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演义小说,这种义兄弟组合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其中的人物算是真假虚实相互结合,其中,史延能和马忠义基本算是虚构角色,而岳元福虽然也出现在不少作品中,至于是否史有其人,恕老乐才疏学浅,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但另外四位,可就大有来头了,特别是这所谓的“大哥”和“二哥”,他们正是五代中最后两个正朔王朝,后汉和后周的开国之君,而苏逢吉则是后汉的宰相,史延超则在后周时期担任节度使。
到了小说当中,作者则巧妙地将他们串联在了一起,说这几个人都出自底层,因为都是好武的年轻人,所以才志同道合地聚在一起,努力闯出一番功名,并且因此投军在唐朝的潼台节度使岳彦真麾下。只不过他们一无背景,二无机会,只能担任马夫,直到梁王朱温派自己的儿子,抢走了岳彦真的儿媳之时,刘知远挺身而出,救下了岳彦真的儿子,少帅岳存训,并且成功夺回岳存训的妻子。
凭借如此奇功,刘知远才得到了岳彦真的重视,在仔细地考察了他们兄弟的武艺后,将这哥几个封为将军。从此,刘知远和郭威等人,便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并且在小说中越来越出彩,直到最后,成就了一番功业。关于这些故事,在戏曲舞台上,也有不少演义,比如京剧《战潼台》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然而,这些故事只能算是一种民间艺人信口编出来的。当然,老乐在开篇已经声明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实在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可以证明,他们有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有更多的交集。所以不好轻易下结论,认定他们并非像小说中一样,就没有过义结金兰的过往。但可以肯定的是,像小说中说刘知远和郭威这七兄弟,在唐末就已经投军,并且从击杀朱温的儿子开始崭露头角的故事,是不可能的。
因为按照时间推算,朱温离世的时候,郭威不过是个8岁的孩子,刘知远也只有17岁,就算唐朝灭亡,刘知远12岁,郭威3岁,所以怎么算,他们俩也不可能在唐末时期,成为朱温的敌人吧?而且刘知远和郭威的年龄差距不小,如果结拜的话,他俩是大哥和二哥,另外那五个兄弟,岁数岂不是更小?因此,民间的这些设定,不过是借用了后汉和后周两大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虚构出来的。但这些故事,却可以在民间流传广泛,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英雄莫问出身”的励志情怀,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传奇七兄弟,也算是几百年前的“鸡汤代言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