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汉朝的少帝不止刘辩一个,比如吕后当政期间,也立过两位汉少帝,而在刘辩之前,东汉还有个叫刘懿的汉少帝,所以,如果把这位刘懿算上,刘辩就得算是东汉的第十三任皇帝了。由此可见,东汉的皇帝系统比较乱,我们大家只能按照狭义的观点,将汉献帝刘协,算成是东汉的第十二任皇帝。
但刘辩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与其他的几位少帝不同,那三位少帝,都是在非常时期,被扶立的傀儡,血统并非上一任皇帝的嫡长子,但刘辩不一样,他从小就被视作天然的太子人选,未来的皇帝,尽管他的父亲汉灵帝更喜欢后来成为汉献帝的刘协,但是,一方面出于对外戚的无奈,另一方面在于在刘辩诞生之前,汉灵帝的皇子也有几个,但全都早夭,所以,这个孩子“命硬”的属性,对他成为皇帝,也有加成因素,据说还有个叫史子眇的道士,给刘辩当过老师,用自己的神通,保护着刘辩。再加上汉灵帝死得也很突然,因此,刘辩顺理成章地继位,从这角度上说,他才是最“正统”的汉少帝。
可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一心保护自己外甥的何进,在刘辩当上皇帝后,竟然无脑地找来了董卓帮忙,结果他自己没等到援兵,反而把自己的妹妹和外甥的性命,全都赔了进去。董卓找了一个借口,就废掉了刘辩的帝位,改立他为弘农王,刘辩也就是因此,成为了东汉唯一一个,被大臣废黜的皇帝。因为汉献帝刘协严格意义上说,是“禅让”出去的皇位,尽管跟被废黜没什么两样,但历史的定义,有时候就这么严谨。
而这一点,也是跟东汉的另一位少帝刘懿不同,刘懿是年轻病死,具体死因虽然没说,也可能是被害,但他死后,才有了汉顺帝19年的天子生涯,但刘辩被废黜后,不到一年,便被董卓逼迫自杀,当时也只有15岁。
由此可见,汉少帝弘农王刘辩,他堪称是整个汉王朝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说他不算正统皇帝,他跟那几位汉少帝,无论是血统,还是即位过程,以及结局都不一样,或者说都够得上正统皇帝的资格。但是,早夭无谥,又让史家很难将之定义为真正的皇帝,刘辩皇位乱象的背后,正反映出了汉末那个时代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