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心中好像有了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唐代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很多人都想知道,唐代的人是否真的以胖为美。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古代的许多朝代奉行的美,都是一种飘逸轻柔的女性之美。毕竟女性的代名词就是水,水则灵动,透明,清澈,若是身材太过肥胖,必然不会有如水一般的美丽。但是,有许多传闻都说,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越丰腴的身材越容易受到欢迎。这也令许多身材偏胖的女孩听闻倍感欣喜,感叹自己在唐朝一定会受尽所有人欢迎,说不定还会被选为君王之妃。
说起杨贵妃,大家心目中想到的形象或许就是皮肤白皙,身材丰腴,极具富贵之态的女性。但事实上,根据史书中的资料显示,杨贵妃的身高并不矮,她足足165厘米,放在古代,女子平均身高低的情况下,这个身高已经算是高的了,杨贵的体重是138斤,虽然这并不能算得上是瘦,但是也绝不在肥胖的范围之内。
杨贵妃的舞蹈颇得圣心,这也可以说明她并不肥胖,如果是一个肥胖的女性进行舞蹈,那么浑身的肥肉便会跟着晃动,可以说是丝毫没有美感。因为杨贵妃从小就学习跳舞,所以她身上的肉必然是紧实的,而且不会给人很胖的感觉,应该是刚刚好的视觉效果。而且杨贵妃的气质也非常出众,若是脸部因为肥肉太多而使得五官全部挤在一堆,那么气质便不会彰显出来。
唐朝壁画上的女性大多数都属于肥胖的类型,但其实唐朝一开始的一些画家进行绘画时,所塑造出来的女性也都拥有着苗条的身材,除此之外一些唐朝早期的诗歌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很多诗人都刻画过唐朝的美女,腰肢纤细,身材苗条,皮肤细嫩白皙,这样的身材样貌才能引发许多男儿郎的关注和疼爱。毕竟瘦弱的女性都会比肥胖的女性更容易激起人们的保护欲。
从人类的本质出发,无论哪朝哪代的男人都希望自己的保护欲可以得到实现,这也是一种生物本能。所以即使在唐朝中后期的一些艺术作品里会出现一些身材偏胖具有富态的女性,其实大概只是因为唐朝国力强盛,许多王公贵族家境很好,所以娶妻之后,那些原本身材苗条的女性也日益变得肥胖,但这不代表她们从一开始就是因为肥胖而受到喜爱的。
其实,唐朝的皇帝们在进行选妃以及宫女选拔时,还是会多选那些体型瘦的女孩,就连杨贵妃的丈夫唐玄宗再给太子进行选妃时,大臣们选来的女子也都是身材苗条且皮肤白皙的人,这些女子往往更得那些王储们的喜爱。所以,唐朝以胖为美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而且大量的资料也证明,唐朝人还是喜欢身材苗条的女性的。
而且,许多知名文人墨客在写诗时,也多会提到细腰,可见女子腰肢纤细则会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要说到关于胖瘦的审美,其实也和每个地域之间的文化有着关联。以常人的审美去看待胖瘦,必然还是苗条的身材更让人看着顺眼,肥胖总会给人一种行动不便的感觉。
但是唐朝的人后来受到一些游牧民族审美的影响,尤其是李世民还留着一部分胡人的血,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女子都是喝牛羊奶长大,身材必然会偏健壮一些,只有身材健壮才能支撑自己一直进行居住地的迁移,所以过于纤细的身材在他们的眼中就会产生一种营养不良的感觉,所谓的“胖”应是“健壮”。
历朝历代的审美,其实都和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代君王流着哪一族的血,那一朝的皇室贵族便会偏向于这个民族的审美。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并没有任何资料去作证,并且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一个人的审美代替不了一个朝代所有人的审美,艺术作品也要根据具体时间具体判断。
参考资料:
《过华清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