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打跑了曹操,孙权更不需要刘备那微不足道的帮助了,甚至还想卸磨杀驴,直接给刘备撵出荆襄,毕竟鲁肃和甘宁,都给孙权提出过跟隆中对差不多的建议,前提就是占领荆州这个门户。所以,刘备自然成了江东的一块心病,可是,直接翻脸又不好,大家只能在合作的外衣下,各干各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抢南郡。
负责守南郡的是曹仁,按说周瑜刚刚大败曹操,无论是实力还是士气上,优势都很明显,但是,曹仁只学了曹操一点皮毛,就能以诈败的小计策,让周瑜受伤,虽然被周瑜最终将计就计打败。可是,就像毛批三国说的一样,面对着曹操的八十三万雄师,周瑜都能轻松击破,在曹操“徒弟”面前,周瑜却受了伤,甚至可以说,这是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唯一一次战场受伤的经历,曹仁也算虽败犹荣了。
但问题是,曹仁败了,是以周瑜受伤为代价实现的,可周瑜自己也没拿到南郡,反而让诸葛亮趁虚而入,周郎的小暴脾气再也控制不住了。旧伤加“心病”,把自己彻底撂倒,也就只能任由刘备扩大势力了。对此,毛宗岗老先生在这一回一开始的点评,很具有哲理性,说赤壁之战后,周瑜中箭,是大胜中的小挫折,曹操虽然输得很狼狈,但是在南郡通过曹仁伤了周瑜,是大挫中的小胜。这不都是世事难料,生活常态吗?所以,胜不骄,败不馁是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另外,毛批还提到,曹仁虽然一时占了便宜,但最终还是失败的,因为他只学到了曹操使诈的皮毛,所以他不能像曹操那样,彻底用诈术骗吕布,反过来却被周瑜骗了。说明曹操和周瑜是一个档次的谋略家,而曹仁只不过是邯郸学步而已。其实,这话也再次印证了老乐始终跟大家建议的一件事,别人的成功经验,虽然值得借鉴,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学来的,被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忽悠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越来越“成功”,你依旧是你。
但人生一辈子,成功和失败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在我们的一切都看似顺风顺水的时候,没准谁就冒出来添个堵;或者说当我们干什么都觉得不顺心的时候,可能一件小事会让我们感动,更看到希望。所以,老乐真的很推崇这一回的毛批三国,无论是大胜小挫,小胜大挫,这都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干什么事受情绪影响很正常,我们不可能彻底抛弃得意忘形,或失意颓唐的状态,但适当控制,不在高兴的时候因为毫无界限犯下错误,或者不在失落的时候气坏了自己甚至是迁怒于人,小说里的周瑜,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