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成为短命王朝的致命伤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元朝的灭亡?

元朝成为短命王朝的致命伤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元朝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96 更新时间:2024/2/5 12:43:20

首先元朝比较明显且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它完全将以往中国的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这是

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大一统朝,忽必烈带着他的蒙古族人挥鞭南下,消灭了南宋后,开始了将近百年的统治。

元朝有它的一套文化观念,蒙古统治者自身喜欢藏传佛教,对儒家文化不感兴趣,进击中原后,他们废除科举,汉文化被置之一旁,甚至被打击,传统文学逐渐衰落,当然,元朝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的贡献,其戏剧繁荣程度最甚。但是在汉人心中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汉文化等概念却被轻易击碎。

对元朝来说,好像它表现得很‘包容’,各种民族文化和宗教统统来者不拒,但它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管制,在大元这片土地上,汉人、汉文化只是其‘包容万象’中的一个枝叶,但它也没有平等对待,而是带着民族歧视的眼光。

另外,元朝根本没有稳定的政治中心,对于国家政治治理的方向和思路很薄弱,统治集团内斗严重,甚至在1307-1332年间,短短二十几年间,换了八位皇帝。

元朝有个很严重的弊端,那就是腐败,当然,历史上各个朝代肯定也都存在着腐败,区别在于程度。

元朝甚至是皇帝在带头腐败,第三代皇帝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管理国家跟玩似得,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来,用人随自己的喜好走,没有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德才。

公元1307年,元武宗刚刚登上皇位,他一个高兴,直接任命了达880多人官员,而且没有经过任何考评。之后的皇帝也基本按着这样来。

在经济上,武宗即位不到一年,就用去钞八百二十余万锭,而当时每年的国库收人仅二百八十万锭,仁宗更是变本加厉,一年用掉二千万锭。

上面起了个不好的示范,下面也会跟着做错,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其向人讨钱,各有名目,什么拜见钱、追节钱、常例钱、人情钱、公事钱等等,有点官职加身的,都能伸手要钱,当个百万富翁不是梦。

经济上出现问题后,为了解决,元朝政府一方面加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一方面加收对百姓的赋税,对百姓来说,那真是苛税猛于虎啊,史书记载,元朝的额外税有三十二种。

结果可想而知,在元成宗末期,元朝无比迅速的演化到了王朝末期——土地严重兼并,官僚体系崩溃,还有混乱的经济政策和户籍制度,更重要的是,内部还在不断搞事情,蒙古贵族各自打得你死我活,元朝已危矣。

除此之外,也许是生猛的天性,元朝还有着高压的统治手段,统治者们迷信军事,崇拜武力。抛弃了汉文化的他们,不懂得缓和调节矛盾,毫不在意民意,轻视群众的力量。

有个说法,为了方便管制,元朝把全国人民分为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也就是所谓的“四等人制”,并实行差别对待,每个等级在政治政策上都是有差异的,第一等自然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汉人排第三。

但也有人认为元朝并没有“四等人制”的明确法令,不过各等人的政治待遇确实是有差别的。

在法律上,

蒙古人无故杀死汉人、南人,只是罚钱了事;汉人或南人杀死蒙古人,常会受到灭族的处分。在任用官吏方面,也不能让汉人占据重要职位。

同时,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汉人的防范,在全国各地派兵驻防,监视和禁止汉人、南人打造和私藏武器,什么打猎、学习武艺的,统统禁止,和武力沾上边的不能碰。

这种腐败和高压政策下,无异于自杀行为,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吧,后来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多地出现农民暴动。朱元璋便是在这种乱世中,横空出世,农民出身,却是一呼百应,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将政权再次拉回汉人的手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秋节的最大传说:朱元璋月饼起义和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与月饼故事,朱元璋为何称月饼为福饼,朱元璋和月饼有什么关系

    关于元朝的谣言特别多,例如“禁止菜刀”(类似的N户一把菜刀)等。其实许多谣言都是在清朝后期,反清人员借“反元”为名义编造的,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时间相对远了,被一些县志就冠以“俗言”“传说”给以记录。其实,稍微动动脑筋就能看出问题所在,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例如这个谣言:话说,朱元璋在元末农民大

  •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是怎样对待弟弟景帝朱祁钰的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祁镇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的结局,朱祁镇复位后怎么对朱祁钰的

    英宗朱祁镇复位之后,把景帝废后汪氏复为郕王妃;把已经死去的杭皇后追废皇后称号,复为郕王妃;把唐皇贵妃降为郕王侍妾,并逼她殉葬。汪氏是景帝朱祁钰的正妃,在朱祁钰封郕王时嫁给他。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英宗遭遇土木堡之变,九月,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十二月,郕王妃汪氏被册立为皇后。汪氏性格直爽,有

  • 被誉为千古完人的曾国藩有多厉害?专家:他的家书能影响一代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千古完人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曾国藩不愧是千古一完人,曾国藩十大经典事迹

    曾国藩被誉为清末中兴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为清王朝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其教育思想如瀚海遗珠,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实际上,曾国藩在学问和事业上的成就,既体现出其做人的品行、态度和胆识,也体现出其做事的眼光、方法和路径。1.仕途的开始曾国藩生于公元1811年,湖南湘乡荷

  • 此人为晚清大贪,溥仪认为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就是断送在了他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溥仪有机会恢复大清吗,晚清的溥仪有多厉害,溥仪是怎么评价大清皇帝的

    奕劻生于1838年,在慈禧60大寿之际被封为庆亲王,还是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照理说此人应该很有本事吧,其实这些都是他揣摩皇帝、太后的心意才得来的地位。虽然奕劻学问不高,但是那一手字是写的相当漂亮,因此常常帮慈禧代为捉笔,深得老太后好感。慈禧太后评价奕劻:荣辱忽焉,皆在圣意。奕劻的工作能力不高,但是

  • 顺治给多尔衮定罪,后代康熙雍正都没敢反驳,为何乾隆出来叫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顺治多尔衮,顺治对多尔衮的评价,多尔衮和康熙有血缘关系吗

    很多人都很好奇,当年顺治的态度这么的坚决,乾隆的爷爷和爸爸都不敢翻案,为什么乾隆却敢这么做呢?而且在他平反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的简单,乾隆想要翻案,并不是为了多尔衮,只是为了祖宗成法而已,同时也有利于稳固自己的同统治。在犯翻案的时候,乾隆也不敢一下子直接表现出来,他只是试

  • 清朝打了百年战争,国库却依旧充足,为什么?有些地方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仅在百年之前,清朝可不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康乾时期,明明已经打了百年的战争,清朝国库却依然十分充足,这究竟是为什么?要知道同样深陷战争泥潭的明朝,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常常入不敷出。尤其是崇祯皇帝召集军队应对农民起义军的时候,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事实上,这完全是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 甄嬛传:难怪雍正一个月宠幸安陵容27次,你看侍寝时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甄嬛传雍正喜欢安陵容吗,甄嬛传临死前的雍正的一系列对话,甄嬛传的雍正为什么喜欢安陵容

    当然能得雍正宠爱,命运变化最成功的就数安陵容了吧,安陵容的地位连宫女都是瞧不上的,最后却被雍正连宠27次,这是连甄嬛都没有的待遇,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安陵容在侍寝时的一句话。1.安陵容是讨好型人格安陵容刚进宫时,就因没有好的家世被人耻笑,还是甄嬛为她解围,并给她戴上鲜花安慰她的,本是小家出身的安陵容

  • 甄嬛传:难怪雍正连宠安陵容27天,你看她侍寝时说了啥?辣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甄嬛传里的雍正喜欢过安陵容吗,甄嬛传雍正与安陵容,甄嬛传雍正戴了多少顶帽子

    1.安陵容出身卑微,明白雍正的宠爱是最重要的安陵容父亲的县长位置,还是她的母亲用刺绣的钱买来的,虽算得上是个做官的,但相比于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安陵容同她们的身份还是遥不可及的,也正是安陵容出生卑微,当上秀女时就没其他秀女欺负,就是客栈的掌柜也都不放安陵容轻易的离开,最后还是甄嬛看不惯安陵容的遭遇,让

  • 如懿传:难怪魏嬿婉被乾隆宠了20年,你看她初次侍寝时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懿传魏嬿婉最后的下场,如懿传魏嬿婉高光时刻,如懿和魏嬿婉的关系

    她知道男人喜欢什么魏嬿婉是个攻于心计的人,她的心思很细腻,也很知道男人喜欢什么,所以才会一下征服三个男人,魏嬿婉最开始和凌云彻在一起时,就总是装得楚楚可怜的样子博得凌云彻的同情,加上凌云彻又喜欢她,总是拼尽全力为她办事,每个月的月钱也毫不吝啬地交给她,后来魏嬿婉分手过他一次,但魏嬿婉只是留了几滴眼泪

  • 华妃将死,为何雍正不愿见她最后一面?只有太后才懂,甄嬛也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甄嬛让华妃死个明白,华妃在雍正心中的地位,雍正对华妃评价

    华妃的爱是最单纯的她没有同皇后般为了后位,令嫔妃们不能怀孕,就是当初甄嬛头胎时,华妃罚跪甄嬛,也是看在甄嬛身子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才执行的,没有一丝要害皇上孩子的意思,要知道帝王的身边满是利益,而华妃却是真正深爱皇上的,但是华妃将死时,雍正却不愿见她最后一面,这点就是甄嬛也不知道,而了解其中秘密的只有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