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夺嫡为什么万民称颂,雍正没夺嫡,为什么遭人诟病?

李世民夺嫡为什么万民称颂,雍正没夺嫡,为什么遭人诟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30 更新时间:2024/1/17 11:48:48

坦率的讲,关于唐太宗李世民造反夺嫡事件究竟是否正确,一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认为李世民没做错的人表示,李渊的造反就是李世民一手鼓动的。后来李渊造反后也表示如果能成功就现在李世民为太子。并且李世民在帮助李渊打天下时付出也是最多的。到最后李渊却把太子位传给了李建成。并且李建成还要无数次的打压李世民,甚至想要杀死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奋起一搏造反夺权是没有错的。因为本身就是李渊欠李世民的。

但也有相对观点表示。所谓李渊承诺传位李世民的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有过篡改历史的事迹。而且当时人们认为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隋文帝废长立幼才导致的隋朝灭亡。再加上当时社会普遍的嫡长子为尊制度。李渊几乎不可能会表示拥立李世民这个次子。毕竟还有李建成这个嫡长子的存在。再说了,李渊难道不担心重蹈前隋的覆辙吗?因此很多人认为李世民造反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

但不管怎么说,皇权的争夺就是成王败寇,这一点没什么好质疑的。如果李世民只是简单的夺权,那么杀几个兄弟在皇家之中根本不算什么事。毕竟皇权争夺肯定是要死人。但李世民理亏在亏在,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把他两人的老婆也给收入囊中了。这下子李世民彻底的成为了传统道德观念谴责的目标了,也因此玄武门之变这个本身很正常的皇权争夺战,最终却成为了李世民最受人诟病的事例。如果抛开李世民强了自己的嫂子和弟媳,那么玄武门之变还真算不了什么。

至于说雍正被人诟病,这就是纯扯淡了。为什么说雍正没有涉及到夺嫡呢?那是因为清朝根本就没有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度。从本质上讲,清朝皇帝的每个儿子都有可能继承皇位。最终皇储的归属还是看皇帝的选择。他们是不分什么嫡庶之分的。因此雍正自然也就不涉及到夺嫡问题了。

历史上康熙乾隆年间被称之为“康乾盛世”。很多人也极力的鼓吹。但事实上如果康熙和乾隆之间没有雍正皇帝过渡的话,那康乾盛世就是一个笑话。康熙施政以缓和,乾隆施政以严厉。可以说他们两人都走了极端。雍正行事做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改革皇帝该做的事情。雍正即位后实行的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制度。这些都是雍正的功劳。没有雍正的付出,也就根本不会有乾隆的盛世出现。雍正皇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说,雍正遭人诟病这种说法真的很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九位大将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谁的功劳最大,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实力

    在玄武门之变中,跟随秦王李世民发动兵变共有九位功臣,他们也常常被人们称为玄武门九将。这九位将领分别是尉迟敬德、张公瑾、公孙武达、李孟尝、郑仁泰、独孤彦云、侯君集、杜君绰和刘师立。这九位将领都是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得力助手,他们为大唐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首先就是尉迟敬德,此人原是刘武周的部下,刘武周败亡后

  • 除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之外,历史上为什么还有个“后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以“天可汗”的身份在东突厥旧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治理体系,突厥旧众也被纳入“天可汗体系”之中。此后在唐太宗对北方和西北的历次征伐之中,唐太宗都会征调突厥旧众作战。这样一来,中原百姓的负担大幅减轻,突厥旧众可以通过战争获得利益。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征调突厥旧众作战的频率越来越高,但突

  • 李治倾心培养的太子,武则天的亲儿子李弘,真的是武则天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结合当时的情况而言,我发现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毒死的。理由有以下三条:一、他们毕竟是一家人这里的一家人是指的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儿子李弘。一家人之所以是最亲的,除了他们血缘最近,朝夕相处感情最深以外,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利益被最大化的捆绑在了一起。都说皇家没有感情,那今天咱们就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为何没有出现武则天似的人物,武则天是宋朝的皇帝吗,武则天历史原型长啥样

    透过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我们不光能弄清宋仁宗赵祯的真实身份,还可以弄明白一个问题:权倾一时的太后刘娥,为何没能成为宋朝版的“武则天”?首先,我们有必要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简要复述一遍,以便与下面要说的历史真实两相对照:宋真宗年间,由于皇帝一直没有儿子,便在后宫宣布,后妃中谁能第一个生下儿子,便封她

  • 从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虬髯客、空空儿,看唐人的骄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小说十大经典,论唐代小说中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风骨

    虽然是杜撰,但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尤其虬髯客和空空儿二人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人物,把唐人“骄傲”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里只取褒义。【虬髯客才是真丈夫】虬髯客是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撰写的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主人公,杜光庭在世之时黄巢扰动天下大乱,杜光庭随唐僖宗进入蜀中,是唐廷认可的道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不良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唐朝确实有此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安十二时辰不良人是干什么的,长安十二时辰官职表,唐朝不良人是干啥的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网剧,最基本的要求自然是符合历史事实,虽然不至于细致到每一处,但最起码的东西应该是与史实相同的。看过剧的朋友都知道,主角张小敬原本是一个“不良帅”,因犯法被捕入狱,后来才被靖安司特派戴罪立功。那么,这个不良帅到底是做什么的?不良帅是不良人的头头,光看名字估计很多人会想歪,以为不是好

  • 唐朝6岁才女作诗一首,父亲听后:长大后必然沦落风尘,送她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四大才女诗,唐朝神童写的诗,古代唐朝女子写诗

    李冶出生于730年,那一年正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正处于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顶峰,那一年的大唐朝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官员们每过十天便可以休假,吐蕃的国王战败求和,护蜜国的国王率百官来朝,整个天下都处在一种祥和安谧的气息当中, 每一个人都在盛唐的繁华当中享受着安宁静谧的生活。虽然李冶的父亲只是一个小

  • 淝水之战时因南北方士族矛盾和荆扬之争导致只能使用北府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淝水之役,淝水之战对江南的影响,淝水之战经过和结果

    南北士族之争南北士族虽然共同支持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但他们在东晋政权中所处的地位却截然不同,北方士族占着主要地位,南方士族处于次要地位。南方士族是当地人,对此当然不满,因此从东晋政权刚一建立,南北士族之间就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西晋末年,北方士族“随晋渡江者百家”。这些北方士族因其侨居南方,又称“侨姓

  • 房玄龄曾赞叹张宾“算无遗策”,石勒经营北方建立后赵均有张宾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石勒张宾,房玄龄被满门抄斩的原因,房玄龄著名事迹

    其实,张宾是值得关注的一位大谋士。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说:“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这是对张宾比较准确的评价。概括起来,张宾为后十六国赵王(后赵)石勒的首席谋士,他献计助石勒伏杀王弥,为石勒筹划经略河北,设计帮石勒攻灭王浚,为后赵政权的建立做出极大贡献。可以说,没有张宾,也就没有

  • 高颎被隋文帝贬黜又被隋炀帝杀害根源在于二人认为高颎危害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广为啥杀高颎,高颎反对隋文帝废太子,隋文帝和高颎的矛盾

    能得到此等既有忠心又能力出众的大臣拥戴,是杨坚的幸运,但在这种幸运背后,却有一层阴影,使得他难以投桃报李。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独孤后构陷高颎的故事,让人觉得高颎的失宠与罢官,与她有着极大的关系。这种看法其实有些失之偏颇,隋文帝作为一代雄主,虽然有惧内的名声,可也绝不会因此而害国事。高颎之所以被杨坚贬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