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刘备的支持,孙权能独自击败曹操么?赤壁之战胜利是谁的功劳

没有刘备的支持,孙权能独自击败曹操么?赤壁之战胜利是谁的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1/26 4:02:35

而且孙权刚继位没多久,根本就不具备震慑江东豪族们的实力。当时豪族们可是纷纷要投降曹操的。光靠周瑜一个人支持,是不足以成事的。

孙权能调动的兵马,其实也十分有限。因为当时各大豪族控制着本部兵马,而孙权只能调动他哥哥孙策留下来的部分兵马,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支持降曹的。

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加入,使得孙权有了坚定抗曹的决心。如果光靠他一个人的话,可能他也会像刘琮一下,举双手投降曹操了,至少不失封侯之位。

刘备集团是赤壁之战的重要成员。

不少人把赤壁之战的功劳都归功于周瑜一个人,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理解。因为当时孙刘联军大概有5万人左右,其中3万人是周瑜、程普领导,剩下的2万人则是刘备领导。

刘备手底下有1万人马是关羽训练的荆州水兵,还有1万人马则是刘琦的江夏兵,这么来看,刘备的兵马只比孙权出的少了1万人。

但是刘备所处的位置,却是大前线,曹操要想夺取江东,必须要先把刘备给拔出,把整个江夏夺到手里。也就是说刘备是挡在孙权和曹操之间的挡箭牌。

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三国志》

所以说正面主战场,一直都是刘备大军在和曹军厮杀,而孙权的人马是前来支援刘备,使得刘备不至于被曹操大军彻底击败。

主次关系分析清楚以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说刘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周瑜的确在赤壁大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说他是这场战争的主帅。

因为在最前线和曹军大战的,始终都是刘备集团。就算承认火烧赤壁是一件真事儿,那么到了陆地上以后,其实周瑜的作用就小很多了,曹操盘踞在荆州的各处钉子,全都是刘备给拔除的。

击败曹操以后,周瑜一心想着夺取荆州最大的南郡,而刘备则负责清除弱小一些的荆南四郡,可惜周瑜始终打不下南郡,而荆南四郡则被刘备一一收服。

孙权地位不稳,豪族不敢用命。

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那个时候他一没有登基称帝,二没有自立为王,只是一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孙策在的时候,不管什么身份,都能震慑手下群雄。可是当时孙策已经死了,孙权是寸功未立,这种身份如何震慑这帮老将和豪族们呢?

所以说,当时孙权要考虑的是如何稳住自己的地位,只有把自己的地位保住了,才能去考虑要不要对付曹操。

而刘备的加盟,无疑是帮了孙权一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看得起孙权,他把孙权当成了江东之主。

有刘备相助,那么孙权在江东的腰杆子就硬了。别以为江东豪族都是家里人,而刘备是外人。有时候有外人的帮忙,反倒是可以帮助孙权镇住家里人。江东四大家族们,其实各自都想着保住自己的基业。他们投降了曹操,依旧可以在地方上我行我素,甚至更加方便,至少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他们要是跟随了孙权,就必须要面对强大的对手曹操,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江东豪族们愿意为孙权卖命么?显然是不愿意的,所以这帮人都主张要投降曹操。但是他们又不敢跟孙权硬碰硬,为什么呢?因为孙权背后还有个周瑜和程普在领导大军。豪族们虽然有兵权,可是每家每户都是三五千人马,不足以成就大业,只能够自保而已。孙权调不动这帮人,却也不想得罪这帮人,所以处于两难境地。

刘备手里有两万大军,他支持孙权以后,孙权这才有胆子鼓起勇气,不顾豪族们的反对,公然与曹操对抗,从而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孙权未必不是曹操的对手。

其实关键不是孙权打不打得过曹操,是孙权会不会进攻曹操。难道荆州的刘琮就一定打不过曹操么?真的不一定。

刘表临死前,至少给刘琮留下了十多万人马,这些人马好好利用起来,至少可以和曹操抗衡很长一段时间。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三国志》

因为刘琮不敢跟曹操斗,这才使得曹操兵不血刃就得到了荆州。同样的道理,孙权面临的问题,和刘琮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

孙权打不打得赢曹操,这件事真不好说。毕竟孙权是和刘备联手才击败了曹操,如果没有刘备,战况没办法预料。

关键是孙权会不会主动投降曹操,如果孙权没有胆量和曹操较量,那么所有战斗力的假设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了。刘备是孙权对抗曹操最重要的定心丸,这是确信无疑的。

其实当时曹操的处境并不好,首先是军中瘟疫肆虐,其次是北方军马不熟悉水战,大多数都晕船。这是赤壁之战曹操输掉的重要原因。

而且曹操自己放火烧船的概率是最大的,周瑜纯粹是趁火打劫,这才有了火烧赤壁的美名。由此可见,如果孙权鼓足勇气对抗曹操,那还真的可以战胜曹操。

总结:刘琮忽略了刘备这样的盟友。

三国最憋屈的诸侯,肯定就是刘琮了。这哥们运气好,接管了整个荆州,在当时算是一夜暴富了。

可紧接着他面临的新问题就是曹操南下的事情。和孙权一样,大多数豪族都表示要投降曹操,只有少数人表示反对。

这个时候刘琮没有知会刘备一声,就投降了曹操。这把刘备给气的,差点就反水攻打他的襄阳城了。

刘琮有刘备这样的盟友,却不知道如何去用,所以丢了荆州的基业。而孙权主动找到了刘备这样的盟友,最终获得了成功。同样的问题,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自然就不同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张飞赵云马超三人都被八将围攻过,谁的压力最大,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赵云五虎将两人武艺能力,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马超的武艺真的很高吗

    张飞、赵云、马超三人既是蜀汉五虎上将成员,又是三国演义中超一流猛将,而且最奇特的是三人都曾经被八将所围攻,都说吕布是天下第一,但是,吕布最多也是被六员大将围攻,还有一次三英战吕布也只是三员大将,那么张飞、赵云、马超在面临八员大将围攻是如何表现的呢?谁的压力最大,谁的武艺更高?一、张飞被八将围攻张飞被

  • 平民皇帝汉宣帝,励精图治,开创宣帝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宣帝做出的贡献,汉宣帝事迹,汉宣帝最大成就

    刘彻即位以后为了实现世界领袖的宏伟目标,他东征朝鲜,南击百越,西征大宛,北逐匈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汉武盛世”。然而盛极必衰,在刘彻开疆拓土的背后,却是大量人力物力的耗费。到了刘彻晚年,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大汉帝国由盛转衰。可以说刘彻留给后人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大汉王朝,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

  •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是怎么被吕后杀的,韩信被刘邦放走为何又被吕后所杀,吕后害韩信典故

    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得一些英雄人物趁势而起,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刘邦和项羽。但事实上,无论从出生还是从军队数量来看,项羽的胜算还是更大。但最后却是出身草根

  • 刘备手下猛将: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的综合实力究竟谁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赵云关羽张飞谁厉害,刘备赵云张飞蜀枪最强阵容,刘备的五虎战将谁最厉害

    异姓四兄弟 跟曹操和孙权相比,刘备手下人才较少,能用的大将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最厉害的,也是刘备最重用的大将,便是他的三个异姓兄弟:关云长、张翼德和赵子龙。其中关羽跟张飞二人与刘备是正式结拜过的,赵云虽然没有结拜仪式,但刘备人前人后都表现出将赵云作为他的第三个兄弟看待。尤其是在关、张俩兄弟接连去世

  • 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答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对魏延的真实态度,魏延与魏延,诸葛亮如果不杀魏延能胜利吗

    显然,魏延是一名合格的大将,更是一名专业的守城主将,像魏延这样的人才正是蜀汉集团所需要的,但是在诸葛亮临死之前,没有多余的思考,直接让马岱斩杀魏延,最后魏延三族竟然也被蜀汉朝廷所灭。到底是什么原因?蜀汉朝廷为何要如此对待魏延呢?诸葛亮为何要坚持杀掉魏延?这其中有没有隐情呢? 魏延的死,到底有没有隐情

  • 帝王之师的张良告诉后人,能得贵人帮助,大都拥有三条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个人简历,帝王之师张良,历史上的张良简介

    秦汉时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时期了,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祖以及失败的项羽,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期,出现了接连不断的起义军,这其中以陈胜吴广的实力为最强。当初秦始皇南巡时,突然驾崩,让秦朝乱了阵脚。原因就是秦始皇在位期间,没有选择了立储君,这就让赵高看到了机会。假如公子扶苏继位,那么赵高的结局可想

  • 强大的秦朝竟然被一群农民军推翻,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被谁推翻的,秦朝真实的现状,秦朝是在什么时候被推翻的

    秦国是灭六国精锐甲士建立的秦朝,秦军虎狼之师实至名归,灭国战争中以少胜多是常事,打起农民军更是得心应手,说一句有点夸张的话:一万秦军打十万农民军(没经过训练的农民军),胜利是唾手可得,杀敌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可就在秦朝建立十四年后,强大的秦朝竟然被陈胜吴广等一群农民军推翻了,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哪去了?赳

  • 姜维:独自撑起蜀国残破江山重任的三国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能守住蜀国吗,姜维对后期蜀国的贡献,姜维怎么去蜀国的

    在“三国”中,美维堪称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他不仅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堪称为一个全才,而且对蜀汉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真正的做到了死而后己。作为诸葛亮惟一的学生,他尽得先生平生所学,而且也尽得诸葛亮一生抱负的精神,明知蜀汉之事不可为而强为之,一人独撑了蜀汉风雨飘摇的残破局面。姜维作为一代名将,蜀国后期的统

  • 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人,陈宫全部看在眼里,为什么不杀了陈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与陈宫杀了吕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和陈宫杀吕伯奢,吕伯奢为什么不杀陈宫

    正史中《三国志》对于曹操杀董卓失败,逃回故乡这段事的记载很模糊。而且在中牟县并没有提到为曹操求情的是陈宫,也没有记载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事情。正史中曹操确实在中牟县被亭长抓住,而且送到了县令处,等候发落。有人为曹操求情,曹操才脱身。但是是谁救了曹操正史中并没有注明是谁。陈宫弃官跟随曹操也没有明确的记

  • 三国花样美男曹肇为何被排挤出魏国中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曹肇,曹肇是曹叡的什么人,三国魏国美男

    曹肇出身很好,父亲曹休是曹操的侄子,年轻时代就收到曹操的器重,被曹操誉为“吾家之千里驹也”!曹休和曹丕一直长大,关系莫逆,等到曹丕当了皇帝之后,自然倚重曹休,让曹休成为继夏侯惇之后的曹魏最高军事长官,统领魏国军队。曹肇作为曹休的嫡长子,自然也备受器重。曹休为了自家长保富贵,让曹肇从小就跟随在曹丕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