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乐大帝御用宝剑,在440年后被英法联军抢走,现成英国镇馆之宝

永乐大帝御用宝剑,在440年后被英法联军抢走,现成英国镇馆之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3/15 2:47:27

然而某一天,两个强盗却闯入了圆明园之中,其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则放火焚烧

对于圆明园的美景,法国学家雨果先生十分向往。对于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他也十分鄙夷。

而英法联军以为自己所获取的伟大胜利,也不过是一时的得意之下,将小人的嘴脸展露得淋漓尽致

提及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无数国人至今仍会感到义愤填膺。尤其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家蒙受巨大的耻辱。

当属于中国的历史文物被掠夺到某些国家,人们不禁怀疑,这究竟是他们对战利品的炫耀,还是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自卑

难道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历史,所以不得不从其他国家找寻心灵上的慰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明朝永乐大帝所使用的御用宝剑“永乐剑”,便在火烧圆明园之中,被英法联军抢走,现如今更是成为了英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前人犯下的错误,人们难以挽回。不过这么多年依旧没有还回来,是不是因为英国历史上的国们,连一把像样的宝剑也没有,所以不得不寻求中国皇帝佩剑的帮助。

朱棣

关于这一事件,还得从朱棣本人开始说起

公元1399年,在朱允炆连续多次下令削藩以后,朱棣终于无法忍受自身势力被一点点蚕食。

最终选择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尽管面对朱允炆强悍的攻势,朱棣在靖难之役前期屡战屡败。但到了靖难后期,朱棣却成功杀到南京城下,顺利夺取皇位。至此,明朝的传承来到第三位皇帝手中。

有关于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纠葛、朱元璋的安排以及靖难之役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谈。就朱棣在成功夺得皇位,对整个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的确值得人们肯定

尤其是在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上面,朱棣都表现出千古一帝的大气。在他的领导下,明朝发现的确强过建文(朱允炆)时期。

首先是军事上,朱棣五征漠北,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勒石燕然成就的皇帝。

其次是文化上,郑和下西洋,对外宣传中原正统文化,使万国来朝,而这也让中国的影响力,自盛唐以后,再次达到顶峰。

最后则是社会发展上面,兴修水利、重视经济,百姓生活相较于元末明初时期,获得极大程度的改善。

因此,无论朱棣曾经发动靖难之役的借口有多么蹩脚,人们都不得不肯定他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只是这位千古帝王估计怎么也想不到,440年以后,自己命令工匠们打造出来的宝剑,最终竟然会流落到世界的另一端,甚至被另一端的国家奉为国宝

可笑的是,这个国家既不承认历史,也不承认中国文化,谁也不知道其自信从何而来。

永乐剑

这柄宝剑名为“永乐剑”,民间传言是朱棣专门打造出来送给西藏活佛的一把宝剑。

朱棣希望自己发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之时,能够和彼时西藏地区的人民保持友好的关系。如果攻打外敌之际,自家后院起火,那就有些荒唐了。

而西藏活佛们收到宝剑以后,也一直薪火相传,将这把宝剑当成了最重要的传承物之一

那么这把宝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通过相关资料得知。“永乐剑”长度约为90公分、剑柄大约14公分,剑刃大约76公分

因为朱棣当初打造这把宝剑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用它上阵杀敌,仅仅只作外交使用。所以与其说它是一把宝剑,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代表了明朝年间,中国工艺的巅峰

事实上,“永乐剑”身上的精美工艺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是它全身采用鎏金工艺,刻画大量佛教纹饰,其中一些纹饰到了现代社会之中,甚至已经变得极其稀有。

其次则是剑挡处的佛教神兽“琼”,更是刻画得惟妙惟肖。朱棣希望借助这把宝剑向西藏活佛们传递一个信息:自己对佛教的认可和尊重。

不仅如此,这把宝剑所用的材料,也同样让人拍案叫绝。神兽“琼”眼睛上的宝石,剑挡周边的黄金等等,让人根本无法想象其工业制造的难度。

当岁月和昂贵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仅此一剑就算得上无价之宝。只可惜国朽民弱之际,如此宝物竟然被异邦无情地抢走。等到索要之际,对方却完全不认可这些事情。

正如前文所言,既不承认抢夺的事实,又想着对外炫耀自己以往“辉煌”的历史,这未免也太矛盾。

人们相信东西方环境不同,所以文化发展的认知不同。可属于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怎么也会不同?

别说我们国家无法理解,或许就连雨果先生都难以想象,为何已经过去百余年的时光,他们依旧能够如此坦然

火烧圆明园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取得对清朝的初步胜利以后,将圆明园内部的绝大多数珍贵文物洗劫一空

随后,法国军队提前撤退,英国军队则在英国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的指挥下,放火焚烧圆明园。两天时间里面,英国士兵被安排前往圆明园中的各个建筑之中放火

因为彼时的建筑材料多为易燃的松木,所以圆明园大火越烧越旺盛。

面对此情此景,英国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不仅没有丝毫悔改,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表示:“再也没有一双眼睛能够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天赋和品位。”

对于他以及犯下相同罪行的英法联军而言,艺术只能用来更换更多的利益

除去抢夺历史文物,烧毁圆明园建筑之外,更令人心痛的一点就是英国士兵对清朝图书档案馆的损坏

大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全在大火之中焚烧。其中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科技、文化的孤本更不知道有多少。

如果文物只是中华文明的衍生物,那这些珍贵的图书,就足以代表以往的中华文明

他们不会不知道这对中国的重要性,并且这些图书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可他们依旧这样做。

如此残忍且荒唐的事情就发生在百余年以前,让人“记忆犹新”。

只可惜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之中,这两个国家依旧没有归还相应文物,或者对自己曾经的行为表示道歉。在属于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上,依旧作威作福。而“永乐剑”现如今也一直被放置在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之中。

对于国内民众来说,自然无比希望能够将前人的文物追回。只可惜就这一国家的态度来说,显然任重而道远。

将其他国家的文物当做自己国家的镇馆之宝,不少国人始终怀疑,将其他国家的文物当做自己国家的镇馆之宝,难道就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历史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不少国人都情绪激烈地表示未来有机会一定要将“永乐剑”以及其他外国文物拿回来,甚至哪怕用出一些相对比较极端的方式也要完成这一点。

可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否妥当呢?一个国家逐渐强大以后,用武力去征服另一个国家,这样的行为和曾经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始终坚持强大自身。现如今其他国家再对中国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之时,都不得不思考他们是否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又是否能够承受住这些代价。

武力只能镇压一个民族,但永远不可能征服一个民族,这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同样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如继续一往无前的发展。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祖国真正强大到一定程度,即便我们没有提出,这些国家也会主动示好

就像明朝年间一样,郑和七次下西洋,向其他国家展示明朝强悍的国力之后,即便没有任何逼迫,那些国家也会主动请求成为明朝的附属国。

历史教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复仇。知耻而后勇,也不止体现在武力上面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是其他国家难以拥有且羡慕不来的优势。在如此长的历史跨度之中,国人有过无数辉煌的同时,也犯下过无数的错误。

因为这些错误,我们付出的一定的代价。但也正是这些代价,教会了我们未来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那也得让他们发自内心来贺才对

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单纯,甚至有些幼稚,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精气神。

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只能抢夺其他国家去撑门面,这是可悲的。选择虚假的强大并陶醉其中,也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反观我们国家,永乐剑一日不回,我们便永远不会放弃心中的坚定。未来发展孰优孰劣、孰强孰弱,相信人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更多文章

  • 和珅被赐死时,拿出乾隆的“保命诏书”,打开后一看,写着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被刺死是在1799年,也就是嘉庆四年的时候。其实早在嘉庆是太子的时候,就十分的痛恨和珅的贪腐行为。可是乾隆皇帝还在世,太子颙琰也拿和珅没有办法。按理说在嘉庆登基的时候,就应该办了和珅,为什么要等到嘉庆四年呢?实际上,在乾隆60年的时候,他觉得他的在位时间不能多过他的爷爷康熙皇帝,所以就禅位给了颙

  • 两江总督天天在家吃白菜,雍正推开门一看,勃然大怒: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两江总督,雍正王朝 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雍正时期两江总督有哪些

    和珅在身处在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是我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君王。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做出了许多傲人的政绩,也让当时的百姓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所以说不会存在当时的皇帝非常昏庸无能的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和珅这个人能够掌握大权那么久呢?是因为在当时社会环境就造成了当时的朝廷会有贪污腐败这种现象,人们常说水太清了就不

  • 李鸿章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说出的话令中国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在美国说的心酸话,李鸿章去美国访问回国后一言不发,李鸿章访问欧洲

    尤其是清朝后期,国家政治腐朽不堪,民不聊生,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依次签订,这将清朝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曾经开疆拓土的康熙皇帝怎么也无法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竟然就这样被子孙后代送出去,以求苟延残喘的生活。 更可怜的是,清朝皇室犯下的错误,最终却要由大臣李鸿章来承担这一切。 尤其是签订各种丧

  • 和珅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深得乾隆赏识,成就了他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珅的爵位有多大,和珅是谁提拔起来的,乾隆末年和珅有兵权吗

    人家考不上也没关系,为什么呀?因为家里面传下来的世袭罔替三等轻车都尉,没有办法他就只能先当这个三等轻车都尉,但是和珅人品、运气都非常好,还有他娶了直隶总督英廉的亲孙女,朝中有人好做官,很快从三等轻车都尉到了三等侍卫,再到乾清门侍卫到御前侍卫,他一步一步离皇上越来越近。在他当三等侍卫的时候,这个乾隆坐

  • 晚清八国联军本应该全部葬身中国,可他们却能够讹诈成功因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国侵华联军,八国的联军侵入中国与慈禧有关吗,八国侵华联军战争的过程简写

    这个时候的清政府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阻挠,以至于八国联军的少量先头部队都是坐着火车到的北京城下,如此的侵略倒像极了是在旅游,至今还有很多人在嘲笑当时的晚清政府,怎能如此的放心这些洋大人呢?真是腐朽愚昧到了至极,随着各国的军队大量的在天津集结以后,八国联军的野心和目的终于暴露了,他们这那里是要镇压义

  • 清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发行过多少枚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铜钱尺寸一览表,清朝铜钱大全及图片,清朝皇帝的铜钱照片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从入关建立政权到现在一共268年,当然如果从改国号清开始,一共是276年,如果从建立政权开始,那么最早是由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一共296年,不过我们认知的清朝一般是从满清入关开始算,也就是从顺治开始算起,一共十帝,大家熟知的十帝钱一般都是用这十位皇帝!清朝十帝清朝十帝分

  • 清朝第一摄政王多尔衮:39岁意外去世,被顺治帝掘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清朝多尔衮真实照片,摄政王多尔衮活了多大的岁数

    就是当君主年幼或者生病等不具备执政资格的情况下,会有一个君主的亲属站出来,协助君主处理国事。而这,就是摄政王。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过摄政王,他们权倾天下,他们一人之下,他们站在权力的最高峰。清朝也有过摄政王,而第一摄政王就是爱新觉罗多尔衮,那个传奇的男人。多尔衮生于1612年11月17日的辽宁

  • 乾隆为什么不引进燧发枪,而是一直用火绳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火绳枪,乾隆时期装备燧发火枪,乾隆时期火绳枪射程

    为什么火绳枪在清朝这么受欢迎?说到底火绳枪是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据说在1355年,一个名叫焦玉的匠人向朱元璋展示了一款神秘武器,当时称它为“火龙枪”。它造型大致相当于:一根长木杆前头套着一个金属筒,主要用来发射弹丸。其实早在12世纪末,我国就已出土一门“西夏铜火炮”,可见在火绳枪领域,我国具有绝对

  • 皇太极不喜欢孝庄,为什么孝庄却能荣登太后宝座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庄和皇太极的关系,皇太极喜欢孝庄太后吗,孝庄太后对皇太极的评价

    而这三个女士都来自于蒙古的科尔沁部落,由于在明末清初时期,科尔沁的投靠清朝最早的,因此他们被赋予的政治地位也极高。而这三个女人则成了清朝当中的一段历史奇闻。皇太极身边的女人们说到皇太极的身边的第一人,自然就是哲哲了。哲哲这位皇后一生过得算是很舒服的。她出生于蒙古的科尔沁大领主世家,小的时候就嫁给了皇

  • 纪晓岚多次反对乾隆焚书,为何却坚持要烧掉《山海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纪晓岚为什么要销毁山海经,乾隆纪晓岚和珅三人在春缘楼对诗,纪晓岚在清朝有何作为

    一、所处历史朝代使然。纪晓岚时代正逢康乾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谓百家思想荟萃、百家争鸣。但封建君主专制王朝,是不允许有太多先进性思想存在的,太多思想的交杂,意味着变革的风险就会很大。乾隆王朝为了加强自己集权统治,肯定要先把人们的思想进行统一。历史上四次有名的“焚书”,乾隆爷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