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水淹七军,逼得曹操想要迁都,如他夺取襄樊历史会变成怎样?

关羽水淹七军,逼得曹操想要迁都,如他夺取襄樊历史会变成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59 更新时间:2024/2/3 20:51:46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是他军事生涯的绝唱。在这一战中,关羽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在关羽风头最盛的时候,连曹操都想迁都躲避他的锋芒。但是,由于孙权的偷袭和曹军援军的夹击,关羽终究功亏一篑,未竟全功。在最后一刻,关羽都舍不得从襄樊撤军。那么,关羽为什么这么重视襄樊,如果他攻下襄樊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一、襄樊之战的经过。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随后在群臣的拥戴下,进位汉中王。在刘备封赏功臣的时候,专门封镇守荆州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样,关羽就成为刘备集团中唯一拥有先斩后奏权力的武将。在接受封赏后,关羽就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率领三万多水陆军,向曹仁镇守的襄樊地区发动了进攻。曹仁只有七八千将士,还要分守襄阳和樊城两城,他不得不向曹操求援。由于夏侯渊阵亡,夏侯惇病重,曹操自己又带病滞留在关中,曹操只得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曹军,共计三万人前往救援襄樊。

关羽率领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水军,在步军的数量上远少于曹军。关羽便用水军封锁汉江,割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然后集中兵力攻打樊城。因为樊城位于汉水北岸,是襄阳的后援,而且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称。如果关羽夺取樊城,襄阳不攻自破。

于是双方在樊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关羽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和曹军打成了相持状态。为了占有掎角之势,曹仁命令于禁将军队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的地方。于禁将军队驻扎在低洼之处,铸成了大错。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溢,洪水高达数丈,于禁的军营全部被淹。关羽出动水军,将七军曹军全部擒获,俘虏了于禁,斩杀了庞德。

面临如此的危急情况,曹仁准备放弃樊城逃走,但是被满宠劝住。于是曹仁激励士气,和部下盟誓死守樊城。在曹仁的坚守下,关羽没能立刻攻下樊城,只得将樊城包围起来。曹操面对襄樊地区的复杂形势束手无策,想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他的手下司马懿等人劝住他的行动,并建议联络孙权夹击关羽。

曹操一面派出以徐晃为主帅的援军救援襄樊,一面联络孙权。早有武力夺回荆州之心的孙权,自然对曹操的联络一拍即合。他派出吕蒙白衣渡江,一举袭取了荆州。关羽在得知后方被袭,只得从襄樊撤军。在回师途中,他的军心动摇,大军离散,只得走保麦城。后来在逃亡西川的途中被吴军擒获,随即被杀。

二、襄樊在军事地理上的意义。

孙权给曹操写去密信,表示自己要出动军队袭取荆州。在信中,孙权专门向曹操请求,不要对外泄露军机。但是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并且缓解襄樊前线的紧张形势,特意将此信一式两份,分别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的军营。可是即便如此,关羽依然在樊城城下流连不去。那么,襄樊对关羽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让他如此念念不忘,非要得之而后快呢?

这首先要从襄樊的地理位置说起。司马懿曾经向曹丕评价襄樊的地理价值说,“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这是因为在地理上,连接中国南北交通的三条重要通道中,襄樊是位居中间那条通道的枢纽。因此,曹魏才会将长安、襄樊、合肥定为防御的战略据点,防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夺取了荆州的南半部地区,曹操被迫退往北方,在襄樊留下重兵。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想要对曹魏发动北伐,就必须要先夺取襄樊。尤其是刘备借得南郡后,与襄樊的曹军控制区犬牙交错,更是对襄樊志在必得。

关羽的主要军事基地江陵是孤悬长江以北的重镇,它和襄阳有陆上交通相连。古人评价说,“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里,势向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如此,关羽在镇守江陵的时期,多次遭到曹军的进攻。虽然关羽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能力,打退了曹军的侵袭,但是总的军事形势还是对关羽不利的。

因此,关羽一直把襄樊当作眼中钉肉中刺。在他得到假节钺的权力后,便抓住战机对襄樊发动了进攻。如果关羽能够夺取襄樊,他就可以获得五百里的战略纵深。这样,有了长江和汉水环抱防御,他的处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尤其此时的上庸已经落在刘封孟达的手中,关羽夺取襄樊,将会增加汉水这条交通线与蜀中联系。拥有长江、汉水两条交通线的关羽,就不会害怕曹魏和东吴的侵袭,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这样一块稳固的军事基地,会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关羽不但可以选择出击的方向,还能够震慑孙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东吴袭取荆州的那幕悲剧也就可能避免了。

三、如果关羽破城会带来的后果。

关羽攻打襄樊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选择的战机十分精妙,正中曹操的软肋。当时曹操和他的军队主力滞留在关中,整个关东都兵力空虚。关羽出兵襄樊,在兵力、兵种上占据优势。此时的上庸也落入刘备手中,可以出兵顺汉水而下策应。

由于关羽拥有优势的水军,他可以控制汉水,分割包围襄阳和樊城。即便是一时拿不下樊城,关羽也可以依靠围困夺取襄阳。在夺取襄阳后,位于汉水北岸的樊城,就会如同当年的江陵一样,经过长期的对峙,最后被关羽所得。这样,控制襄樊的关羽,就可以实现他的战役设想。

如果关羽只是为了实现有限的目标,对襄樊进行一次突袭,那么结局不会成为后来的悲剧。但是水淹七军这场意外的胜利,将关羽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场胜利,让曹操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襄樊的得失可能会决定曹魏的命运。

在战后,曹操曾经夸奖解围成功的徐晃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曹操将襄樊的重要性与当年乐毅伐齐时的莒、即墨相提并论。当年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如果这两城丢失,齐国就灭亡了。曹操认为如果襄樊丢失,曹魏就可能如同当年的齐国一样陷入灭顶之灾。

满宠在劝阻想要撤退的曹仁时,也说出了类似的理由。他说“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襄樊的得失,关系到曹魏的生死存亡。曹仁就是认清了这个形势,才咬着牙在樊城死撑。

这是因为襄樊是曹魏防御蜀汉北伐的战略据点,水淹七军的失利,打破了曹魏防线的稳固性。在二线防线只有徐晃的一万新兵防守,根本不是关羽精锐的对手。正是由于襄樊的坚守,束缚住了关羽的手脚,将他的主力牵制在了襄樊城下。如果襄樊失守,关羽的这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继续北伐。

而在这个时候,整个曹魏的统治区正爆发着反抗曹操的动乱。如同满宠所说的,从许都以南,大批反对曹操统治的百姓,都在进行着叛乱。关羽虽然不能派主力北进,他的小部队依然和各地的反曹军联合,在四处制造声势。在曹操的统治区的腹地也发生了魏讽叛乱,让曹操感到焦头烂额。

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就不但能够实现自己的战役目标,还可能提前推动北伐的进行。曹操正是畏惧这一点,才决定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可惜的是,关羽的实力不足,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听从关羽的调遣,使得他顿兵于襄樊城下,不能解脱手脚。最终,关羽在徐晃和孙权的夹击下失败,一片大好形势也付之东流了。

结语: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并没有想到要取得过大的战果。他只是利用有利的战机,对襄樊发动一次突袭。但是当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战果后,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顾自己实力不足,一心想要夺取襄樊,进而获得更大的胜利。

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将给曹操以沉重的打击。当时整个曹魏的统治区叛乱四起,打着关羽旗号的反曹军队一直活动到了许都以南。曹操在这种形势下,甚至想要迁都躲避锋芒。可以想象,关羽会乘胜夺取更加广阔的土地,并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这样一来,关羽不但能够获得大片的领土,还可以推动北伐时机的早日成熟。那么,《隆中对》的战略就会更早地实现,东吴也不会袭击荆州,反而会配合关羽攻打曹魏。曹魏很可能会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之中,整个三国的形势会为之一变。可惜关羽实力不足,不但不能夺取襄樊,还引来了东吴的背后袭击,招致了败亡。

更多文章

  • 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复杂,不仅仅因为大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俗语中,对于疏忽大意的情况有一句著名的话,那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句话说的是著名的大将关羽在镇守荆州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致使荆州被东吴袭取,自己也被东吴擒杀。由于荆州之战的失败,使得刘备的《隆中对》破产,还给蜀汉带来了夷陵之战。那么荆州的失守,真的是由于关羽的疏忽大意吗?一、三方在

  • 关羽在荆州之战败亡,如果他脱险回归,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没有丢荆州刘备能统一天下吗,假如关羽不失荆州,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有没有夺回

    荆州之战是三国历史走向的分界点。在此之前,刘备阵营的事业突飞猛进,不但占有了荆州大部,还夺取了益州和汉中。曹操在刘备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一筹莫展。但是,就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孙权撕毁盟约袭取荆州,擒杀关羽。此举让刘备在登基后,决定发动伐吴之战,为关羽报仇。那么,如果孙权当时没有

  • 关羽仅三个回合便让文丑胆怯,如果换做赵云,关羽还会取胜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斩文丑和赵云,赵云大战文丑完整版,文丑vs赵云

    要说三国中前十武将谁死得最惨,就要数颜良文丑了,而斩杀此二将也成了关羽的成名战!白马之战,关羽斩颜良于万军之中,其勇猛让人瞠目结舌!延津之战,仅三个回合就让名震天下的河北名将文丑“胆怯”,在逃跑中被关羽追上,一刀死于非命!那问题来了:界桥之战文丑曾与赵云对战不分胜负,如果延津之战时文丑换为赵云,结局

  • 吕布麾下最为骁勇的四大虎将:除了高顺和张辽,还有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身边有高顺和张辽吗,吕布高顺张辽关系,高顺张辽谁厉害

    吕布之所以这么能折腾,除了本身武力强悍之外,和他身边有一帮能打之人有莫大关系,其中最为骁勇的有四大虎将,那么除了广为人知的高顺和张辽,还有两人是谁?我们一一来看一下。高顺濮阳之战高顺和他的陷阵营一战成名,从高顺的人生轨迹来看,他很有可能是和吕布张辽一样也是并州军出身,而且是吕布的直接下属;高顺能力突

  • 《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案,它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了中国君主礼贤下士的楷模。诸葛亮也不负刘备厚望,一见面就以一篇《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夺取天下的方向。因此,对诸葛亮赞赏的人夸奖诸葛亮,说他未出茅庐,先知天下三分。但是也有人认为,蜀汉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正是因为《隆中对》里的错误,使得刘备功败垂成。

  • 《三国演义》中,最让人心绪难平的情节,当属诸葛亮最后的巡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诸葛亮的重大事件,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精彩情节

    《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时,诸葛亮祈禳增寿之术失败,知道自己命不久长。于是诸葛亮交代后事,把一切安排停当。但是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依然心里有所不甘,他强支病体,坐上小车,遍观全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诸葛亮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每当看到此处,就让人浮想翩翩,心意难平。一、有

  • 三国中英武不凡的赵云,不被刘备重用?三件事道出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云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赵云武功高强为何没被刘备重用,赵云为什么那么牛却不得刘备重用

    五虎上将画像建安十六年,刘备攻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并册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曾经有史学家提出,在这五虎上将之中,赵云是最不被重视的一个,一生都不得刘备的重用,最后也只是做了镇东将军一职,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剧照 赵云赵云身高八尺,英武不凡。他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时就与刘备相识,不过

  • 15岁拜名师,24岁就出道,年近50三分天下,刘备成功的3个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成功的三大秘诀,刘备三分天下是如何成功的,刘备从三顾茅庐到三分天下的秘诀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退曹操,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自此,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开始初具雏形,此时的刘备年近知天命。而后刘备战益州,取汉中,正式称王,后来随着曹丕改朝换代,刘备也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当上了蜀汉的第一任皇帝。纵观刘备的一生,他的成功可以用“逆天改命”四个字来概括,因为他虽然出道比较

  • 关羽在荆州能够威震华夏,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却不能北伐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为什么关羽占据荆州威震华夏,关羽如果不北伐能守住荆州吗

    三国时的荆州位于长江上游,战略位置重要,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再加上刘表治理期间,没有受到战乱的袭扰,大批的避乱百姓迁入荆州,使得荆州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也使得荆州成为各个势力眼中的肥肉。于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了荆州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有了荆州的北部南阳和襄阳两郡,而刘备占有了荆州

  • 关羽在华容道遭遇曹操,如果关羽不顾情分,曹操会命丧华容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后去哪了,如果关羽华容道斩了曹操会怎样

    华容道上,关羽和曹操狭路相逢。曹操当时已经精疲力竭,手下只有寥寥二十余人。面对关羽和他以逸待劳的五百部下,曹操等人陷入了绝境。曹操不得已之下,只得采纳程昱的建议,向关羽卑躬屈膝,请求放自己一马。最终关羽念在旧日情分,放走了曹操。那么,如果关羽不顾旧日情分,曹操会命丧华容道吗?一、曹操来到华容道,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