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朝曾在大沽口三次抗击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朝曾在大沽口三次抗击英法联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4/2/2 18:02:43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英、法联军全权代表额尔金、葛罗率大小战舰26艘、官兵约2700名麇集驻泊于白河口外。5月20日早晨8点,联军头目直隶总督谭廷襄提出限两小时撤(交)出大沽口炮台的最后通牒;谭廷襄拒绝联军无理要求;10点整,联军炮舰开始轰击大沽炮台。清军奋起还击,炮火齐鸣,激战两个多小时,共击伤敌舰3艘,打死打伤联军官兵八九十人。清军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游击沙春元、都司陈毅、千总荣恩、刘英魁先后战死,400多名士兵死伤。

由于直隶总督谭廷襄以及提督张殿元、署天津镇总兵达年等领导擅自逃跑,导致守军全军溃散,大沽炮台沦陷。26日,英、法联军进逼天津城下,清廷被迫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津乞和。第一次大沽之战结束。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咸丰九年(1859年)6月为《天津条约》批准书在帝都北京互换期间,英使布鲁斯、法使布尔布隆、美使华约翰共率大小舰船21艘(其中英舰17艘)、官兵约2000人于20日再次驶抵白河口外,拒不接受清廷允许其由北塘登陆的通知,坚持要用武力打通白河,强行从大沽登陆,再经天津去北京。25日,英军舰队司令霍伯下令对大沽炮台发动突袭,先以舰炮猛轰,继而步兵在南炮台河岸强行登陆。

僧格林沁

科尔沁郡僧格林沁指挥清军奋力抵抗,直隶总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率部与侵略军血战一昼夜,共击沉敌舰4艘,击伤多艘,打死打伤英军464名,法军14名,俘虏两名,英舰队司令霍伯身负重伤。英军舰队虽然得到了美国舰艇的支援,但因损失过大,已无力再战,不得不在旗舰上竖起白旗后狼狈撤回海上。清军方面有直隶总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及麾下官兵共30多人战死。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

咸丰十年(1860年)北塘之战后,大沽口炮台再次成为英法联军的首要进攻目标。8月19日,数百联军官兵由塘沽迂回至石缝炮台背后,填塞壕沟,准备配合主力作进攻准备,被清军击退。21日清晨5时许,联军集结步骑约万人由塘沽大举向石缝炮台袭来,海上的战舰也纷纷发炮助攻, 清军在提督乐善的指挥下,拼死反击,坚守阵地,战斗至为激烈。

8点后,炮台火药库忽然被敌方炮弹击中,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后燃起了熊熊大火,联军步兵乘势发起猛攻,清军仍死战不退,与冲进炮台的联军士兵展开了一阵惨烈肉搏战,打死打伤敌军420余人。 直隶提督乐善一直冲锋在前,最终力竭被杀,石缝炮台也随之沦陷。据守南炮台的僧格林沁见大势已去,思忖自己独木难支,下令全军撤退;新任直隶总督恒福在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威胁下,被迫交出大沽南炮台及全部军火物资,大沽陷落后,英法联军遂于8月24日占领天津......

联军攻占天津后沿运河进逼北京。清廷被迫重开谈判。因英法索要苛重,天津、通州谈判相继破裂。联军进攻通往北京的要隘张家湾、八里桥,清军连遭挫败。9月22日,咸丰帝仓惶出京逃往热河,留恭王奕䜣为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议和。10月13日,英法联军捣入北京城,此后圆明园也被联军抢掠、焚毁。 奕䜣在俄国大使的居中“斡旋”下,于24、25两日分别与额尔金和葛罗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批准书同时交换,割地赔款,备极屈辱。同月,英法联军陆续撤离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得罪了长沙的地方官员和绿营导致自己只能在衡阳训练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南方训练水军,一般都在洞庭湖,而洞庭湖所在的岳阳,很显然更靠近长沙。如果能够在长沙训练乡勇,势必有利于曾国藩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可是他为何放弃长沙选择衡阳呢?曾国藩是被人从长沙赶出来的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他向朝廷申请要回家乡练兵,得到了清廷的大力支持。为什么?因为在清廷眼中,文人是翻不起什么巨

  • 她是顺治反抗孝庄的一把匕首,隔三差五被翻牌子,品级却纹丝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和顺治的关系,顺治孝庄大发雷霆,盘点孝庄与顺治

    在清朝初期,清朝的政治还不是很稳定,外有少数民族的频频试探,内有各种反清复明的组织,百姓中也有很多汉人根本就不服满清,就算是大臣中,也有着不少的守旧份子处处和皇帝作对。可以说清朝初期的皇帝政权相当的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局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纳妃扩充后宫。大臣的女儿、少数民族首领的女儿等等,用联姻的方

  •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口述,半夜伺候妃子,身上必须要藏这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照顾失宠妃子,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的口述,清朝伺候妃子的太监叫什么

    据他回忆:当时自己刚进紫禁城,由于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因此经常受到妃子和老员工的责难。有些人甚至还因为“伺候不周”而丢了性命。对于他们来说,白天阳光明媚,精神正好。但是在经过白天的繁重工作后,身体和精神早已困倦,因此夜晚值班时难免会打瞌睡,也正是因此,每个新来的太监都曾遭到了不计其数的毒打。不过久而久

  • 此人有3大癖好,其中一个癖好让女人难受,乾隆知道后做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干过的荒唐事,乾隆驭人术的真实案例,乾隆微服私访小故事

    但是因为才华横溢,深受乾隆帝的赏识,最终官运亨通,纪晓岚有一个很大的爱好,那便是十分喜欢抽烟,烟瘾很重,乾隆帝曾多次劝诫他要戒烟,表面他答应了,回到家还是偷偷吸。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特殊的癖好,让人无法想象,其中一个让家中的婢女十分难受,另外一个就是肉有关,大家都知道,纪晓岚的烟瘾那可是家喻户晓

  • 清朝妃子身上为什么有白色的围脖?这个围脖用处有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妃子脖子上的围脖,清朝妃子为什么戴围脖,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是干嘛的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剧已经是进入了千家万户中。如今电视剧有很多种类型,比如说爱情剧、历史剧、战争剧、宫斗剧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经常看见的电视剧种类。近几年中,清宫剧是非常的火爆,以及一些宫斗剧也是如此。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视剧,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近些年中的宫斗剧是非常火爆,不仅如此,每年出现的

  • 大明第一功臣、年已七旬的李善长,为什么还要被朱元璋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朱元璋为什么要处死李善长,明朝李善长有多厉害

    一、李善长的功绩元朝末年,统治者昏庸腐朽,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 拉开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序幕。当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之 时,李善长为避乱而隐于滁州东山之下,他时刻关注天下形 势,以期投靠明主。朱元璋率领的军队是众多起义军中的一支。与其它义军相比,这支军队作战勇猛、

  • 明代独一份,上打三公,下打小吏——老朱为何钟情于打屁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代三司三公名单,明代唯一获得三公三孤三保的人物,古代上打昏君下打朝廷命官

    因为这个制度不仅仅曾经是个民俗约法,在朱明时代更是上升为国家制度,老朱把这种打屁股文化称之为——廷杖!一、廷杖文化的渊源古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宗法家族时代祠堂里大多供有执法棍,用来责罚犯错的子弟。家如此,很多化家为国的王朝同样如此,而挨打的人也就扩大到了治下民众。之所以说是民众,是因为赵宋之前

  • 明朝灭亡后,为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三太子起兵光复大明,朱三太子真实照片,朱三太子个人简介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炯,历史上确有其人,并非野史和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在雍正乾隆时期,“朱三太子”只是被反清复明者当成一个反清的精神符号利用而已。崇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明朝灭亡以后,每次反清复明都是打着这个“朱三太子”的旗号,直接打崇祯皇帝真正“太子”的

  •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高炽有多厉害,朱元璋对朱高炽评价,朱高炽历史上的评价

    可让人意外的是,明明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朱高炽却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后世史学家们甚至将朱高炽以及他儿子朱瞻基的治理评价为“仁宣之治”,这又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朱高炽在位期间,解决了明朝国家管理的四大难题,朱瞻基也正是延续了朱高炽的管理模式,才让明朝更加强大。 而这四

  • 他是宋朝的第一天才,才华横溢无一不精,最终为何沦为奸臣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十大奸臣排行,宋朝最有名的奸臣,历史上宋朝的大奸臣

    而在薪资待遇上,宋朝也是下了血本。据统计,仅当时的一名知府,月薪就有如今的10万元。而如能到达丞相级别,月薪更有惊人的130万。当然,这种高俸养廉的制度并不是说非常完美,也带来很多弊病,比如出现了许多官员,只拿工资不干活的事情,出现了冗官冗员的现象,这也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负担和浪费。而且高俸养廉制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