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名将投降匈奴后镇守边疆,子孙在当地建国,如今成中国的邻国

汉朝名将投降匈奴后镇守边疆,子孙在当地建国,如今成中国的邻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2/17 13:38:04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间,在大力扩充帝国版图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抱负。当然,汉武帝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跟一大批名将的辅助密不可分,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虽然最终战败并投降匈奴,但他的英勇事迹却永垂青史。此人,便是曾以五千步卒对抗匈奴11万铁骑的骁将李陵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人,出身将门世家,祖父是长期担任右北平太守、令匈奴人闻名丧胆、号称“飞将军”的名将李广,父亲是以耿直敢言著称的郎官李当户,叔父是曾随霍去病远征匈奴并屡建殊功的郎中令李敢。李陵自幼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很早便弓马娴熟、作战勇猛,颇有祖父的遗风。

李陵(左一)骁勇善战,有其祖父李广遗风

汉武帝在位时,因为欣赏李陵的武勇,便任命他为骑都尉,率精兵五千驻屯在酒泉、张掖等地,教习将士们学习箭术,并防备匈奴的侵袭。天汉二年(前99年),大将李广利奉命出征匈奴,李陵作为部将,奉命率五千步卒深入到匈奴境内勘察敌情,结果在回程中遭遇敌军11万铁骑的围堵。

面对着22倍于己的铁骑,李陵且战且退,一天之中竟射光五十万支箭,杀敌万余,终因箭尽援绝、叛徒出卖被俘。此时,李陵距离摆脱敌兵追袭、进入汉朝边境,仅有百余里地。兵败之前,李陵曾哀叹道:“如果再给将士们每人数十支箭,我们就可以脱险了。如今我李陵力竭被俘,看来也是天意!”

李陵用五千步卒抵抗敌军11万铁骑,虽败犹荣

(李)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见《汉书·卷五十四》。

李陵被俘后假意投降,并打算利用敌兵防备松懈之际逃回内地,同时将匈奴境内的虚实情况汇报给汉武帝,期望以此来免除刑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汉武帝此时却听信谣言,误以为李陵已真心投降匈奴并准备带领他们进攻中原,便在震怒之余诛灭其三族。消息传至漠北后,李陵痛不欲生,便真的投降了匈奴。

由于李陵的家人全部死于非命,且鞮侯单于可怜他的遭遇,便将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并封他做右校王,成为镇守西部边陲的最高长官。等到匈奴征服西域古国坚昆后,又将李陵封于此地,并允许其世袭。李陵在匈奴20余年,最终在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李陵死后,子孙世代统治坚昆,并在匈奴势力衰落后,宣布独立建国。

失钵屈阿栈曾不远千里到唐朝认亲

700多年后,当坚昆国君失钵屈阿栈摆脱突厥人的控制,并得知唐朝皇帝乃是李广的苗裔后,便亲自带领队伍,不远数千里来到中国,向唐太宗称臣纳贡,同时提出认亲的请求。唐太宗得知失钵屈阿栈乃是李陵的子孙后,心中大为高兴,不仅同意了对方的认亲请求,还在坚昆设置都督府,以失钵屈阿栈为都督,时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此后百余年间,坚昆一直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在后突厥南侵中原及“安史之乱”期间,多次派兵援助唐朝。正因如此,唐中宗在接见坚昆使者时,不仅重申同宗之谊,还给予他特殊的优待,让使者感动至极(“景龙中,献方物,中宗引使者劳之曰:‘而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属以酒,使者顿首。”见《旧唐书·卷二百一十七》)。

唐朝皇帝多次重申与黠戛斯的宗亲之谊

等到坚昆击破强大的回纥后,便在漠北创建起强大的汗国,并改名为黠戛斯。唐武宗在位期间,黠戛斯再次遣使来唐,重申宗亲之谊并请求册封。为此,唐武宗便任命太仆卿赵蕃为安抚黠戛斯使,并携带《赐黠戛斯可汗书》出使,这封国书重申两国间的同宗之谊,其中提到:“闻可汗受氏之源,与我同族,国家承北平太守之后,可汗乃都尉苗裔。以此合族,尊卑可知...”

黠戛斯与唐朝维持了百余年的友好关系,直到唐末战乱迭兴,河西吐蕃、回鹘肆虐,两国间才再一次中断联系。此后,黠戛斯人相继被辽(契丹)、金、蒙元征服,其中大部分人被驱离故地,在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游牧。等到准噶尔部在明朝中后期崛起后,黠戛斯人再被驱赶至中亚费尔干纳一带,也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

今日的吉尔吉斯人

如此看来,吉尔吉斯人的祖先是黠戛斯人,而追根溯源的话,始祖则是汉朝名将李陵。如今,吉尔吉斯人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其余分布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等国,其中在中国的分支被称为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斯坦自独立建国后,便与中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堪称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好朋友、好邻居。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世界征服者史》等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父子为何被后世口诛笔伐?原因是他们做了四件事,为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父子在哪次战役中几乎丧命,司马懿对后人的影响,如何看待司马懿一族的历史功过

    帝王时期的中国,得国不正者多矣,然而遭到口诛笔伐最厉害的,无疑还是司马懿父子。其实司马懿父子的所作所为,跟其他篡权谋国者大致相同,之所以被单独拎出来批判,只因为他们在篡权过程中,做了四件令后世极为不齿之事,即对政敌动辄夷灭三族、摧残名士、毫无政治诚信,以及公然弑君。对政敌动辄夷灭三族。政治斗争是男人

  • 五虎上将后人们的表现如何?赵云之子捐躯疆场,张飞之子卖国求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虎上将赵云真实事迹,五虎将在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马超张飞赵云

    经过《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渲染,关于蜀汉“五虎上将”的事迹,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按照“虎父无犬子”的规律,“五虎上将”后代们的表现就算不能超越先辈,但至少不应该给他们丢脸。然而,事实真的会如此吗?接下来,我一一进行简述:1.关羽(?-220年)。在“五虎上将”当中,以关羽的名声最高,其作为忠义精神的

  • 诸葛亮唯的一次大胜司马懿,双方猛将云集,司马懿败得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和诸葛亮二次交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最终决战,司马懿与诸葛亮第一次交手谁胜了

    那么司马懿到底在诸葛亮手下吃过多大的亏,才能让他如此惧怕呢?哪怕是一朝被蛇咬,也不过是十年怕井绳而已,司马懿怕诸葛亮的程度,那可是厉害多了,当然我们知道他在诸葛亮手下吃过很多的亏,什么“空城计、火烧上方谷”之类的,多次让司马懿陷入绝境。不过大多数都只是演义小说的杜撰,在真实的历史上,尽管诸葛亮有多次

  • 大臣冒死救下婴儿死囚,18年后婴儿变身为皇帝,并为汉朝续命82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救助他人性命的事情数不胜数,有时还会产生难以预想的积极效果。比如,汉朝某位大臣曾冒死救下一名婴儿死囚,结果18年后获救者登基为帝,并成为汉朝极有作为的明君。这位大臣便是时任廷尉右监的丙吉,而获救者则是汉宣帝刘病已。这件事,还要从刘病已入狱说起。汉武帝晚年发生“巫蛊之祸”,被冤死者甚多丙吉少

  • 秦邵替曹操而死,换来儿子曹真一辈子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曹真,曹真,曹真与曹操是怎么认识的

    中平六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京城中宦官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发生火并,结果宦官势力基本上被剿除,而大将军何进也失去,士大夫势力伤痕累累。正在两股势力一死一伤的危急时刻,西凉军团首领董卓出现,在真空时期霸占了京城,把持了朝局。董卓生性残暴,见识短浅,掌控朝政之后,竟然擅自废立,视天下诸侯如无物,引发诸侯不满。袁

  • 诸葛亮最敬佩的武将,创半年内攻破七十余城池纪录,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真正欣赏的武将,诸葛亮最厉害的武将,诸葛亮最辉煌的战役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期顶级的谋士之一,从东汉末年开始,刘备三顾茅庐。从此之后,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由此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追随,同时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这让刘备如虎添翼。诸葛亮对刘备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蜀汉的前期,诸葛亮的作用也是存在的。到了蜀汉的后期,

  • 诸葛亮留下的最后一计,司马懿倾尽一生,都无法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诸葛亮用了什么计让司马懿退兵,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宿命之战

    导语:三国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斗勇,他们一个是蜀汉丞相,倾全国之力北伐曹魏,另外一个是曹魏的辅政大臣,带着曹魏雍凉军队御敌于国门之外。两人交手十余年间爆发了很多场经典战争,比如街亭之战、陈仓之战、渭水之战、上方谷之战等等,他们两人的胜负也直接影响了天下的走势。尽管后来司马懿凭借着强悍的

  • 浅谈曹操对待失败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面对失败的态度,曹操的态度与看法,关于曹操失败的例子

    曹操在演义中的败仗用张松的话来说是“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我现在对曹操的这些败仗试加分析。先看濮阳攻吕布,这是曹操生平第一次败绩,遭到吕布的火攻,狼狈地逃出了濮阳城。这时曹操也是极端困难的,一无粮草,二来根据地又被攻占。但曹操并未慌张,而是

  • 大汉王朝:伪贤人孔光是小人,汉哀帝欲禅位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光丞相资料,孔光与董贤,哀帝不让人吵醒董贤

    谏大夫鲍宣又奏请起用何武、师丹、彭宣、傅喜,并遣去董贤就国。哀帝遣鲍宣为司隶校尉,征召何武、彭宣。独对这位亲亲昵昵的董贤,非但不肯遣去,还要加封食邑二千户,伪托皇太太后遗命,颁发出来。丞相王嘉封还诏书,力斥董贤谄佞不宜亲近,结尾有陛下继嗣未立,应思自求多福,奈何轻身肆志,不念高祖勤苦等语。这数句针砭

  • 曹操爱才如命,为何没有招揽过来诸葛亮,还骂其为诸葛村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曹操与诸葛亮关系好吗,曹操骂诸葛村夫片段

    其中的原因,有人说诸葛亮在荆州地界,曹操不好在刘表辖区内下手;也有人说是曹操自认为手里谋士众多,根本不在意当时未出茅庐的诸葛亮;也有人认为,曹操既然那么爱才,肯定不会放过任何人才,所以曹操可能招揽过诸葛亮,只不过被诸葛亮拒绝了。如果一定要给诸葛亮找个拒绝的理由,可以说是因为曹操在少年诸葛亮心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