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上期咱们分析了雍正为什么说年羹尧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期咱们讲讲剧中康熙为什么不喜欢八阿哥胤禩,并且处处打压他,他究竟做了什么让康熙如此厌烦他呢?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出身,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良妃卫氏,是康熙所有妃子中身份最低的,她原先是辛库者,就是为皇家后勤服务的,比如剧中和太子胤礽私通的郑春华就是被罚到浣衣局洗衣服,这个浣衣局就属于辛库者的一种,还有《康熙王朝》中的容妃被罚去洗马桶也是属于这种,当然了,这只是举例,还有打扫卫生,做针线活什么的都由这些人完成。
康熙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从小就在上书房学习,耳濡目染,学到的都是正统礼仪,规矩等等,所以他对这些包衣宫女奴仆之类的瞧不上眼,认为不是一类人,那为什么还生下了胤禩呢,那是因为良妃长相出众,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皇上看上了,一时冲动,皇帝嘛,那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就临幸了她,才开始被封为贵人,康熙三十九年才封为嫔,后来得了重病才封了妃。
虽然康熙封了卫氏为贵人,但是她并没有得到宠幸,根据记载,康熙完事后就后悔了,再加上封建社会清朝有旗人上下身份之分,对待这样的妃子康熙自然是看不上的,所以她生的儿子老八胤禩康熙也是不喜欢的。
其次老八胤禩有结党之嫌,这也是康熙的大忌,康熙这个人从小就处在重重危险之中,除鳌拜,平三藩等,这些人都是结党营私之人,都谋害过他。他心里就特别讨厌这类人,偏偏胤禩一大堆阿哥和臣子都围着他转,这让康熙就看不过去,很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为历史上皇子弑父的例子太多。
那么为什么说胤禩有结党之嫌呢?太子被废期间,康熙让所有二品以上官员推荐新太子的人选,结果百分80都推荐的胤禩,看样子应该胤禩该入选,可是这个时候康熙就说,选票能代表什么?我去,那你让人家推荐干什么啊。
就是因为这个事,老十四非要康熙给个说法,凭什么官员不能选八阿哥,其实这就是康熙的心计,他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支持老八,就会知道有多少人和他有结党之嫌,但是他是皇帝,我说了算,你们选归选,采纳不采纳我说了算。
还有就是老八喜欢耍小聪明,有一次康熙带领众皇子去狩猎,拿出了外藩使臣送给太子的如意,说皇子当中谁射杀的猎物最多,这个如意就赏赐给谁,结果十三阿哥射杀最多,但是八阿哥都捉的是活的,结果大臣们都说,皇八子胤禩宅心仁厚,不舍得杀生什么的,并且说活的猎物要比射杀的更加有难度,应该赐给胤禩,最后还是弘历出来给解了围,康熙就顺水推舟把如意赐给了弘历,就不给你老八。
还有一次,太子被废前期,康熙让胤禩审理刑部冤案,此案主要成员是和太子有关的,因为卖官买官,顶罪杀人等等,你说太子作为一国储君,你老八干事也不能太直白了把,甚至用计谋让人家招供出来是太子指使,皇帝呢是想保太子的,但是你老八不替太子瞒着点也就算了,但是也不能不给你爹面子啊,拿着罪状连夜就去告诉了康熙,康熙明面上说,这个事干的不错,其实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他呢,反观康熙把此事告诉了张廷玉,张廷玉多聪明啊,拿着罪状就给烧了,并称这个事自己不知道。
虽然老八是故意这么做的,其目的就是想让康熙废了太子,但是他还是不了解自己的父亲,没有读懂帝王之术,反倒是康熙把老八倒是看的一清二楚,他的所作所为康熙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样的人康熙能喜欢他?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康熙超级不喜欢胤禩,甚至厌恶,你说老八也是,你没事耍什么小聪明啊,现实中这种人也不会招上司喜欢,自作聪明,低估了上司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