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发现一神秘人物,网友质疑:那是外卖小哥?

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发现一神秘人物,网友质疑:那是外卖小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1/24 3:21:51

张择端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长画城郭、桥梁、舟车、市肆,《清明上河图》就充斥了大量的房屋船只,据统计这幅画里面有814人、28艘船、30多栋房屋、170多棵树、60多匹牲畜……虽然画里的人将近1000个,但张择端没有偷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情外貌和衣着打扮,很难从中找到高度雷同的人。

《清明上河图》自从问世以来就命运多舛,张择端将此画送给徽宗赵佶,热爱艺术的赵佶看到后欣喜若狂,当即用自创的瘦金体写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将画收藏起来,后来靖康之变流落在民间,北宋灭亡之后又分别到过南宋、元朝、明朝、清朝人手上。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准备乘坐飞机将它带到日本,刚到沈阳机场就被苏联人抓住,他在仓皇之下将装有《清明上河图》的皮箱扔到机场附近。

1949年,东北博物馆成立,收到一批从全国各地缴获而来的物,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从这些画里发现了《清明上河图》,从这以后《清明上河图》才相安无事,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故宫镇馆之宝。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达528.7厘米,光用肉眼看这幅画会错过很多细节,如果放大10倍来看,你会从这发现宋朝的发达程度元朝你想象,那时候竟然有了外卖。现在点外卖的人大多是不想做饭的上班族,北宋也一样,《东京梦华录》就说了很多白领级别的人不想做饭就点外卖,“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中国古代像秦汉时期,由于年代太早,古人根本就没什么东西,但宋朝就不一样了,烹饪工具、食材、调味品都发展起来,他们有很多可以选,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就提到了多种可以点的外卖:“鸡羹、猪大骨清羹、煎肉、大熬虾、冻鱼、煎鸭子、醋鲞、素骨头面、煎豆腐、煎茄子……”

现在点完外卖会有专门的外卖小哥送过来,北宋也有送餐的外卖小哥,《清明上河图》还画了一个外卖小哥,这个外卖小哥出现在“脚店”附近,应该是脚店的雇员,脚店可不是什么修脚的店子,而是正儿八经的饭店。

北宋饭店分高中低三档,高等的是“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豪华饭店,不提供外卖服务。低档的是“分荣”,就跟街上的路边摊一样,可以做外卖。中等的就是“脚店”,脚店的外卖可以让店家送过去,也可以自己来取。

下面可能有人要问了,北宋没有塑料饭盒和电动车,外卖小哥要怎么装饭和送外卖呢?别急,北宋没有塑料饭盒有更环保保温的“温盘”。温盘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薄下厚中间空,从顶部注水孔灌热水用来保持盘中饭菜的温度,等装好之后,外卖小哥再把温盘放进食盒里。

有了饭盒后,下面就来看北宋外卖小哥怎么送餐,他们送一个餐非常不容易,还要坐船去送,湖上经常飘着一些“湖船”,这些船都放着瓜子花生、水果等小零嘴,岸上的人想要买东西招呼一声,船夫就会把船划过来,外卖小哥要过河送外卖,叫一下湖船就可以把他送到送餐地点,只要付一点船费就行。

宋朝几乎全民点外卖,连宋孝宗赵昚也爱点外卖,隆兴年间一次观灯节,赵昚点了南瓦张家圆子和婆婆鱼羹送进宫来,这两道菜很合他口味,他一高兴就打赏了1000文铜钱作小费。

赵昚的父亲赵构也很喜欢点外卖,他有一次微服出访,无意中发现民间的饭菜比御膳房的更好吃,就爱上了民间饭菜,回到宫中便点起外卖,赵昚给他请安时,两个吃货碰到一起又点起外卖,都有:李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由于赵构经常点这几家外卖,还把商家老板吃成了有钱人。

“民以食为天”,一张《清明上河图》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人是有多爱吃,难怪中国外卖业如此发达,原来是遗传自老祖宗!

更多文章

  • 皇帝去寺庙需要下跪吗?赵匡胤问方丈,方丈说出8个字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在哪里坐上龙椅,赵匡胤参拜武庙,赵匡胤去寺庙下跪

    据说赵匡胤曾经试图驯服一匹烈马,结果马儿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磕到了头。大家都认为赵匡胤这下不死也得半残,结果赵匡胤拍拍身上的土马上站了起来,头上就连一道小口子也没有。在民间传说之中,赵匡胤仿佛就是天选之子,不管遇到什么麻烦,总能逢凶化吉。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在屋中下棋,突然有一只麻雀

  • 瓦剌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他不选择联合倭寇夹攻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打败瓦剌了吗,瓦剌跟明朝关系,明朝为什么没有控制瓦剌

    瓦剌部族的崛起其实是依靠大明朝才逐渐称雄北方草原的,当时明朝为了牵制离明朝更近的鞑靼部,就赐予瓦剌汉人官职,令其统率草原诸部,与大明建立“朝贡”关系。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其实都是蒙古族黄金家族的后裔,明朝时期,这三大部族在草原上叱咤风云多年,各有所长,同时也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边境压力。朱棣还没造反的时

  • 秦桧后代参加科考时,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答7字成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科举多少名,秦桧后人中过状元吗,秦桧死后为何他的后代依旧能做官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有名的将军,他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然而却因为秦桧莫须有的陷害惨死在狱中。像秦桧这样的大奸臣,是该被千刀万剐的。原本南宋有着大好的机会将金国击败,然而却因为宋高宗执意议和而错失了良机,尤其是秦桧陷害岳飞,致使其冤死,这件事更是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其实原本的秦桧是一位

  • 直到临死前,朱元璋才反应过来,孙子的皇位只怕不保,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让孙子继承皇位,朱元璋当皇帝后还能继承皇位吗,朱元璋是怎样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

    1661年至1722年间,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曾发生过九子夺嫡的事件,最后的胜者“四爷”——也就是1722年~1735年在位的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说起来也是可笑还是可悲,古时候这种“手足相残”,争夺皇位的事情,在古代帝王久居的深宫内,可以说是经常会发生。封建帝制时期,不少人们内心的对权力的欲望还是

  • 神算子刘伯温,临终前送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朱元璋才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临死前送朱元璋一筐鱼,神机妙算刘伯温与朱元璋,刘伯温给朱元璋占卜

    元末明初的刘伯温,精于谋略,擅长兵法。他参与军机八载,筹划全局,是朱元璋的第一谋士,也是明朝开国功臣,一提到他的名字,世人无不拍手称赞。按理说这样一个功不可没的人,在天下太平后,应该是平步青云,享不完的荣华,但他的仕途却是充满了波折,十几年中,曾两次辞官回家,最后还被仇人下毒害死。他临终前送给了朱元

  • 王安石再任宰相时,苏轼写下这首诗,使其颜面扫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轼给王安石改诗,王安石苏轼最著名的诗,王安石和苏轼谁写的诗好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绝对算得上是顶尖文人之一。但他在仕途上并不顺遂,虽然满腹才华,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却始终遭到打击。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想拉拢他,他却不为所动,指出新法的诸多弊端,遭到无情打压。王安石也是谦谦君子,再加上宋朝优待文人士大夫,苏轼并没有性命之虞,但却远离了朝堂,只能在四处贬谪中虚度光阴。

  • 王安石父亲墓被发现,考古专家挖到一半,王氏36代孙找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安石墓的资料,王安石的墓葬在哪里,王安石墓挖掘视频

    还有北宋的司马光,当热播剧《清平乐》播出时,他还曾被骂上了热搜,原因就是他的迂腐、顽固和偏执,差点将福康公主逼死。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也仅只是和王安石的治国理念不同而已,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无关乎正义与邪恶,不能拿自认为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过往,换做是旁人,也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说起变法,这里就不得不说

  • 称帝不敢穿龙袍,只爱前朝妃嫔,连秦桧都看不下去的“叛逆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的秦桧,各朝帝王对秦桧评价,历史人物评价秦桧

    然而还有一些“叛国枭雄”却在史册当中倍受争议,如“曹丕篡汉、司马炎代魏、杨坚连自己外孙都不放过、赵匡胤背叛柴荣大兄弟、朱元璋溺杀小明王”,这些“野望冲天”的大佬们只不过最后基本都能削平天下群雄,聚合四方九州全图,以绝对的实力杜绝悠悠众口,且他们大多数人称王称帝之后,确实也做到了勤政爱民,力创太平盛世

  • 秦始皇和刘邦能占据关中而后得天下,李自成如法炮制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与刘邦哪个厉害,刘邦和李自成,李自成与刘邦的关系

    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土层肥厚,黄河、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北洛河等500多条河流水系纵横交错,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农业立国古代中国,关中地区一直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关中地区北部有长城环峙,东有黄河天险和潼关、函谷关等重镇拱卫,既可以东向以争天下,也可以南向控扼巴蜀。西北又

  • 用十六个字概括李清照才貌出众,遇人不淑,外表婉约,内心豪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清照真人照片,描述李清照的经典句子,体现李清照婉约气质的诗

    或许您也发现了,在以上这些背诵天团的名单中,女性人物是少之又少,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但是,有一位女性人物却可以傲然站立于这些文人中间,不仅仅是她的诗词作品,还因为她的洒脱之气。今天,文史不假带您一同回顾历史,走近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6年),自号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