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难题,困扰后世君王四百年,李世民对此一筹莫展

司马懿无意留下一难题,困扰后世君王四百年,李世民对此一筹莫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4/1/25 12:09:08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里面的各种人物都让人佩服,敬服其聪明才智,尤其是司马懿诸葛亮之间的对决,司马懿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司马懿的一生都在“下棋”,虽说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时,他都属于一个劣势状态,但在大部分的对决中又几乎都是司马懿获胜,战利都被收入囊中。

司马懿虽有才有谋,但却是一个狠辣之人,还给后世留下一个难题,让人难以费解,就连李世民都解不出来,为此十分伤脑筋,这是一个什么难题呢?这个难题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司马懿的计谋堪称是比诸葛亮还顶级的三国人才,他的厉害之处并不是打多少多少次胜仗。

司马懿一直在曹操的曹魏集团为其出谋划策,那时候曹操还在世,他并未轻举妄动,他知道如果曹操在的话,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曹操死后,就开始夺权,可惜也没能篡位。这么说来,他和曹操竟也有些相似。到司马炎上位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司马懿和曹操一样,而是窃取两位前辈的努力,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那就是——西晋。

虽说皇帝是司马炎,但最大功劳的还是司马懿,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句丽。高句丽是一个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小国,这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很小但他们的野心一点也不小,相反他们的野心很大。刚开始高句丽人都非常“愿意”接受大汉辽东四郡的统治,其实是假意接受,想要取得大汉的信任,获得支持。

有大汉的支持,就代表自己有靠山,其他小国就不敢动他们,这样就能吞并其他小国为自己所用。很快他们就霸占半个小岛,成为一方霸主。此时,高句丽的真正面目露出来,在两汉交替,以及中原发生矛盾,处于乱世时,高句丽就如同一个贼,他们想要趁火打劫,占领疆土,可大汉并没有让它得逞。

堂堂大汉,这么大的领域岂是你一个小小国家可以争取的?在王莽刘秀的打压下,高句丽很快没了嚣张气焰,随即投降。即使是在三国时期,高句丽依然没有讨到半点好处,在当时,东汉皇室已然失去对周边小国家的控制,这让高句丽有机可乘,各方势力都形成混乱局面,三足鼎立的一种局势。

这才让高句丽抓住机会,他们准备占领辽东地区,除三大势力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就是公孙家。公孙氏世世代代都守护着辽东,乱世中他们知道打不过魏蜀吴这些国家,也就安分守己,坚守阵地。但高句丽却盯准公孙家,认为一定是好欺负的,就向辽东发起进攻。

公孙家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对其发起反击,这一下就打得高句丽屁滚尿流。但公孙家族受到吴王蛊惑,让他起兵造反,虽说公孙家族能打赢高句丽,但他们依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很快公孙家族就此败落,公孙渊父子也被抓住斩首。司马懿为铲除后患,抓捕公孙家族所有男丁,成年男子处斩,十五岁以下就抓去军营充当男兵,就这样公孙一族衰落。

铲除公孙一族后,他认为已经没有后患之忧,巩固魏国的局面。但他犯下一个错误,就是将边境小国的兵都撤回,让高句丽在公孙一族衰败后趁机可乘,不断扩张,拥有辽东最强势力,并且抢夺大量土地,迅速发展。高句丽本就对中原有觊觎之心,隋朝建立后,高句丽数次挑衅隋朝。

隋炀帝多次派兵征讨,可每次出兵都失败而归,高句丽还羞辱隋朝,将隋朝士兵的尸体累成京观,铸于大王城旁,来羞辱隋朝,隋炀帝也一筹莫展。尔后,唐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胸怀大志,决心除掉高句丽,不能让他再肆意妄为。

虽说唐朝实力强盛,但因高句丽特殊的地理位置,奇异的自然现象,让李世民也束手无策,纵然李世民亲自上阵,也无法彻底攻破。最终不得不放弃,暂时停止对高句丽的进攻。直到李治的上位才把高句丽也铲除掉,没有这个隐患后,辽东问题才得以平静。

参考资料

《司马懿大传》

《高句丽的军事扩张及其疆域的变迁》

更多文章

  • 印度洋打捞出了明代石碑,内容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印度洋发现郑和下西洋的石碑,印度洋发现明代石碑,郑和下西洋事件史书记载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为一个废帝真的要进行7次下西洋的大型活动,是否过于劳民伤财。而直到近代在印度洋打捞出一个明代石碑,才为这件事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通过翻译完整的内容,才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一、一块石碑引发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块石碑是什么,怎么还跟明代有关系。这个在印度洋打捞的石碑,位置在于斯

  • 元朝大内鬼:救朱元璋等七千英雄,后成反元大帅、明朝开国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大将一览表,朱元璋和元朝打仗杀了多少人,明朝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常遇春、胡大海等七千英雄到武科场比武夺状元,太师脱脱定下十条毒计,其中第三条毒计是在武科场内遍设地雷,等把状元毒死后,就引燃地雷把天下英雄都炸死。徐达正好被脱脱安排负责埋设地雷,他认为脱脱这么干是伤天害死,于是串通火工司,造雷时偷减药料,埋雷时又做了手脚,等到点地雷时,只响了几个,没炸着几个

  • 死囚即将问斩,朱元璋:你姓啥,罪犯:姓范,朱元璋:赦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赦免姓范的,朱元璋死前说的最霸气的话,朱元璋死前五字遗言

    朱元璋不能说残暴,却也足够残忍,在杀人上面他是说杀便杀,这点也让很多大臣都惶惶不安。但朱元璋有一次审问一个死刑犯时,却因为得知了犯人的名字而将他无罪释放,还赐他一首诗,这又是为何?就在这样的严刑下,大量的官员人头落地,但即便这样,依旧发生了明初几大案这样的事情,明朝的贪污不断的另一个理由是官员的俸禄

  • 都说明朝败于清军之手,其实,明朝真正败于两个漂亮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抗击清军的将领,明朝打清军败了吗,明朝和清军打仗赢过没有

    追溯山海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文帝。他为了防止蒙古人南下,在此修筑了一座城关——榆关。至此,此关成为了隋唐两代数次征战高句丽的前头堡。后来,唐太宗为了唐帝国的边患永安,亲征高句丽未果,至此而返,遗恨此关。之后,又有千古罪人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将此关在内的中国北部防线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

  • 宋朝这个法律条款,令苏东坡不敢给王朝云正室的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朝云照片,王朝云临终遗言,苏东坡与王朝云在惠州西湖的故事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区别在于你如果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话,你就可以三妻四妾。如果你是个穷光蛋,不用说三妻四妾,就是一个老婆你也养活不起。在我国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经也是妻妾成群。但是到最后他被贬,出知定州的时候,跟随他的就只有一个小妾王朝云

  • 继岳飞之后的英雄,带领18000人对战15万金军,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大破金兵的战役,和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除了岳飞以外还有哪些抗金名将

    宋朝是紧接着五代十国的时期,因为前者长期混乱的原因,导致宋朝朝势动乱薄弱。在对外战争上也出现了很多对宋朝不利的事情,因为与金国长期的混战斗争,出现了割地求和的局面,此时还出现了许多奸臣出卖国家,还使民族英雄岳飞白白丧失了性命,然而继岳飞之后,又出现一位英雄,出现了一个名为虞允文的文官,从而将宋朝执政

  • 明朝秀才失手打死屠夫, 不但未获刑, 还被封了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衙门之后,官吏因为是许镃见义勇为所失手打死了屠夫,因此官员想要他们私了这件事,经过与屠夫的家属协商后最后许镃无罪释放。许镃也因为这件事情出名了,并且他自己也下定决心要永远站在正义的这一边。许镃进京赶考的时候因为比较出众就被主考官所喜欢,得到宰相的赏识,然后就封了许镃为一个地方的知县,但是因为许镃

  • 明朝最短命的特务机关,只存在11年,权力却比东厂和锦衣卫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三大特务机关,明朝的特务机构谁最厉害,明朝四大特务机关谁最厉害

    不过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东厂和锦衣卫两大特务机构,职权与西厂基本重合,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又另外设置一个西厂?出警入跸图,可见途中锦衣卫要说西厂,就必须先说锦衣卫和东厂。 锦衣卫,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 拱卫司”,后改称“ 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说白了就是仪仗队兼皇宫的亲卫队

  • ​唐诗五首,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谈折杨柳在唐朝的多种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杨柳送人的习俗,且流传下来的唐诗也不断证明,在唐朝,折柳送别之盛。比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然这里没有写折杨柳,但是这首诗在唐朝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送别诗。而且唐朝人在送行时,成为必唱的曲目,而且还送上新鲜的杨柳。那么折杨

  • 千万别被《清平乐》给骗了,宋朝军队很弱的原因,可能是这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而造成宋朝军队的弱的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我们先说第一方面,肯定是重文轻武了,这就不得不说赵匡胤这人了,大家想必都听过他那“杯酒释兵权”的美名吧,但赵匡胤可不是那种简单的人,他知道自己是通过枪杆子的方式夺取政权的,因此,他在处理文臣和武将之间,一直采取了打压武将的方式。当时的宋朝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