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遭到李世民刻意打压,之后拒绝皇室联姻,五姓七望为何这么高傲

遭到李世民刻意打压,之后拒绝皇室联姻,五姓七望为何这么高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62 更新时间:2024/1/22 19:39:35

我姓李,但我的李不是唐李,乃前朝隋李。

《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李必骄傲的说自己不是唐李而是前朝隋李,为什么李必要这么说?原因就是当时的世家非常傲慢,他们对唐李的轻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李必的原型是李泌,而李泌出身于赵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中的一员。唐初时期五姓七望自持族望,十分的傲慢。唐人所著的《氏族论》记载:五姓七望,盖不经也。而李世民也说:他们(五姓七望)世代衰微,人间为什么还这么重视他们?事实上自北魏以来五姓七望一直是天下士族之首,即便李世民的家族都已经成为皇家了,但是民间仍然以五姓七望为士族之首。唐朝编纂《氏族志》的时候就是以博陵崔氏为天下第一门第,五姓七望皆位列前茅,地位都在唐李之上。

民间尊其为首,而官员们也非常推崇五姓七望,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人生遗憾就是没能娶五姓女。要知道薛元超出身于关中四大家族的薛家,其本人更是官至宰相,妥妥的人生巅峰。但饶是如此薛元超都没能娶五姓女,并且将此列为人生遗憾。唐朝王室在面对五姓七望时也是极不自信的,唐初时期为了稳固皇室地位,李世民践行了“关中本位政策”。“关中本位政策”是史学大家陈寅恪所提出,最早关中本位政策的目的就是融合关陇地区的胡、汉民族,借以对抗北齐(渤海高氏)、江左萧氏。《新唐书》记载:帝(李世民)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很明显,李世民受关中本位政策的影响,对山东士族仍旧有歧视。所以在唐初的大臣里面很少能找到五姓七望的人,原因就是李世民践行“关中本位政策”重用功勋之臣、天策府成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句话虽然是李太白所言,但是我个人认为用在这里刚好合适。五姓七望在政治上被刻意打压,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屈服,而且在文化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出身于太原王氏、卢照邻出身于范阳卢氏。文章四友中的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崔融出身于清河崔氏。但凡看到唐朝诗人姓李、王、崔、卢、郑,十有八九是五姓七望家族的人。明人胡应麟道:以唐诗人总之,(五姓七望)占籍几十之一,可谓盛矣。

唐高宗时期宰相李义府想让儿子与山东士族攀婚,结果遭到了山东士族的拒绝,恼羞成怒的李义府上告唐高宗,怂恿唐高宗禁止五姓七望互相联姻,继而巩固“关中本位政策”。唐高宗下令禁止五姓七望(七姓十家)互相联姻,但是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是进一步提高了山东士族的身份。而武则天掌权之后不满权利都掌握在关中集团的手里,于是迁都洛阳,并且破坏了原本的“关中本位政策”。长孙无忌下台就标志着关陇集团的落幕,而五姓七望开始抬头,安史之乱就是一道分水岭。

文章世上争开路,阀阅山东拄破天。

安史之乱过后,“关中本位政策”荡然无存,朝廷的用人制度也更加倾向于科举制。而五姓七望家族凭借着显赫的家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后通过科举制重新回到巅峰。安史之乱前,宰相几乎没有出自五姓七望的,但是安史之乱过后,仅荥阳郑氏一个家族就出了十几个宰相。清河崔氏在安史之乱前只出了两位宰相,而在安史之乱过后陆续出了八个宰相。赵郡李氏出了十七个宰相、陇西李氏出了十位宰相、博陵崔氏出了十五个宰相、范阳卢氏出了一百多名进士,由此可见五姓七望的地位之高。

为什么五姓七望能通过科举制重回政治巅峰?我们举一个例子。高晓松父亲和母亲都是清华教授,在高晓松家里面硕士就等同于文盲。而正常人家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农民,家里面出个大学生都算祖坟冒青烟了,这种情况两者怎么可能相提并论。五姓七望家族也是一样,他们家族出了无数的进士,一个小娃娃的父亲很有可能就是朝廷的宰相,伯父有可能是进士,叔父有可能是大诗人。普通百姓家庭连吃饭都是问题,但是五姓七望家族里面的人一出生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存环境,这种情况怎么竞争?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并没有动摇士族的根基,而士族更是凭借着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科举进入政治中枢,久而久之五姓七望重回巅峰,家族子弟遍布朝野。

中唐时期唐文宗想要儿子娶宰相郑覃的孙女,但是郑覃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一个九品小官,不为别的,只为九品小官姓崔。皇帝以太子妃的位子相许都不成,只能叹道:“民间修婚姻不看官品看家室,我家两百多年天子,尚不及崔卢也。”晚唐时期宰相杜审权想要娶崔氏之女,但是被崔氏果断拒绝。要知道杜审权出身于关西六姓之一的京兆杜氏,并且官至宰相,社会地位并不低。文章世上争开路,阀阅山东拄破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五姓七望在文化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终唐一朝世人对门第婚姻都十分向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

唐初五姓七望遭到了刻意打压,但是在武则天时期开始抬头,安史之乱过后重回巅峰,但是唐末五姓七望迎来毁灭性打击。由于长期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导致寒门精英的不满,最终双方矛盾爆了,寒门精英开始大肆屠杀士族之人,白马之祸、黄巢之乱就是明显的标志点。而唐末藩镇割据导致士族失去了土地,财富来源大大缩水。五代十国动摇了士族的根基,到宋朝时期五姓七望才正式落幕。而宋朝时期统治者大大降低了寒门的读书成本,科举不再只倾向于世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才开始实现,。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前期非常勤政,到了后期却变得懒政了,竟跟这两个男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17岁最美的图片,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为什么这么勤政

    可以说,武则天的人生光彩夺目,可是,隐藏在她传奇经历之下的,也有不少肮脏且荒唐的秘辛。“男女平等”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叛逆的,所以,武则天登基后,自然无法像正常皇帝一样,搜罗一些俊俏小伙充入后宫。不过,毕竟武则天已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身心俱疲的她,肯定是需要一些情感寄托,所以,她便以其他名义召些“男

  • 为何唐朝军队完全不需要依赖长城进行防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解决“外患”的手段不外乎采取“和亲”、“纳贡”、动用武力这三种,其中的武力使用是前面两种手段的基础和保证,乃是重中之重,基本上采用的战术都是依托北部边境的长城防线配备强大的兵力,打防守反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汉匈之间延续两百年的惨烈拉锯战,明朝失败的防御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 历史上篡位的人多不胜数,为何晋朝的司马氏遭到很多人鄙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氏篡位立晋的过程,司马氏篡权为何吴蜀不帮忙,司马氏为什么要篡位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以谋权篡位得天下的人不止有司马家族,但为何后世对司马家族的行为加以鄙视?照理说晋朝统一天下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没有了常年的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可西晋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从两端来看司马家都做得让人鄙视不已。先说说上承三国,司马懿本是曹操帐下的谋臣之一,作为臣子,

  • 谁才是大唐的第一位皇后?都说是李渊的原配,其实并不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唐皇帝李渊简介,李渊最聪明的皇后,唐朝李渊的第二个皇后

    其实,在这座陵墓里,不光有李渊还有他的原配夫人。虽然,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不过,由于他的儿子李世民太过耀眼,以至于,李渊的历史存在感,远不及他的儿子李世民。喜欢历史的朋友往往会关注古代帝王的妻妾,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原配夫人通常会被封为皇后。那么,李渊的元配夫人是谁呢?她也是皇后吗?有了解唐史的

  • 如果此人能多活几年,那么,中国五胡十六国以后的历史定将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五胡十六国详细历史,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六国

    这些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停的运用着自己的才能,竭尽全力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要么,改善民生,要么,发展经济,要么,促进民族融合,要么,进行统一战争。最终,在这些人杰的努力下,虽然说,中原大地混乱了一百多年,但是,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的发展不但没有停滞,反而进步的幅度更大了,不同民族之间也完

  • 陕西出土上官婉儿墓志铭,推翻武则天千年误解:“冤枉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和婉儿是情侣吗,武则天和婉儿图片,婉儿的墓志铭

    说起唐朝,到底“脏”在哪了呢?让我们一同探究一下。当年玄武门之变,皇室兄弟相残,李世民狠心杀了弟弟李元吉,并将弟媳杨氏收入后宫,到了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武则天收入后宫时,吴恩泽他只是一个才人,后来到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又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封其为贵妃。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一直都有

  • 唐朝歌坛天后刘采春:为爱自毁人生,被情郎抛弃万念俱灰悬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何其多,除了李、杜这两位攀登诗坛巅峰的存在之外,几乎每隔十年都有一位名动天下的诗坛新星出现。然而,纵大唐数百年江山,能拿得出手的女诗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鱼玄机、薛涛、李冶、刘采春这四大才女了。这四大才女除刘采春之外,其她三人均当过一段时间的“女冠”,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时人对“才女”的包

  • 朱元璋在位时手段狠辣,为什么没建立像“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不是最狠的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大事件,朱元璋的铁腕统治

    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是贪污的人,只要被发现,一律按律处置,绝不懈怠。朝中如果有大臣贪污,一家人全部发配充军;贪污银两达到60两以上的,一律斩首示众。甚至,就算是有着权势滔天的驸马欧阳伦,也是因为私自贩卖茶叶而被斩首示众了。公元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因贪污粮税被人发现,当时处死的官员就

  • 皇帝自称为“朕”,太上皇如何自称呢?李渊、赵佶、乾隆各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宗赵佶,赵佶北宋皇帝,赵佶过后是谁当皇帝

    中国人的自称有很多,比如“我”、“洒家”、“某”、“吾”、“老夫”等,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这些自称之中,“朕”直到嬴政称皇帝之后才被垄断,成为了皇帝专用的自称。然而在此之前,不是君王的人照样可以用“朕”来自称。比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由此也可以看出,

  • 让隋唐头疼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时期突厥有多少人,古代时突厥是什么,唐代有突厥吗

    这是史书对突厥的描写。在隋唐时期,突厥控弦百万,这种规模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正是因为强大,所以一度压得中原王朝喘不过气来,西魏、东魏惧怕突厥那空前强大的军事实力,争先恐后地送钱、送女人。而且自西、北魏开的这个头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自此突厥就把中原王朝当成了钱袋子,时不时地就来掳掠一番,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