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亡国,真的是褒姒倾国倾城的错吗?你被烽火戏诸侯骗了多久?

周朝亡国,真的是褒姒倾国倾城的错吗?你被烽火戏诸侯骗了多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10 5:13:05

古人常用“红颜薄命”指代那些容颜绝美但是命运坎坷,结局凄惨的女子。

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又比如“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祸国妖妃”褒姒

美貌赋予了她们旁人无与伦比的争宠优势,却也将她们推向文人审视的风口浪尖。越是貌美的女性,越是容易受到文人的挑剔和批判,她们的言行举止,往往需得极其小心谨慎。

这些常伴君王侧的女子,经常被用来作为君王失职的挡箭牌,文人笔下的政治牺牲品。无论再怎么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但凡国家动荡,她们就难逃文人的口诛笔伐。褒姒 “祸国妖妃”头衔的由来便是如此。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后人只知用“倾国倾城”形容貌美女子,却不知它是文人将西周灭亡的罪责甩锅给褒姒的证词!

史学家书写的历史中,是褒姒凭借千娇百媚的容貌迷惑了幽王,使其沉醉其中,荒废朝政,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这是他们判决褒姒致使西周被灭国最大的依据。

由此,西周衰亡根源的证据全都指向褒姒。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且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记载历史的史学家对褒姒的评价可用四个字来形容,祸国妖妃。

其实,褒姒从未有过祸国的举措,史书上并未明文记载过褒姒陷害忠良、恃宠行凶以及滥杀无辜的只言片语,仅凭一件“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他们便将褒姒打入祸国的深渊。

甚至有文学家不惜恶意丑化褒姒的出身使她遭万民唾弃,坐实“祸国妖妃”的罪名。

依据《东周列国志》所讲,夏朝末年,有两条自称“褒之二君”的龙来到夏王宫,在大庭广众之下交尾,且自称是褒国的先祖。巫师占卜得“藏之吉”,夏王听从巫师的建议“卜请其漦”(注:“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留存二龙的口水唾液于木匣子里。

周厉王时期,木匣子被打开,龙漦洒落,幻化成玄鼋(yuan,二声)。小宫女觉得有趣,踩着小玄鼋身后的足迹走了几步,孕育四十年得一女婴,这个女婴就是褒姒。

刘向在《列女传》中也有记载:"褒神龙变,寔生褒姒,兴配幽王,废后太子,举烽致兵,笑寇不至,申侯伐周,果灭其祀。"

褒姒貌美,风华绝代,笑起来更是艳丽无双,这是文人记载她祸国的原罪。

纵观褒姒的一生,却是命途多舛,身不由己。伴随着王朝的命运,起起落落,她从来都是被动的接受,根本没有自己做主选择的时候。

出身是其一,褒姒从出生起便被父母遗弃,是被一对褒国的夫妇收养长大;入宫是其二,褒国战败于大周后褒姒被作为乞降的礼物送入周王宫;有名的“烽火戏诸侯”闹剧是其三,这由不得她拒绝,那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营造的浪漫,虽然他并不在意这浪漫美人是否能消受得起。

后来犬戎攻破周王朝城池之时,褒姒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

褒姒的一生就像是放在茶几上的杯子,大写的悲剧。

文人从不会怪罪他们的君王,他们只会将西周灭国这般天大的罪责归咎于褒姒,洋洋洒洒地用文字把褒姒魅惑君王,祸乱朝纲的罪责载入史册。

但是,从后世的观点出发,结合政治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历代国家的兴衰都是时代的变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过程,而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文人指责褒姒祸国的事件——“烽火戏诸侯”最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真相如何呢?

周幽王是一个荒淫无道,声色犬马之人,他昏庸无能,本身并非治国之才。

幽王继位之时正值灾荒年间,然而他并未将百姓的存亡放在首要位置,放任灾民自生自灭。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严重的赋税迫使人们离开赖以生存的家园,四处流亡,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周王朝已然处于危亡之际。

但幽王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君主,他仍旧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他不理朝政,重用虢石父,任由虢石父及其党羽欺上瞒下,压榨剥削百姓;攻打西戎,耗费大量财力军队导致国库空虚。

这一切都推动着西周政权走向覆灭的绝境。

此时的幽王还不知晓各地诸侯早已不满西周王朝的统治,暗中扩充自己实力,时刻等待推翻西周王朝的时机。

西周王朝的政权摇摇欲坠,如同一只庞大的纸老虎,在西戎攻进来那一刻轰然倒塌。

回首全局,西周灭亡的原因很多,西周君王的不务实事,奸佞臣子的欺上瞒下,各地诸侯的虎视眈眈以及西戎的图谋已久。但是,那个时期的文人将祸国如此大的罪责归咎于褒姒,为什么呢?

第一点,文人是历史的书写者,但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的统治下,皇权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如同神权一般,高不可攀。成长于君权统治下的读书人对皇权有着天生的畏惧感。

由他们这些文人书写的历史,君主永远是对的,做错的永远是身边人,是他们魅惑教唆才使得王朝不堪一击。

这个时候,他们经常是将罪责归咎于臣子奸佞,欺上瞒下,你看北宋亡国后仍有大部分文人认为是王安石变乱宋朝祖宗法度所致;或归咎于妖妃蛊惑,错乱朝纲,安史之乱的起因是杨玉环魅惑,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二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毫无地位可言。

女性地位尴尬,大都处于男人附属品的位置,没有地位,更没有话语权。朝堂之上少有女性官员,庙宇之中也未见有女性标杆人物。她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少有荡起些微波澜的,也很快消失不见。

古代女子的生活,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鸟儿。她们很少出门,对她们所属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知之甚少。不能入学,没有高瞻远瞩的见识。不能入仕为官,生活的重心永远是家庭。

不仅如此,历代女性还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儒家礼教对女子要求的“三从四德”,不仅要求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在德、容、言、工(品德、容貌、言语、治家之道)方面要尽善尽美。她们大多没有自己选择未来的权利。

在伦理和制度的压迫下,女子越来越丧失地位和尊严!

第三点,受大环境限制,大多数女孩见识短浅,能力不足。

那个时代的女子在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封建社会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即便才情冠绝汴京的李清照也无回天之力。

李清照旧友家有一小女儿,年方十岁就已展现过人的天资。李清照见小女孩聪慧,极其喜爱,有心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但小女孩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瞬间浇灭了她的热情。

可见,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孩自己都觉得女子不需要有才学,像李清照这样学富五车而又忧国忧民的女性词人太过罕见。

褒姒悲剧的一生也是才疏学浅所致,她眼界狭隘,看不到金碧辉煌的周王宫下暗流涌动,看不到摇摇欲坠的西周政权,偏偏她所接受的与能力无关的宠爱恩赐,在文人眼中罪不可赦。

女儿当自强!

既然时代的舆论导向在读书人笔下,那么新时代的女孩也要努力做那个执笔人。

当初毛主席的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让女性彻底解放,如今,女性也可以凭借努力,凭借双手为自己创造一片自由的灵曜方载!

谁说女子不如男!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屠呦呦作为首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国争光。那些在传统中被定义为偏男性的工作,仍有不少女性为之奋斗并取得较高的成绩。

屠呦呦先生一直是走在女性崛起时代前沿的人物,她是最好的标杆,是时代的骄傲。她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她为全人类做的贡献让新时代的女性看到了实现男女平等的曙光,她的作为如同镶嵌在夜空中的北斗星,一直在为迷途中的女性指引前进的道路。

如今,女性地位早已大幅度提升,但倡导男女平等的主要论点“权利均分,义务均等”并没有完全被实行,某些岗位仍旧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

新时代的女性,一定要通过物化自己来实现阶级跃升,把握好时机,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积累更多的学识能力才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身份地位,才更容易推行“权利均分,义务均等”的论点并使其具象化。

一代代女性为之而奋斗,一点点星芒汇聚成冲天火焰,散发出火热耀眼的光芒,照亮这个晨光熹微的时代。

远阔山河,荼锦生涯,娇娥粉黛,携手并进。

恰逢春光正好,愿你们不负韶华。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鱼肉丸子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充满波折的夏朝——捣乱的后羿与寒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寒浞和后羿是什么关系,寒浞杀后羿的故事,寒浞后羿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夏朝的发展亦是如此。夏启在继任后不久便病逝了,这一回夏后氏再也没走那套让贤于人的过场,直接让启的儿子姒太康继任了。许是家天下一锤定音后启便不再有前进的动力,安于享乐,太康打小过得便是一种不健康的官二代的快乐生活,直至他接班他依旧也改不了他安于游猎的生活习性,不理朝政,

  • 清华简现世,揭开了千古谜团,周文王姬昌完美形象将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文王姬昌的现状,周文王姬昌经典语录,周文王姬昌是谁的儿子

    与此同时,跟商纣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就是周文王姬昌了。虽然他曾经被商纣王囚禁,命悬一线,但是他懂得忍辱负重,最终平安回到西周。虽然商朝非他所灭,但他为周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对他这个人的认识,其实大多数都来自于影视作品,宽以待人,深得民心。实际上关于他的史料是非常有限的,以至于从唐朝开始就

  • 孙权最后的北伐希望:冒险而实际,却被陆逊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陆逊为什么没北伐,孙权晚年为何逼死陆逊,孙权的北伐有多厉害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孙权,十八岁坐领江东,既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性,亦没有皇室宗亲身份加持的责任感,却从未甘心偏安一隅。如何依仗父兄留下的东吴基业,去完成全国的一统呢?从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传位孙权,到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东吴的“一统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瑜、鲁

  • 张飞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为什么轻易就被部下刺杀身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飞是什么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对蜀汉贡献,蜀汉猛将张飞之死真相

    第一,张飞不体恤士兵,招致杀身之祸。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重要将领,作战勇猛,和关羽一样都属于万人敌一样的大将。张飞喜欢饮酒,脾气又大,经常在醉酒后鞭打士兵,他手下的士兵对他都是又敬又怕又恨。刘备称帝后不久,打算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让张飞出兵配合,结果在这关键时期,张飞又喝酒,酒后把张达和范强给打了,他

  • 孙策临终前传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又怎样对待孙策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策临死前给孙权的忠告,孙策死后和孙权有什么关系,孙策和孙权之间有什么故事

    可惜的是,这位豪杰却在26岁时英年早逝,而他在临终前也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到疑惑的决定:传位给弟弟孙权。在人们的一般认知中,家业不可轻传,而父死子替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孙策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何非要传位给弟弟孙权呢?孙权后来在孙策打下来的基业基础上,才最终建立了三国之一的吴国,那么问题又来了,孙权称帝后,

  • 三国有两位“吕常”:一位辅佐刘焉,一位成功抵挡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焉简历,刘焉背景故事,益州牧刘焉

    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吕常,也出现了重名的情况。彼时,共有两位名为“吕常”的历史人物。其中,一位辅佐刘焉,一位成功抵挡关羽!一、吕常一方面,吕常出自荆州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因为刘焉曾担任南阳太守一职,所以,吕常成为刘焉的部下。中平五年(188年),刘焉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当时的益州非常混乱,原先的

  • 扮演“关羽”的5位明星,前四位堪称经典,嘎子哥:来搞笑的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谁扮演的关羽最经典,盘点演关羽的明星,演关羽的有哪几位明星

    我觉得要想演好一个角色,你得从外形就得像。《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么描述关羽的: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些关羽的特点,我觉得陆树铭都达标了。陆树铭身高186cm,体型微胖,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一句话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杀杨修真正原因,杨修死后杨彪之言原文,杨彪与杨修

    在曹操统治后期,曾经发生过一起家喻户晓的政治冤案。那就是当时著名的大才子杨修,被曹操下令诛杀,他的父母老小也被曹操囚禁,等待处死但是当曹操接见了杨修的父亲杨彪的时候,杨彪只是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便让曹操天良发现,最终释放杨彪一家人。那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句话?为什么这句话成为了千古名言。 小聪明杨修 杨

  • 没有刘备的支持,孙权能独自击败曹操么?赤壁之战胜利是谁的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谁赢了,刘备打赢孙权后能打赢曹操吗,赤壁之战曹操与刘备谁厉害

    而且孙权刚继位没多久,根本就不具备震慑江东豪族们的实力。当时豪族们可是纷纷要投降曹操的。光靠周瑜一个人支持,是不足以成事的。孙权能调动的兵马,其实也十分有限。因为当时各大豪族控制着本部兵马,而孙权只能调动他哥哥孙策留下来的部分兵马,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支持降曹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加入,使得孙权有了坚定

  • 张飞赵云马超三人都被八将围攻过,谁的压力最大,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赵云五虎将两人武艺能力,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马超的武艺真的很高吗

    张飞、赵云、马超三人既是蜀汉五虎上将成员,又是三国演义中超一流猛将,而且最奇特的是三人都曾经被八将所围攻,都说吕布是天下第一,但是,吕布最多也是被六员大将围攻,还有一次三英战吕布也只是三员大将,那么张飞、赵云、马超在面临八员大将围攻是如何表现的呢?谁的压力最大,谁的武艺更高?一、张飞被八将围攻张飞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