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最长寿之子,兼皇弟、皇叔、皇父三重身份,却未做过一天皇帝

曹操最长寿之子,兼皇弟、皇叔、皇父三重身份,却未做过一天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4/1/21 16:33:14

汉末三国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而生的,则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其中有一人身兼皇弟、皇叔、皇帝生父三重角色,但却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此人,便是曹操最长寿的儿子,差点儿活过整个三国时期的曹宇

曹宇是曹操最长寿的儿子,至少活了84岁

曹宇是曹操第九子,生母为环夫人,是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的亲弟弟。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无从得知曹宇的确切生年,但依据他在兄弟辈中的排行,以及异母弟曹彪(曹操第十七子)生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的事实,大致可以确定他最晚应在公元194-195年间出生。而此时,曹操正与劲敌吕布在兖州鏖战,尚未迎奉献帝到许都。

众所周知,曹操虽然子女很多,但大多比较短命,鲜有能活过40岁者,而十几岁便夭折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等到曹宇长到20岁的时候,曹操鉴于他的三位兄长曹熊、曹铄、曹冲皆早殇,便为他取表字为“彭祖”(上古时期的人名,据说从帝时期一直活到周朝,寿命长达800岁),希望他能够活得长寿一些。事实证明,曹宇虽然没有活到彭祖那般的岁数,但在当时却果然获得高寿。

魏武帝曹操

作为庶子,曹宇既没有兄长曹丕、曹植那般的文采,也有没有兄长曹彰那般的武勇,更没有他们三兄弟那般高的地位(曹丕三兄弟都是嫡子,这点可以从他们的字中都带有“子”,而庶子们的字则五花八门、无一带“子”的现实看出来),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比较低。好在曹宇生性温良、恭谨孝顺,倒是颇让父母、兄长放心且喜爱,而这种性格,也让他在波诡云谲的三国时代安稳度过一生。

曹宇成年后,在父亲的安排下,迎娶昔日汉中大军阀张鲁之女为妻,并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获得都乡侯的封爵(位于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7年后又进封为鲁阳侯。魏文帝曹丕建国称帝后,在短短4年时间里(221-224年),接连将皇弟曹宇进封为鲁阳公、下邳王、单父王,由此可见对他的器重、喜爱。

魏文帝曹丕

等到文帝驾崩、明帝曹叡即位后,曹宇的地位的得到进一步提升。原来,曹叡少时很喜欢跟曹宇一起玩耍,对他甚是亲近,所以等到称帝后,便进封皇叔为燕王(如燕王、秦王等一字王都属于显号王,地位要高于下邳王、单父王等二字王)。曹魏有禁防诸王的传统,不许他们做官干政,然而明帝非但没有禁防曹宇干政,而且还两次征召他进京辅政,并多次赏赐他厚礼,待遇远胜其他诸王。

明帝因为过于信任曹宇,所以在临终前曾发布遗命,进拜叔父为大将军,让他辅佐太子曹芳登基、治国。然而明帝的想法却遭到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的横加阻拦,两人以曹宇生性驽钝、难堪大任为由,拒绝按照皇帝的心意发布诏令,并劝说明帝将辅政大权交给武卫将军曹爽(曹真之子,曹操的养孙)、太尉司马懿。明帝此时已是奄奄一息,无力再跟刘放、孙资争辩,便就此同意他们的意见。

魏明帝曹叡

事后,孙刘二人又代明帝拟旨,不仅罢免曹宇的官职,还勒令他即刻出宫,回到自己的封国,若非朝廷的征召,不得再踏进洛阳半步。诏书公布后,曹宇自知此后将与明帝阴阳两隔,今生再不能见面,不禁痛哭流涕,悲悲戚戚地离京返国,时在景初二年(238年)年底。次年正月,明帝驾崩,太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后改任太傅)联合执政。

曹宇回到封国后,就此不再过问国事,就算是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废黜或弑杀魏帝时,曹宇也丝毫无动于衷,依然安分守己地做他的王爷。正因为曹宇如此识趣,所以司马懿父子对他礼遇有加,一再加封他的食邑,以示尊崇。等到魏帝曹髦遇弑后,司马昭又迎奉曹宇的次子曹奂为帝,是为魏元帝(登基后入继明帝曹叡为子,并改称生父曹宇为叔祖父),时在景元元年(260年)。

魏元帝曹奂

作为皇帝的生父,在司马昭专权的情况下,曹宇虽然没有受到政治上的优待,但食邑继续得以增加,最终达到5500户,冠绝诸侯。5年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曹宇虽然按惯例被降封为公爵,但依然受到晋朝的优待。咸宁四年(278年),曹宇薨逝,享年应在84岁左右,在当时人均寿命只有30来岁的情况下,真可谓高寿。两年后,西晋灭掉东吴,三国实现一统。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汉朝名将投降匈奴后镇守边疆,子孙在当地建国,如今成中国的邻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对抗匈奴11位名将,汉朝征战匈奴的将军,汉武帝时期投降的匈奴将领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间,在大力扩充帝国版图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抱负。当然,汉武帝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跟一大批名将的辅助密不可分,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虽然最终战败并投降匈奴,但他的英勇事迹却永垂青史。此人,便是曾以五千步卒对抗匈奴11万铁骑的骁将李陵。李陵字少卿,陇西

  • 司马懿父子为何被后世口诛笔伐?原因是他们做了四件事,为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父子在哪次战役中几乎丧命,司马懿对后人的影响,如何看待司马懿一族的历史功过

    帝王时期的中国,得国不正者多矣,然而遭到口诛笔伐最厉害的,无疑还是司马懿父子。其实司马懿父子的所作所为,跟其他篡权谋国者大致相同,之所以被单独拎出来批判,只因为他们在篡权过程中,做了四件令后世极为不齿之事,即对政敌动辄夷灭三族、摧残名士、毫无政治诚信,以及公然弑君。对政敌动辄夷灭三族。政治斗争是男人

  • 五虎上将后人们的表现如何?赵云之子捐躯疆场,张飞之子卖国求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虎上将赵云真实事迹,五虎将在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马超张飞赵云

    经过《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渲染,关于蜀汉“五虎上将”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按照“虎父无犬子”的规律,“五虎上将”后代们的表现就算不能超越先辈,但至少不应该给他们丢脸。然而,事实真的会如此吗?接下来,我一一进行简述:1.关羽(?-220年)。在“五虎上将”当中,以关羽的名声最高,其作为忠义精神的

  • 诸葛亮唯的一次大胜司马懿,双方猛将云集,司马懿败得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和诸葛亮二次交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最终决战,司马懿与诸葛亮第一次交手谁胜了

    那么司马懿到底在诸葛亮手下吃过多大的亏,才能让他如此惧怕呢?哪怕是一朝被蛇咬,也不过是十年怕井绳而已,司马懿怕诸葛亮的程度,那可是厉害多了,当然我们知道他在诸葛亮手下吃过很多的亏,什么“空城计、火烧上方谷”之类的,多次让司马懿陷入绝境。不过大多数都只是演义小说的杜撰,在真实的历史上,尽管诸葛亮有多次

  • 大臣冒死救下婴儿死囚,18年后婴儿变身为皇帝,并为汉朝续命82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救助他人性命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还会产生难以预想的积极效果。比如,汉朝某位大臣曾冒死救下一名婴儿死囚,结果18年后获救者登基为帝,并成为汉朝极有作为的明君。这位大臣便是时任廷尉右监的丙吉,而获救者则是汉宣帝刘病已。这件事,还要从刘病已入狱说起。汉武帝晚年发生“巫蛊之祸”,被冤死者甚多丙吉少

  • 秦邵替曹操而死,换来儿子曹真一辈子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曹真,曹真,曹真与曹操是怎么认识的

    中平六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京城中宦官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发生火并,结果宦官势力基本上被剿除,而大将军何进也失去,士大夫势力伤痕累累。正在两股势力一死一伤的危急时刻,西凉军团首领董卓出现,在真空时期霸占了京城,把持了朝局。董卓生性残暴,见识短浅,掌控朝政之后,竟然擅自废立,视天下诸侯如无物,引发诸侯不满。袁

  • 诸葛亮最敬佩的武将,创半年内攻破七十余城池纪录,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真正欣赏的武将,诸葛亮最厉害的武将,诸葛亮最辉煌的战役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期顶级的谋士之一,从东汉末年开始,刘备三顾茅庐。从此之后,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由此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追随,同时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这让刘备如虎添翼。诸葛亮对刘备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蜀汉的前期,诸葛亮的作用也是存在的。到了蜀汉的后期,

  • 诸葛亮留下的最后一计,司马懿倾尽一生,都无法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诸葛亮用了什么计让司马懿退兵,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宿命之战

    导语:三国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斗勇,他们一个是蜀汉丞相,倾全国之力北伐曹魏,另外一个是曹魏的辅政大臣,带着曹魏雍凉军队御敌于国门之外。两人交手十余年间爆发了很多场经典战争,比如街亭之战、陈仓之战、渭水之战、上方谷之战等等,他们两人的胜负也直接影响了天下的走势。尽管后来司马懿凭借着强悍的

  • 浅谈曹操对待失败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面对失败的态度,曹操的态度与看法,关于曹操失败的例子

    曹操在演义中的败仗用张松的话来说是“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我现在对曹操的这些败仗试加分析。先看濮阳攻吕布,这是曹操生平第一次败绩,遭到吕布的火攻,狼狈地逃出了濮阳城。这时曹操也是极端困难的,一无粮草,二来根据地又被攻占。但曹操并未慌张,而是

  • 大汉王朝:伪贤人孔光是小人,汉哀帝欲禅位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光丞相资料,孔光与董贤,哀帝不让人吵醒董贤

    谏大夫鲍宣又奏请起用何武、师丹、彭宣、傅喜,并遣去董贤就国。哀帝遣鲍宣为司隶校尉,征召何武、彭宣。独对这位亲亲昵昵的董贤,非但不肯遣去,还要加封食邑二千户,伪托皇太太后遗命,颁发出来。丞相王嘉封还诏书,力斥董贤谄佞不宜亲近,结尾有陛下继嗣未立,应思自求多福,奈何轻身肆志,不念高祖勤苦等语。这数句针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