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只要登顶皇位,就可以号令天下的好事,自然会有很多人向往。所以在历朝历代都会发生一些起义自立为王,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等等这样的事情。
而说到宫廷政变的话,相信大家对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比较了解的。在这次宫廷政变之后,李世民成功从他父亲李渊手中夺取了皇位。
兄弟之争,李世民决定夺太子之位
在隋朝末年起义不断,李渊所率领的唐军历经很多艰难险阻,最后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并且也降服了各路诸侯,随后李渊建立了唐朝这个在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朝代。
而在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能不能一统天下还是个问题呢。
即使他能够在人心所向的前提下灭掉隋朝,但是各路诸侯不是被李世民大服的情况下,是不大可能服从他的。
李渊也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秦王李世民非常的骁勇善战,并且极具智慧。所以在一统天下前,就许诺等到唐朝建立,自己登上皇位就立他为太子。
不过李世民终究不是嫡长子,在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其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在唐朝建立后,李渊并没有如当初承诺的那样,立李世民为太子。
在一些阻挠之下,李渊还是决定立李世民的兄长为太子。父亲的失言让李世民很失望,而李渊也忘记了自己这个儿子在天下的影响力已经比他还要高了。
最让李世民不爽的是这个太子非常平庸,要是聪明一点的话,李世民也不会说什么。关键是一个平庸的人都能混得比自己好,李世民当然是接受不了。
所以李世民就在暗地里谋划,如何从太子手中,夺取太子之位,将来登上皇帝的宝座。
被诬陷,率先动手
太子虽然平庸,但是在太子这一派的人还是有点计谋的。他们觉得李世民肯定是不甘心自己不是太子,所以也开始了一系列谋划。
他们先后陷害李世民,污蔑李世民要反叛,要发动军队去夺取皇位。李世民听到这个事情之后,也不犹豫了,直接就出兵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那天,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人马在玄武门埋伏,准备打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当这个太子经过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叫住了太子,然后朝太子射出一箭,一箭毙命,太子当场身亡。
而太子派系的其他人也开始了反抗,李世民这个时候却因意外翻滚倒地,一下好像不能动弹,失去了行动和继续作战的一个能力。
但好在李世民叫的人够多,很快就把这次风波平定了,太子一派的人尽数被消灭,包括在其中的李世民的几个兄弟如李元吉,李世民成功地扫除了他登顶皇位的障碍。
李渊一句话,保全性命,让出皇位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听说这件事情非常伤心,因为在这次宫变里,自己的好几个儿子惨死当场,而且还是被自己另一个儿子毫不留情地杀了。
李渊也知道自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召见李世民,跟他说了一句话:近几日,总有投杼之惑。
就是表现出自己这几天听到的关于李世民不好的事情,都是谣言,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果然,李世民听后对李渊的杀意就减少了。
李渊可以说是很聪明的了,这样一说,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皇家尊严,也让李世民最终没有对自己下手,而是以正常途径登顶皇位。
在这之后不久,李渊又找了几个借口,很识相地将自己的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一同移交的还有各种权力,自己就去当了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养老去了。
结语
所以从这件事情来看,李渊的考虑还是比较周到的,一句话便打消了李世民的疑虑,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昏庸,而是具有一种大智慧。
身在皇室中很多事情是不能往自己想到的地方发展的,因为你对别人不狠,就会容易惨遭杀身之祸,毕竟别人会对你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