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后一个爱国将领不满官场黑暗,辞官10年,复出后战死沙场

明朝最后一个爱国将领不满官场黑暗,辞官10年,复出后战死沙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4/1/21 21:11:16

有人认为孙传庭当年本可以将在外不听皇帝旨意,他掌控的是一支精锐秦兵,是大明朝仅存的三大兵力之一,此时更加要慎重对敌,不然一不小心把这老本拼没了,明朝也真的是没有军队可用了。可惜崇祯一再催促,孙传庭没了办法,只能从命。当他率令秦兵出关的那一刻,感叹的留下一句话:“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结果正面硬刚李自成之后,不到数回合就接连惨败,敌方顺势追杀而来。孙传庭被迫再次躲回潼关,然而李自成岂可善罢甘休,你敢惹我,我就要灭了你!不久义军攻破潼关,孙传庭选择了不再退缩,疯狂的冲进战场杀敌,最后面对数不尽的农民军,自己逐被乱刀砍死。

公元1643年,孙传庭死后不久,明朝不到半年光景也随着灭亡了。后有历史书记载:“孙传庭一死,明亡矣”。孙传庭活得正直,死得悲壮,纵观他一生实在有很多值得提一提的,他诞生在明朝万历21年,籍贯山西代县,由于是军臣家族的原因,使得孙传庭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以及父辈的影响,十三岁那年他就在童子考试里夺得了第一名。不仅如此,年少的孙传庭简直是一个学霸,之后还经历大大小小十几次的考试,皆是第一名。

1619年,孙传庭26岁,终于如愿参加科举,此次拿下三甲第四十一名的成绩,被列为进士。巧的是排在他前面的人(40名),正是袁崇焕。从此孙传庭踏出官场,他的第一份官差是知府,前后历任过河南永城、商丘等地,皆得当地百姓爱戴。然而经历六年的知府生涯之后,孙传庭凭表示被提升到吏部任职,可是谁也没想到,他当过一段时间就提出辞官了,这一辞别就在乡下住了十多年。当时孙传庭才只有30多岁,没有人想得明白他为何放弃如此好的官途,或者是看到了明朝官场的黑暗,才想归乡途个清净的吧。

不过世事弄人,就算孙传庭想退居一生也不能如愿。崇祯三年,各地农民大量起义,最先暴乱的就是山西,也就是孙传庭居住的家乡,此时起义军跟明军都在那里激烈开打,这就使得孙传庭不能再置之度外了。为此休养十多年的他很快就给皇帝上奏,名字写的是“有敌情必有虚怯之处”其意在说出现叛军的根源离不开腐败的内政。崇祯见后,于是才注意到了孙传庭这个人。

公元1635年,孙传庭正式被重用,可惜明朝的天下已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孙传庭要如何去收拾这一个大烂摊子呢?同年皇帝家的老祖坟被义军的放火焚烧,气得崇祯咬牙切齿,并且开始反思明朝现状,还时常倍感错用人员,苦求一个良臣而不得。到了第二年,孙传庭突然被人推举去当陕西巡抚,然而天下不会掉馅饼,这突然推举必定不是好差事。孙传庭接任后才发现,确实陕西已经乱得不行了。当初贼寇大部分都聚集在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大贼窝,光是一年时间这个陕西巡抚换了七任官员,烫手程度可想而知,可是孙传庭还是迎难而上,说了一句:“也愿一当也”。通过此行为足见孙传庭是真的爱国。

虽然接了这个烂摊子,孙传庭还是趁机敲诈了崇祯一笔,他上奏皇帝,称自己恐不能空手空肚子与敌人一搏。而崇祯也不傻,看得出来他是在索取军粮装备,但是明朝连年天灾人祸导致国库紧张,实在是很难再拿出物资来,思虑良久,崇祯最终咬咬牙给其拨发了6万白银充当军饷。后来,孙传庭就靠着这一小笔军资招募到了三千多人,组建起他的第一支部队。然而国家困境,孙传庭自然也看得出来,他带领军队到达陕西之后,就马上推行了一套专宰土地主的方法,即是强迫地方豪绅交出侵占的田地,好用来养活兵马。可惜孙传庭到了后期尽管不再愁粮食问题结果,还是败给了李自成。

参考献:《明史》、《孙传庭集》

更多文章

  • 鲁智深反对招安,为何宋江不敢收拾他?鲁智深才是隐藏的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鲁智深对宋江招安态度,为什么鲁智深不阻止宋江招安,鲁智深和宋江的关系好吗

    因为鲁智深的话,可以清楚的知道,鲁智深已经看透了本质。一个是看透了朝廷的实质,招安并没有什么意义。另一个是既然招安没有意义,不如大家散货吧。这两点足以让宋江后背发凉,想要靠着招安换层皮,由黑变白,可能就要被鲁智深搞凉了。但是为何宋江不敢收拾鲁智深呢?一从人心来讲。纵观全书,鲁智深基本上没有污点,收服

  • 大将去世,朱元璋前去府上慰问,结果一离开小妾就自尽身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的待遇,朱元璋最开始投靠了谁,朱元璋慰问百姓

    在元朝最后的时期,中央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部权力分散,政府统治的制度也开始慢慢的变得腐朽不堪,导致了元朝统治非常的危险。有一些地方的官员,他们贪污一些公款非常的严重,而且对天底下的百姓非常的残暴,导致老百姓都想和造反,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这些人获得同时还发生了天灾。有很多人想要最后进行顽抗,便

  • 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功劳,别提其它,就足以使朱元璋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燕云十六州,朱元璋能收复燕云吗,燕云十六州是朱元璋收回的吗

    但在笔者看来,就光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一件功劳,其它的不提,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提到幽云十六州,它指的是我们今天北京,内蒙古,山西等地区。从这就可以看出,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唐朝以前它一直是国不可分割的重要领土部分。然而随着唐朝时,这里出现了一个名叫安禄山的人给毁灭了。安禄山大家都知道,他当时受到唐玄宗

  • 明朝败在太过重视后金了,其实后金的三任领导人都没啥大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输给后金的原因,明朝对后金的评价,明朝后期对后金的影响

    该事件罪责最大的,还是扮演骆驼的明朝本身,虽然“骆驼”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该事件里它还是得承担主要责任,这就好比我们玩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这类游戏,打输了,经济等级等原因是有,但关键还是玩家自己不长眼。因为明朝这只骆驼太过于重视后金(满清)这堆本就该无足轻重的稻草。什么个重视法呢?明朝在后金(满

  • 崇祯死时只有1太监相随?皇帝死后千余人自杀,还包括1名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崇祯帝殉国之时,身边只有王承恩一名贴身太监。因此很多都认为崇祯帝刚愎自用,很多大臣都与其离心离德。一代帝皇国破临死仅有一人追随,是不是惨了点?其实殉国的崇祯皇帝,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追随其一起殉国的并不在少数,今天就同大家一起聊聊,和崇祯帝一起殉国的人。首先是朝中大臣。据《明季北略》记载,当时

  • 朱元璋亲自鞭死开国功臣:这次不是滥杀,只因此人干了件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真的是滥杀功臣的人吗,正史朱元璋都杀哪些功臣了,朱元璋是如何诛杀功臣的

    朱亮祖虽然跟朱元璋同姓,但不是一家子,准确地说他跟随朱元璋属于半路出家。早年间朱亮祖因为作战勇猛,被元朝相中封为义军元帅,驻军于宁国府(安徽宣城)。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宁国活捉了他,朱元璋欣赏其超群的武力值,又是给钱,又是让他继续统领老部队,希望朱亮祖为自己效力尽忠,没想到这个小子不老实。几个月后

  • 明朝第一谋士,9个字帮朱元璋夺得江山,刘伯温亲口承认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伯温为朱元璋做了哪些大事,刘伯温对朱元璋最大的贡献,刘伯温给朱元璋做了什么贡献

    说起朱升和朱元璋相见,那可算是一段传奇。朱元璋当年攻打徽州府城,朱升不忍百姓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朱元璋到了都没有见过这位高人一面。可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第二年朱元璋攻婺源“久拒不下”,这时邓愈向他举荐了朱升“此人堪比诸葛亮”。朱元璋半信半

  • 朱元璋在位31年,杀了15万贪官,晚年却无力哀叹:根本杀不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一生杀了多少官员,朱元璋曾经诛杀过哪些功臣,朱元璋正史杀了多少功臣

    元朝末年的时候,泗州盱眙,发生了蝗灾和旱灾,很多农民都生存不下去了,朱重八一家也不例外。对于灾情,国家一般都是发放赈灾银两的。但是,此时的赈灾银两却被当时的贪官污吏贪污了,朱元璋他们一分钱没有拿到。这导致了朱重八的父亲,母亲,大哥,以及一个侄子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了。他和二哥想给家人入土为安,反而是遭

  • 明朝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 为何去了一趟尼姑庵, 身体就被“掏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秀才有哪些,明朝秀才真实水平,明朝尼姑庵照片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到我们中国的,这个宗教在传入中国后迅速的就被我们所接纳,成为了一个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包括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在宗教上面最了解的也是佛教,而且佛教的寺庙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我们对于佛教的信仰是很深的,而且是最敬畏的。当然,佛教来说,就有很多的出家人,这出家人里男的就是和尚,女的就称为

  • 朱元璋向沈万三借钱,问他要什么封赏,沈万三:赐我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坑沈万三,朱元璋对沈万三的态度,朱元璋对沈万三有什么帮助

    元朝末年,沈万三是吴东人,吴东属于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之所以长期盘踞苏吴地区,根深蒂固,主要原因是张士诚手下的富商很多,城内粮草充足。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开始围攻张士诚,大军包围苏州,打了一年多都没攻进去,,沈万三是张士诚的支持者。但沈万三很见风使舵,看到张士诚快撑不住的时候,开始找门路转投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