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元年(1212年),辽朝宗室后裔、金朝千户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反金并向蒙古称臣,地盘迅速扩大。嘉定六年(1213年),耶律留哥称辽王,他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被称为“东辽”。耶律留哥的弟弟耶律厮不在东辽建立的过程中立有大功,耶律留哥称王后封其为郡王。
耶律厮不的野心比耶律留哥还大,对哥哥向蒙古称臣的做法非常不满。贞祐三年(1215年),耶律留哥攻占了金朝的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耶律厮不当即劝说耶律留哥称帝,即不向蒙古称臣。但有自知之明的耶律留哥坚决不肯称帝(倘若食言而自为东帝,是逆天也)。
于是耶律留哥与耶律厮不的关系因为对蒙古的态度而出现裂痕,随后又因为东辽旧敌蒲鲜万奴(东夏的开国之君)而迅速恶化。贞佑四年(1216年),耶律厮不在一批东辽将领的支持下于澄州(今辽宁省海城市)称帝,国号为“辽”。后世则将耶律厮不建立的政权称为“后辽”。
然而就在称帝后几个月,耶律厮不就被部下所杀,后辽丞相耶律乞奴监国。后辽在此之后再也没有人称帝称王,在内乱中迅速衰败。兴定三年(1219年),蒙古、东辽。东夏三方联军攻克了后辽的最后据点江东城,后辽灭亡。