被废,这是在高宗亲自指定的顾命大臣裴炎的协助下完成的,武则天亲自坐镇,命令御林军亲自把自己的儿子从皇帝的宝座上赶下去,当时朝臣无不震惊,才当了36天的皇帝愤怒地反抗:“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对我?”武则天平静地说:“你要把天下送给你的老丈人,这还不是大罪吗?”此后,李显先后被软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