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函谷关与潼关在汉朝之后均曾多次转移

函谷关与潼关在汉朝之后均曾多次转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3/12/25 5:31:37

关中东出的通道

由关中东出,面临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势,就我国大地势来说是从第二级台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下降到第一级台阶。

这个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是中华民族发源的摇篮之一,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也是早涝盐碱风沙危胁的地区,是大面积的隆起、侵蚀(山地、高原)和沉降、堆积(盆地、平原)相间的地区。例如:华山东脉之崤山、熊耳山、嵩山,属强烈隆起的山地;太行山、中条山、太岳山、吕梁山、燕山系中度隆起的山地;渭河谷地、晋中汾河、滹沱河谷地是强烈沉降和中度沉降盆地;黄、淮、海平原属于强烈沉降的平原。因此,地貌以东部大平原,西部黄土高原中间夹着一系列北东或北北东方向的中山为主。

这些山体东侧陡峻,相对高度大,山麓地带多洪积冲积扇,山体被许多河流切割冲蚀成隘口、深沟。西侧相对和缓。黄河是本区内最大的河流,它在晋、陕、豫境内先由北向南,然后一个90度的大折转,冲向东方,不仅对自然地貌影响颇大,也制约了古代交通线路的分布。

历史上从关中东出的道路称:陕洛道、崤函道或潼关道。

从长安东出,沿渭河南岸,经临潼、渭南行至华阴县孟塬,进入豫西山地。从黄河、渭河交汇处向东至郑州以西的这片山地都称做豫西山地,包括秦岭的北坡,崤山、熊耳、外方山东部和嵩山。山麓、丘陵与河谷广泛覆盖着黄土,受黄河、伊河、洛河、汝河、颍河的切割,在西段只有一条三门峡峡谷可以穿行,东段以洛阳盆地为起点,可以向四个方向进出。

东北在孟津渡过黄河,可以沿太行山东麓北上;东向沿黄河南岸,经郑州、开封东去;东南穿过嵩山、沿颍水东去,或经临汝,沿汝水而至淮河流域。所以,由关中东出洛阳的交通关键是三门峡黄河峡谷南岸的潼关——函谷关道。

黄河三门峡河谷的南岸是崤山的稠桑原,绝岸壁立,崖底与塬顶的相对高度有300到500米不等。古代道路就开辟在塬下的冲沟中。由于稠桑原向北一直伸延到黄河岸边,黄河擦着稠桑原的边缘流过,侧蚀强烈,没有任何隙地可以通行,所以东西交通道路只能横穿桐桑原,别无选择。《西征记》曰:“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

潼关与函谷关的地位

潼津即潼关,其东侧的道路名“黄巷坂",也就是潼关路。《水经注》曰:“河水自潼关东北流,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岸高道狭,车不得方轨。”“方轨”即两车并行。历史上的潼关关址已数经移徙,然山川形胜不异。由潼关城东至灵宝县的阕底镇,其间20余里,“邃岸天高,空谷幽深”,竟然没有一点异样。

这种景观的出现主要是黄土劈理和节理的特性所致,高崖如坂,壁如刀削,黄土高原上壁立成崖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从而增加了险要的程度。西汉以前的函谷关就在谷口旧灵宝县城(今河南灵宝县北之王垛村)西南十余里的地方,据宋人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卷六陕州条载:“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

由于黄河的侵蚀,现在已经看不出来,其东临一条从南向北流淌的弘农河,谷宽900米。由函谷关再向东去,有路两条,主线东至陕州,经新安县而至洛阳。另有间道出东南,至洛水上游,今宜阳县西。战国时,韩国的旧都宜阳(今宜阳县西)为人口较多的大县,颇见重于诸侯之国。两条道路汇于函谷口,故设关扼之。

出函谷关东去,即入崤山。崤山在今陇海铁路观音堂车站南,东西崤坂路长35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谷深委曲”。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崤山道上的事件颇多,皆并称“崤函之险”。诸如:武王伐纣,秦穆公袭郑、秦惠公伐韩宜阳,皆由崤山道出兵。

蹇叔

有名的秦晋“崤之战”,蹇叔哭秦师,也发生在此地。函谷关旧时常有重兵把守,一般行人出入受到限制。秦法:“日人则闭,鸡鸣则开,”乃战国传下的旧规。史载:齐国孟尝君从秦国东逃,鸡还未鸣,关门锁闭,事急。其门下食客学鸡鸣,引得群鸡乱唱,关门才得开。函谷关之所以成为一道雄关,正是由于关中、洛阳东西往来只有这一条路,舍此则无法逾越。

从函谷关到潼关的转变

潼关和函谷关在汉代以后位置都曾有过转移。潼关旧在塬上,后移至黄河岸边。隋末唐初,旧关城原在南塬上的杨家庄和城北村之间,20世纪60年代尚能见到古城遗迹。所以,曹操马超战于潼关时,关在黄土原上。

到了唐高仙芝哥舒翰守潼关抵御安禄山安庆绪父子时,潼关已经“临河为路”了。

为什么旧关建在原上?

因为汉魏之际黄河紧贴黄土原的北侧东流,除黄巷坂之外,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往来的道路。后来由于黄河不断下切,黄土塬临近黄河的地方渐渐出现滩地,过往行旅可以沿滩地往来,不必再跋涉南原坂巷。东西交通道路的变化促使潼关城也没有必要再守在塬上,于是,关城北迁到黄河滨,时代当在唐朝初年。

秦函谷关址,汉代曾设弘农县,同样也是由于黄河的下切,稠桑原北端临近黄河处也有滩地出露。于是隋代在函谷关东北,弘农河入黄河处新建一城,以扼新路,并置桃林县(即今灵宝旧城),史书上又称潼关一灵宝之间的隘道为“桃林塞”。

东西来往的行人不再由函谷旧路通过,函谷关城也荒废不治,日久而成沟壑。所以,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华州条云:“秦函谷关在汉弘农县,即今灵宝县西南十一里故关是也。今大路在北,本非钤束之要。”也就是说,故关址已经失去控扼的地位。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秦函谷关被东移至新安县,这是由于伐南越有功之楼船将军杨仆“本宜阳人,耻居关外”,上疏请以家七百人徙函谷关于新安,在自己的封地之东,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关内侯”。新安之关又称“新函谷关”,今大路两侧尚有大土堆对立,另有后世改建之函谷关门。新关已经不具有险固的形势了,历史上也不再有什么军事行动于此。

所以东汉以后,“潼关”的名声显然代替了函谷关。

更多文章

  • “金屋藏娇”的由来,阿娇下嫁,成就了刘彻成为汉武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金屋藏娇刘彻与陈阿娇,汉朝金屋藏娇刘彻,汉武帝说阿娇金屋藏娇

    故事的主人公阿娇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陈皇后。他是窦皇后唯一的外孙女。身为汉文帝长公主的女儿,自然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着重说一下,在汉朝长公主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在汉朝可谓是位高权重。当时的太后也有意让这个外孙女成为自己的孙媳妇,可谓亲上加亲。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考虑的近亲结婚这回事。都是一些表亲舅亲结为

  •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没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

    “夷陵之战”为什么刘备非要亲自挂帅?原因有点儿让人心酸一说到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自然少不了发生于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七月的“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不仅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关键战役,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经典战例。关于这场战役的起因,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耳熟

  • 曹魏有三位“安国亭侯”:程昱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魏五大谋士程昱,程昱曹魏,曹魏谋士程昱最后结局

    一、程昱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程昱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东汉末年,程昱曾率领百姓抗击黄巾军。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获得兖州之地后,将程昱征召到自己麾下。自此之后,程昱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

  • 华雄连斩四将猖狂至极,为何曹操不让手下猛将出战?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把华雄英雄牌还给华雄,关羽斩华雄疑点,关羽替曹操出战

    嚣张的华雄董卓篡夺东汉大权后,惹得众人不满,于是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准备讨伐董卓,这可把董卓给气坏了!于是他准备派出吕布,好好地收拾众诸侯,但是华雄却主动请战,表示不需要吕布出马,他便可以搞定众诸侯。见手下如此敢战,董卓非常开心,当即升华雄为骁骑校尉,并拨马步军五万,让他前去迎战众诸侯!华雄初战告捷

  • 刘裕“造宋”与晋宋之际征伐随行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武帝刘裕纪录片,宋刘裕,刘裕建立宋朝的时间

    但他的很多不足也逐渐暴露,其中文化方面的缺失对他影响尤为明显。刘裕深知“得天下”与“治天下”的区别。所以,刘裕在军事“造宋”的同时,也不断在文化上“造宋”,以终达他最高统治之目的。刘裕生平的简单介绍陈寅烙先生把北方南渡的士族分为上、次、下三等,刘裕属于次等士族,“为一未进入文化士族之林的豪族(楚子)

  • 这条始建于唐代的古道,令徽州人发家致富,是中国三大商派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徽州十大古道,徽州古道真实图片,安徽徽州古道风景

    作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的徽商,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别看古徽州山多、水多,交通不便,但早在宋代时候,徽商就已经开始活跃,到明代后期、清代初期,徽商更是进入了全盛时期。《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如今蜿蜒在皖南深山中的一条古道,便是徽商辉煌历史的一种见证。皖南山区之旅,石台是一个让我印象

  • 北番第一豪帅:一力降十会,仅凭一大优势,让隋唐第八杰身心皆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第八猛将图片,隋唐第八好汉,隋唐第八好汉谁最厉害

    想要说清楚此人,首先我们应该从杨林的战绩入手,虽然杨林在主线故事中排名天下第八,但是在他前面的高手,与之交手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有直接被罗成打败的记录外,杨林在小说中鲜有败绩,更没有跟北番交手的记录。因此,这个人选可以确定,并非《说唐》或者《兴唐传》等作品中的人物,进而,就要从衍生小说中寻找了。因为在

  • 仅四位瓦岗英雄,可胜隋唐第八和第九杰,两位凭勇武,两人靠演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瓦岗五虎上将,隋唐演义瓦岗寨英雄排序,隋唐演义瓦岗实力排名

    除了这两大顶级名将外,瓦岗军中的其他人,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因为剩下的人选当中,最强的是秦琼,但秦琼跟杨林和魏文通都打过,根本赢不了,即使是放大了单雄信和王君可等人实力的“兴唐传”系统,也只能说王君可跟魏文通大战几十回合后力怯,根本没有赢面。所以,能靠勇武对抗强敌的,实在找不出第三人选。然而,裴元庆

  • 皇帝之兄强抢民女,众人敢怒不敢言,王维用一首诗让他知错而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维用一首诗让他知错而改,次北固山下王维简介,古人是如何评价王维的

    宁王虽然把皇位让了出去,但为人却十分强势,他还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收集美女养在家里,他府中有十多个漂亮的美女,个个都美若天仙,但宁王门口有一个卖烧饼的小伙子,小伙子虽然穷,但运气却很好,他娶了个十分漂亮的妻子,夫妻俩有一次卖烧饼时,竟被宁王看见了。宁王一见到小伙子的妻子,顿时双脚如同生了根,再也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15年,一直奉大宋为主,为何大宋还要狠心灭南唐毒死李煜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唐李煜简介,南唐李煜降宋后为何被毒死,浅谈南唐后主李煜

    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国君,他在位期间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闽、楚两国,大大扩展了南唐的版图,看似是一个有为之君,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目光狭隘、好大喜功的昏君罢了。公元944年,闽将连重遇、朱文进二人弑杀其君王延羲,朱文进自立为君。王延羲的弟弟王延政遂在建州自立,国号殷。一时间闽国兵火连天,国家分裂,百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