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留学生哪个国家最多?享受怎样入学条件?为何在宋代逐渐没落

唐朝留学生哪个国家最多?享受怎样入学条件?为何在宋代逐渐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92 更新时间:2024/2/12 19:14:31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大唐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盛世端倪,不久开始不断涌现“万国衣冠拜冕毓”的繁荣景象,仿佛透过浩瀚沙漠和无边的大海都能看到赶着来到大唐的海外行人的艰难背影。

相关画面

就是说,由于盛唐气象的吸引,开始出现许多外国人来到唐朝留学甚至定居。根据这年户部的统计显示“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降服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资治通鉴》这些人大部分是西域的胡人居多,而对待朝贡的使者,都由鸿胪寺礼宾院负责专门接待。

相关画面

由于大唐的宽松环境,直接出现了“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好一个外国版的“乐不思蜀”,随着人数不断增加,朝廷也开始注意这一点,多次劝他们回国生活,如果不愿意可以授予职位为唐臣,然而最终却是“胡客无一人愿归者”,得,彻底赖在这里不走了。但是大唐严肃规定:唐朝男子可以娶外国女子为妻,严禁胡人娶汉人为妾。

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唐邻国纷纷派出留学生来到唐朝太学学习,并且还能参加尚书省举办的科举考试,胜出者在当时叫做“宾贡”。按照唐朝的教育体制当时是设置了“六学”,和“二馆”,而“宾贡”的参与成了整体来讲的唐代教育体系。

相关画面

传统的“万国来朝”的思维,让这一制度也体现出这一的特点,所谓“宾贡”,也就是“外宾”之意,而后面的“贡”也可以理解为“纳贡”,向大唐输送优秀人才充实进来,帮助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由于丝绸之路的打通和航海技术的增强,海外来大唐的学子越来越多,因此给出的政策扶持也越来越吸引海外学子。三年后的贞观六年,在大量扩充教育科举后,包括新罗、高昌、百济、吐蕃、高丽等有钱人家子弟纷纷前来考取“宾贡”,最多时达到了八千余人的规模。

相关画面

一时之间,在唐代看到外国人,是经常性的,但是他们的表现大体还都很好,能够遵守唐朝的律令,否则犯法会被受到严厉处置。比如之后的李白多次给外国友人写诗送别,这些都是这一文化背景产生的。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宣宗时期,宣武节度使很欣赏一位来自阿拉伯(大食国)的留学生很是欣赏,并将他推荐给朝廷使用,不久此人考中及第,成了大唐颇为惹眼的新闻。因此甚至影响了唐代考生的心态,大家都更加努力科举,希望能够不被这些人超出太多。

相关画面

到了唐开成二年,“新罗王差入朝宿卫王子,并准旧例,割留习业学士,并及先住学生等共二百人。”由此当时新罗尚未有科举制度,因此派学生既是参与又是考察,当时还有位比较出色的一名学生代表,据《太平广记》形容这位新罗考来的宾贡“博闻强记,属文清丽,美姿容,举动言谈,迥有中华之风。”在这个笔下的留学生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仅才学出众,而且长得还帅,帅就帅了,举止都竟然有“中华之风”,让我们不禁八卦一下,这么优秀的人送到大唐来,他们的父母舍得送过来吗?

相关画面

当时还有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他是唐昭宗时期的进士,在回国之际,一位大唐好友杜荀鹤还写了一首赠别诗给他,最后有一句:“西风送君去,莫虑到家迟。”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可见大体上与海外留学来唐的关系保持的还算和谐。此外在朝鲜也有来唐朝参与“宾贡”考试的有90多人,当时的朝鲜学者形容说:“唐太宗时贞观十三年增设大学,允许外国子弟入学。到了唐文宗时,朝鲜来留学归国的学生达一百多名,这些留学生一直到唐朝灭亡,宾贡科举达到了五十八人。”

相关画面

由此从大唐当时情况来看,最多的留学生还是要属日本、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的这些人为主,逐步形成了围绕大唐的“中华文化圈”。东亚来唐学习的这些学生确实带动了文化交流,但是根据本国的需要,也有所取舍。“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经典,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汉文化论纲》堪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相关画面

甚至到了唐明宗时期的科举考试,对外来留学生大开绿灯,在录取中明显“偏向”这些外国人。如这年的科举后,在中书门下省核查,发现一些新被录取的诗赋不合格。唐明宗下发诏书将这一批不合格的从名单中拿出,然而对于外国这些宾贡的却另外标准,当时一个科目考中15人,其中就有两名外来留学生。到了北宋初期,宋太宗亲自接见过海外留学生,并且“上亲试诸道贡举人,诏赐高丽宾贡进士王彬、崔罕等及第,既然授以官,遣还本国。”

也就是完全走了一个形式然后就把他们打发他们回老家。因此可知这种唐代创建的宾贡制度,繁盛于中晚唐,到了宋太宗时期由于国策的改变而走向衰落。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真的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吗?他们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李世民与萧皇后谁厉害,历史上李世民喜欢萧皇后吗

    萧皇后,出身于天潢贵胄家庭,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嫡女,她本可享受荣华富贵的,但其实她青幼年时期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萧皇后出生于二月,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身的女子不吉利,因此她很小就被送到六叔东平王萧岌家中抚养,但不到一年萧岌夫妇就去世了,她又被送到舅父张轲家中抚养。张轲虽然是安平王萧岩僚属,但家境十分贫

  • 唐朝流行的胖,不是你以为的胖,看到杨贵妃的身高体重后,就会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以胖为美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历史上杨贵妃真的很胖吗,唐朝杨贵妃是最胖的吗

    杨贵妃也就是杨玉环,开元七年出生于官宦世家,她的高祖杨汪曾是隋朝上柱国、吏部尚书,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所杀。从此以后杨家家道中落,至杨玉环父亲杨玄琰这一代,只担任了蜀州司户这样的七品小官。而且杨玄琰死得很早,所以杨玉环在十岁时从蜀州来到洛阳,寄住在三叔杨玄璬家中。虽然杨玉环并非是杨玄璬的亲生女儿,可杨

  • 安史之乱中,到底有多少胡人将领参与了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最厉害的将领,安史之乱后胡人的下场,安史之乱各个将领

    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拥有突厥人血统——前者是突厥和粟特混血儿,本姓康,后来改姓安,康和安都是典型的粟特姓;后者是突厥人,本名窣于,窣于听上去就是一个充满胡人特色的名字。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的很多将领也是胡人。安史之乱后期,投降唐朝成为成德节度使的李宝臣是奚人,后来杀死李宝臣之子夺取成德节度使之位

  • 不用工作,整天游山玩水,李白为啥这么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这日子过得何其潇洒,可翻开李白的履历,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李白不用工作,整天游山玩水,而为啥这么有钱呢?李白是个富二代根据历史学家研究,李白极有可能是个富二代。在对李白的家族进行考证的时候,专家们发现,李白的家族极有

  • 千古双簧:唐太宗妙手除卢公 魏司空巧言比文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下令将卢祖尚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过了几日,与大臣议论“齐文宣帝是怎么样一个人”?魏征答道:“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别人与他争论,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回来,拜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丞相杨遵彦报告文宣帝。文宣帝大怒,召入宫中大加责备。魏恺说:‘我先前任大州

  • 武则天凭什么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掌握实权的女性,比如吕后、慈禧,但像武则天一样,突破儒家礼法,以女性取得正统帝位的,再无第二人。在血统观念极重的时代,一个木材商的次女平步青云、登上权力巅峰,也非常人可以做到。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政绩上的表现可圈可点。那么武则天拥有哪些常人缺少的特质,让她成

  • 历史上有比新疆还大的省级单位吗?元朝3个,唐朝2个、清朝1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朝时期新疆历史,元朝在新疆设置了哪些机构,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新疆的管辖情况

    新疆这么大,那么历史上有比新疆还大的省级单位吗?这个自然是有的。让我给大家详细地讲一下。01唐朝的安西和安北都护府,各个300万平方公里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之一。由于汉朝最大的地方机构是西域都护府,和现在的新疆重叠,所以我们只讲唐朝。唐朝时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里疆域最大的朝代。唐高宗

  • 李治真的是懦弱的“妻管严”吗,为何要和武则天被称为“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治真的怕武则天吗,武则天李治吻戏,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英明的武氏竭尽全力向世人展示自己作为天下母亲的形象——先是模仿长孙皇后写了《内训》,然后又集结了一批文人,写了一批训诫妇女、太子、亲王的书籍。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所以仪式典礼中有皇帝亲耕,皇后先蚕之礼(指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以鼓励国人勤于纺织的礼仪)。 王后出生于贵族家庭

  • 唐朝后宫三个美女为爱情、地位争斗,武则天凭借什么最后成功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武则天的一生历史,唐朝女皇武则天,历史上的武则天与唐朝的关系

    萧淑妃一想到这里,顿时怒火冲天,她指着武媚娘厉声斥责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放肆!看我怎么收拾你!”萧淑妃边说边扬起右手,要扇武媚娘耳光。可她的巴掌还没落下,就有人紧紧扼住她的手腕。萧淑妃大吃一惊,心想是谁如此大胆!她回头一看,皇上李治正横眉立目注视着她!萧淑妃出身名门望族,为齐梁皇室后裔。童年

  • 隋朝为何会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杨广真的有那么差吗?他哪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不当皇帝隋朝还会灭亡吗,杨广不死隋朝会灭亡吗,隋朝杨广是个好帝王吗

    纵观史书,我们似乎总能从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发现杨广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当我们真正站在他的面前时,又是另外一副场景,隋朝的灭亡似乎也是早已注定。巧夺太子之位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就十分激烈,皇子之间的战争更是惨不忍睹,面对权利的诱惑,再有定力的人也难以抵抗诱惑。杨坚建立了隋朝,封独孤伽罗为皇后,两人在历史上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