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62岁回国创业,67岁成为天下霸主,所以别说自己来不及

晋文公62岁回国创业,67岁成为天下霸主,所以别说自己来不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4/2/3 20:59:52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就是总是在后悔和抱怨,回忆当初。然后就说自己现在年龄大了,岁月不饶人,很多机会都错过了,现在努力也来不及了。

岂不知任何时候,只要努力从来就不会晚。怕就怕一个人总是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后悔和抱怨上,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甚至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不说别人,就说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他就是大器晚成,老来成名的典型代表。

[var1]

晋文公年轻时,因为国家发生内乱,局势动荡,就跑到国外避祸,这一避就是十九年。等到再次回到晋国时已经六十二岁了。

六十多岁在古代已经是花甲的年纪了,晋文公这个时候才励精图治带领自己的团队,收拾晋国几十年来自己老爹和弟弟留下来的烂摊子,经过不懈努力,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为诸侯强国,称霸天下。

在齐国的齐桓公和宋国的宋襄公相继争霸的时候,作为一直以来的中原强国、最大的姬姓诸侯晋国,当时并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当时晋国发生了影响晋国几十年的“骊姬之乱”。

骊姬也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后宫干政的女人,也就是说她是宫斗的始祖。骊姬运用手段,不止一次的陷害太子申生,逼迫太子最后自杀,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远走他国避难。

[var1]

骊姬成功替自己的儿子剪除竞争对手,终于使儿子成为太子,结果在丈夫死后,儿子准备继承国君之位时,被国内大臣所杀,后又杀了她的外甥,从而晋国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两位在外避祸的公子也有了继任晋国国君的可能。

晋文公和齐桓公两人相同的地方都是因为国内发生内乱,他们才有了成为国君的可能,否则按照正常情况是轮不到他们的;不同的是,齐桓公是和自己的兄弟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才抢得了机会回到齐国,而晋文公没有动刀动枪,是和自己的兄弟比谁活的时间长,结果熬死了兄弟,等到了机会。

晋文公回国第二年,周王室因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曾经争位失败的王子带引西戎兵赶走了周襄王,周襄王向各国诸侯求救。晋文公抓住这个机会,率兵攻打王子带,并擒杀了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国都,赢得了以后称霸的资本。

[var1]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当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被楚成王打败,并且自己也受了伤,正好还在流亡的晋文公重耳来到了宋国,宋襄公还是以国礼接待了重耳,算是对重耳有恩。

然而当时到楚国时,楚成王对重耳也很好,以诸侯之礼相待。所以宋国求救,晋文公一时还有些左右为难。大将先轸却说我们称霸的机会来了,大夫狐偃给晋文公出主意,说我们可以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楚国一定会去救援,这样宋国之围就解了。

于是晋文公组织三军,以当年路过曹国时曹国国君无礼为由攻打曹国,然后又以攻打曹国向卫国借道,卫国不同意为由讨伐卫国,真是晋楚相斗,曹卫遭殃啊!最后晋文公听取先轸的意见将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成王一看晋文公插手了宋国的事,就从宋国撤兵回楚国了。

楚国大将子玉认为自己的国君对晋国太好了,晋国明知曹国和卫国与楚国的关系还去攻打,太不把楚国放在眼里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子玉很不服气,请求楚成王允许自己去教训晋国,树立楚国的威风。

楚成王劝说子玉不要太冲动,认为晋文公现在是在事业上升期,楚国应该避其锋芒,暂时不应该与其有正面冲突。子玉不听劝,坚持出兵攻打晋国,楚成王很生气,但是还是给了子玉一些军队,不知道楚成王是怎么想的,想必是被子玉气糊涂了。

[var1]

于是子玉带了少量的军队去攻打晋国。两军对阵时,晋文公主动退避三舍,命令部队后退九十里,一是还了楚成王当年的盛情款待之恩,二也躲避了楚军的锋芒,诱敌深入。子玉认为晋军怯战,故而骄傲自大,一味冒进,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相遇交战,楚军大败。

城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晋楚城濮之战的结果,楚国大将子玉最后羞愤自杀,晋国借此一战奠定了春秋霸主的地位。晋文公在给周王献了楚国的俘虏和兵车后,得到了周王正式承认霸主地位的证书,晋文公的事业从此达到了顶峰。

像晋文公这样老了才开始创业,或者从头再来的人有很多,但也有许多害怕开始,畏惧吃苦的人。现在社会发展很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的发展也使很多岗位淘汰了,比如ETC让公路收费员下了岗,电子支付使收银员失了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随时适应变化,不断学习,努力拼搏。别说来不及,别说没有机会,机会随时都有,就看你有没有努力的精神,有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嬴政身世揭秘,吕不韦是否为其生父,这几点足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嬴政的身世,深入分析秦始皇嬴政的身世之谜,吕不韦是不是嬴政生父

    在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富商,这个人就是卫国的商人吕不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吕不韦传奇》这不电视剧,在这部剧把吕不韦这个人物演的很神奇,演绎了吕不韦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秦国帝王的位置,也就是秦始皇。剧中的吕不韦和秦始皇是父子的身份,有“有一个女人买一个国家”的故事,说的是吕不韦将怀了孕的赵姬

  • 《山海经》之蚩尤大战天神,天神大败,这就是轻敌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山海经中五大异兽蚩尤,山海经记载黄帝战蚩尤,山海经中最大的boss是蚩尤吗

    [var1]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在当时被叫做酋长,蚩尤本人就是一个异常勇猛且骁勇善战的人,他率领的队伍战斗力也是极强的,据说蚩尤的队伍是由他九九八十一个兄弟组成的,这81个兄弟个个都骁勇善战,周围部落的人也比较尊敬蚩尤的部落,但是这个消息最终传到了天神的耳朵里。[var1]天神一听说蚩尤的队伍这么厉

  • 长平之战赵国要想不败,究竟该怎么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大战赵国的实力,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如何破局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打仗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谋略取胜,次一档就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一档才是通过兵马对抗取胜,最差的结果就是攻城,因为死伤最严重。长平之战赵国所采用的办法,显然是第三档,也就是通过兵马对抗,想要获得胜利。这已经是比较差的一种选择了。我认为当时赵国要想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伐谋、伐交。

  • 长平之战赵括真带了45万人?纸上谈兵丝毫不假?白起以逸待劳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无能吗,长平之战赵括厉害吗

    赵国换将之前,秦赵两国虽然发生过小摩擦,但是损失并不大。由此可见,当时赵括所带领的人马,足有45万人之多。结果是这45万人,没有几个能够回家的。因为赵括指挥失当,使得赵国40万大军投降秦国,结果全部被白起坑杀。很多人说赵军有40万有生力量,就算是朝着一个方向冲,也不可能全部被坑杀吧?那么问题来了,你

  • 长平之战后,赵国邯郸本快要被白起攻破,光靠魏无忌能保住邯郸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拿下邯郸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后赵国现状

    比如说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孙膑的确把庞涓揍了一顿,可是依旧挡不住魏国人攻破了邯郸城,也就是说围魏救赵本质上是失败的。长平之战以后,也是一样,白起灭了赵括,坑杀40万赵军。此后长驱直入,一眨眼又打到了邯郸城下。不过这次倒是有点例外,因为面对白起强大的攻势,赵国保住了邯郸。是秦国抽抽了,还是赵国得到了

  • 曹操死前给儿子留下一员猛将,他若活着,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对自己的儿子曹丕说过:“司马懿他虽然不是我们曹氏之人,但是他一定会插足我们的事情,你一定要无时无刻的小心着他”。从中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他早有防备,在自己死后还安排了一员猛将保护自己儿子的安全。这就是曹操为自己家族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相信很多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已经猜到了,这个人正是曹真。在当年司马

  • 徐晃与曹洪,为何能成为曹操十大将中,最特殊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手下徐晃,曹操曹仁徐晃最佳搭配,如何评价曹操和徐晃

    这十个人在曹操手底下,可说是最重要的将军。其中,徐晃战功彪炳,但排在五子最末。曹洪的官职,更是跟其他人都大不相同。一、四方将军来看这十个人在曹操手下的最高职务:夏侯惇:前将军(魏王手下最高)于禁:左将军乐进:右将军张辽:征东将军曹仁:征南将军夏侯渊:征西将军张郃:荡寇将军徐晃:平寇将军四方将军:前左

  • 曹操思贤若渴,专门下令唯才是举,为何却没能把诸葛亮招揽到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评价诸葛亮四句话,曹操对诸葛亮的态度怎么样,曹操怎么看待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各方诸侯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都对人才十分重视。凡是有一定实力的诸侯,一般都有自己的文武班底。可以说,拥有人才的优劣、多寡,直接决定了诸侯的生死存亡。在这些势力中,属曹操拥有的人才最多,而且人才的质量也最好。这是与曹操对人才的任用原则有关的。曹操重视人才的能力,而忽视他们的出身、品行。他为

  • 一个失败者,却可媲美任何帝王,项羽有何独特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算帝王吗,历史上最勇猛的项羽,历史名人怎样评价项羽

    他的名字为籍,字为羽,普遍通称为项羽!电影霸王别姬,影视体材的来源就是他跟他的妾虞姬。秦朝之后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但其实真正推翻秦朝的,让秦覆灭的是项羽。这也是他一生最主要且重要的成就。有关于项羽兵败身亡的地点,有乌江及东城二种说法,但其实是行政单位上划分的不同,造成地名的混淆,所以项羽死时地点

  • 东汉猛将耿恭,在西域做的这件事,让世人明白何为大汉天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汉十三将耿恭简介,守护西域的东汉名将耿恭,大汉耿恭的由来

    英明神武的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他的儿子明帝在窦固、班超等人的帮助下,汉朝控制了西域。但古代交通不便,要在西域长期维持大部队镇守,运粮补给成本太高,所以汉朝只能在西域长期派驻不到一万的精兵。明帝在位的最后一年,西域的长驻汉军减少到一千多名,而且驻地还分天山北麓、天山南麓两个,所以每个驻地只有数百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