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太医可以随时出入皇宫,皇帝却一点都不担心是为何?

在古代太医可以随时出入皇宫,皇帝却一点都不担心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3/12/5 5:41:01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权威性不容任何人挑衅,当然,皇帝所使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子民,甚至所有的女人也可以都是皇帝的女人。

深宫大院是皇帝的私密场所,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同时为了保证后宫美女的贞洁和子嗣的纯洁,才建立了太监制度。那么,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是不是没有其他男人进出后宫了呢,非也。太医就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就可以自由进出后宫。

皇帝对于太医还是很放心地,之所以会这样,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制度层面管理严格

太医也叫御医,属于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出自《晋书》。人吃五谷杂粮不会不生病,皇帝、嫔妃同样都是人,也会生病,在古代,御医多半为男性。那么,太医经常出入后宫增加了嫔妃与太医的接触频次,所谓日久生情也未尝不可,那么皇帝为何不把太医也阉割了呢?

“伴君如伴虎”,虽然太医不是常伴皇帝身边的人,但是经常与皇帝、嫔妃接触,若有半点差池,则小命休矣,所以太医即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另外,皇帝虽然一手遮天,但也不敢轻易将太医一阉了事。如果说皇帝将太医阉割,试问谁还敢去给皇帝、妃子们看病?太医可治病救人,也可暗下黑手,如果说被阉的太医记仇,那么取皇帝的命也是神不知鬼不觉,所以皇帝并不敢阉割太医群体。此外,在古代,医术大都是家族相传,如果说阉了太医,那么医术也将后继无人,以至于到最后天下没有了医生,岂不是天下大乱。

既然阉割不得,那么太医进出深宫自然就会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加以约束。例如,太医值守紫禁城,除非有急诊,否则不可擅自离开太医院,如果非得进入后宫,则又是另外一套严苛的规矩需要遵守。

2.时空层面不允许

不能阉割,又要做好预防措施,所以太医进入后宫看病时,规矩就多了起来。

首先,不能有身体的接触(非必要),古代医术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闻”和“切”就诸多讲究,太医不能直接闻妃子身上的味道,不能随意触摸妃子,更不能有近身的接触。

其次,太医在诊疗期间,全程都有宫女和太监看管,所以太医想越轨,是根本没有机会的,何况也没有那个贼胆。

所以,像《甄嬛传》里温太医和沈眉庄的情爱,还有一些红墙御医,也许一度颠覆了你我的想象,但那属于影视剧情节,纯属子虚乌有,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3.身份卑微,职业高危

翻开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性命随时掌控在那些帝王、妃子手中,所以他们每次出诊都是胆战心惊、颤颤巍巍,不说诊治不能出错,就是礼节示范,都会招致杀身之祸。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齐闵王而被生烹,三国时华佗因见疑于曹操而丧命,前秦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等。而且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已成惯例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是明代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官居一品。此事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然而,高规格的嘉奖并不能获得“免死金牌”,许绅作为院使,后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4.太医职业性质决定

太医不是小鲜肉,大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些太医在进宫之前,肯定行走江湖多年,他们不但医学知识丰富,而且涉世经验很深,他们不至于在宫廷里干这些龌龊、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而且对于这些老中医,这些嫔妃们也不至于“饥不择食”。另外,太医也不是随便就能当,除了有深厚的医学功底之外,还必须经过朝廷层层考核选拔,才能成为“御医”,所以这类太医大都品行端正,道德口碑良好。

作为一名综合科的医生,他们看过的疾病可谓五花八门,在他们的眼里,眼前这些嫔妃也只不过是常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而已,至于能擦出什么爱情火花,纯属虚构。对此,您怎么看呢?

标签: 太医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与之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代的内阁存在哪些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中书省,中国古代的宰相机构从此成为历史。虽然明朝后来还有称得上是宰相机构的内阁以及内阁大学士,但与朱元璋以前的宰相机构相比还是存在不足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之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朝的内阁有三个弱点:

  • 三国武将众多,他们的武力排名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一直都是重头戏,各大名将之间的相互厮杀,比较的是双方武力之间的强弱。三国演义中,有无数名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都不假。在这么多名将中,他们的武力排名怎么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有句话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虽然有些道理但实

  • 黄巾起义究竟是什么样的 该起义为何能快速蔓延到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黄巾起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黄巾起义,为何能迅速蔓延东汉全国?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二月。起义刚爆发时,势头很猛,起义军攻城拔寨,焚烧官府,没逃走的官吏要么给杀死,比如南阳郡守褚贡;要么给绑票,比如安平王刘续。刘续被活捉后,

  • 正史之中的吕布如何?有人能够击败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吕布是三国时期武力值最强的一人,在三国名将排行中是第一名。 吕布善于骑射,弓马娴熟,臂力过人。吕布善使的武器是方天画戟。画戟重二十四斤,长一丈二。吕布坐骑是一匹千里马,名为赤兔。因此又被称为“飞将军”。吕布勇猛善战。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指的是吕布一人对抗

  • 古尔王朝简介 王朝的兴衰史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富汗,印度,历史解密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王朝简介古尔原是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首府设于菲鲁兹库。居住在当地的古尔萨木

  •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道教,佛教,历史解密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

  •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的结局为什么比孙皓要好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虽然在东汉末年出现了群雄逐鹿的盛况,但在第一代人去世之后,这种让人热血澎湃的感觉就没有了。曹刘孙三家虽然都称了帝,但曹家的人寿命都不长,而蜀汉和东吴也都慢慢没落了,最终被曹魏和司马家灭了国。相对于孙皓来讲,刘禅虽然经常被人家说傻,可

  • 揭秘:清朝时期的学政是个什么样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的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学宪,每省一员,地位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并列,同为一省主官。顾名思义,提督学政,其主要职权范围就是全省教育及科考事宜,虽然同为一省主官,却不能干预教育、科考以外的事务,实际权力含金量要远低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地方大员。虽然权力含金量并不太高,但由于

  • 荆州是三国必争之地,他到底该归哪一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荆州一直是三国必争之地,最后,孙、刘为了它,明里暗里斗,还折了一个关羽,三国之间制衡的局面这才被打破。荆州的战略意义自不必赘述,那么,它究竟该归谁?一些史书说刘备借荆州,这种说法缘何而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先补充个常识,当时的荆州八郡,指的是:长沙、襄阳、南阳、南郡、江

  •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为何叫黄花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未出嫁的女子为何叫黄花闺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描写了明代时江南名妓杜 十娘,为了争得人身自由,于皮肉生涯中,储存无数珠宝首饰,希望找到如意郎君,然后出嫁从良。后相中的李甲,为她赎了身。在启航归家途中,一时见利忘义的 丈夫以千金转手出卖给富商做小妾,把她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