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有名的将军,他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然而却因为秦桧莫须有的陷害惨死在狱中。像秦桧这样的大奸臣,是该被千刀万剐的。原本南宋有着大好的机会将金国击败,然而却因为宋高宗执意议和而错失了良机,尤其是秦桧陷害岳飞,致使其冤死,这件事更是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其实原本的秦桧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大臣,他家在江宁,从小就熟读经史。想当年秦桧也是个有胆识的硬汉,而他尤其擅长察言观色,这让他深受皇帝的喜爱,后来他中了状元,被皇帝看中后自然是飞黄腾达,仕途也一片光明。
秦桧做事是十分谨慎的,哪怕他早已权倾朝野,但他仍然注意着细枝末节的地方。相传秦桧的儿子秦熺曾经穿着黄葛衫在他身前侍奉,但他却执意要让儿子把黄的换成白的,这让秦熺十分不解。因为这黄葛衫在当时分明是人人都能穿的,但秦桧却不让秦熺穿,这让他十分委屈,而秦桧却不为所动。他说这黄葛衫,任何人都可以穿,除了他二人以外。这是因为黄色代表了皇家,哪怕南宋因为偏安一隅,对此已经不怎么做要求了,但秦桧却仍然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不得不说,他能得到皇帝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尽管秦桧的才华无可置疑,但他毕竟曾卖国求荣,他犯下了残害忠良的恶行让人人唾弃。清代王季珠也曾写过《谒岳王观铁秦桧像》,他言:“铁人亏得王前跪,臭气应由香火消”,秦桧是死了,但他遗臭万年,连带着他的后辈也都跟着他受了无妄之灾。以至于在秦桧的后代参加科举考试时,乾隆也故意问起他的祖宗是谁,而他只回答了七个字,就成了状元。
在史书上曾记载了秦埙及其儿子的事迹,秦埙是秦桧的儿子,而秦钜则是秦桧的曾孙。二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尤其是秦埙,他是一位抗金英雄。在金国南下入侵淮南时,李诚之奋力抵抗,以死守护城池,而经过商讨后,大家都建议让秦钜带兵援助,然而不少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并不是对这个人本身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他身后有秦桧的影响,以至于大家无法正常看待秦钜。最后宋宁宗还是同意让秦钜带兵,可却迟迟不派兵援助秦钜等人,这一下子把他们逼到了绝路,在死守城池月余后,金人将其攻破,秦钜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只留下了十个字:“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而后和儿子一起殉国。秦钜的做法也算是为秦家后人正了名,而这件事也并非个例,无独有偶,清朝时又有一位十分出名的人物,他也是秦桧的后人,名为秦大士。
这位秦大士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而他从小就展现出来了惊人的天赋。在他考上进士后,由乾隆亲自钦点状元,对于任命状元时,“沾亲带故”这对皇帝来说是十分忌讳的,而在他看到“秦大士”的名字,以及他的出生地在江宁时,也不由得想起了奸臣秦桧。若真是秦桧后人,那么乾隆录用了这个奸臣的后代,恐怕会被遗笑万年,所以他便召见了这位秦大士,而且开门见山地问他是不是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反应很快,他只回答了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让乾隆龙心大悦,因此才钦点了秦大士为状元。秦大士的话无疑是很有水平的,他避免了正面回答,而是旁敲侧击,既表明秦桧之所以是奸臣,那是因为赵构是昏君。又表明乾隆是明君,所以自己也是贤臣,他不仅巧妙回答了这个问题,还拍了乾隆的马屁,乾隆自然乐得钦点他做状元楼。
结语:秦大士的故事在《清朝野史大观》是有记载的,尽管这是一本野史,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可信度。不过对于秦大士究竟是不是秦桧的后人,专家们是表示质疑的,因为秦桧的儿子秦熺是从王伯当那边过继来的,所以顶多算是秦桧的内侄。如此一来,秦大士的祖上也不是秦桧,而是他的哥哥秦梓,和秦桧不同,秦梓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忠臣。他从不与秦桧同流合污,想来秦大士也是如此吧。
参考资料:
《小重山》
《谒岳王观铁秦桧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四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