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各品级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高,为何很多清官终身清贫?

清朝的各品级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高,为何很多清官终身清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57 更新时间:2024/1/24 4:36:5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一个政声清廉的知府,在任上三年,不用去贪污枉法,卸任后都能赚到十万两银子,何况那些贪官污吏?而一般的知府是从四品官员,都城的知府才是正三品官员。就算这个说法有出入,但是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古人也不是信口雌黄的不是?

清朝自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城以来,在政治上吸收了中原朝的利弊,实行满汉结合的“中央集权制”,将封建王朝的专制制度推了一个高峰。其官员等级制度也沿用了前朝的“九品十八级”,每品分正、从两级,九品以后还有一些不入品的“吏”,而在九品之上又有“超品”,就是那些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人。

这些在九品以内,或者超品的官员、王公们,都属于朝廷的“正规编制”,每一级都规定了俸禄多少,也就是他们的“工资”了。

但是,清朝初期沿袭了明朝时期的薪俸制度,采取的是“俸银+禄米”的工资模式,要求官员既要廉洁奉公,又要养活一家子人。而且当时定的年俸还不高,导致了很多中低级官员都去向户部“预支工资”,或者去借钱过生活。还别笑,这是历史真实记载的事情,在康熙中期,黄河决口,朝廷急需调拨银子赈灾。康熙看着户部账本上有1200万两银子,下令拨银,户部尚书道出了实情,国库只有200万两银子,其他的都被官员们借走了。最后逼得康熙都需要派八王子去向富户筹款,才够赈灾银。

究其原因,还是这时候官员的薪俸定得太低了,不信你看:(俸银+禄米)

一品180两180斛(总督) 二品155两155斛(巡抚) 三品130两130斛(按察史)

四品105两105斛(道员) 五品80两80斛(从四品知府) 六品60两60斛(从五品知州)

七品45两45斛(知县) 八品40两斛 九品33两1.14钱33斛1.14斗 未入流31两5钱31斛5斗

按康熙年间的银子购买力,不考虑其他太多条件,换算成现今的价值,1两银子约等于现在的220元人民币左右。而一斛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斤左右,按现在的市价,平均3.2元/斤,那么按这个假设来计算,一品总督的年俸为:俸银 180两*220=39600元, 禄米 180斛*200*3.2=115200元,合计:39600+115200=154800元。

15万多的年薪,多吗?真心不多!要知道当时的总督,职权上跟现在的省委书记差不多,但是管辖范围要大得多,一般都管着2-4个省,手底下要给一帮谋士、家丁、奴仆、丫鬟等发工资,还要养这家里一家子人,一个月就1万2900块够花吗?

而九品的“芝麻官”,年薪就28500元,月薪2370元。再怎么说,这个九品官也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了吧?这点钱够怎么花?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收入。既然当官了,大多数时候肯定想着发财的,并不是人人都是两袖清风的好。朝廷给的工资低,日子还是要过的,又不想当贪官,所以各种名目的孝敬就应运而生了。冰敬、碳敬、别敬、节敬、年敬 等等,就是地方官员为了巴结上级或者京官,给他们送的礼,只是换个名头而已,毕竟当官的都想要个好靠山。

而人家康熙大帝也知道给的工资低了,对于这种“灰色收入”一般都是默认的,只要你不是太过分,明目张胆地贪赃枉法,都不会理你。

据记载,这种灰色收入一般可以达到薪俸的10--20倍。当然,这只是对于那些身兼要职的京城大员来说,像一些清水衙门,低级官员是享受不到“孝敬”的,该借钱过日子你还是要去借,这也形成了官场人人钻营,想补个“肥缺”的原因。

到了康熙晚年,因“为政宽简”的思想和自己的铺张浪费,却造成了官员贪污腐败盛行。

雍正上任后,第一个政令就是:提倡廉政,打击贪官污吏。但是光打击也是不行的,他也意识到朝廷给官员们的工资低了,不安抚官员们的话,自己估计就会变成光杆司令了。于是,他为了减少贪污腐败的发生,出台了一项政策,给官员们发放“养廉银”。

官员们这才算熬出头了,因为这笔养廉银不是糊弄人的,是一大笔真金白银,这笔钱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视官阶的高低而定。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该项政令由雍正帝签发,正式实行,该政令给各级官员的养廉银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品 总督 13000-20000两,二品 巡抚 10000-15000两,从二品 布政使 5000-9000两,三品 按察使 3000-8000两,四品 道员 1500-6000两,五品/从四品知府 800-4000两,六品 知州 500-2000两,七品 知县 400-2259两,八品和九品官员则是没有养廉银。

按这样看,一品大员们每年的养廉银折算成现代的价值,就相当于增加了:286万--440万,加上原来的15万多的基本工资,就可以拿到301万--455万年薪了,月薪都25万---38万了,这样一看就非常可观了,应该比现在的省长工资高了吧?起码餐餐吃香喝辣是没问题了!

那么我们来总结下清朝雍正元年以后,各级官员们的大概收入,请看表格:

从这个统计表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养廉银以后,官员年薪的巨大差别,这个差别也就是雍正元年前和后的差别。大家有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啊?

养廉银从雍正元年开始实行发放,并被当做“永例”执行,一直到清朝灭亡。清政府推出这个养廉银制度,目的就是减少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可惜,养廉银并没有“养廉”,相反官员们还变本加厉,以至于清朝后期官员贪婪成性,朝政腐败。

而小编提到的于成龙和章吉仁,都是康熙年间的的人物。于成龙生于辽东望族,属于八旗子弟,23岁考取九品官,26岁蒙荫成为七品知县,后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一品总督职位。是一位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好官。章吉仁是于成龙的发小,也做到了二品的巡抚,电视剧说他们十八年都没有让家人吃过肉,几年才存下20两银子,我认为这是夸大其词了,这个说法真的有待商榷。

虽然康熙年间的年俸是低,但也不至于一个朝廷顶级官员,十八年来,连肉都吃不起。大家认为呢?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一批妃子结局:染毒、离婚,她成为末代皇帝最后一任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末代最后一个妃子,清朝最惨的妃子,清朝最后的妃子都去哪里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溥仪的那些后妃们在紫禁城时期:皇后: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906年11月13日)。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 后编入满族正白旗。高祖郭布罗.阿尔景,是咸丰年间的副都统,并封为武显将军、建威将军。淑妃: 额尔德特·文绣(

  • 顺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长,为何最终会被传位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皇帝传位康熙,顺治皇帝死后为什么传位给康熙,康熙和顺治皇帝的关系

    顺治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皇长子牛钮、皇四子(董鄂妃之子)早夭。顺治驾崩时,次子福全九岁、三子玄烨八岁、五子常宁四岁,六子奇绶二岁、七子隆禧一岁,最小的儿子永干才刚满月。实际上,当时能继承皇位的只有福全、玄烨、常宁三人,那为什么顺治就偏偏选中了非嫡非长的玄烨呢?其一:满清的皇位传承,从来都没有立嫡立长

  • 是乾隆唯一的嫡女,出嫁后生下一个儿子,儿子创下了世界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生下了几个儿子,乾隆唯一的嫡子,乾隆有几个儿女都是谁生的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于正携手新人演员吴谨言,老牌实力演员谭卓,秦岚,聂远和佘诗曼等人倾力合作,打造出这部收视口碑双高的作品,很多观众在看过了于正的这部《延禧攻略》之后,对于历史上真正的乾隆帝弘历和富察皇后的感情也升起了好奇心,今天,小编给就给大家来讲一讲真实的历史到底是

  • 康熙王朝:洞房花烛夜时,为何玄烨没有在新房里过夜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烨康熙是一个人吗,玄烨康熙关系,康熙真的叫玄烨吗

    赫舍里被康熙娶回家的当天拒绝与其圆房,许久不曾临幸赫舍里,身为皇后又是后宫之主的这样一个女人会怎么想?其实康熙不是真心不想与其有夫妻之实,只是心中有几点心不甘情不愿苦中:其一,不甘心于孝庄太后的指挥棒。孝庄将赫舍里许配给康熙做皇后,初衷在孝庄眼中只不过是用来拉拢索尼牵制鳌拜的政治性手段而已,而康熙虽

  • 康熙临终前,特封一人为亲王,雍正却只给他一个郡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封雍正亲王,康熙临终前对雍正的评价,雍正做过郡王吗

    虽然康熙将太子胤礽废黜,但他毕竟是结发妻子赫舍里皇后所生,康熙心有不忍,后来查实皇长子胤禔竟对胤礽施以巫蛊之术,趁着这次机会,不久之后,康熙便将胤礽重新立为太子。然而,被重新立为太子的胤礽仍不思悔改,除了结党营私之外,甚至还做出乱伦之事,无奈之下,康熙只好在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将胤礽废黜。可是,当时有人

  • 清朝男人必须留辫子,那么谢顶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男的为什么要留辫子,清朝对男人的辫子有何规定,清朝男人是否都留长辫子

    后来又改为蛇尾,再后来变为牛尾,辫子越来越粗,但是男人必须留辫子,这样的思想又深深的根植在清朝汉人的心中。其实头发剪成什么样子都不重要,但是在当政者的心中,人们的思想更为重要。而头发剪成什么样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心理有所影响,比如民国初年就会要求大家把辫子剪掉,这是一种进步思想的外在表现,要求

  • 孝庄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清史专家:两人有暧昧关系纯属是诬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孝庄和多尔衮关系,孝庄到底嫁给多尔衮了吗,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真的吗

    清东陵是清朝的皇陵之一,这里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及众多的后妃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有一座特别醒目的陵墓,名曰昭西陵,墓主是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史书记载,孝庄一生经历四朝,竭力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受到清朝皇室的尊崇。除了地位尊崇外,“太后下嫁”一直成为历史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

  •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御林军真实照片,清朝御林军编制方法,清朝后期的军队与装备

    如果是清朝灭亡之后的军队处置,当时的清廷内部已经没多少兵马了,最强的一支部队应该是袁世凯负责组建的北洋新军,但后来北洋新军搞着搞着成了袁大头的私人部队,辛亥革命后冲进紫禁城的北洋军,也是这支部队。到了1912年,袁世凯又对北洋军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制,增编12个师和16个混成旅,随着袁世凯的各种运作以及

  • 清朝的重犯都被发往宁古塔,清朝覆灭后,宁古塔的犯人如何安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为什么要重犯宁古塔,清朝发配宁古塔,清朝流放了多少人到宁古塔

    其实在清朝后期,宁古塔已经被开发的很好了,这里除了冷点,已经很适合人居住了。所以清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变成了条件更加恶劣的新疆,比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是被流放到了新疆。而之前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大部分都选择继续在这里生活,他们有的都繁衍了几代人,拖家带口的肯定不愿意再离开这里。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犯人选

  • 清朝奉行满汉不通婚,为何不少皇帝的妃子,祖籍都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满汉不通婚吗,清朝妃子都是满人吗,清朝的妃子们去哪了

    满清建立整个时期,曾经有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入关站住脚之前。当时由于根基不稳,加上各种制度还很粗陋,根本没有限制什么通婚问题,顾不上。第二个阶段就是入主中原稳定了以后,因为满清是少数民族,唯恐被数量绝对优势的汉人彻底通化,制定了严格的不通婚政策。不过,具体执行时候也有反复和疏漏,并不是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