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把七十老翁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才明白自己上了当

狄仁杰把七十老翁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才明白自己上了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4/2/26 11:57:30

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狄仁杰倍受重用,后来武则天让狄仁杰帮自己找一个有治国大才者帮自己治理王朝出谋划策。于是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位在当时已经70岁的老者,还和武则天说:“陛下别看他岁数大,他就是您找的大才。”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已经年过古稀才被狄仁杰推荐过来?他有什么才?面对狄仁杰的推荐,武则天又做了怎样的安排?这之后还打生过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天的故事中一一解开。

一、武周建立女皇诞生

武则天其实不仅仅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做皇帝的时候年纪最大、嘴长寿的皇帝。武则天即为的时候已经67岁了,82岁的时候去世。

武则天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了。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商人,后来他有钱了,就资助了李渊起兵反隋。随后李渊也把他招入麾下,让他做了将军。说起来,武士彟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了。

武则天是武士彟的第二个女儿,十四岁的时候进了宫,是唐太宗的才人。这个才人是什么呢?才人其实就是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之一,也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了,也算是女官,只不过地位不是特别高,在女官中也只是正五品,中等偏下。

武则天给李世民做了12年才人,但是和很多励志主人公不一样的是,其实在这期间武则天的地位一直都没有怎么上升,虽然和李世民传出几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到两人实际上并没有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武则天地位发生改变的,是李世民之后的皇帝,唐高宗李治。

在李世民病重的时候,武则天开始和太子李治关系越来越近,两人出现了感情。后来李世民驾崩之后,武则天按照惯例,被送到感业寺做尼姑,在这期间她也一直和新皇帝李治保持着联系,也就是这样一个联系,彻底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

永徽元年,李治为了祭奠李世民,来到了感业寺,在这里李治见到了武则天,两个人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情愫,这一见面,两个人互相倾诉相思之情。李治的皇后看到了这一幕,因为没有孩子,她一直觉得自己失宠了,基于这一点,也是想借此打压一下情敌萧淑妃,于是就和李治说把武则天接回来吧,这正好说到了李治的心坎上,第二年武则天就以李治的嫔妃身份,又一次回到了宫中。

李治是真喜欢武则天,再加上武则天对于宫里的事情其实已经摸得很清楚了,没多久就打败了萧淑妃,成为了李治最宠爱的嫔妃。有了这份宠爱,武则天的地位也更加水涨船高。

李治当皇帝的时候,朝廷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初效力李世民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人,李世民都不太能惹得起他们,再加上多年以来,这些老臣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很多权力此时都不在李治手上。

后来李治提出要把皇后废了,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些朝廷老官自然不愿意,但其实李治这个行为可不仅仅是宠爱武则天,而是想借此机会立威,把权力一点点从老臣手里夺回来。武则天知道之后,也全力支持,随后就在幕后控制全盘局势。正当长孙无忌等人与李治据理力争的时候,有一个老臣说了一句:“陛下您的家事,问我们干啥。”

这一句话就给李治解了围,再加上武则天背后的运作,就这样,武则天成为了新的皇后,母仪天下,地位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而李治也因为这件事,给那些身居高位、位极人臣的高官们一个沉重的打击,为自己争取到了不少权力,这件事在现在的描述中,甚至被称为是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

显庆五年,李治生病,身体状态比较差,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随后他就把这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交给了武则天,打开了“二圣临朝”的开端。但是由于两个人观点不同,矛盾也逐渐出现。李治觉得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变了,甚至权力比自己还大,想废了武则天,但是却被武则天察觉到,最后一番言辞就哄好了李治。

永淳二年,李治身体越来越差,让李显帮他处理国家大事。李治驾崩之前临终说:“有事弄不明白就问武后。”李治去世,李显当了皇帝,武则天为太后,垂帘听政。这也让武则天的野心逐渐膨胀,废了李显,又废了李旦,最后慢慢把权力彻底集中在自己手中,做足了准备,推倒了大唐,建立了武氏大周。

这就是武则天上位的过程简介,虽然简单,但是可以看出来武则天确实有本事,不然在宫中可能会死于宫斗而不是成为李治的宠儿,或者在朝堂之上露出弊端令人无法信服,也就没有了垂帘听政。

二、狄仁杰的推荐

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对狄仁杰很重用,有什么事情也偶尔和狄仁杰讨论起来。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到底在哪可以找到一个旷世奇才?让他把自己的本事用在治理国家上。”

狄仁杰听到之后,给予了自己的回答,他没有立刻告诉武则天到底谁有治国之才,而是反问一句:“现在的宰相李峤,还有苏味道,这两个人不行吗?他俩的资格很老,这还不是陛下想要的才吗?”

武则天其实还真就看不上这两个人,所以才向狄仁杰提问。随后狄仁杰说了一句:“我给陛下推荐一个人,他叫张柬之,年纪有点大,但一定是一个可以做宰相的材料。如果皇上您重用张柬之,一定可以解决您眼下的问题。”就这样,这个在当时已经年过古稀的张柬之被狄仁杰一番话最后让武则天召去了朝廷。

张柬之出生在现在的湖北襄阳,和很多文人一样,张柬之从小学习,最后考中进士,进了朝廷,做了监察御史,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和武则天激烈的争论了起来,被贬官做了刺史。

张柬之来到朝廷之后,武则天并没有立即重用他,而是让他做了司马。司马是什么官啊?就像这个官职的名字,司马其实就是管马的。在过去,马的地位其实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被用于战争的战马,但是对于张柬之来说,做司马还是委屈了他的才能。

过了一阵子,武则天又问狄仁杰之前的问题:“治国能才在哪里?”狄仁杰回道:“陛下,臣已经给您推荐过了,但是您没有用他啊。”武则天自然知道狄仁杰说的是谁,就是现在做司马的张柬之:“我不是已经让张柬之做了司马么?”

狄仁杰说:“我说他是做宰相的人选,如果重用一定会为朝廷和治国贡献巨大的力量,但陛下您让他做了司马,未免有点大材小用。”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武则天给张柬之升官,但是还没有把宰相的位置安排给他,而是让他做了刑部侍郎。

在这中间,武则天并没有看到张柬之哪里有出色的地方,毕竟这个官职还是比较基层,张柬之做的很多事情她是看不到的。后来武则天在一次上朝的时候,让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举荐一个可以做丞相为国家进步效力的人,这时候有一个官员再一次推荐了张柬之。他主要强调的就是:陛下您别看张柬之岁数大,但他确实有才啊。

武则天听到了这么多次张柬之的名字,也逐渐考虑起这个事情,过了不久,武则天就顺从百官的意思,让张柬之做了宰相。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人,尤其是狄仁杰他为什么会举荐已经70多岁的张柬之呢?这就把权力都给他,这么大岁数的人也扑腾不出什么事情来。这个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别看张柬之岁数大,他还真就扑腾出了一件大事。

首先还是要回答,为什么狄仁杰推荐张柬之,并不是完全是想利用他的才能帮助武则天治理国家,而是因为张柬之和狄仁杰的政见一样,都是想复辟李氏王朝,让李家子孙继承王朝,重新把大唐树立起来。但是直到武则天让张柬之做了宰相的时候,她还不知道狄仁杰和张柬之等人真正的目的。

那武则天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被骗的呢?这还要从前文提到的张柬之做的一件大事说起来,这正是这件事,让武则天明白自己上了当。

三、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当时的武则天已经病的很严重了,让张柬之找到了机会,随后他联合以前的唐朝宰相桓彦范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当时生病的武则天退位,把皇帝让给李显,把江山还给李氏,重建大唐朝廷。

为了可以保证政变的成功,张柬之兵分多路,控制了武则天重用的亲信,随后来到武则天面前,让她退位。

此时武则天才知道张柬之来朝廷的真正目的,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狄仁杰都举荐张柬之做宰相的意图是什么,他们都想重建李氏王朝,推翻自己的政权。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乌龙,那就是武则天看到天下之人都在惦记着以前的李姓唐朝,早就想在自己之后,就把皇位传给李显,还江山给李氏。没想到自己还没说呢,张柬之就发动了政变革命。

政变成功,武则天没有几天就把皇位让给了李显,武周倾覆,女皇退位,朝廷重新被李家接管,张柬之等人功不可没。

但是这之后,张柬之的生活并没有如意,因为武则天虽然退位了,但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的势力没有受到重大的影响,依旧拥有不能被忽视的地位。后来武三思联合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明里暗里排挤张柬之,把张柬之逼出了朝廷,被贬后又被流放。

张柬之很委屈,自己帮着李氏冒死发动政变,最后却没有获得什么好结果,最后郁郁寡欢,生气抑郁而死,终年86岁。

封建社会影响的不仅仅是百姓,其实就连高官和皇帝也一直被封建的弊端影响、掣肘。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张柬之,最后也难逃被封建主义“折磨”的后果,类似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更多文章

  • 威征八方,东突厥灭国,渭水之盟(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武则天是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和婉儿的快乐,上官婉儿为什么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近侍,更是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大诗人,大作家。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几乎代行使了一国宰相的职责,所以上官婉儿也有“巾帼宰相”的美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笼罩了无数光环的神奇女子,却有着悲惨坎坷的一生。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外孙女,是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

  • 长孙无忌、诸遂良、李世勣,到底谁是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谁厉害,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哪个官大

    很多人觉得这个顾命大臣肯定是孩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啊,另外诸遂良与长孙无忌关系最佳,可以说是唯其马首是瞻,所以诸遂良也是顾命大臣,甚至有人说李世民去世前曾经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还在李治面前对长孙无忌与诸遂良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然而也有人对此事提

  • 马镫发明于西晋?项羽没马镫怎么走马斩将?司马迁写的是假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为精彩绝伦的篇章。太史公司马迁在该篇章中运用了低沉却又不失浓郁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一个力拔山、气盖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人物项羽。垓下悲歌一段,固然让人低徊落泪;但四隤山最后一战更让人目眦尽裂,却又肝肠寸断。且说,项羽在汉军的四面楚歌中,领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八

  • 隋炀帝杨广:志大才疏的败家子,开皇之治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大乱之时,他却躲在江都花天酒地,任由北方糜烂,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能臣良将寒心,忠志之士叹息,自己也落得众叛亲离、客死他乡的下场!杨广(公元569年-公元618年),本名杨英,隋文帝与伽罗皇后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终于引发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最终身

  • 朱粲:隋末的食人魔王,拿百姓当军粮,吃唐朝使者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食人王朱粲的下场,隋朝朱粲,食人皇帝朱粲有多残暴

    朱粲是亳州城父人,他一开始在城父县担任佐吏。大业十一年(615年),有人在长白山一带聚众作乱,朝廷派军前去镇压,朱粲随军前往。然而隋朝末年天下的局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起义的烽烟在各地燃起,朝廷的军队里有不少人怀有贰心。大军抵达长白山附近以后,朱粲带着一帮人从军中逃亡,进入山中占山为王,造反作乱。朱粲

  • 安史之乱时唐朝余威仍在使回纥并不与唐为敌且愿出兵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史之乱中的回纥兵,唐朝借助回纥平叛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回纥几次参加平乱

    回纥对初唐时期唐王朝的强大印象深刻,包括东突厥、薛延陀被灭以及与西突厥的长期战争过程,回纥或者旁观,或者出兵助阵,在李治时期也曾经协助唐军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亲眼看到无数比回纥强大得多的势力被唐王朝消灭。后突厥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重新兴起,并统一了蒙古高原,回纥成为在西方帮助唐王朝压制后突厥的

  • 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或许有个不伦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听说有人要给自己戴“绿帽子”,而那个隔壁老王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年轻的满籍军人顿时怒不可遏。他连杀了数人,回到家便申斥自己的夫人。夫人泪如雨下,皇帝听闻后也是心疼不已,当即就给了满籍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婆出轨了,自己还被人打,满籍军人越想越生气,最后竟怨愤致死。皇帝也懂得顺势而为,不久将这位未亡人

  • 和珅被抄家时,刘墉啥也没找到,嘉庆只说了2字,士兵搜出10几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墉抄家和珅,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和珅被嘉庆抄家时选择顺从的原因

    作为乾隆时期公认的美男子,和珅还精通5种语言,又有着过人的学识,没有引人注目的背景,却能通过自身努力在人才济济的王朝权力中心脱颖而出。从皇宫侍卫到位极人臣,和珅的发迹史仅用7年,这样的升迁速度在清朝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存在,而他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大前提,都源于乾隆对这位臣子的欣赏与喜爱。所以说,在无限接近

  • 乾隆的九龙宝剑是什么来头?为何被孙殿英送人后,宝剑主人都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的九龙宝剑的下落,孙殿英送九龙宝剑,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是谁送的

    剑在我们华夏民族,有着极为尊贵的地位,剑有着古之圣品的尊称,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九龙宝剑此剑长5尺,剑柄特长,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放在现在,不算文物的价值,光材料的价值恐怕都能上千万。配上九条金龙,就更加坐实了九龙宝剑高贵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