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乱世,邯郸殷二相公宁死不降李自成

明末乱世,邯郸殷二相公宁死不降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91 更新时间:2024/2/17 4:21:43

厉害了,烟袋锅,我的天,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据说,这个人是殷二相公。

传说,殷二相公的父亲殷老相公,家有良田千顷,家境殷实。有一个废弃的打场石磙子扔在门口,一年来了个南蛮子,一眼相中了这个磙子,然后出高价要买走。殷老相公心知其中必有缘故,立即命令下人将石磙挪到了院子里。南蛮子几次买不到就说了实话,原来这个石磙中间有一洼水,抹在眼睛上能看地下三尺。

南蛮子走后,殷老相公找来石匠将石磙剖开果然得到一洼水,从此可以观地三尺。这一天在某地发现地下有一木匣,挖出木匣打开里面有三只鸽子往外飞,他紧急之下抱住一只,变成了一本书。原来那是天书地书人书,也有人说是奇门遁甲。拿到了地书他也看不懂,随手放在桌边,不曾想小儿子也就是殷二相公看到了,而且是一看就懂。

这一日,家里蒸了丝糕窝子,很甜,一边吃,母亲一边感叹说大相公在京城做官,吃不到家里的窝子。殷二相公说给我拿两个,我给哥哥送去。大人以为这是孩子贪玩,想多吃两个而已,就给了他两个。一袋烟功夫,殷二相公去而复返还说送到了,大人当作笑话没有当真。过年时节,家人聚齐,殷老相公说起此事,大相公说,哎呀,不说我忘了,那天弟弟突然到家放下窝头就走,那窝头还没凉呢!

殷二相公长大,果然是有过人之处,赶上李自成进北京,他掐指一算,真命天子要从此过,我还是避一避吧。他就避到了山西。谁知闯军中路过鸡泽时,有人掐指一算,鸡泽有高人,咱们避一避吧。他们也避到了山西。这回殷二相公大怒,我避你也就罢了,你竟然追我到山西。于是端起身边的热茶望空泼去,闯王军队上空下了一场大雨,烫死士兵无数。从此闯王与殷二相公结仇。

王平下北京,难忘此仇,令人将殷二相公请来,殷二相公早有准备,危急时刻,抓了一把土借土遁脱身。闯王恨之入骨,又设计要抓殷二相公。这一天殷二相公在家,突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不好,今天有性命之忧,他安排好一切,告诉妻子,我此去凶多吉少,你要守在家中,看好那缸黑豆,等缸盖响的时候赶紧掀开,还能救我一命。

闯王军中,设置的是帐篷,上不见天,下不着地,连一丝土都没有。殷二相公静待时机。再说家中,妻子干坐半晌都没有动静,邻居马上生孩子,喊她帮忙,反正闲着也是没事,就去了。谁知她刚离家,缸盖砰砰作响,但一直没人掀开,一时三刻过后不再响了。妻子帮忙接生,回家后想起了缸盖,打开一看,一缸黑豆变成了一缸血。而殷二相公也因等不来救兵,又不能土遁,就被闯王杀死。那缸黑豆就是他的救兵,时机成熟,掀开缸盖,一粒豆就是一个士兵。

传说,殷二相公当年本领高强,他游玩到太湖,相中了石头,就用烟袋锅挑了回来。

当然,以上是传说。毛遂研究会会长夏俊山给我《鸡泽县志》,有殷二相公的介绍。殷二相公的父亲叫殷大白,大相公叫殷岳,他叫殷渊。父子三人都有名望。

殷岳(1603----1670),字伯岩,号宗山,“修须广颡(sang)”(颡,额头。),“喜宾客”,“好远游”。殷渊(1607----1644)是殷岳的弟弟,字仲洪,又字澄之,“须张目黝”,“兼有胆力”。兄弟为制举业,各不相上下。

殷岳的文章“雄博有声势”,庚午年考中举人。殷渊的文章“峭刻不易解”,因此屡次“困遁于诸生间”,在科举上并不得意。他们的父亲殷大白,起家孝廉,官至关南道兵备副使,“当往来川陕间”,兄弟皆从。殷岳曾经“探奇岷峨太华之巅”,“据石长啸盘礡不忍去”。殷渊则与其兄不同,“舞稍击剑”,“间以数骑破贼万余,军中皆惊传殷公子神勇。”当时正是明末崇祯年间,杨嗣昌“拜剑视师”,作战失利,“陷两藩”,一向很讨厌殷大白“刚介”,于是就以“追挠罪”强加在殷大白的头上。“法当死”,殷岳“徒跣伏阙陈冤状”,结果“不报”,在杨嗣昌的淫威之下,“大白仰药卒”,一说大白病死。父亲死后,殷岳兄弟“发指皆裂”,“相沥血志”,“在必复仇”,“退而养死士”,“将乘间为荆聂计”,一心要杀死陷害父死的杨嗣昌,“会嗣昌诛乃已”,不久杨嗣昌被杀,计划才终止了。当时殷岳兄弟“时以歌赋发其悲愤”,“声随泪下”。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天下大乱,“兄弟避难广羊山”,(广羊山,又名广阳山,位于邢台沙河西行30公里处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相传为老子的隐居地。)“结茅橛地”,建筑茅屋,开垦荒地,“以箕颖(许由典故)之节相自许”。李自成的闯兵占据了鸡泽,闯令“檄召之”,想招抚殷岳兄弟为其所用。殷渊叱责来者道,“你们的头颅只是暂时寄存在脖子上而已,你们这些逆贼怎么会知道呢?”与其兄殷岳等商议与崇祯皇帝发丧,举义兵讨伐闯军,殷渊“仗剑先发”,殷岳载甲械后从。

伪闯县令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急忙把官服毁坏了藏匿起来。殷渊率领着义军进到鸡泽城中,与众乡亲们在文庙中“发丧、制服”吊唁明思宗,而县里面的一些衙役一向“佐贼令为虐者”恐怕“事平后”后受到惩罚,于是就与伪令密谋,而此时李自成已经失败,闯军从北京撤退向南逃脱,伪令和衙役们“乘贼率溃众南下声势”,“人心慌惑”的时机,率领其党羽把殷渊抓住,囚禁在明伦堂。殷渊抗声怒骂,“不屈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殷渊著有《辨冤录》。

伪县令杀死殷渊之后,想乘势派遣骑兵去抓捕殷岳,殷岳当时距离鸡泽县城不远十里,听到剧变的消息后,“遂易服走”,“贼追之急”。永年申涵光“夜遣精甲,自郡往迎”,打退了追兵,杀死了殷家的叛奴张问仁,“乃免于难”。此后殷岳“南渡”(南迁)依漕运使者白抱一(字函三,南和人),来到南京,寓居在鸡鸣寺。每到傍晚之时,就登楼痛哭一番,以寄托心中的苦闷之情,但是“人皆莫测其意”。

清朝定鼎中原后,殷岳上疏清廷申诉弟弟殷渊抗暴被害的事迹,当局“置佐贼诸役于法”,为弟弟报了仇。

话说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300多年过去,文革时期挖坟掘墓,殷二相公坟墓被挖,未见真身,却出土一少妇,面白唇红,见风即化。所掘棺椁之木甚巨,破解木板用于一机关建房三间之梁檩椽材。在这三间房办公的工作人员,每到夜深人静,常能见到怪异之事。2000年该房屋失火,化为灰烬,第二天尚有余烟袅袅。

三百多年过去,鸡泽小寨的殷二相公还活在人们心中,似乎已经封神了!那块太湖石到底是不是挑回来的,又有什么呢?老百姓心中,这就是殷二相公的神奇,就是他留给殷姓后人永远的纪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好的不学坏的学,朱元璋为什么不学习赵匡胤反而是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和赵匡胤谁的能力强,朱元璋和赵匡胤谁更雄才大略,朱元璋和赵匡胤哪个人品好

    朱元璋压根是不可能学赵匡胤的,这两位有着巨大的不同,局面也不太一样。别的先不说,我们大概可以通过了解朱元璋和刘邦的一些相同点,就不难发现,他们有着诸多共同点。而从这些共同点背后就可以分析出他们为什么是一路人,与赵匡胤甚至包括唐朝的李渊这样的人反而不是一路人的原因。朱元璋和刘邦都是苦出身,他们并没有做

  • 在魏忠贤还掌权的时候,明朝为何能在辽东战场压着皇太极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不死明朝会灭亡吗,魏忠贤和皇太极谁厉害,魏忠贤对皇太极的评价

    魏忠贤是能臣也是奸臣。年轻时因为赌博输得倾家荡产,输掉老婆和女儿,自宫后没死,选择入宫求生存求发展。这就很好解释了后来他为什么疯狂敛财,同时没有对劳苦大众痛下狠手,他自己就是底层民众出身。明朝后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一方面老百姓穷困潦倒,一方面庞大的皇室宗亲和地主官僚阶级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掌权的魏

  • 明朝覆灭崇祯皇帝自尽,李自成入主京师,整个北京城沦为女性地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与李自成关系,李自成为什么能占领北京城

    如果,当时李自成能吃一口饱饭,家里头再有个婆娘,或许他就不会扯大旗造老朱家的反了,古代的农民们就是这么的淳朴,他们要的只是能吃饱饭。但是,等他们真的扯大旗造反,就完全变了样,靠着“抢掠”吃饭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女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前朝”后宫中的女人。明末的“闯王”李自成,便是这一类的代表

  • 景泰帝为什么没有除掉哥哥朱祁镇,反而留着这么一个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朱祁镇,大明王朝朱祁镇,景泰皇帝朱祁镇

    结果我们都清楚,朱祁镇这家伙命还挺好的,没有被杀,反而被放了回来。蒙古人这么做就是恶心一下明朝,看看你们这两个皇帝怎么搞。结果明朝还很得没有弄好。景泰帝当上皇帝以后,再让他放弃显然不可能。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哥哥给软禁了起来。可惜,最终在景泰帝病重的时候,朝中一些有心之人反对了夺门之变,让朱祁镇再次复

  • 众人都知司马光砸缸,却忽略了被他救下的小孩,怪不得老师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光砸水缸救的是谁,为什么司马光砸缸会遭家长的反对,司马光砸缸的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司马光的成就可远不止于此。他的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当之无愧的四朝元老,官至宰相,司马光为北宋朝廷辛劳一生,死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师、温国公。并配享太庙。尽享身后哀荣。除了在仕途大放异彩之外,在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的15年间,司马光还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如果《水浒传》中宋江未接受招安,是否能够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招安,宋江不接受招安可以得天下吗,水浒传宋江是为了自己才招安的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不可能夺得天下的!为什么呢?一,宋江当时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不可能的。1.因为宋江以前只做过最大的官是押司,也就是处理一些小的事情,接触的最高官府领导也就是知府。2.宋江一心想着招安,想着入仕,想着被上面封官。所以,就是不被招安,那么他也只会哀叹,甚至恨朝廷,在这种犹

  • 如果岳飞不执意迎回徽钦二帝,是否就不会被赵构给莫须有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死于莫须有,岳飞与赵构的关系好吗,赵构对岳飞的态度有几次变化

    秦桧听说岳飞在前线节节胜利,很快就要收复汴梁了,是连忙催促宋高宗赵构让岳飞收兵,还让其它将领也都撤了回来,然后以岳飞孤军深入为由,连发12道金牌逼岳飞撤军。岳飞被逼只得撤军,收复的失地又被金兵占领了。秦桧但心岳飞反对自己议和,于是让宋高宗赵构把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几个人名升暗降,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的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甩开膀子和朝廷对着干,能灭了大宋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如果宋江不招安能推倒大宋吗,宋江不接受朝廷招安吗,宋江如果反大宋会成功吗

    先说徽宗时期的童贯,虽然在《水浒传》里接连失败,但依然还有才能的,当然贪腐另说。主要功绩是收复四州,破西夏,平方腊,收复燕京,说明还是能做好领导,善于用人的。当时方腊势力比梁山强的多,童贯还是成功平灭方腊。再说蔡京,除了文学成就不说,主要说政治的,推行社会救助制度,组织兴学运动,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

  • 史书记载朱允炆死于宫廷大火,他真死了吗,还是从密道逃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真实朱允炆,正史记载朱允炆,朱允炆 死亡之谜

    《太宗实录》记载朱棣是这样说的:“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连玉玺和建文尸体都找不到了,朱棣的意思是人是烧死了,但证据找不到。朱棣还特意清宫三日,就是为了找建文的尸体和玉玺,后来找到一具烧焦了的尸体,都分辨不出来了。这就让后人非常怀疑建文的下落,所以各种猜

  •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老师们为何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司马光砸缸的时候救的孩子是谁,司马光砸缸所救的小孩

    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出自《宋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尽,儿得活。叙述的是,司马光7岁时就跟成年人一样懂事了……有一次,一群小孩在公园里玩耍,有一个孩子,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