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内迁:汉魏给西晋留下的“定时炸弹”最终爆炸

五胡内迁:汉魏给西晋留下的“定时炸弹”最终爆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1/22 10:19:54

正所谓“一汉当五胡”,便是这么来的。这里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在西晋历经“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微,他们便起而自立,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这便是“五胡十六国”,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长城用了这么多年,到了西晋时就突然“失去作用”了呢?

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并非是居住在长城以北,而是和汉人一起居住在内地,所以他们起兵时无需面对长城在军事上的阻力。至于他们是怎么到长城以南来的,就要从西汉武帝和宣帝时代开始说起了。首先来分别介绍一下,“五胡”都是怎么迁到内地来的。

一、匈奴

汉宣帝刘询是一个出身坎坷的皇帝,他是卫太子刘据孙子,在“巫蛊之祸”中侥幸逃生。刘询在位时期的西汉,国力也达到了巅峰。在汉武帝持续数十年对匈奴用兵后,曾经将高祖围困白登山、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终于被打趴下了。最直接的表现是,他们内部出现了分裂:南匈奴和北匈奴相互敌对。南匈奴因为毗邻汉朝,选择了向汉朝投降。

汉宣帝便将他们迁到了长城以内的山西和陕西北部一带地区,想用他们构建一条防御北匈奴的“人肉长城”,为大汉保卫边疆,是为“保塞内附”。汉宣帝时匈奴还居住在长城一带,到了光武帝时,他们进一步深入内地,定居在了西河。汉灵帝时“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用匈奴人征讨黄巾,于是他们进一步南迁,到达了河南南部。此时的匈奴人已经到达了中原,董卓废立天子后,朝廷威严扫地。

因为天下已乱,匈奴人劫掠一番后便驻扎在了河内,也就是司马懿的老家。等到曹操平定北方,他将这支匈奴人拆分成了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分散居住以化解威胁。但这五部匈奴的大致位置,都是在汾河流域。

二、鲜卑

鲜卑族的前身是东胡,是和匈奴类似的游牧民族。但东胡和匈奴并非一家,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持续不断。因为匈奴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东胡在战争中被打垮。但东胡人并未就此灭亡,而是分成了两支,分散居住在乌桓山和大鲜卑山。为了加以区分,便以他们的居住地为名,称为“乌桓人”和“鲜卑人”。追本溯源,在《三国演义》中被曹操平定的乌桓和后来占据北方的鲜卑,是一家人。

在地理位置上,乌桓山离长城更近,汉朝便选择将他们内迁,继续实行“以夷制夷”的策略。内迁的乌桓人被安置在右北平、渔阳、辽西和辽东等长城沿线的边塞。“远亲不如近邻”,乱世初期北方最强的是袁绍,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军事实力,都会让乌桓选择支持袁绍。等袁绍被曹操消灭后,乌桓也被曹操一并平定。

原本是残兵败将的鲜卑人,由于远离中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在以前,草原上游牧民族众多,鲜卑人是非常弱小的一支。但随着南匈奴内迁、北匈奴西迁、乌桓被灭,鲜卑人在草原上没有了天敌,因此迅速接管了偌大的草原,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三、羯

羯族是南匈奴中的一个小部落,即“匈奴别落”,随着匈奴一起内迁。因为他们定居在上党武乡的羯室,便以羯为族名。这一观点是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通史》中提出的,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羯人实际上是匈奴族贵族的奴隶军队,因此一直不是一条心。等匈奴人起兵造反时,羯人也趁机强大了起来,最后反过来推翻了匈奴人建立的政权。羯人和沾亲带故的匈奴人都不对付,更何况是汉人。

四、氐

《诗经·商颂·殷武》中就有关于氐人的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三国时期的的《魏略·西戎传》则记载了:“氐人,自相号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西汉时,朝廷为了管辖氐人,在其聚居地设武都、陇西和阴平等三郡,置十三氐道等行政机构。随着氐人的迁徙,氐人逐渐扩散到甘陕与汉族混居。在“五胡十六国”中,氐族人建立的政权有前秦、仇池和后凉。

五、羌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羌人叛乱,汉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平定了叛乱。为了方便管理,汉宣帝将他们迁到了凉州的金城郡一带。随着汉末三国的战火不断,关中地区人口凋敝,也缺乏抵御蜀汉的有效军事力量。曹操便将羌人迁到了关中,让他们来防御蜀汉。在三国时期,特别是诸葛亮北伐期间,羌人经常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曹魏和蜀汉纷纷拉拢羌人,企图为己所用。

六、分析总结

自西汉到曹魏的三个世纪,历代帝王都采取了用胡人制胡人的方法,并且颇具成效。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把胡人内迁定居,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为汉朝以及曹魏分担部分军事压力,也能够促进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从另一方面来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少数民族与以汉民族为主导的朝廷自然不可能是一条心,因此叛乱的隐患是一直存在的。

既然隐患是一直存在,那么自两汉至曹魏的300年间,为何一直没有爆发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军事实力的差距。两汉和曹魏统治中期,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五胡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即便是汉末群雄逐鹿之时,割据北方的公孙瓒也未曾怕过匈奴人和乌桓,更何况是将北方统一了的曹操。及至西晋立国初期,因为常年战争导致的人口锐减,军事实力也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西晋诸多藩王加起来的军队也超过了50万!任凭统治阶级腐化,西晋也存在着前代众多积弊,但军事实力也是胡人不敢挑衅的。直到西晋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长达15年的内乱消耗了西晋几乎所有的主力军队。西晋军事实力的薄弱,为胡人起事提供了有利环境。再加上曹丕篡汉和司马炎篡魏给正统观念带来的毁灭性冲击,胡人们也纷纷有了称帝立国的心思。

公元304年,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建国称帝,国号“汉”,史称“前赵”或者“赵汉”。一个被汉朝世代压制的匈奴人建国以汉为名,这是多么的讽刺?从而也可以看出汉、魏、晋政权更迭的模式,给传统观念带来的冲击之大。军事上的薄弱和思想上的冲击,在相互作用下,共同吸引着内迁胡人自立。再加上刘渊开了个好头,人心不齐,天下大乱也就不可避免了。

火药可以用来开山采矿,也能让自己丧命。“保塞内附”就是这样一个炸药包,可以用来解决许多麻烦,同样也能炸死自己。两汉和曹魏的君主,都能够合理运用,唯独到了西晋手里,把自己炸死了。“五胡乱华”的责任不能甩给两汉和曹魏,只能怪司马家玩不来。

参考史料: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魏略》

《晋书》

《中国通史》

《徙戎论》

《十六国春秋》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唐朝只出动1名士兵1匹马,消灭敌国生擒皇帝,此人名字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只出1人1马,就活捉敌国皇帝灭掉整个敌国的人,他并不是“霸王”,甚至说出名字来10人里9个不知道,当时他只是李渊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武将,李渊都不认识他。他竟然敢请命去打大唐都没办法的国家,还成功了,究竟是谁呢?时间要回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也是整个唐朝的第

  • 同为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统治危机四伏,为何慈禧却稳握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后武则天慈禧谁厉害,吕后武则天慈禧谁名声最为不堪,慈禧和武则天谁更有权

    历史上不乏女性统治者,譬如吕雉,武则天,可是与慈禧相比,西太后的地位才是无可撼动的。一般人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会以为慈禧是个残暴,无知的老太太,其实不然,历史的舞台上,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最后出场。一些作品中的慈禧只是为了迎合艺术效果,真正的形象虽不能说好,但却是一个懂得玩弄权术,平衡势力的人。首先,同为女

  • 莫高窟一壁画,描绘了匈奴对待王昭君的真相,让人不忍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貂蝉是貌美的女子,她看到东汉王朝被奸逆臣子董卓所掌控很担忧。王允收她做了干女儿,让她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养子吕布。貂蝉为天下大义周旋于二人之间,终于让吕布和董卓生了间隙。在董卓和吕布死后,她不知所踪。历史上为了国家牺牲自我的女子不在少数。除了貂蝉之外,王昭君也让人由衷的敬佩。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武则天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她发现了一个秘密,专家:想不还都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临死前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武则天为什么能把江山给李家,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了李家吗

    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了历来只属于男性的皇位,她统治的大周国富民强,为百姓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她在临终前,为何把江山再次还给了李家,她是傻了吗?不,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秘密,历史专家表示:武则天想不还都难!武则天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女人,她一生二次入宫,一次更比一次耀眼。第一次入宫,她还是一个

  • 西晋灭亡的惨烈程度远胜靖康之耻,为何后世很少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靖康真实照片,西晋灭亡最惨的下场,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先来大概说一说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宗皆被俘虏,最终导致北宋灭亡。除此之外,北宋皇室皆受到了奇耻大辱,皇帝被贬,历史罕见,割地赔款,丧失尊严,山河破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宋徽宗一直被囚禁,并被封为昏德公,这是金人故意而为之。北宋没了皇帝,金朝便在汴京建立

  • 唐朝最慷慨的皇子,主动把皇位让给弟弟,令唐朝进入巅峰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皇位更替不正常,唐朝最杰出的四位皇帝,唐朝腐败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老李家的皇位抢来抢去,最后落到了武则天的手里,但是老李家的子孙李显还是成功抢了回来。皇位虽然回来,可权力还有许多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母女两为了更好的掌握权力,合谋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此后拥立其幼子温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殇帝。韦后的目的很明确,想当武则天第二。但是她忽略了一

  • 遭到李世民刻意打压,之后拒绝皇室联姻,五姓七望为何这么高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与五姓关系,李世民是五姓七望吗,李世民为什么灭不了五姓七望

    我姓李,但我的李不是唐李,乃前朝隋李。《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李必骄傲的说自己不是唐李而是前朝隋李,为什么李必要这么说?原因就是当时的世家非常傲慢,他们对唐李的轻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而李泌出身于赵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中的一员。唐初时期五姓七望自持族望,十分的傲慢。唐人所著的《氏族论》记载

  • 武则天前期非常勤政,到了后期却变得懒政了,竟跟这两个男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17岁最美的图片,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为什么这么勤政

    可以说,武则天的人生光彩夺目,可是,隐藏在她传奇经历之下的,也有不少肮脏且荒唐的秘辛。“男女平等”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叛逆的,所以,武则天登基后,自然无法像正常皇帝一样,搜罗一些俊俏小伙充入后宫。不过,毕竟武则天已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身心俱疲的她,肯定是需要一些情感寄托,所以,她便以其他名义召些“男

  • 为何唐朝军队完全不需要依赖长城进行防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解决“外患”的手段不外乎采取“和亲”、“纳贡”、动用武力这三种,其中的武力使用是前面两种手段的基础和保证,乃是重中之重,基本上采用的战术都是依托北部边境的长城防线配备强大的兵力,打防守反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汉匈之间延续两百年的惨烈拉锯战,明朝失败的防御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 历史上篡位的人多不胜数,为何晋朝的司马氏遭到很多人鄙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氏篡位立晋的过程,司马氏篡权为何吴蜀不帮忙,司马氏为什么要篡位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以谋权篡位得天下的人不止有司马家族,但为何后世对司马家族的行为加以鄙视?照理说晋朝统一天下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没有了常年的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可西晋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从两端来看司马家都做得让人鄙视不已。先说说上承三国,司马懿本是曹操帐下的谋臣之一,作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