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实在是聪明绝顶,玄武之变后说了这话,不失体面又保住了性命

李渊实在是聪明绝顶,玄武之变后说了这话,不失体面又保住了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25 20:33:28

这样只要登顶皇位,就可以号令天下的好事,自然会有很多人往。所以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一些起义自立为,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等等这样的事情。

而说到宫廷政变的话,相信大家对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比较了解的。在这次宫廷政变之后,李世民成功从他父亲李渊手中夺取了皇位。

兄弟之争,李世民决定夺太子之

在隋朝末年起义不断,李渊所率领的唐军历经很多艰难险阻,最后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并且也降服了各路诸侯,随后李渊建立了唐朝这个在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朝代。

而在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能不能一统天下还是个问题呢。

即使他能够在人心所向的前提下灭掉隋朝,但是各路诸侯不是被李世民大服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服从他的。

李渊也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秦王李世民非常的骁勇善战,并且极具智慧。所以在一统天下前,就许诺等到唐朝建立,自己登上皇位就立他为太子。

不过李世民终究不是嫡长子,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其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在唐朝建立后,李渊并没有如当初承诺的那样,立李世民为太子。

在一些阻挠之下,李渊还是决定立李世民的兄长为太子。父亲的失言让李世民很失望,而李渊也忘记了自己这个儿子在天下的影响力已经比他还要高了。

最让李世民不爽的是这个太子非常平庸,要是聪明一点的话,李世民也不会说什么。关键是一个平庸的人都能混得比自己好,李世民当然是接受不了。

所以李世民就在暗地里谋划,如何从太子手中,夺取太子之位,将来登上皇帝的宝座。

被诬陷,率先动手

太子虽然平庸,但是在太子这一派的人还是有点计谋的。他们觉得李世民肯定是不甘心自己不是太子,所以也开始了一系列谋划。

他们先后陷害李世民,污蔑李世民要反叛,要发动军队去夺取皇位。李世民听到这个事情之后,也不犹豫了,直接就出兵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那天,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人马在玄武门埋伏,准备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当这个太子经过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叫住了太子,然后朝太子射出一箭,一箭毙命,太子当场身亡。

而太子派系的其他人也开始了反抗,李世民这个时候却因意外翻滚倒地,一下好像不能动弹,失去了行动和继续作战的一个能力。

但好在李世民叫的人够多,很快就把这次风波平定了,太子一派的人尽数被消灭,包括在其中的李世民的几个兄弟如李元吉,李世民成功地扫除了他登顶皇位的障碍。

李渊一句话,保全性命,让出皇位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听说这件事情非常伤心,因为在这次宫变里,自己的好几个儿子惨死当场,而且还是被自己另一个儿子毫不留情地杀了。

李渊也知道自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召见李世民,跟他说了一句话:近几日,总有投杼之惑。

就是表现出自己这几天听到的关于李世民不好的事情,都是谣言,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果然,李世民听后对李渊的杀意就减少了。

李渊可以说是很聪明的了,这样一说,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皇家尊严,也让李世民最终没有对自己下手,而是以正常途径登顶皇位。

在这之后不久,李渊又找了几个借口,很识相地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一同移交的还有各种权力,自己就去当了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养老去了。

结语

所以从这件事情来看,李渊的考虑还是比较周到的,一句话便打消了李世民的疑虑,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昏庸,而是具有一种大智慧。

身在皇室中很多事情是不能往自己想到的地方发展的,因为你对别人不狠,就会容易惨遭杀身之祸,毕竟别人会对你下狠手。

更多文章

  • 司马家族一统三国后,晋朝灭亡为啥如此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朝被灭后司马家族子孙去哪了,司马家族统一三国后干嘛了,三国统一后司马家族是怎么灭亡的

    西晋王朝的灭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司马炎建立西晋政权以后,司马氏族分封诸侯,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由于诸侯势力的增大,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到了中央政权无法控制的地步。二是司马炎没有选好继承人,把皇位交给没有任何能力的司马衷,由于司马衷不能治国,一切都由皇后贾南风说了算,由于贾南风的乱国。导致了八

  • 武则天要杀袁天罡,为了活命袁天罡说了8个字,谁知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下令处死袁天罡,武则天怎么处置袁天罡的,武则天为什么关押袁天罡

    然而,古代的预言家也常常会因为他们的职业而深陷危机,我国唐朝的袁天罡便是这样,袁天罡对唐朝未来的国运预测便一度惹恼武则天,武则天曾想杀袁天罡,为了活命袁天罡说了八个字,谁知竟一语成谶!袁天罡出生于唐朝,历经三代帝王,是李世民和武则天时期的人。他从小便酷爱玄学,这也使得他后来在预言领域能够出类拔萃。当

  • 三顾茅庐之真相,刘备看中的不仅仅是诸葛亮,更关键是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佳话,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中的刘备谦恭有礼尊重人才,终于打动了天下大贤“卧龙”先生,得到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隆中战略,并在这杰出的战略构想下,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明主。三顾茅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未及而立,不过一介布

  • “冢虎”司马懿祖籍是哪里?大概今天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东司马懿祖籍,冢虎资料,司马懿冢虎讲解

    司马懿,字仲达,生卒年为(179年—251年),享年72岁。他是曹魏三朝元老,曾两次托孤,还是西晋千秋霸业奠基人。司马懿与卧龙诸葛亮斗智斗勇多年,被称作“冢虎”。司马懿少年时期,聪明好学,是闻名乡里的一代神童。曹操求贤若渴,听说司马懿的才能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操所掌控,

  • 曹操最中意的2员猛将,实力在关羽之上,却被罗贯中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最厉害的十大猛将,曹操十大猛将排行,曹操的手下十大猛将排名

    曹操最中意的2员猛将,实力在关羽之上,却被罗贯中黑惨了一本《三国演义》的名著,让大家对三国充满了兴趣。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尽管战争杀伐不断,担着恰恰也是它的精彩之处。对于三国中的各个人物,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偏向于蜀国刘备这一方,所以众所周知的一些名

  • 项羽看走眼韩信,刘邦也看走眼?不是巧合!历史让项羽刘邦委屈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故事,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人物评价,老梁说项羽刘邦

    韩信!我们都知道,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后期虽然牛奔哄哄,可前期是没有得到过重用的,很多人也都惋惜项羽错过了这么一个军事天才。可是,有时候细想起来,这事有点蹊跷啊!就算项羽没有识人之能,那以“善于用人识人”著称的刘邦,竟然也对韩信看走眼了?这有点不太科学。难道这两位大人物,都不具备“伯乐”的特质?韩

  • “三英战吕布”中,如果刘备不助战,吕布能杀的了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英战吕布刘备为什么要救吕布,吕布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打斗,为何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打不过吕布

    不过,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他的为人却不敢恭维,他见利忘义、过于反复,所以在当时吕布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在书中,有关吕布武艺最精彩的描写体现,个人认为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这段了。因为,关羽、张飞都是当世万人敌的猛将,他们是除吕布之下,很少有能打败他们的,而吕布却能以一人之力独战张飞、关羽、刘备

  • 除了秦始皇之外,秦国三十五代君王都是谁,他们的陵墓又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陵墓的历史记录,秦始皇后期有多少墓,秦国历代王的陵墓在哪里

    1、嬴非子:未知。作为秦国的始封君,嬴非子早在周孝王时被封于秦地,周厉王二十一年(858年),嬴非子去世。至于嬴非子死后葬于何处,目前尚不可知。目前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区的牧马滩,相传曾是嬴非子为周王室牧马的地方。2、秦侯:未知。作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君主,史料关于他的记载极少,只知道其为嬴非子之子,

  • 夏侯惇真实武力值究竟如何?怪不得曹操如此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历史记录,夏侯惇正史厉害吗,夏侯惇的武力怎么样

    魏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不可或缺又十分不起眼的存在,夏侯惇,此人生平事迹三四百字就可概括,一生唯一耀眼的功绩便是与关羽大战几十回合。若不是得益于三国演义对于其变成独眼的过程过于渲染,或许夏侯惇依然是历史之中默默无闻的一个配角。虽说此人十分不起眼,却又不可获取,其从曹操创业时就在曹操身边,可以说其一生的事

  • 冷知识: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发明,历史上真正用空城计的是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吕布的空城计,历史上诸葛亮的空城计是针对谁的

    在三国故事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一直是作为战场急智的代表,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手头无将无兵的诸葛亮干脆冒险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这一胸有成竹的做派硬是吓跑了以谨慎著称的司马懿。虽然后世考证,诸葛亮在此次北伐时根本没有遇到司马懿,但是“空城计”一直以来都是诸葛亮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建安七子之一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