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将军
江宁将军,全称镇守江宁等处地方将军,驻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八旗在地方的驻军统帅之一,俗称“八旗驻防将军”。清初为正一品,乾隆三十三年之后改为从一品并形成定制。江宁将军驻防江宁府,但是他的辖区却远不止江宁一处。乾隆三十四年,清高宗下令裁撤与江宁将军同城驻防的右翼副都统并将驻防镇江的京口副都统划归江宁将军统辖。换言之,江宁将军的辖区还包括镇江。而且,这仅仅是狭义上的辖区,实际上江宁总督还充当了八旗在江南地区驻军的最高统帅角色。
那么,江宁将军下辖多少军队呢?说实在的,还真不多!江宁将军直属的属员、兵丁等加一起也不过四千人上下。鼎盛时期算上下属副都统的属员、兵丁等,总共也就八千人上下。这大概其也是清王朝各地驻防将军下辖兵员数量的一个“平均数”,清王朝入关之后设置驻防将军的主要职能不在打仗、而在监视各地绿营驻军。因此,各地驻防将军下辖的兵员数量其实非常有限,多者也不过万把人、少者甚至只有千儿八百人而已……远比不了各省绿营提督下辖的绿营兵数量!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全称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与江宁将军同驻江宁府(江宁将军驻满城、两江总督驻满城之外)。看起来就“吓人”,好多兼职!总之就一句话,两江总督是江南省(后析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西省最大的领导。清王朝形成定制之后的总督编制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衔者为从一品。换言之,在乾隆三十三年之后,江宁将军与两江总督仅仅从品级而论,二者是平级的。
这里顺带讲几句,两江总督虽然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最大的领导,但他与三省的巡抚并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什么意思呢?两江总督虽然品级比三省巡抚高、辖区也涵盖了三省,但是他没有权力直接命令三省的巡抚!两江总督和三省巡抚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总督与巡抚出现矛盾、摩擦甚至冲突也只能是各自上书皇帝,由皇帝作出仲裁。
虽然管不了巡抚,但总督却拥有另外一项职能,那就是节制辖区绿营驻军。当然,巡抚同样有这个职能。所谓“节制”,并不是说总督有权随意调动辖区内的绿营驻军,清王朝任何军队的调动都必须走正式的调兵程序,总督、巡抚除了自己直属的督标、抚标之外,无权随意调动辖区内的绿营驻军。即便是督标、抚标也只是相对容易调动一些,总督、巡抚也做不到随意调动、将其变成自己的“私兵”。这里所说的“节制”,更多地还是一种牵制、一种监督。
总督、巡抚虽然无权随意调动辖区内的绿营驻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总督、巡抚是各省绿营提督名义上的“上级领导”!即便总督与绿营提督品级上相当、巡抚的品级甚至还要低于绿营提督,总督、巡抚的地位也依然高于其辖区内的绿营提督。更何况,清王朝的武职品级与文职品级本就不是一回事,除了侍卫之外,通常是不对等的。不过,各地的驻防八旗却非常特殊,无论是将军、都统,还是单独驻防的副都统、甚至一些单独驻防的城守尉(如太原城守尉)等等都不归总督、巡抚节制,虽然在地方,却有些类似“京官”性质,他们只听命于皇帝!
江宁将军与两江总督谁的级别高
单纯从品级而论,在清王朝形成定制之后,江宁将军与有加衔的两江总督同为从一品,理论上是“平级”。但清王朝的武职品级与文职品级并不绝对对等,而且八旗驻防将军都是旗人,汉臣没有资格染指。清王朝一直都是旗重民(汉)轻,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江宁将军与两江总督身上。清王朝规定,逢正式场合、江宁将军与两江总督同时出现时,以江宁将军为尊,联名书面行文时江宁将军在前、两江总督在后。
江宁将军与两江总督谁的权力大
单纯从权力本身而言,两江总督的职权范围涵盖两江三省,涉及军政、民政、监察等诸多方面。而江宁将军的职权范围只有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其量也就是再加上归其节制的单独驻防副都统等等,其权力含金量要比两江总督低得多!
但是,清王朝的八旗驻防将军有一项重要灰色职能,那就是监视绿营驻军,实际上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各省的绿营提督,也包括节制辖区绿营驻军的总督、巡抚!换言之,两江总督实际上也处于江宁将军监督的范围之内。因此,除非不得已,两江总督和两江三省的巡抚是不会轻易去开罪江宁将军的。而且,二者之间的职权范围并不像总督与巡抚那样重叠,真正扯皮的机会其实也并不多……
最后顺带说一下,清王朝的旗人独立于国家司法衙门之外,旗人犯罪由专门的衙门负责处理,身为八旗高官的江宁将军亦然。江宁将军有罪无罪,只能由皇帝和相关部门来定,两江三省的任何官员都无权处置。因此,电视剧《于成龙》里两江总督于成龙处斩江宁将军赫里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不过就是电视剧编剧的“一厢情愿”罢了,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