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为何还说他功绩堪比秦始皇?他究竟是好是坏?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为何还说他功绩堪比秦始皇?他究竟是好是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72 更新时间:2024/1/20 22:10:20

我们一同追溯历史,探寻真实,了解真正的秦惠文。秦惠文王名为赢驷,是秦孝公的儿子。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商鞅,经过商鞅的改革与变法,改掉了弊政,让秦国军事力量、农业、商业等越发强大起来。可在变革的道路上,必定困难重重,商鞅变法后,影响到了贵族的原本利益,只能被分割了出去。这类群体自然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其中就包括秦孝公的儿子赢驷。

[var1]

影视作品

但秦孝公和商鞅铁了心要实行,面对同样触犯法令的太子,商鞅对秦孝公说,太子的罪责,按照新法中的规定,需要施以墨刑,但赢驷身为太子,肯定是不能用刑的,那就让太子的老师代为受过吧。就这样,赢驷的老师被他牵连,受到了刑罚。

等到赢驷19岁登基后,还是对商鞅曾经的做法心怀怨恨。但商鞅变法后,切切实实改变了百姓们的生活,在民间声望极高。这就让赢驷更看不顺眼了,哪里有只知道商鞅却不知道皇帝的道理呢?但碍于商鞅的名声,惠文王没有对他动手。毕竟商鞅本就得罪了不少贵族,没等多久就有了不少人捏造谣言,说商鞅意图谋反,所图甚大。听到谣言后,惠文王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下令逮捕商鞅。

[var1]

影视作品

无奈之下,商鞅只得逃到了自己的封地,起兵攻打郑县,最终死于战争,死后还不得安生,尸体被运回了咸阳车裂示众。秦惠文王大仇得报,又借此机会除掉了颇受赞誉的商鞅。虽然他不喜欢商鞅,但并没有废除商鞅的新法。他十分清楚新法的好处,继续坚持推行新法,也正是他的明智之举,才让秦国越发强大起来。

在坐稳位置后,秦惠文王开始攻打其他国家,他派兵进攻魏国,直接将对方打得溃不成军,无奈之下,魏国只得将河西之地给了秦国。等到秦国大捷后的第二年,他们再次攻打魏国,又打下了四座城池。公元前317年,“五国伐秦”,秦国西方的义渠突然突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面对被两面夹击的违纪情况,秦惠文王沉着冷静,凭借超强的战略意识,果断派兵攻打位于南面的蜀国,直接灭国。

[var1]

影视作品

那时的蜀国不过是较为贫瘠的土地,只是物资丰富、地理位置不错,但秦惠文王走一步,算十步,没有专注于如何解决两面夹击的危急,而是改变策略,这样打下蜀国后,也能背靠丰富的资源,能够放心大胆的继续与楚国对打。灭掉蜀国后,秦惠文王派遣自己重用的张仪前往楚国,用计调拨楚国与齐国的关系,又故意惹怒楚王,与楚国闹翻的齐国一同合作,最终打败楚国,一跃成为其他国家无法匹及的强国。

正是秦惠文王的远见卓识,这才给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基础。他知人善用,重用张仪。张仪是十分出色的谋略家,在外交上有着很强的能力,他挑拨楚王,说服韩王,只靠着自己的智慧,就轻松让几个大国臣服于秦国,简直就是不费一兵一卒,一人就抵得上千军万马。

[var1]

影视作品

对于秦惠文王,部分人可能更熟悉影视剧中的形象,但在历史上,他的丰功伟绩可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实力,他富有远见,知人善用,他开疆拓土,让秦国一跃成为强国,令其他国家都不得不臣服于秦国,正是他的种种成就,才给秦始皇一统六国打下了基础。

有人说,他的功绩完全不输秦始皇,你认同这样的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后,他做的事比挖骨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膑被割去两块膝盖骨,孙膑被挖膝盖骨的故事,孙膑挖膝盖骨图片

    战争的胜败往往关乎国家的兴衰,所以万万不可麻痹大意。一般来说,领导者会指派谋士、军师随军出征,坐镇指挥千军万马。[var1]像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谋士们,必须集天文地理、文韬武略于一身。孙膑就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它曾被田忌所用,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使齐国两次获胜。不过,后来,孙膑也是被庞涓构

  • 盘点那些年,从魏国流失掉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国流失的八大名人,魏国错过了哪些人才,魏国流失的人都去哪了

    文 / 子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秦国的涅槃重生,一扫六合的席卷之势,都是由人才战略支撑的。往更远的说,秦穆公能够称霸诸侯,也是来自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这些外来人员的助力。就如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说:“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国富民强,使秦国彻底实现了逆袭;秦惠文王用张仪的纵横之计,不仅拆散了六

  • 本是政治阴谋,却成为战国史一乌龙事件,结果反成就了秦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于秦国的最新消息,战国秦国统一过程,秦国的历史事件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当时之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农田灌溉需求外,另一个就是政治外交的需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从未中断过,都想以自己为中心兼并列国,战争已经成为常态,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 秦国该不该出兵伐蜀?司马错和张仪展开辩论,胜负难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仪与司马错舌战是否征讨巴蜀,司马错伐蜀,大秦帝国司马错伐蜀

    这一讲我们进入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资治通鉴》详详细细记载了两件大事:一是秦国伐蜀,二是燕国政变。这两件事,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长久的挑战。我们先从第一件事谈起。“苴”“蜀”和“巴”秦国伐蜀,《资治通鉴》的记载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文字小有改动。第一句话就改了一个关

  • 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宗,秦始皇是姓赵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赵国是现在哪里,秦国和赵国啥关系,秦国和赵国是同族吗

    [var1]姓在氏之上,姓是血脉源头,氏是这条血脉的分支。赢姓的起源《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生下大业,大业的儿子是大费,大费因为辅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舜帝赐给大费一个黑色的旌旗飘带,并祝福大费称其后代会兴旺昌盛,大费接受赏赐就为舜帝驯养禽兽,工作做的非常好

  • 秦始皇背后的男人,为其称霸六国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很少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哪一年统一了六国,秦始皇的一生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秦始皇吞六国是哪六国

    些许时日之后,秦国举行大典,老秦王秦昭襄王宣布公子嬴异人行加冠大礼,正式作为秦国国君的后备人员。不久以后,秦昭王以及秦庄襄王,也就是赢异人的爷爷和父亲相继撒手人寰,赢异人登上了国君的位置,是为秦庄襄王。[var1]当年秦昭襄王还在位时,赢异人曾作为人质,与赵国交换,如此一来,竟在外漂泊二十余年,去时

  • 崤山之战,秦国全军覆没,是谁之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崤山之战秦军将领,晋崤山之战,秦国崤山之战现在地图

    崤山之战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役,秦、晋两国从友好和睦到反目为仇,晋国遏制了秦国入侵中原的要道,而秦国的强大也令晋国有所忌惮。后来,秦国联合楚国一同对付晋国,虽然晋国依然占据着中原霸主的位置,但是却不得不面对秦、楚两个大国的挑战。[var1]秦穆公继位后,秦国愈发强大,同时还竭力向东发展,参与到中原争霸

  • 秦国的称霸天下离不开这几个人的努力,魏国人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国和秦国,魏国顶得住秦国吗,秦国跟魏国的战争

    秦穆公--重要辅臣百里奚、蹇叔秦穆公是秦国第九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强大的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称霸西戎。秦孝公--重要辅臣商鞅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击败魏

  • 芈月传:秦王的一个举动彻底激怒楚威后,下决心非除掉芈月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芈月秦王,芈月传秦王开始对芈月动心,芈月传秦王为什么要留遗诏

    [var1]作为王后想要暗害一个本就不受重视的小公主,那简直太容易了,只不过,当时的楚威后不愿意再费那个心力而已。然而,在芈月成年后,替芈姝跳祭祀舞的一个举动却让楚威后瞬间起了歹念。接下来,秦王的一个动作表情又加强了楚威后的决心。这才有了芈月的武关之险。那么,楚威后为何突然要对芈月痛下杀手呢?秦王到

  • 刘邦李渊仅用几年就一统天下,曹操用尽一生,为何只能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的李渊和刘邦,刘邦用七年李渊也用七年一统天下,曹操和李渊厉害吗

    首先,是因为曹操没有称帝的正当理由。曹操是汉末的臣子,虽然势力足够庞大,但毕竟不是帝王后裔,如果贸然称帝,那么无疑给各路诸侯提供了出兵勤王的正当理由,而曹操则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各路人马的征讨。因此, 为了保自身的万全,曹操无法称帝。原因之二,是因为此时汉朝虽然皇室衰微,但皇帝却并没有什么过错。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