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身上充满了矛盾。高力士出身高贵,老爹曾经做过刺史。但他不幸却成了太监。他长相俊美,深受女皇武则天宠爱,但却不是男人。他巴结武三思上位,但却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寿王李瑁对他恨之入骨,但却不得不叫他“阿翁”。因为杨玉环就是这个高力士直接从寿王府接走,送到李隆基床上的。
因此高力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要按理来说,他没有道德观念,没有是非观念,心中只有一个主子李隆基,李隆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哪怕是抢李隆基自己的儿媳妇,他都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这样的高力士,才亲眼见证了大唐从鼎盛时代一下子衰落到“安史之乱”的深渊。作为权力核心的一员,高力士到底做了什么?
因此我们今天就看看高力士的一生,看他怎么侍奉唐玄宗李隆基,他们俩怎么把好好的一个江山玩坏的。
高力士,一个孩子如何自保
高力士原本姓冯,他的祖先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岭南圣母冼夫人。冼夫人是俚族的女首领。帮助隋文帝杨坚平定了岭南地区。因此被封为谯国夫人。
武曌
高力士的父亲是冯君衡,官职也不小,是潘州刺史,在女皇武则天手下任职。延载元年(694年),有人给武则天举报,说岭南被流放的人谋反。武则天一听非常震惊,因为当时流放到这边的基本上都是李唐宗室的子弟。这群人要是谋反会酿成大祸。
武则天情急之下就派监察御史万国俊去广州处理谋反事件。这个万国俊本来就是一个酷吏,到广州之后用酷刑审问。很多人受不了酷刑,就承认谋反。因此万国俊越牵连越多,杀了三百多人,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也被牵连到了谋反案中。人被投入监狱,家产没收。
而在这次谋反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高力士,当时才九岁,因为长相俊美,被拼命讨好武则天的李千里看中,供奉给了武则天。这个李千里就是吴王李恪的大儿子。李恪被宰相长孙无忌诬告谋反,李千里被流放岭南。后来武则天斗败了长孙无忌,李千里视武则天为恩人。想方设法讨好。
就这样无辜的高力士就被阉割了,送到武则天的身边,时年九岁。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就把高力士鞭打了一顿,赶出了皇宫。老宦官高延福看这个孩子可怜,就把高力士收留在身边。名字也从冯元一改成高力士。之后高力士这个名字便闻名天下。
自从这次惩罚事件之后,高力士变得谨小慎微,学会察言观色。因此高力士一辈子干的都是察言观色的事情,究竟有多忠心真不知道。但自从学会察言观色之后,高力士才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高力士
高延福出身于梁王武三思府,因此在梁王府的照应下,高力士又回到了皇宫。还升了官,做上了宫闱丞。
中宗李显在位期间,高力士就被分配到了临淄王李隆基的府里。这一无意之举成就了高力士。高力士为人谨慎,又善于察言观色。常常李隆基想到哪高力士心里都知道。简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碰到这样的玲珑剔透的人谁不喜欢。因此李隆基对高力士非常信任,什么事都让高力士参与。而高力士也的确有才华能力,跟着李隆基密谋造反也一点不怯场。
李隆基在短短两年时间发动了两场政变,频率之高古今罕见。两场政变高力士全部在场,甚至政变的核心人员王毛仲临阵害怕,关门不出,高力士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恐惧。反而冷静的帮助李隆基出主意想办法。因此在政变成功后,李隆基不停的给高力士升官,一个太监被破格提拔成银青光禄大夫,升任内侍省同正员。在 开元初年,还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但高力士从一个小宦官混到位极人臣,也确实为李隆基立下汗马功劳。人家也是当之无愧。高力士不但完成了自保,还真正飞黄腾达。
高力士的价值观非常正确,曾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之一
高力士虽然已经位极人臣,虽然是一个宦官,但高力士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宦官。他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抱负。
开元初年,李隆基带高力士到太宗李世民扫墓,看到李世民生前用的东西。李隆基很震惊,因为李世民用的东西都非常普通。高力士这时候在太宗昭陵寝宫发现一个小梳妆箱,内有一个柞木梳,一个黑角篦和一把草根刷子,慨叹说:“先帝首建义旗,新正皇极十有余载,方致升平,随身服用,惟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具以奏闻。明皇诣陵,至寝宫,问所留示者何在?力士捧跪上,上跪奉,肃敬如不可胜,曰:‘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何以愈此?’即使史官书之典册。是时,明皇履位未久,厉精为治,故见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宋孝武不足责也,若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皆有俭德,而东昏、天元、叔宝、炀帝之淫侈,浮于桀、纣,又不可以语此云。”
李隆基
李隆基非常恭敬地拿李世民的一个梳子放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能像太宗皇帝一样节俭,开创出大唐新的未来。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虽然深受李隆基宠爱,但他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经常提醒李隆基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他不但规劝李隆基要做一个好皇帝,而且还主动承担了李隆基和臣子之间保持良好沟通重任。
有一次名相姚崇找李隆基讨论一下一些官员的任免。当姚崇给李隆基说完,李隆基仰头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姚崇心里搞不清李隆基为什么不吭声,心里非常恐惧。满身冷汗地走了。
高力士有些于心不忍,就私下里问李隆基:“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李隆基非常得意地说:“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郎吏卑秩,乃以烦朕耶?”高力士就把这些话偷偷地告诉姚崇,姚崇这才放下心来。皇帝没有怪他的意思。
开元初年,李隆基和高力士紧密合作,团结一心想把大唐治理好。因此,他们厉行节约,毁掉珍珠玉器。任用贤人,姚崇,宋璟,张说和张九龄,一个一个走进大唐的权力中心。所以开创了盛世大唐。
为什么说高力士是皇权的密码,通过他可以看清皇权的运作。我们看开元初就可以明白,高力士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正能量的人,当李隆基励精图治的时候,他全力配合,想把事情做好。
高力士
但同样是李隆基和高力士,能整出来开元盛世,也能制造安史之乱。
高力士,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绝对服从者。
人家都说:当一个忠臣很难,如果碰到一个英明的皇帝,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碰到纣王,那只有做比干。从这一点来看,善于察言观色的高力士就不会做忠臣。因为封建皇权的特征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全天下的生命和财产,都掌握在皇帝手里。皇帝行,什么都行,皇帝不行,一切完蛋。
盛唐就是这样,李隆基能干的时候,大唐就是全天下梦想的地方,李隆基不想干的时候,盛唐就变成了安史之乱的人家地狱。而满是正能量的高力士,也悄悄的改变。当李隆基争气的时候,高力士推荐贤臣,当李隆基不想干的时候,高力士推荐李林甫、杨国忠。
所以从高力士很能看出大唐的兴衰,甚至皇权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对李隆基和大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大唐开始变了。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张九龄因事牵连,辞去宰相职务。第二件就是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被鬼吓死了,非常奇怪!第三件事就是李隆基的儿媳妇杨贵妃,躺到了李隆基的床上。
其实与其说发生了三件大事,不如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李隆基看上了他的儿媳妇杨贵妃,还把杨贵妃弄到自己床上。这样奇丑无比的事情是谁来操办的?就是高力士!
武惠妃
杨贵妃长得非常漂亮,是武惠妃先发现的。发现后的武惠妃立刻有了危机感,为了不让李隆基惦记,武惠妃想出来了最阴毒的招数,把杨贵妃嫁给儿子寿王李瑁。一下子断了李隆基的念想。李隆基总不能抢儿子的老婆吧!
但武惠妃还是低估了高力士的能力。高力士猜透了李隆基的心思,就要给李隆基想办法。武惠妃被鬼吓死了,这本身就是一桩悬案。重要的是武惠妃死了。
张九龄太正直,李隆基抢儿媳妇这件事他肯定不会同意,因此张九龄要回家休养,免得多生枝节。而上去的恰好是非常听话的李林甫,无论玄宗做什么他都个手脚一起举表示同意。至于杨玉环这里就太容易了,高力士直接派一顶轿子直接从寿王府接到李隆基床上就可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真是对李隆基太忠心了。李隆基看上儿媳妇这事,他都能全力解决,真是李隆基肚里的蛔虫。自己的儿媳妇都能抢,李隆基还有什么不能抢的。做了这么大亏心事的李隆基,还敢任用正直的人做官吗!
所以皇权政治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像高力士为什么能一直在李隆基身边受宠,就因为他就是李隆基肚里的蛔虫,李隆基想要什么,他都能帮李隆基弄来。全天下完全服务一人。
李隆基
高力士对李隆基算忠心吗,也算。但这个忠心的后果就是安史之乱。
综上所述:高力士本来出生于贵族之家,但由于武则天清洗李唐宗室,他只是无辜受牵连,被李千里阉割送入宫,作为讨好武则天的礼物。
但高力士超高的学习能力让他很快适应了皇宫的生活。做到了谁是领导就绝对忠于谁,不问对错,不讲是非,全力为主子服务。因此他也是走哪都受欢迎。
虽然说他对李隆基是忠心耿耿,李隆基让他做什么他丝毫没有二心,但李隆基看上杨玉环时,他不用二话就把杨玉环弄到李隆基床上,这种忠心就变味了。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皇权政治完全服务一人。
正是因为李隆基全力满足自己的嗜好,才在后半生变得昏庸,终于酿成安史之乱,把盛世大唐弄的衰败不堪。而在李隆基做这些的时候,高力士也是全力配合,也算是为虎作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