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内定的接班人是李建成,为何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内定的接班人是李建成,为何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4/2/4 8:02:56

从太原到长安的过程中,李渊其实手底下并没有太多可信任的人,他只敢相信李家人,所以他把兵权交给了两个杰出的儿子,李世民和他的大哥李建成。还别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李渊的这两个儿子还真的特别的有能力,一路上横扫,打进了长安,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更是展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一代天骄,唐太宗。

这让李渊心中暗爽,因为儿子可是自己最亲最可信任的人,把兵权交给儿子可比交给那些外姓大臣们放心的多,而自己身为皇帝也不方便亲临前线,既然老二这么能打,以后就让他来剪灭群雄吧,老二是自己的儿子,用的顺手还听话。

打进长安之后,李渊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李渊决定不装了,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想当皇帝,于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让位的闹剧,老李头终于羞羞答答的走上了台前,坐上了皇位。长子李建成被立为了太子,功勋卓著的老二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张丰毅版本的李世民。

在李渊的理念中,李建成尽管也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是此时此刻身份不同,作为帝国的太子,不宜轻动,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极有可能动摇国本。所以在李渊称帝之后,李建成长时间的留守长安,为前线作战部队做后勤工作。而能征善战的二弟李世民,则率军到处厮杀,为老李头的江山添砖加瓦。

然而李渊没有想到的是,在帝国草创的初期四处烽烟,每一战的胜败几乎都能决定整个大唐帝国的存亡,所以前线的幕府才是真正的帝国权力中枢,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掌握了实际权力。

年大将军怎么变李渊了?

随着李世民取得一系列的胜利,越来越多的文臣武将聚拢在李世民的身边,形成了庞大的秦王集团,在这个集团中,那些中高层的军官可以说和李世民是有着过命的交情,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个和自己朝夕相处,在战场上和自己一起纵马驰骋,与敌人拼命厮杀的长官,在这些老粗的心里,自然是要比那些坐镇后方,动动嘴皮子,指手画脚的太子要亲切的多,所以李世民集团的粉丝粘性很高,尤其是这些武将对于李世民的忠诚度相当的高,几乎没有出现背叛到敌人阵营的情况。而随着天下的评定,这些军官要么留在李世民的身边,要么就去各个重要的州郡当官,几乎整个北方都掌握在李世民派系的手中。

李渊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其实李渊也意识到了李世民的权力过大,势力过大的情况,也曾经想过办法制约。但是李世民的命实在是太硬,每当李渊开始动手剪除李世民羽翼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和大唐作对,需要有人带兵,而当时整个大唐帝国最会打仗的就是李世民,而李渊最信任的将领也是李世民,毕竟是自己儿子,总不见得儿子会反对自己这个老爸吧,所以每次李世民都能凭借外出打仗的机会,化险为夷。

活捉了窦建德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的老爸李渊就觉得天下大势已定,就想免了李世民的兵权,省得这个老二由于功劳太大,再加上手握兵权,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将来造成骨肉相残的悲剧。

贞观之治里的唐太宗演的最好。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这个时候,在原本窦建德的地盘上发生了刘黑闼起义。刘黑闼是窦建德手下一个能征惯战的将领,再加上窦建德这个人是个比较贤明的人,在他的控制区内,很多人对窦建德是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唐朝只是刚刚占领了这些地区,并没有来得及收拾民心,所以刘黑闼作为窦建德的旧部,起来造反,这些地区的人民纷纷响应刘黑闼,使得唐朝的北方地盘一片风声鹤唳。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

在李渊眼里比他实力更强,更难对付的窦建德都一战成擒了,刘黑闼这么一个跳梁小丑有什么难对付的,于是破天荒的没有派秦王李世民出征,结果却被实力打脸,要想解决问题还就得靠李世民,李世民这个史上最牛老二,专制各种不服,他就像一个熨斗一样,将刘黑闼叛军烫平。这样一来,原本想限制李世民权利的李渊,却惊喜的发现,李顺民的实力更强大了,自己作为皇帝,作为老爸都难以一时半会动摇李世民的地位。

张丰毅版本的唐太宗。

当然,李渊做过一个政坛老狐狸,对付自己的儿子还是有一手的,他决定来一次温水煮青蛙。首先下定决心不让这一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在出征打仗,把他留在长安,框死在长安。然后逐渐收其羽翼,天策上将府的那些重要人物纷纷调离,到地方上任职,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使得李世民手中没有军队身边没有谋士良将,让他成为一个光杆司令。这样一来几乎就抹平了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实力差距。李世民和李建成这兄弟二人太子之争就成了朝堂上嘴仗,由于武德重臣集团但内心深处都是偏向李建成的,所以朝堂之争,李世民没有太大的优势。

唐国强版本的唐太宗。

但是李渊忽略了一点,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李建成就是那个秀才,李世民就是那个不讲理的大兵。眼见得通过文的手段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李世民决定采用武的方式夺权,李世民决定在物理上消灭李建成,于是玄武门之变爆发了。最终李世民剁掉了李建成,而他的心腹大将尉迟恭干掉了李元吉,并且带兵向李渊逼宫,最终这位风流天子,在自己好儿子李世民的辅导之下,深刻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枪杆子里出政权。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把七十老翁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才明白自己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何狄仁杰一死武则天就被逼退位,狄仁杰对武则天的感悟,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的功绩

    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狄仁杰倍受重用,后来武则天让狄仁杰帮自己找一个有治国大才者帮自己治理王朝出谋划策。于是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位在当时已经70岁的老者,还和武则天说:“陛下别看他岁数大,他就是您找的大才。”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已经年过古稀才被狄仁杰推荐过来?他有什么才?面对狄仁杰的推荐,武则天又做了

  • 威征八方,东突厥灭国,渭水之盟(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武则天是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和婉儿的快乐,上官婉儿为什么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近侍,更是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大诗人,大作家。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几乎代行使了一国宰相的职责,所以上官婉儿也有“巾帼宰相”的美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笼罩了无数光环的神奇女子,却有着悲惨坎坷的一生。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外孙女,是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

  • 长孙无忌、诸遂良、李世勣,到底谁是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谁厉害,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哪个官大

    很多人觉得这个顾命大臣肯定是孩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啊,另外诸遂良与长孙无忌关系最佳,可以说是唯其马首是瞻,所以诸遂良也是顾命大臣,甚至有人说李世民去世前曾经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还在李治面前对长孙无忌与诸遂良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然而也有人对此事提

  • 马镫发明于西晋?项羽没马镫怎么走马斩将?司马迁写的是假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为精彩绝伦的篇章。太史公司马迁在该篇章中运用了低沉却又不失浓郁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一个力拔山、气盖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人物项羽。垓下悲歌一段,固然让人低徊落泪;但四隤山最后一战更让人目眦尽裂,却又肝肠寸断。且说,项羽在汉军的四面楚歌中,领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八

  • 隋炀帝杨广:志大才疏的败家子,开皇之治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大乱之时,他却躲在江都花天酒地,任由北方糜烂,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能臣良将寒心,忠志之士叹息,自己也落得众叛亲离、客死他乡的下场!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本名杨英,隋文帝与伽罗皇后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终于引发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最终身

  • 朱粲:隋末的食人魔王,拿百姓当军粮,吃唐朝使者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食人王朱粲的下场,隋朝朱粲,食人皇帝朱粲有多残暴

    朱粲是亳州城父人,他一开始在城父县担任佐吏。大业十一年(615年),有人在长白山一带聚众作乱,朝廷派军前去镇压,朱粲随军前往。然而隋朝末年天下的局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起义的烽烟在各地燃起,朝廷的军队里有不少人怀有贰心。大军抵达长白山附近以后,朱粲带着一帮人从军中逃亡,进入山中占山为王,造反作乱。朱粲

  • 安史之乱时唐朝余威仍在使回纥并不与唐为敌且愿出兵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史之乱中的回纥兵,唐朝借助回纥平叛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回纥几次参加平乱

    回纥对初唐时期唐王朝的强大印象深刻,包括东突厥、薛延陀被灭以及与西突厥的长期战争过程,回纥或者旁观,或者出兵助阵,在李治时期也曾经协助唐军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亲眼看到无数比回纥强大得多的势力被唐王朝消灭。后突厥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重新兴起,并统一了蒙古高原,回纥成为在西方帮助唐王朝压制后突厥的

  • 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或许有个不伦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听说有人要给自己戴“绿帽子”,而那个隔壁老王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年轻的满籍军人顿时怒不可遏。他连杀了数人,回到家便申斥自己的夫人。夫人泪如雨下,皇帝听闻后也是心疼不已,当即就给了满籍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婆出轨了,自己还被人打,满籍军人越想越生气,最后竟怨愤致死。皇帝也懂得顺势而为,不久将这位未亡人

  • 和珅被抄家时,刘墉啥也没找到,嘉庆只说了2字,士兵搜出10几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墉抄家和珅,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和珅被嘉庆抄家时选择顺从的原因

    作为乾隆时期公认的美男子,和珅还精通5种语言,又有着过人的学识,没有引人注目的背景,却能通过自身努力在人才济济的王朝权力中心脱颖而出。从皇宫侍卫到位极人臣,和珅的发迹史仅用7年,这样的升迁速度在清朝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存在,而他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大前提,都源于乾隆对这位臣子的欣赏与喜爱。所以说,在无限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