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后,为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

明朝灭亡后,为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复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11 更新时间:2024/2/13 22:10:36

“朱三太子”到底是谁?他就是崇祯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炯,历史上确有其人,并非野史和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在雍正乾隆时期,“朱三太子”只是被反清复明者当成一个反清的精神符号利用而已。

崇祯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明朝灭亡以后,每次反清复明都是打着这个“朱三太子”的旗号,直接打崇祯皇帝真正“太子”的名号,难道不更好吗?真太子,哪去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明末清初的“太子疑云”。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缢,他的贴身太监带着三位皇子出逃,其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太子朱慈烺。作为嫡长子,朱慈烺不但是老朱家的香火继承人,更是大明王朝东山再起的希望。

按照崇祯的计划,只要朱慈烺可以逃往南京,明朝就不会覆灭,因为那里还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机构。可惜的是,朱慈烺和其他两个皇子,都没能逃出京城,他们很快被李自成的人马抓获,并被严密关押起来。

崇祯为什么不在李自成入京以前就安排太子南下呢?其实,早在危机爆发之初,崇祯皇帝就在朝堂上和大臣商议过储君南下的问题,内阁和众臣在讨论后也认为太子南下是上上之策,然而,就在崇祯要做出决断时,一个叫时光亨的言官站出来大喊:你们这些要太子南下的人,难道是想让太子效仿唐肃宗吗?

崇祯

大家应该都知道唐肃宗的故事,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安史之乱爆发时,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和李亨一路西逃,逃到马嵬坡的时候,杨贵妃被赐死,为了避免被一网打尽,李隆基继续逃亡成都,而李亨则北上灵武,没多久,李享就擅自称帝,架空李隆基让他提前退休。

在明朝,言官的官职不大但是说话却很有分量,要是言官们联合起来用口水喷一个人,就算是首辅宰相,也能把他喷下来,所以当言官时光亨喊了这么一嗓子以后,满朝文武都保持沉默不敢说话,崇祯皇帝自己也担心出现唐肃宗那样的事情,于是太子提早南下议题就此搁浅。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密令贴身太监保护三位皇子撤离,却都被李自成抓获,朱慈烺是太子,自然被加以严密的拘禁措施,连同被关押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位皇子,也就是三皇子朱慈炯和皇四子朱慈炤。

崇祯

1644年4月,刚刚占领京城不久的李自成被多尔衮和吴三桂击败,他带着三位皇子一路撤退,在撤退途中,三位皇子竟然侥幸逃脱,不过,他们却在慌乱中走散。当时,太子朱慈烺刚满十五岁,三皇子朱慈炯十二岁,四皇子朱慈炤最小,只有十一岁。三位小皇子的逃离走散,引发了后来清朝著名的北太子案和南太子案。

咱们先来看太子朱慈烺逃脱之后的去向。朱慈烺当时已经十五岁,可能方向感比较强,他一路乞讨,竟然逃回了京城,但是此时的京城,已经被清军占领。朱慈烺偷偷摸摸回到了自己外公周奎的家里。

周奎是国丈,也就是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奎见到朱慈烺后,担心家族被他连累,于是劝他逃亡南京,但可能是因为朱慈烺年纪太小赖着不走,周奎最终只好将其交给清军处置以求自保。

崇祯

多尔衮得知此事后,亲自坐镇处理,他叫来大量明朝遗老和旧臣,要他们辨认,凡是指认此人是太子朱慈烺的,全都悉数被杀,后面再来辨认的,都不敢再说这是朱慈烺,纷纷表示此人是假冒太子。于是,多尔衮以此人冒充前朝太子为由将其处决,太子朱慈烺就此殒命。

为什么多尔衮要这样做?因为前朝太子身份敏感,是个烫手的山芋,你说他是真太子,那要怎么处置呢?杀了他,会激起民愤,毕竟当时清廷还没完全稳住局面,不杀吧,难道把他高高供起,等反清复明的那群人来营救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说成是假冒太子,然后杀掉一了百了,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北太子案”。

朱慈烺被杀不久,南京突然有人声称自己是太子朱慈烺,当时福王朱由崧已经建立南明称帝,突然冒出个太子来,就算别人答应朱由崧也不能答应,于是这个自称太子的人也被南明处死,这就是“南太子案”。

崇祯

经过南北两大太子案以后,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太子早已不在人世,按照宗法规定,就是由二皇子继承大统,但是崇祯的二皇子早已夭折,于是接下来的合法继承人,自然就是三皇子朱慈炯。

不过,自从在李自成军营逃脱之后,朱慈炯一直下落不明,所以大家都假设三皇子还活在人世,并称之为“朱三太子”,到了后来,“朱三太子”干脆成为了人人都可以假借其名行反清之事的背锅侠,至于他到底去了哪里,是否还活在人世,都已经无关紧要。

至于四皇子朱慈炤的下落,据说后来被康熙在山东找到,同样以假冒前朝皇子之名被满门抄斩。从此,江湖上只留有“朱三太子”的威名,而反清复明的大业,直到大清灭亡,也终未能实现。

更多文章

  •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高炽有多厉害,朱元璋对朱高炽评价,朱高炽历史上的评价

    可让人意外的是,明明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朱高炽却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后世史学家们甚至将朱高炽以及他儿子朱瞻基的治理评价为“仁宣之治”,这又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朱高炽在位期间,解决了明朝国家管理的四大难题,朱瞻基也正是延续了朱高炽的管理模式,才让明朝更加强大。 而这四

  • 他是宋朝的第一天才,才华横溢无一不精,最终为何沦为奸臣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十大奸臣排行,宋朝最有名的奸臣,历史上宋朝的大奸臣

    而在薪资待遇上,宋朝也是下了血本。据统计,仅当时的一名知府,月薪就有如今的10万元。而如能到达丞相级别,月薪更有惊人的130万。当然,这种高俸养廉的制度并不是说非常完美,也带来很多弊病,比如出现了许多官员,只拿工资不干活的事情,出现了冗官冗员的现象,这也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负担和浪费。而且高俸养廉制度其

  • 明朝的首辅“被打”事件,暴露了高拱的弱点,他被搬倒纯属自找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大臣高拱简历,高拱实际上比张居正要厉害,高拱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提到高拱,熟悉明朝政治制度的读者肯定都知道,他是明朝中期的内阁首辅之一,在朝廷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根据史料记载,高拱是山西洪洞人氏,宦官世家出生,其父高尚贤进士出身,官至四品光禄寺少卿,因此高

  • 荆南成功后,朱允文的妻儿怎么样了?朱棣如何安排朱标的血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标传给朱允炆不死朱棣会反吗,朱标和朱棣关系如何,朱标跟朱棣关系好

    建文四年,固王朱令、李景珑开金川门而降,南京陷落,宫城失火。朱允文不知从何说起。燕王朱棣入南京城,即皇位,年号永乐。从此,朱彪的皇位继承权走到了尽头。那么,朱棣上台后,是如何对待朱标一脉的妻儿的呢?这篇文章是一个简短的总结,供您参考。建文四年6月13日,燕王朱棣自金川门侵都应天府,南京陷落。朱允文在

  • 宋江手下没有108条好汉,而是有38个渔民,并且武器简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江手下士兵有多厉害,宋江手下五虎将,宋江手下有几个人

    大家好,这里是老猫说历史,我是老猫,历史千奇百怪,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老猫也是非常喜欢这奇妙的历史,这几千年的历史中又有多少被后人所掩盖的真实历史,下面就和老猫一起探索历史的奥妙吧。今天要讲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水浒传里的宋江原型就是他,宋江是山东的宋家村人,因为当时的宋朝赋税太高。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三大疑案,北宋最大的疑案是谁,北宋疑案真实事件

    千百年来,有很多人,在这件事上有自己的见解,有的人说完全是巧合,有的人说那就是赵光义的阴谋。当然了,我们在这里要交代一下,斧声烛影并不是说拿斧子砸死赵匡胤,它传达出来的是一种,二人在灯影下争执,然后吵架的,一种情形。当然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前提就是,斧声烛影是真实存在的,或者说是被某个人真实表述的。那

  •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方的蒙古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瓦剌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明土木堡之变,瓦剌和蒙古是什么关系,土木堡

    卫拉特部卫特拉部,并不是蒙古人,他们世代居住于新疆北部,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南部的广大地区,长期盘踞在此地,建立过多个政权。14世纪,随着元朝蒙古人的衰微,卫特拉部逐渐将势力向漠南渗透。明永乐初年,脱欢带领的卫特拉部已经成为漠北最大的政治势力,他把具有黄金家族血脉的脱脱不花立为傀儡君主,并打着蒙古

  • 北宋面积有280万,南宋只剩200万,丢掉的80万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和北宋的版图变化,南宋与北宋的国土面积,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了哪里

    北宋只存在了160多年,就被金人给灭掉了,1127年,金兵南下侵宋,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其实但是金军并没有打算一举端了北宋,只是想下来抢点东西,不料北宋尽是一批昏君奸臣,在他们的神操作之下,宋徽宗、宋钦宗被虏去了,北宋彻底灭亡,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汉人最丢丑的一次了,比五胡乱华还要

  • 崇祯亡国的原因:不是错杀魏忠贤,不是冤杀袁崇焕,而是用错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魏忠贤与袁崇焕,崇祯为啥杀魏忠贤

    崇祯继位之初,只有女真在外的威胁,国内还是比较安定的,偶尔某地会有点天灾而已,如果这时的崇祯懂得知人善任,那么他就不会搞得最后一败涂地,很多人说崇祯的失败,归结于他杀了两个人,一个是魏忠贤,一个是袁崇焕。魏忠贤在的话,可以制约东林党人,而袁崇焕在的话,可以抵御关外的清兵,镇压国内的造反,事实真的如此

  • 大明的仁宗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皇帝朱高炽死的原因,朱高炽之死真相大白,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炽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朱高炽于1424年9月即位登基至1425年5月“无疾而崩”,不到一年的时间。根据《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的记载,朱高炽属于“无疾骤崩”。也就是说没有生病在没有任何征召的情况下,骤然驾崩,让后世猜测不已。那么“无疾骤崩”的朱高炽真的是“无疾骤崩”么?今天与大家一起探究下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